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640/7773頁 [首頁][上一頁][638][639][640][641][642][643][644][645][646][647][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二年紀寒假作業  15736  2022-02-03 14:57:52

心裡學原來是神隊友!? 這本書講解了好多關於觀察及討論心裡學的小技巧 而且整本書都是用漫畫表現的 能使枯燥乏味的心理學變得有趣詼諧 也可以讓年紀不大的讀者馬上了解 運用書上的小技巧去輕鬆改變現在他所遇到的狀況 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就是會讓我選擇這本書的原因 其中還有分為職場命運、男女戀愛關係、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四大類 基本上包含了從少年到老人的生活 非常的實用 他有解說為什麼人會這樣做的原因 還會在後面的頁數提供如果遇到類似這樣的事件可以怎麼解決 例如在職場命運篇的鯰魚效應 作者使用的主題是 三個友人要做小組報告 卻因為其中兩人彼此之間沒有動力 而使另外一個人擔心自己無法完成分組報告 而去和教授說明自己遇到的情況 而教授提供的辦法就是拉了一位他們不認識的學生加入他們的組別 而那兩位朋友擔心自己會害到別人 就開始著手做完分組報告 此種行為成為鯰魚效應 而他的由來是 當時漁夫們捕魚時常常撈到沙丁魚 但沙丁魚其實是種很平靜魚類 所以常常捕到了拖回港口就會死一大半 這讓漁夫很困擾 所以他們想了一個辦法 就是把鯰魚放到他們的群體裡面 生性好動的鯰魚會在魚槽裡一直游動 而沙丁魚會因為察覺異己也只好不停的游 這樣載回港口的時候就會是滿滿一大群活魚了 這種負激勵的手法常常會用在商業、企業裡面 算是一個很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把整本書讀完 並不會感覺到疲乏或無聊 反而會讓人想繼續看下一本 整本書內容生動有趣 真的可以人人入手 書裡面的內容也不是空穴來風 真的是有真材實料的 會讓人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而想利用書上學到的知識解決
      
閱讀心得(寒假作業)  16126  2022-02-02 23:34:12

護二丙 林柔 1105101090 夏天最後的日記 閱讀心得 「有一天我死了,我的死有甚麼意義?」這是男孩的日記本上所寫下的第一句,死亡是甚麼?有人可能一百歲時走向墳墓,但是他可能生下來就已經死亡。時間是無法預測的,可是卻可以選擇活著的方式。 大部分的人可能覺得死了對世界不會產生甚麼很大影響,但卻會對旁的清朋好友造成重大打擊,書中的男孩載俊生前喜歡和女孩裕美玩一種裝死的遊戲,對他來說,死亡是一種未知的答案。 載俊和裕美是很好的朋友,這本書也訴說了對於感情的重要性,書中載俊暗戀一位女孩,當然裕美也知道這件事,每次載俊被打槍裕美都會用一種好朋友的方嘲笑他,但載俊卻不會覺得難過,反而覺得挺開心的,這就是友情的力量,時間越長久,也讓他們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 不久之後裕美收到載俊的死亡訊息「長髮飄逸的我和個子高大的載俊並肩齊步的景象,在眼前清楚浮現。我們本來有一片無垠的未來,卻因為命運的惡作劇,那畫面被撕得粉碎……」。可以從中而知,一個非常要好朋友就這樣一走了之是很空虛且心碎的。 這本書帶給我很不一樣的感覺,可能跟平常看的書不同,也是少數裡面買回家會馬上看,整個故事是充滿遺憾的 ,男孩和女孩是很好的朋友。故事裡的男孩覺得騎車會讓自己看起來更「男人」而發生事故未能及時救回傷亡,在這之間總是會希望有奇蹟發生,可以讓男孩復活,但故事卻並非如此。在他生前留下一本日記,男孩的媽媽找到日記本並請女孩讀完這本日記;在這當中,我的感觸很深,平常瑣碎的事會在某一瞬間突然湧出,亡者的思念,回憶會由生者展現出來,也就是女孩對男孩的思念,這部分把這本書的氣氛帶進一個很憂傷的情緒中,變得無法自拔。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讀書心得 「生之渺茫確乎已是 但倘以篤謹嚴肅的姿態去做好每一件是小事 尚可于其中發掘出無限廣大的意義」。像我們這種年紀的小孩 很多時候會因為一件小事沾沾自喜 開心很久很久 但遇到困難卻無法解決 但書中的他卻獨自戰勝他的困難。 父親雖在“我”和“母親”需要的時候離開了我們,但“我”卻沒有恨他,當“我”長大後到遠方尋找“我”的父親。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這幾個字絕對不是這麼單純,這本書是作者花了高中三年所寫下來的作品。對於面對高考的壓力,作者的朋友因高考時試圖自殺,讓他覺得沒辦法再繼續待下去了 決定放棄而去追求自己,獨自去找北方尋找多年未見的父親,這一路上剋剋戰戰,但他還是堅強的走著,直到遇見了異族少女衣加,衣加和他的祖母住在一起,作者也一起住了下來照顧祖母和衣加,在這環境要住下來真的很難,尤其是這種寒冷惡劣的天氣,一家每天幫忙餵畜生,祖母因為年紀大了沒辦法一直走動,而在家織毛衣。一直到後來,祖母因病而死,家裡也就剩下衣加一個人,作者決定照顧衣加,兒也帶他一起上路,尋找“他”的父親,到了目的地,沒想到,衣加的父親和自己的父親居然是同一人,只住了一天,作者就要回到南方的加了。 「我知道我還沒有到生命只剩下回憶的年齡,我一邊戀戀不舍地回首,一邊沾沾自喜地前瞻。惟獨冷漠地面對今日。這是怎樣的可悲。回到家里看著母親疲倦煩躁卻滿是容忍的面容,心疼不已但是緘默。我是她雙手種出的麥子,我怎麼忍心告訴她我真的想離開了,我真的不想再去學校了,我常常不做作業,我夜夜在鎖了書房門之後從來不會看書,我只是關掉燈,推開窗戶,坐在七樓的窗台上一根一根地抽煙。我常常深夜不想回家,無法忍受專斷的家庭,我甯願選擇自殺作為反抗。那個春天我在花園高大喬木下面呆過很久,一地的眼淚。城市里許多我十五年了都沒有到過的小街小巷在那段日子被我一一踩過。也曾經在最糟糕的夜晚放學不回家,我深愛的人把我攬在肩膀上無聲哭泣,甯願回家之後挨罵也不想走。我熱愛這個黑暗。」
      
110學年度寒假作業  15113  2022-02-02 21:10:45

我看了關於癌症病患心理調適的書。如果我是一個癌症病患,當我一收到這個訊息,我一定會非常的錯愕,甚至想死,所以看了這本書之後更知道怎麼樣照顧癌症病患。 癌症病患最主要的心理狀態有自責跟憂鬱,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開始懷疑自己,慢慢的審視自己過去的生活,可能會發現,自己的飲食或是作息非常不正常,會產生非常愧疚還有後悔的那種心態,就陷入了自怨自艾的生活當中,慢慢走向變成憂鬱的樣子,如果沒有家人的陪伴或者是朋友的開導,很容易會有自殺的念頭。但是隨著醫療的進步,癌症更像是一種慢性病,只要有信心還有正面的態度去積極的治療,即便不能痊癒,還是能達到很高的治療效果,延長很久很久的生命。 那我們應該如何陪伴癌症的病患呢?家人及身邊親密的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可以透過跟身邊的朋友談心,適時地吐露情緒,獲得情緒支持與鼓勵。也可以藉由一些曾與癌症對抗,且已經得到痊癒的朋友來幫助自己站起來,穩定的情緒可以讓自己變得比較快樂,甚至可以在未來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別人。 作為癌症病患的陪伴者,要避免談論患者的外觀,因為這樣會害他們失去信心;也不要利用一些民間的偏方,因爲每個人的罹癌感受及情形是不同的,過多紛亂的資訊會使患者感到更加的不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照顧者的情緒必須非常穩定,才不會將負面的情緒帶給病患,讓病患產生一種自己是帶給人負擔的一種感覺。 「主動、適時、適度」的協助患者,就能幫助患者有更多的力量對抗目前的疾病,希望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能運用在未來的臨床當中,讓更多的病患得到完善的照顧與陪伴。
      
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5715  2022-02-01 22:05:33

我閱讀了兩本有關情緒管理的書一本是先處理心情,在處理事情還有在華藝線上圖書館看的青少年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之探討,我覺得這兩本書都說的不錯,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如果太過於緊張就很難把事情做好,自己的心情也會影響到身邊的人,所以調整情緒很重要,如果是我我會先離開,等心情調整的差不多再回去做那件事情,不希望自己影響到其他人,避免把事情的效率降低,如果有人踩到自己的底線,不一定要用很兇的方式罵回去或打回去,可以用幽默的方式來解決這件事情,有的時候課業壓力會很大,我會休息一下,等不累了再繼續看,如果一直看對我來說效率太低,腦子不清醒不管看什麼都裝不進去,還不如休息來的有效,所以我建議讀書可以分次讀,這樣效率會提高一些,平常可以用這些時間來找一些興趣愛好,或找一些能讓自己專注的事情,這也是一種放鬆心情的方式,平常在家我會選擇睡覺、跟家裡的寵物玩、追劇、打遊戲或去外面走走,這是我個人放鬆心情的方式,我覺得這裡面睡覺是最有用的,睡一覺起來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就算那件事還在,起碼心情放鬆很多,壓力最大通常都在考試的那兩周,所以我會把我的睡覺時間提早,別人都還在看書我已經在睡覺了,我覺得提早睡不管怎樣都比晚睡來的好,雖然我不會提早起床,但腦子會比較清醒,每個人調適心情的方式都不一樣,可以依照個人喜好來做調整。
      
聖母專校111寒假作業  15277  2022-02-01 14:45:36

護三丁1085101170 林靜琪 目前三年級的我,之前就一直聽學長姐說兒科很難,剛開始一直都沒有相信,小孩子而已會難搞到哪裡去嗎?雖然抱持著這想法但還是很好奇兒科到底在教甚麼,至今已經讀完一學期的我發現兒科真的很難,甚至有被震驚到為甚麼小孩子那麼的麻煩,教的東西認真說幾乎聽不懂,讀完兒科後雖然很難但我還是會想去知道更多關於兒科的東西,所以今年得寒假作業就打算以兒科來作主題,現今的家長都會求助醫生,說自己的孩子不願意表達怕是得了甚麼病,或者說自己的孩子脾氣很不好很難治,這樣聽下來感覺挺嚴重的,兒科醫生表示需先注意是否是環境因素影響語言發展遲緩,那要如何去預防呢?研究顯示「親子共讀」是最簡單且有效預防或治療孩子語言發展落後的方法!親子共讀,可以幫助孩子的語言及認知發展、閱讀能力以及情緒行為的發展, 從出生那一 刻,父母對寶寶說話的溫柔聲音,已經在活化寶寶的語言中樞接著到 2 歲前,父母帶著孩子接觸圖卡及繪本,幫助孩子建立圖像與語言的連結。3 歲之後,孩子開始學習文字與語言訊息的連結,這就是所謂的字素 ( 型 ) 意識能力,具備這些能力後,將來孩子入小學就能成為一位自主有能力的閱讀者, 而閱讀能力,即是日後學習所有知識的基礎。 至於要怎麼建議家長「親子共讀」呢?又「親子共讀」有那些技巧呢?目前最有實證,也是最推薦的親子共讀有兩種方式:「 對話式共讀」及「文字指引共讀」, 對話式共讀方式適合 18 個月大以上的孩童子以對話式共讀來陪伴孩子說故事, 所謂 「 對話式共讀」是指以孩子為主導來討論故事內容,所以重要的是問與答而非過往只是家長把故事念完而已, 而 3 歲以上的孩童則建議再加入「文字指引」的共讀方式, 即家長指著文字念給孩子聽,讓孩子熟悉印刷字體的字型與編排架構,以建立未來孩子自己閱讀的能力。 家長的引導是決定孩子發展的重要步驟!!! 文章諮詢:兒科最前線-兒科語言評估治療新發現
目前第640/7773頁 [首頁][上一頁][638][639][640][641][642][643][644][645][646][647][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