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讀書心得 15758 2022-01-22 12:52:30
這學期我還看了另一本書叫做《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別讓1%的情緒失控,毀了你99%的努力》他在講在人際關係與職場中,如果不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反而會被情緒給掌控,裡面有一句話我覺得還蠻喜歡的:「知道怎麼做」和「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做到」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
也就是說,想要掌控好妳的情緒,僅僅靠一點點的認知升級還是不夠的。
例如:完美主義者的核心特質是害怕錯誤,害怕任何形式的失敗。可是完美主義者知道:「人能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害怕犯錯。」;還有喜歡否定別人的人,通常喜歡透過否定他人來抬高自己。但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渴望別人給予自己積極的肯定。
另外還有,我們可以努力做到與人為善,但是我們卻不應該強求自己被每一個人喜歡。
睡不著的時候,往往是我們離真實的自己最近的時候。我覺得很值得讓每個人深思。
|
111年寒假作業-2 16220 2022-01-21 22:06:58
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一戊
學號:1105101184
姓名:豊雅妍
書名:鬼怪 孤單又燦爛的神2
作者:金銀淑.金洙蓮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7/06/18
若沒有鬼怪2的存在,那麼後果可想而知。鬼怪2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對於一般人來說,鬼怪2究竟象徵著什麼呢?我以為我了解鬼怪2,但我真的了解鬼怪2嗎?仔細想想,我對鬼怪2的理解只是皮毛而已。朱熹在過去曾經講過,百學須先立志。希望大家實際感受一下這段話。其實,若思緒夠清晰,那麼鬼怪2也就不那麼複雜了。斯賓諾莎講過,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深思。但願各位能從這段話中獲得心靈上的滋長。若能夠欣賞到鬼怪2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鬼怪2改觀。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在面對這種問題時,務必詳細考慮鬼怪2的各種可能。在人生的歷程中,鬼怪2的出現是必然的。馮友蘭講過,科學可以增加人的積極知識,但不能提高人的境界。他會這麼說是有理由的。了解清楚鬼怪2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需要考慮周詳鬼怪2的影響及因應對策。謹慎地來說,我們必須考慮到所有可能。當前最急迫的事,想必就是釐清疑惑了。孟德斯鳩相信,權力應該被用來限制權力。但願諸位理解後能從中有所成長。我們需要淘汰舊有的觀念,若能夠洞悉鬼怪2各種層面的含義,勢必能讓思維再提高一個層級。屠格涅夫相信,明天,明天,還有明天,人們都在這樣安慰自己,殊不知這個明天,就足以把他們關進墳墓。這段話的餘韻不斷在我腦海中迴盪著。
|
三年級寒假作業 15229 2022-01-21 18:59:34
文章:照護ㄧ位肺癌病人對標靶治療產生不確定感之護理經驗 作者:葉怡君、陳俞君
文章:一位乳癌手術患者首次接受化學治療引起周邊神經病變之護理經驗 作者:楊婷婷、紀慧真
兩篇文章皆是在介紹癌症病人接受治療後所引起的護理問題,但都有關注病人的心理層面皆需要先敘說病人接受了哪些治療才能接續護理的過程。
得肺癌的病人先接受了化學的治療,但因癌細胞未受到有效的控制才改為做標靶治療,但治療過程中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而病人也因在治療期間擔憂自己病情沒辦法好轉而產生負面消極的態度,而照護人員則為病人先處理了因治療產生的副作用,並在後續的治療過程中耐心傾聽病人的訴說,並給予適當的陪伴,讓病人能夠再次積極面對接下來的治療。
乳癌的病人在接受了乳房的部分切除及植入人工血管後,做了化學治療但治療過程中病人出現周邊神經病變而有急性的疼痛及焦慮,照護期間護理師以照護知識及經驗幫助病人的改善急性疼痛,而面對病人焦慮的情緒則鼓勵病人講出內心感受,並耐心傾聽,並請病人的家屬給予心理上的支持與陪伴。
藉由閱讀這兩篇關於護理照護的文章,內容包含基本護理、內外科的知識,可從文章內容學到臨床相關的照護知識,也可做為參考,其實學校的上課內容在真正的臨床上真的非常有用,也可以從教師們在課堂上嚴格認真的態度可知內容對於未來有多重要,而就算有不太確定照護的內容也可以參考網路的文章,會把文章寫出來,大多都是希望能夠將自己臨床的經驗做分享急如有人需要可以借鑑。
出處:華藝圖書館-腫瘤護理雜誌
|
寒假作業 15297 2022-01-20 23:39:59
護三丁1085101190葉宇倢
隨著疫情蔓延,相對也暴露出醫療系統 的脆弱與人員安全問題。所以瞭解傳染途徑,建立正確的防護知識,運用適當的防疫照護新設備等,才能確保醫院內所有人的安全。一般病人呼吸困難時,接受氣霧治療不 一定有效益,除非有嚴重、生命威脅的呼吸道疾病,如嚴重或即將呼吸停止、通氣低下或通氣不良、須持續噴霧、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纖維化病人,才需要執行氣霧 治療,否則應嚴格限制,不建議以氣霧治療處理呼吸困難症狀。建議疾病急性期時,插管病人勿同時併行氣霧治療與支氣管清潔治療(例如胸部物理療法和抽痰),避免產生飛沫傳播。插管病人在氣霧治療期間,若需要氣管內抽吸,應使用密閉式系統抽吸管,此系統可使用 7 天,優點是不須斷開呼吸器管路,可減少氣膠暴露環境中的風險。在居家若有需要執行氣霧治療時,須注意環境與通風。因為密閉環境下可能隨氣霧治療時間增長其散逸染污了環境,故建議選擇在室外露台、走廊等處做氣霧治療,或打開窗戶及增加局部空調循環通風,降低居家傳播。為了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及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議在救護車轉送時、隔離病室內照護疑似或確診COVID-19、執行低風險較低的氣霧治療時。場所須在空氣傳播感染隔離室,醫護人員都應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採接觸和空氣傳播預防措施,包含配帶護目鏡、防護面罩或同等設備,且霧氣治療後間隔 2-3 小時候再進入病室。當照護 COVID-19 病人應降低非必要氣霧治療,若仍有氣霧治療適應症時,以 pMDI為首選,若需要 JNs 給藥時,應以咬嘴為介面,單向閥與吐氣端外加過濾器使用;避免呼吸器系統受到汙染,可使用 VMNs 或 JNs加上彈簧 T 型接管,放置於加熱器前端等措施,且從環境管制與過濾器等設備配套使呼吸治療COVID-19 病人使用氣霧治療之臨床策略用,以確保病人、家屬及工作人員的安全。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a0000141-202201-202201030007-202201030007-15-25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a0000141-202201-202201030007-202201030007-63-73
|
寒假作業 16142 2022-01-20 22:40:44
護一丙 24 陳妤
我第一本看的書是《心情聊天室》-家庭篇
它是在說由青少年寄信給作者,作者用像聊天的方式向提出問題的青少年讓他們理解他們的問題。例如第一篇:青少年問:我做錯事,爸媽會不會不愛我?
作者就回答說:世界上沒有不曾犯過錯的人,即使在厲害的人也一樣
那種感覺不舒服,有時還會有不好的後果,也因為這樣,人才不斷的改變、不斷的進步
我個人很喜歡有問題提出來,有人回覆我的那種感覺
所以我才來藉這本書,看看有那些青少年有心中的疑問想提出來,
我看完這一本書之後,我覺得大部分的問題都出自在於沒有溝通
因為你不說沒有人懂你在想甚麼,也不知道你需要甚麼,
像是裡面有篇給作者的提問是:「我希望我的媽媽能了解我」
寫說:我跟媽媽最近水火不容,媽媽只要一生氣,就會破口大罵,罵完就不理人。
這位青少年小孩想要讓媽媽理解她,而且她也發現媽媽罵完人,一副就是
「我沒有問題,問題都是別人」的態度
作者就說:你聽過青春期對上更年期的說法嗎?
賀爾蒙的改變不只讓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起伏大,也讓更年期的父母情緒不穩定,甚至陷入憂鬱,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也邁入更年期,親子間可能出現像剛剛那樣你跟媽媽的難解現象。
你們的衝突無法透過「誰對誰錯」的爭議來解決,需要以愛和了解,相互適應彼此。
我看的第二本書是〈女性荷爾蒙在搞怪〉
它這一本書在講女生如果賀爾蒙失調會幹嘛,裡面前文就寫到
女性一生的月經次數是450次、月經量是20~140ML、期間是3~8天、週期是24~38天
月經的四個重點: 1.觀察週期 月經超過39天沒來or 不到23天又來
2.觀察狀態 出現豬肝似的血塊or 深紅色或者是黑紅色
3.觀察血量 日用衛生棉撐不過1小時or 一天只換一片
目錄就分四段 分別是 1.女性身體的不適是賀爾蒙搞的鬼
2.身心起伏與整頓方式 3.有關的困擾與婦科 4.應該了解的女性疾病
第一段就寫說女性荷爾蒙會隨著月經週期一下增加、一下減少,畫成圖表就有如波浪般。
這個波浪會造成我們的身心起伏,出現難以自行掌控的不是狀態
懶洋洋期=經期 體溫降低 內心憂鬱 閃閃發亮期=經期結束後 狀態極佳 抗壓性強
中性期=排卵後 長痘痘 內心從悠閒變成不穩定 煩躁期=經前 水腫便秘腰痛 內心煩躁
10~18歲 興奮的青春期 19~55歲 閃閃動人的性成熟期 46~55歲 緩慢的更年期
56歲以後 平穩的老年期
第二段寫到 原因、應對法、重點
原因有:睡眠品質等 應對法有:打造適合睡眠的環境等
重點有:至少也要想辦法維持晚上優良的睡眠品質
第三段寫到 婦科
原因之一是女性荷爾蒙的雌性激素會一下增加一下減少
再來就是 懷孕和生產
第四段寫到 婦科疾病
有好發於分泌量較大時期的疾病,也有急遽減少時期才會出現的不適與疾病,
當然還有不分泌後導致的疾病,可以說女性在各個時期都背負著患病的風險
性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