|
文章內容 |
112-1寒假作業 16570 2024-02-25 18:06: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二年級
學號 1115101176 姓名 廖以婷
書名 遠離!傷人傷己的情緒風暴 作者 水島廣子
出版社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9年 6 月 日
索書號 176.51201 ISBN 978-957-9094-25-2
書名 管理憤怒的技術 作者 茂木健一郎
出版社 出色文化出版事業群˙好優文化 出版年月 2021年 2 月 日
索書號 176.564421 ISBN 978-986-99663-7-5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這本書說到了7種情緒,都有它的道理,幾乎都是我們都有體驗過的。
1.憤怒 2.焦慮 3.不爽 4.悲傷 5.悔恨 6.寂寞 7.罪惡感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憤怒 感情變好的關鍵,是彼此坦誠而非經歷衝突。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容易憤怒的人,很不
會好好地控制自己情緒,就像是書上說的:以憤怒衝撞對方,遭到對方的反擊。每次遇到這樣我都
會很惱羞,然後沒有想想對錯就直接硬碰硬,確實是很不妥,只會讓我們之間的關係惡化,當處在
憤怒時,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處境吧!無法掌握重點,將無法妥善處理憤怒。
2.不爽 不爽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對周遭的人發火,造成我容易不爽的原因是我的耐心,當一件事
情不符我的想法或期待時,我就會馬上不開心,不讓自己陷入這種情緒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重視
自己」、「寬慰自己」不能改變對方,但能解放自己的心。
3.悔恨 發生的事件可能是和別人比較的時候~悔恨與比較有密切關係,和別人比較而自慚形穢的話
,就會有「尊嚴遭受傷害」的感覺,雖說,「比較」會傷害自己的尊嚴,但人並不是一直活在比較
之中,無謂的比較,只會失去判斷能力,比較會讓視野狹隘,用更寬廣的角度思考,人生更美好。
4.罪惡感 因為要出去玩,但課業沒寫完不想被挨罵,所以就謊稱:功課早就寫好了。容易被罪惡感
所束縛的人,因為總是以自己為中心「我撒了謊,然後再承認自己撒謊了,我到底在幹嘛啊!! 」
道歉恐怕是個相當難堪的體驗,不過你既然是學生,就該負起自己的責任。
這些都是我自己有經歷過的,看完這本書確實是對自己的情緒有挺大地幫助,知道以後該怎麼做。
|
失眠知多少 16484 2024-02-25 16:17:46
任何人都會有睡不著的經驗。小時候為了永遠滿足的興奮過度而不睡覺;考期緊張情緒焦慮而睡眠
不安;或者頭一次上班前夜,緊張與期待交雜輾轉難眠。過去這些經歷的人應該都非常多人。
如果說沒有特殊原因而一直強迫自己睡覺,結果很多人都是凡爾睡持續不着就令當別論。
上班族如果做到小主管以上,工作和責任都不算輕,經常為了工作而削減睡眠時間,當然容易造成
慢性睡眠不足。但是,一回到家便鼾然入睡的人,遇到休假日就能補足睡眠,沒有失眠方面的問
題。
我覺得,睡眠不好心理負擔的健康,幾天不睡會有失眠的症狀。只要有一天的睡眠不好,就要想盡
辦法讓自己入睡,看到別人睡著之後自己就會慢慢的敢到非常焦慮。
|
寒假閱讀心得 16080 2024-02-25 11:51:13
書名:別讓情緒毀了你的努力 作者:劍聖帽大師。出版社:高寶
對大多數人來說,失敗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沒有理解與掌控自己的情緒。其實,每一次情緒的產生,都是一個覺察自我的時刻。想讓你的情緒有價值,請別錯過覺察自我、改變認知機會;想擁有高情商,你得先學會好好說話,想掌控情緒,請別放任情緒失控傷己傷人;我覺得情緒這種東西,往往都是把最不好的帶給身邊的家人包括我自己也不例外,但是除了家人能這樣子包容妳,如果在職場上或是同儕之間,如果你沒辦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容易在職場上或同儕之間產生ㄧ些問題,人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其中一個是自我情緒的控管,每個人對於同個事情的情緒不一定一樣,有的人是屬於容易被情緒干擾做事心態跟效率,有的人是懂得控管自己的情緒,讀完這本書,我對於情緒控管感觸很深,因為每次發生事情當下我會亂想然後很焦慮,而且會心不在焉,一直在想這件事情要如何解決,而且心情會不好,國中的時候很常因為這樣得罪到別人,所以我漸漸覺得情緒控管很重要,雖然剛開始學著控管很難,但我發現跟身邊人訴說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會好一點,再後來我心情不好會自己找事做分散注意力,做了這些事發現真的有效。但是會控管自己的情緒還不是全部,我覺得自己的想法、心態也要改變。
|
112寒假作業 16041 2024-02-25 02:51:09
書名 運用認知行為治療於照顧一位反覆自傷之憂鬱症青少年的護理經驗
作者 王曉菁、葉家佑
出版社 長庚科技學刊
出版年月 2023 年 12 月
書名 媽媽我不要同學叫我小豬,喊我胖虎--談小兒肥胖的防治
作者 顧明津 、 林姿里
出版社 中醫兒科醫學雜誌
出版年月 2005年 08 月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一) 倘若能多一份關懷、支持或其他照護介入,則可降低其自殺的憾事產生,期望由此照護經驗可多面向提供不同學科領域人員作為臨床實務之參考,促使青少年返校就學之希望。
(二) 父母在注意防止孩子發生營養不良、營養素缺乏的同時,要更新觀念,防止兒童肥胖症的發生,除國人應正確認知,衛生醫療機關也必須積極正視小兒肥胖的防治及治療。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一)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說明一名青少年在多重壓力下,罹患憂鬱症並且出現自傷的行為,憂鬱症是在台灣有近500萬的疾病,是非常普遍的且近年來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時也伴隨自殺比例增高的情形, 青少年屬於特殊且脆弱的族群,可能因為課業、同儕、課業上有許多的壓力,文中的青少年就是因為壓力超過本身可負荷的,進而出現自傷的行為來減緩壓力,文中也提到在個案的治療中發現在使用認知行為治療,可矯正個案其思考路徑以及修正自我傷害之偏差行為,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不僅有許多專家研究支持這個療法,實際的應用效果也相當不錯, 認知行為治療的重點較不放在檢討過去,而是著重於當下,並藉著影響個案的想法,改變原先不適當、想根除的行為,就像是其實當我們遇到任何困擾或問題,我們都會自己賦予這個事件的意義,所以認知行為治療的目標就是,可能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進而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戴的有色眼鏡,來改善認知扭曲的問題、並藉此轉變自己的思考模式,文中的青少年也是在此治療期間個案自傷行為確實有減少且可慢慢改變許多負面想法,從而使自己慢慢恢復,很多時候我們也與文中的青少年有相似的狀況,我們也要努力尋求協助,不要做出傷害自己或家人的事情。
(二) 近年來隨著我們生活水準的提升,很常攝取高熱量且精緻的食物再加上體能活動減少,甚至戶外活動也被長期的電視及電腦活動取代,現在小孩不管奪大人手一支手機是常態,不僅成人肥胖比率越來越高,兒童肥胖的比率就更不用說鐵定也是越來越多的,且文中有提到依據國外統計,過去十年六歲孩童肥胖人口已成長至二倍,兒童肥胖比率升高所伴隨的問題有, 父母帶著肥胖兒求診人數也越來越多,其中有些兒童已經伴隨血脂肪代謝異常,有的還同時可見到因膽固醇沈積之皮下結節、血糖代謝異常、血脂肪增加及高血壓等問題,肥胖不僅影響兒童身體發展,還有可能面臨同儕間的嘲笑嚴重的甚至出現排擠、霸凌,因此肥胖兒童在經歷前面所提到校園中的問題,因而出現缺乏自信心及心理壓抑等問題,久而久之可能會造成兒童嚴重的心理障礙,或者為了的到同儕的認可開始出現報復性減肥,在自己得到同儕間認可後轉而向那些和先前自己一樣的同學將自己所經歷的從演在那些同學身上,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中,不僅身體因報復性減肥而出現健康問題,心裡也可能出現創傷,這些都是會阻擾兒童在學校及社會的關係,嚴重可能甚至會危及兒童未來的發展,因此我認為不管是在學校或是家庭中,我們也應該要再注意兒童發生營養不良、營養素缺乏的同時,給予正確的飲食觀念,來防止兒童肥胖症的發生。
|
寒假作業閱讀心得護二甲 16412 2024-02-25 02:09:56
書名:高中生心理學 作者:白石浩一
佳句:1.所謂「自卑感」其實就是一種「逃避」2.一個人要成爲優秀的社會人必須經過許多的試煉、通過許多的關卡。而其中一道測試便 是「孤獨」。
心得感想:
在青少年這個階段因為思想開始漸漸獨立,不在只是乖乖聽話什麼想法都沒有,但伴隨而來的煩惱也就越來越多了,這本書主要的形式是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回答在青春期的孩子面臨的煩惱,給他們一些建設性的方法,也讓孩子可以有管道疏解壓力,我挑出幾篇我比較有興趣的章節給大家介紹,第一篇是:「喪失耐心」這點跟我剛上二年級的時候很像,讀書總是不像之前那樣提起勁,開始慢慢變得沒有耐心,都只是大概看一些重點,沒有在乎有沒有懂或是細節的部分,作者給的建議是:適當的放鬆,在立定目標的時候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或是根本無法完成的事!也許我也應該是時候讓自己的心靈放鬆了!第二章:「一個朋友都沒有」我覺得其實我也沒有很多很要好的朋友,很多時候也是常常一個人,但我覺得這樣其實也不錯,我也很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做事效率變得很高,也可以跟老師變得好,在讀書方面可以更加專心,不會因為一直想要聊天而分心,所以這點我其實覺得我可以接受,但出社會還是要會一點社交能力,看到其他人提出的問題,我其實覺得很可愛,現在這個階段真的是不管什麼都把它看的很重,但這就是必經的過程,沒有這些經歷怎麼練就往後的自己呢~我想這本書的初衷希望現在處在青春期的我們不要有太多煩惱,讓我們知道過來人是怎麼看待我們現在的煩惱,青春是不可逆的,所以要勇敢大膽的生活下去!這就是青春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