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649/7745頁 [首頁][上一頁][647][648][649][650][651][652][653][654][655][65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外科實習心得  14096  2022-01-24 15:24:42

護五丙 1065101345 曾郁涵 週評值&心得 經過兩個禮拜的實習後,從一開始對單位的備品擺放位置不熟悉及常規,到這禮拜結束漸漸能大致清楚了解,像是一早的核對醫囑及藥物還有病人狀況再來是測量生命徵象、血糖,接著替自己的個案做身體評估,身評後就可以給藥了,一樣要遵從三讀五對原則並且要清楚了解個案為何要吃這顆藥,藥的作用還有副作用是什麼都要清楚認識,還有詢問學姐有沒有能讓我們練習的技術,大家都有共識會互相幫忙,看著小單字還有沒完成的技術,各個同學都會幫忙完成及做記錄,不管做什麼事有做記錄才會知道有無完成或是未完成能去幫忙的,大家都保有這個習慣才能確保各個病人的健康安全還有做治療的權益,結束技術之後要報告學姊做雙重的確認,這禮拜看到放置靜脈留置針、抽痰、放存留導尿,這些都特別要注意無菌的部分,因為是有關侵入性,所以無菌要特別注意,像是抽痰,如何穿戴無菌手套、接上抽痰管都要注意無菌,繼基護有學習及實際操作抽痰,到這次外科又能學習到抽痰的技術,一開始非常緊張感到害怕,特別是害怕會染污,這可能會造成病人的危害,抽吸的過程不僅是找到合適的位置才有辦法抽到痰,也要觀察病人狀況,抽痰會刺激呼吸道導致咳嗽,要避免病人缺氧,所以每次抽的時間不超過15秒,也要觀察病人表情有沒有臉漲紅,這些都是有關安全的問題,我在實做這個技術的時候,一開始找不到正確有痰的位置,經過老師教導和幫忙,我自己可以順利抽出痰液,那種成就感真的很好,也幫助病人減少痰液,有做抽痰、噴霧治療、拍背,這些都可以協助病人稀釋還有排出痰液,這禮拜同學有位個案制定一個復健計畫,有位爺爺肌力偏弱,但自理都某些部分可以自己完成,像是吃飯可以自己完成,單位裡有像學步車的工具,同學會帶爺爺到增能整合區做復健,看到爺爺待在學步車裡一步一步往前走,各個同學給予爺爺加油打氣,希望這可以讓爺爺下肢肌力可以增強,額外也有許多精細動作的用具可以使用,爺爺願意配合我們,我們覺得很開心也覺得爺爺很可愛,希望這些可以帶來好的成效。再來是很開心能看到學姊做抽股動脈的技術,找到正確位置,使用克菌寧消毒,消毒後垂直入針,如果是正確位置的話血液會一直流入針筒裡沒有阻力,技術結束之後要施以加壓止血,再放入厭氧及嗜氧瓶裡,先後順序為先放厭氧在放嗜氧,這一次有遇到清創的個案,這位病人是隔離床,靠近時要穿戴手套還有隔離衣,準備用物要保持無菌,用生理食鹽水和優碘加在無菌紗布上面,這些都要保持無菌,撕開敷料的同時可以觀察壓瘡,當時的病人拿掉敷料後有腐臭味還有紗布上也有血,先以生理食鹽水清潔後再將剛剛準備的紗布填塞在清創的位置,塞入時可以使用棉棒後端塞入,可以確實做吸覆、填塞、覆蓋,很開心這禮拜能看到很多不同的技術。再來是對自己做一個檢討,有幾次不是自己幫個案接點滴還有lock,這一個問題我會做改善,不會再出現這個狀況。
      
選習心得  14075  2022-01-24 15:05:58

選習 永和耕莘8樓ICU加護病房 在這裡充滿了好多經驗和回憶,突然一瞬間都結束了真的好不習慣充滿著不捨,好多的感想,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會到熟能生巧,很謝謝學長姐給我很多的練習機會,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變的跟學長姐一樣強,畢業後讀完二技我想考慮ICU~ 分享一下我的實習總心得有錯字的話~忽略 在這五週臨床選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實習之前我有去收集加護病房的資料,發現網路上的資源不是很多,因為我們學校有改課綱的關係,所以我們的重症改到五下才上,只能自己先買課本先預習,自己預習後再到臨床上發現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真的要實際看過操作過才知道,我這幾週實習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顱內出血的個案之前因為內科外科實習都在線上實習老師有讓我們做引流裝置的引流,但都沒辦法實際操作藉由這次實習中我可以實際操作EVD(腦室內引流管)知道如何操作裝置,在實習中學姐護理長有讓我們打護理紀錄常常犯錯的我時常造成學姐們的負擔到了後面幾週就有上手了,第一週的時候因為我用立可帶修改了生命徵象表而被學姐糾正,因為之前在別家醫院沒有存留紙本都是直接要打入電腦所以不太習慣,在加護病房學到了很多東西,護理長也有告訴我們現在有學姐帶我們,以後出社會要自己承擔自己的錯誤,護理紀錄要看好看清楚了再存檔否則後台都會有紀錄,可能未來會有法律上的問題,學長姐也很願意指導我們技術學習到了很多在紙本上學校不到的東西,也很謝謝學長姐能帶我們操作比較複雜的技術,能有這次很棒的實習經驗也要謝謝醫院護理長和學校讓我有機會到永和耕莘實習。
      
111年 寒假作業  15243  2022-01-23 15:16:00

文章心得: 一.〈提升防疫期間新生兒加護病房之親子依附關係〉 親子依附是經由親子間的互動行為相互影響而建立, 而在近年新冠病毒疫情升溫的時期,防疫期間採限制探訪的制度,以至於新生兒加護病房中父母與親子間依附關係下降,受到嚴重的衝擊。在文章提出的解決專案為:運用母親提供的錄音檔,由護理人員播放給早產兒聽,同時錄影跟拍照,用雲端硬碟為平台進行雙向傳輸,結果為:經專案實施後,母親與早產兒依附量表分數由64.6分提升至74.4分。由於在疫情嚴峻時期,沒辦法讓新生兒和母親做面對面的訪視,藉由上述的解決方案可有效的提升親子的依附關係,跳脫人時地的限制,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 二.〈癌末接受「安寧緩和共同照護」病人之症狀與照顧措施的探討〉 照顧癌症末期患者,廣泛應用安寧共同照護的方式,需隨著病人疾病的進展提供適當的措施,積極改善症狀,直到病人生命中止。探討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癌症末期病人接受「安寧共照」前與後的嚴重程度與症狀的變化,還有醫療團隊提供的照顧內容。方法:縱貫性類實驗性研究,方便取樣50位接受安寧共照且預估生命存活期不大於6個月之癌末病人。結果:癌末病人症狀各分類之發生比率與其嚴重度排序前三項,生理症狀為「疼痛」、「虛弱」與「呼吸困難」;嚴重度為「疼痛」、「虛弱」與「睡眠困擾」;心理症狀為「憂鬱」、「擔心病情」與「怕拖累他人」,嚴重度為「憂鬱」、「焦慮」與「擔心病情」;社會靈性症狀發生比率與嚴重度皆為「心願未了」、「經濟困難」與「痛苦無意義」。研究期間病人症狀的嚴重度有逐漸緩和的趨勢,而心理症狀嚴重度達顯著的改善。 最後結論:癌末病人症狀的調查,提供臨床人員掌握評估方向,醫療跨專業領域之人力投入安寧療護多樣化的照顧事務,使症狀控制有正面的成效,此可作為推動安寧共照的參考。
      
二年級寒假作業寒假作業  15598  2022-01-22 15:44:27

1095101026林安琪 不只是心情不好-憂鬱症是怎麼一回事? 撰文者 賴惠敏 諮商心理師 https://blog.rch.com.tw/rch/19739 看完了這篇文章讓我更了解了憂鬱症這件事,原來憂鬱症是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社會等多重因素下相互影響的結果,當個人的心理功能失調,無法面對生活壓力時,所產生的情感型疾病,而且憂鬱症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其實是很難康復的,憂鬱症不是一時的心情不好而是長期的不快樂,憂鬱症患者總想著離開這個世界,憂鬱症患者會失去情緒調節的能力,變得不想上班上課不想與人社交,但在台灣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也抗拒治療。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有去求助,還有五分之四沒有求任何治療,我們若是遇見憂鬱症患者不需要特別做甚麼只需要好好地陪伴他就好了。 書名:妳想要的只是我的後悔嗎? 作者:橘子 這本書大概是在講男女主角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帶出了故事,同樣的一件事,對兩人而言卻有不同的解讀,有時候事情沒有所謂的對錯,有時候錯就錯在將自己武裝起來,不讓對方了解自己。裡面有一句話我覺得蠻真實的,"於是我才明白,原來悲傷並不會隨著時間淡去,不過我們終究能夠學會適應,適應悲傷"悲傷其實並不會因為時間而解決,只是我們已經習慣了而已,這本書其實就大概講一段感情中的遺憾,又有誰會希望走到這樣的結局呢?一個在對的時間愛錯了人,一個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 他們只能注定錯過。 面對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與其想要對方後悔還是道歉,倒不如去等待一個更值得等待的人。
      
二年級寒假作業寒假作業  15598  2022-01-22 15:44:26

1095101026林安琪 不只是心情不好-憂鬱症是怎麼一回事? 撰文者 賴惠敏 諮商心理師 https://blog.rch.com.tw/rch/19739 看完了這篇文章讓我更了解了憂鬱症這件事,原來憂鬱症是受到生理、心理、環境社會等多重因素下相互影響的結果,當個人的心理功能失調,無法面對生活壓力時,所產生的情感型疾病,而且憂鬱症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其實是很難康復的,憂鬱症不是一時的心情不好而是長期的不快樂,憂鬱症患者總想著離開這個世界,憂鬱症患者會失去情緒調節的能力,變得不想上班上課不想與人社交,但在台灣許多人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也抗拒治療。只有五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有去求助,還有五分之四沒有求任何治療,我們若是遇見憂鬱症患者不需要特別做甚麼只需要好好地陪伴他就好了。 書名:妳想要的只是我的後悔嗎? 作者:橘子 這本書大概是在講男女主角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帶出了故事,同樣的一件事,對兩人而言卻有不同的解讀,有時候事情沒有所謂的對錯,有時候錯就錯在將自己武裝起來,不讓對方了解自己。裡面有一句話我覺得蠻真實的,"於是我才明白,原來悲傷並不會隨著時間淡去,不過我們終究能夠學會適應,適應悲傷"悲傷其實並不會因為時間而解決,只是我們已經習慣了而已,這本書其實就大概講一段感情中的遺憾,又有誰會希望走到這樣的結局呢?一個在對的時間愛錯了人,一個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 他們只能注定錯過。 面對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與其想要對方後悔還是道歉,倒不如去等待一個更值得等待的人。
目前第649/7745頁 [首頁][上一頁][647][648][649][650][651][652][653][654][655][65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