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640/7745頁 [首頁][上一頁][638][639][640][641][642][643][644][645][646][647][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5715  2022-02-01 22:05:33

我閱讀了兩本有關情緒管理的書一本是先處理心情,在處理事情還有在華藝線上圖書館看的青少年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之探討,我覺得這兩本書都說的不錯,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太過於緊張就很難把事情做好,自己的心情也會影響到身邊的人,所以調整情緒很重要,如果是我我會先離開,等心情調整的差不多再回去做那件事情,不希望自己影響到其他人,避免把事情的效率降低,如果有人踩到自己的底線,不一定要用很兇的方式罵回去或打回去,可以用幽默的方式來解決這件事情,有的時候課業壓力會很大,我會休息一下,等不累了再繼續看,如果一直看對我來說效率太低,腦子不清醒不管看什麼都裝不進去,還不如休息來的有效,所以我建議讀書可以分次讀,這樣效率會提高一些,平常可以用這些時間來找一些興趣愛好,或找一些能讓自己專注的事情,這也是一種放鬆心情的方式,平常在家我會選擇睡覺、跟家裡的寵物玩、追劇、打遊戲或去外面走走,這是我個人放鬆心情的方式,我覺得這裡面睡覺是最有用的,睡一覺起來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就算那件事還在,起碼心情放鬆很多,壓力最大通常都在考試的那兩周,所以我會把我的睡覺時間提早,別人都還在看書我已經在睡覺了,我覺得提早睡不管怎樣都比晚睡來的好,雖然我不會提早起床,但腦子會比較清醒,每個人調適心情的方式都不一樣,可以依照個人喜好來做調整。
      
聖母專校111寒假作業  15277  2022-02-01 14:45:36

護三丁1085101170 林靜琪 目前三年級的我,之前就一直聽學長姐說兒科很難,剛開始一直都沒有相信,小孩子而已會難搞到哪裡去嗎?雖然抱持著這想法但還是很好奇兒科到底在教甚麼,至今已經讀完一學期的我發現兒科真的很難,甚至有被震驚到為甚麼小孩子那麼的麻煩,教的東西認真說幾乎聽不懂,讀完兒科後雖然很難但我還是會想去知道更多關於兒科的東西,所以今年得寒假作業就打算以兒科來作主題,現今的家長都會求助醫生,說自己的孩子不願意表達怕是得了甚麼病,或者說自己的孩子脾氣很不好很難治,這樣聽下來感覺挺嚴重的,兒科醫生表示需先注意是否是環境因素影響語言發展遲緩,那要如何去預防呢?研究顯示「親子共讀」是最簡單且有效預防或治療孩子語言發展落後的方法!親子共讀,可以幫助孩子的語言及認知發展、閱讀能力以及情緒行為的發展, 從出生那一 刻,父母對寶寶說話的溫柔聲音,已經在活化寶寶的語言中樞接著到 2 歲前,父母帶著孩子接觸圖卡及繪本,幫助孩子建立圖像與語言的連結。3 歲之後,孩子開始學習文字與語言訊息的連結,這就是所謂的字素 ( 型 ) 意識能力,具備這些能力後,將來孩子入小學就能成為一位自主有能力的閱讀者, 而閱讀能力,即是日後學習所有知識的基礎。 至於要怎麼建議家長「親子共讀」呢?又「親子共讀」有那些技巧呢?目前最有實證,也是最推薦的親子共讀有兩種方式:「 對話式共讀」及「文字指引共讀」, 對話式共讀方式適合 18 個月大以上的孩童子以對話式共讀來陪伴孩子說故事, 所謂 「 對話式共讀」是指以孩子為主導來討論故事內容,所以重要的是問與答而非過往只是家長把故事念完而已, 而 3 歲以上的孩童則建議再加入「文字指引」的共讀方式, 即家長指著文字念給孩子聽,讓孩子熟悉印刷字體的字型與編排架構,以建立未來孩子自己閱讀的能力。 家長的引導是決定孩子發展的重要步驟!!! 文章諮詢:兒科最前線-兒科語言評估治療新發現
      
閱讀心得-華藝圖書  15724  2022-02-01 12:27:11

我在華藝線上圖書館找到的書是《運用安寧療護於肺癌末期病人的護理經驗》,本文分享在照護期間,運用Gordon十一項的功能性健康評估,來確認病人有無疼痛、皮膚完整性、自主性換氣失能、預期性哀傷及焦慮等…健康問題。而藉由觀察、會談、身體評估、病歷查閱等…方式來收集資料,提供的護理措施包含緩解疼痛與心理困擾的症狀,應用安寧療護理念的四項核心價值觀,以改善身體不適,提供陪伴和積極傾聽,協助病人表達感謝,道歉和愛,並與家人告別。 每次在上基護課時,總會聽到老師在台上分享有關自己親身經歷的臨床護理經驗。令人印象深刻之一的事是老師分享了她曾照護過一位癌末的病患,每次要趁病患醒來前就必須把掉落一地的頭髮給清理掉,畢竟讓病患看見自己的頭髮又少了,那打擊一定很大。病患也不喜歡開窗,因為她不知道會不會看的見明天的太陽,心中充滿著憂傷。那名病患也曾向老師說過「我的疼痛彷彿全身的骨頭都在痛,有時過於疼痛根本無法好好入眠」聽到這裡,心裡滿是不捨,但也無可奈何。我們能夠幫忙的地方就是緩解病患的病痛,傾聽他們的心願。 除了癌末個案承受生理不適的煎熬之外,病人及家屬即籠罩在死亡的陰霾下,他們就開始在準備預期性的哀傷。隨著時間的流逝及病情的進展,所有值得珍惜的人、事、物都即將消失,何時該選擇放手或是執著不放 ? 這種選擇題往往成為最艱難的人生交叉路。癌末家庭成員經歷預期性哀傷時他們最在乎的事情,是病患臨終前是否得到良好的護理照顧、是否幫助病人完成心願…等 「死亡」對病人而言是生命的終點,但是對家人而言卻是必須獨自承擔失去親人的痛苦。因此,如果能夠了解更多關於預期性哀傷者的經驗,有助於關注到家屬面對失去親人的憂傷,並適時地提供支持。雖然護理人員把家屬的問題視為護理工作項目之一,但是顧全癌症末期的病人和家屬的身心靈安需求,非護理人員一人所能承擔的任務,必須透過受過安寧專業訓練的跨團隊人員,在心理、靈性、社會層面協助家屬與瀕死的病人一起面對,醫護團隊必須尊重病人及家屬的步調,協助病人及家屬在照護過程中作最後的道別。
      
110學年度第2學期寒假讀書心得  15259  2022-01-31 13:54:3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110學年度護理科寒假作業心得報告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三丙 學號 1085101152 姓名 吳羽涵 d 鄭捷尹 西元出版年 2022年 文章標題 糖尿病患者要留意,定期檢查預防視網膜病變 期刊名稱I 醫療衛生 卷(期) 39卷2期 起訖頁數 1-8 作者姓名 張惟智 西元出版年 2022年 文章標題 儘早CPR+AED搶救,攸關OHCA預後順利 期刊名稱II 醫療衛生 卷(期) 39卷2期 起訖頁數 1-8 【自訂一主題】:醫療衛生綜合 【閱讀兩篇文章後心得感想(至少600字)】:我看完這兩篇文章之後,先說第一篇有關糖尿病的好了, 糖尿病分為第一期、第二期,長期高血糖,血糖不穩定,引起視網膜病變,稱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其實我們家有糖尿病的遺傳病史,所以我很怕我和我的爸爸媽媽和姐姐弟弟得糖尿病,我們一家人不 愛喝開水,常常喝含糖飲料還有一些甜甜的食物,雖然小時候到現在都在聽別人說那麼愛吃甜的東西, 小心會得糖尿病,但到現在我還是很愛,開水沒味道滿足不了我的,我邊吃甜食邊擔心會不會的糖尿 病,再來就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我現在度數已經高到不能再高了,如果我得了病又有視網膜病變, 恐怕直接失明了吧!我要好好照顧我的身體,也要提醒我的家人,我要我和我的家人身體健康,活得 長長久久!!!再來是第二篇是有關CPR+AED,秋冬季節交替之間,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典型心 血管疾病發作表現,有胸悶、胸痛、冒冷汗、喘不上氣等等…,其中有部分患者第一次發作的症狀是 心肌梗塞,更嚴重的是院外呼吸心跳停止(OHCA)!! 影響OHCA患者預後最重要的因素,其實取決於早 期CPR及AED去顫器。尤其心律不整引起的OHCA,如果能夠儘早進行電擊去顫,會有較好的預後。心 血管疾病雖然很可怕,但預防勝於治療。好好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戒菸、控制飲食及規律運動,缺一不可。如果有症狀就要盡快去醫院。藉由增加旁觀者CPR 的比率、在公共場所廣設 自動電擊器、派遣員增進 OHCA 的辨識度、加強救護技術員(EMT) 的急救技巧,在國外甚至還設立 OHCA 急救中心並有品質監管( 須可以全天候啟動 ECMO、低體溫治療小組與緊急做心導管等),將 OHCA 病患直接送往 OHCA 急救中心,以大幅改善OHCA 的存活率與預後。 五護三丙 1085101152 45 吳羽涵
      
110寒假作業-文章心得  15331  2022-01-30 15:37:13

護三戊1085101225黃禔瑩-寒假文章心得 這兩篇分別是一位青少年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和76歲肺癌病人對標靶治療產生不確定感之護理經驗,前者病人為籃球校隊風雲人物,發現罹癌後無法從事熱愛的運動,且擔心化學治療副作用影響生育能力,對於治療過程及預後產生不確定感,對於化學治療療程及其副作用不了解,而有擔心生育問題,且因入住隔離病室害怕同儕關係改變。 住院期間話很少,有問才會回答,慢慢建立關係後發現病人個性活潑外向,但談論疾病時表情顯淡漠,病人因為初次診斷,所以對於疾病知識不足及未來治療方向感到焦慮,會反覆詢問後續治療方向,並且出現眉頭深鎖及手不時的握拳。 後者描述一位肺癌行化學治療後,因腫瘤仍未獲得有效控制,改為標靶藥物治 療而產生嚴重腹瀉之副作用,並因擔憂治療成效無法如預期恢復而產生身心困擾, 陸續出現負向情緒與消極行為。 個案有排泄型態改變:腹瀉、不確定感及無望感等健康問題。 這兩個個案都對治療有不安感,擔心不確定的未來,我覺得首先都要先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要敏銳的觀察病人,讓病人可以信任我們,鼓勵病人說出對於疾病的擔心跟想法,讓病人了解療程,安撫病人,傾聽,把病人的想法導向正面,讓病人能勇於面對未來更多的變數,能積極參與治療,適時的放鬆,讓病人的不確定感因素得到解答。 建立短期目標讓病人能更有希望感,幫助病人朝向正向的機會方向前進。 前者病人害怕同儕關係的改變和害怕影響生育問題,我們可以先開導病人,讓他先積極接受治療,跟他講解療程和副作用,還有後續如何進行,安撫與穩定他的心裡。 後者病人除了持續治療之外,我們也要讓病人主動面對跟解答他心中的不安感,跟家屬也要進行溝通與開導,讓家屬盡量陪伴在病人的身邊,一起克服,做心裡的支持。 資料來源:華藝線上圖書館-醫療衛生-內科-1.照護一位青少年期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之護理經驗2.照護一位肺癌病人對標靶治療產生不確定感之護理經驗
目前第640/7745頁 [首頁][上一頁][638][639][640][641][642][643][644][645][646][647][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