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02選習心得 14143 2021-10-25 20:44:46
選習總評值及總心得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65101188 學生姓名:_辜珍妮 _
實習日期: 110.10.4-11.5
實習單位: 聖母醫院ICU3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能在學姐的指導下完成給藥、IV Bag加藥、NG Feeding、On Foley、one touch、身體評估、完成護理記錄等,能觀察病人的反應,瞭解病人需求,運用學理對個案目前病況下護理問題、護理措施等。
(二)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能運用臨判所學的數據來判讀個案各項檢驗數值,例如照顧一位腦幹受損的病人,因細菌感染所以醫生會開抗生素。
(三)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每班的身體評估會檢查病人身上有無新增傷口,評估病人意識是否改變,每小時的生命徵象觀察數值是否在正常範圍内,發現有異常數值會重新確認,確定有異常再報告學姐。在給予藥物之前清楚瞭解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機轉。給藥前確認病人生命徵象變化。
(四) 關懷(caring):
會傾聽病人需求,安慰其先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太擔心,中午會客時間會告知家屬目前病人病況情形。同學之間會互相幫忙,有不懂的學理或技術會進行討論,互相加油鼓勵。
(五) 倫理素養(ethics):
為病人翻身、換尿布、PP Care、洗澡、On foley時會將床簾拉起來,保護病人隱私,尊重家屬意願,會向家屬解釋為病人做的技術,醫生開的醫囑的目的。在寫報告時有關病人的個資不會外流,會把內容銷毀。
(六) 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有不懂的地方會請教學姐,對於照顧病人、為其身體評估有不同想法時會向學姐提出,學姐們及醫生都會給我們操作、觀摩技術的機會。跟同學相處融洽,有不懂的學理或技術會一起討論,互相幫忙。
(七) 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
早班、小夜、大夜準時上班,為個案做身體評估,與學姐對藥,記錄評估内容,整理護記等,接下來為病人每2小時翻身、換尿布,每班一次的洗澡(或PP care)飯前測血糖,抽痰,NGFeeding,倒尿記錄點滴。每日回家,我會總結一天發生的事情,檢討今日不足、需要改進的事,吸取經驗,爭取下次做更好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每日下班後總結,發現自己的不足加強自己的能力,不清楚的醫囑和藥物作用副作用能夠主動查詢,對不同個案的個別性照顧方式有所鑽研,提升照顧品質,找到對疾病照顧的不同方式。每日迎接新的挑戰,對於新的技術能盡力去實作學習
二、心得感想
這是實習的倒數第二梯,也是選習的第一批,一開始抱著期待與新奇的心情來ICU,可是經歷第一天就覺得ICU很辛苦,要學的東西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我好像對這個單位不是很有興趣,但也只好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心情繼續接下來的時間。後來慢慢的熟悉常規,與學姐溝通,發現學姐們都很好,也很有耐心的教我,覺得每天把事情做好,其實也沒有很難。在ICU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在一般病房看不到的技術在這裡都能觀摩,也有很多經歷是以後也遇不到的。每天中午的會客時間,聽到最多的就是家屬說的加油,會覺得很心疼他們,能體會到他們擔心家人的感受,在過去的三個禮拜,有遇到CPR及往生的病人,看到家屬的難過,不捨,頓時覺得人的生命好脆弱,經不起折騰,健康比一切都重要,但他們的離去或許也是一種解脫……還有照顧一位傷到腦幹的病人,家屬對他的不放棄,覺得有一天他會醒來,可是我們都清楚,他以後都會以這樣的方式度過餘生,但我們還要繼續鼓勵家人,請他們放心。這種感覺讓人心酸,但我們能做的就是把病人照顧好,盡量讓家屬放心。在ICU工作的每位學姐學長都很厲害,他們的經驗,隨機應變能力都值得我以後慢慢學習,很謝謝他們的指導與包容,讓我慢慢接受這個單位,這樣的上班模式。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
110產科實習心得 14143 2021-10-25 20:42:19
產科實習總評值及心得
班級:護四丁 學號:1065101188 學生姓名:辜珍妮
實習日期:2021.4.27~5.14
實習單位:恩主公10樓產後病房 指導教師:陳彥妤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請參考實習目標)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在實習過程中能清楚了解媽媽在產前、中、後需要得到怎樣的照顧,比如自然產產後要衛教媽媽產後飲食及哺乳期營養,哺乳期該如何用藥,新生兒照顧,六個月純母乳哺餵的重要,用手擠奶的方法時機等。可以為媽媽做產後的身體評估,評估媽媽的子宮收縮的硬度,子宮底的高度,惡露的顏色性質量,乳頭是否正常,乳汁是否分泌,有無漲奶,乳頭有無硬痛,腸蠕動次數,小便是否順暢,有無疼痛,剖腹產的媽媽腹部傷口有無紅腫,分泌物,瘀斑,傷口愈合密度。媽媽產後下肢循環不好,評估有無霍曼氏徵象,媽媽產後心理變化。教導媽媽如何照顧寶寶及正確執行母乳哺餵。
確立護理問題後可以針對問題解決媽媽的需求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每日的給藥常規能正確執行三讀五對,在給予藥物之前了解藥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機轉,比如產後為什麼醫生會開Ergonovine maleate這顆藥,目的是為了讓子宮收縮,用於產後出血,分娩時之子宮弛緩出血。能運用臨判所學的數據來判讀個案各項檢驗數值,如剖腹產產前進行的血液檢查是否都在正常數值範圍。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照顧的個案存在的護理問題是低效性母乳哺餵、潛在危險性感染問題等,我可以根據媽媽當下需解決的問題來詳細衛教媽媽如何處理,為媽媽制定護理計劃,確定媽媽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問題後,為媽媽進行評值,是否達到成效。當媽媽有其他問題衍生時,我可以根據我所知道的護理方法來衛教媽媽,解決媽媽的疑慮。
(四)關懷:
會主動關心媽媽及家屬,認真傾聽描述其現存問題,安慰他們別太擔心並告訴他們如何解決,與媽媽聊天,問問為什麼想剖腹產或者順產,孕期都遇到些什麼問題,如何解決的,生產後時的過程有什麼感受又有哪些顧慮,生產完的情緒有什麼變化,是否清楚如何與寶寶相處,照顧寶寶該注意什麼等。另外在實習中最重要的還有夥伴,如果有發現同學心情不好,不管是被老師罵或是因為實習很累、壓力很大,我都會去安慰她,讓她樂觀點,講些開心的事情
(五)倫理素養:
在每次要進入媽媽病床時都會提前告知媽媽說我要進來嘍,為媽媽執行身體評估,衛教母乳姿勢,寶寶含乳姿勢,乳房按摩等都會把床簾拉起來,保護個案及家屬隱私,並會告知媽媽接下來要為她做什麼,執行什麼技術,為什麼要這樣做,比如告訴媽媽接下來要幫你身體評估,是為了看你乳房有沒有硬塊,有沒有泌乳,漲奶,疼痛的情形,接著幫你評估腹部傷口有沒有紅腫熱痛的感染情形,或者會陰部傷口的愈合狀況,會幫你聽腸蠕動音,摸子宮底高度,再來評估媽媽的下肢循環好不好,有無水腫情形。
(六)溝通與合作:
在實習過程中,給藥、執行技術,有錯誤的地方老師都會提出,我會及時改正,老師提出問題時我會思考並回答老師,回答不正確時會重新找答案給老師回應。個案有問題我沒辦法解決或回應時,我會及時匯報給學姐請求學姐解決,學姐也會拋出問題,我們也會回答。和同學會相互配合,有不懂、不確定的地方都會互相提醒,找答案。在早上測量每床的生命徵象時大家都會分工合作,比如一位記錄呼吸及其他數據,一位量體溫血壓問大便次數,增加工作效率。
(七)克盡職責性:
實習第一週我們準時7:50到達單位,但第二周開始猶豫我們上班路程動作太慢,一到單位時學姐已經開始交班導致沒有測量每床的生命徵象。但經過老師的批評指導後,我們第二天7:30到達單位,並在7:50前完成每床的生命徵象,並且聽完交班。學姐有技術需為個案執行時我們會主動爭取做技術的機會。每日可根據行程表完成當天事情,做好自己的本分。
(八)終身學習:
照護個案時能主動收集有關個案資料,聽取交班內容,每日下班後總結今日問題,發現自己的不足加強自己的能力,不清楚的醫囑和藥物作用副作用能夠主動查詢,對不同生產方式的產婦提供個別性照顧方式,提升照顧品質,每日迎接新的挑戰,對於新的技術能盡力去實作學習。同學之間會互相分享學習經驗,提出更好的學習方法,改正不足後達到學習目標。
二、心得
這是高護實習的第二梯,在實習前我有先準備好實習有關內容,查好老師要求的產後衛教內容。但開始實習後才發現很多東西都準備不足,沒有清楚了解學習目標,老師拋出的問題我們很多都沒辦法回答,比如EDC的中文,painless適合施打的時機,新生兒臍帶何時會掉,新生兒腸蠕動次數,這些基本的問題我們都回答錯誤,我們資料準備不充足,沒有及時想到會有這些問題發生。老師講的很多內容我們都沒有記住,讓老師一而再地重複。雖然這次實習很不愉快,但還好隊員們的樂觀心態讓我重拾信心,改正學習方法,提前準備好第二天實習內容,如背好藥物作用副作用機轉,熟練衛教內容,複習技術等。此次實習中有順利的看到C/S和NSD,當寶寶從子宮取出或產出那一刻,內心感動萬分,見證生命的誕生,體會當媽媽的不易。在與媽媽們談話過程中,傾聽她們待產、生產、產後的心得分享,為了小孩她們願意付出的一切,真的很偉大。當她們有護理問題衍生時,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專業進行衛教,解決她們的疑慮。此次實習收獲滿滿,很感謝各位媽媽願意同意教學,讓我們有學習的機會。
|
外科實習心得 15028 2021-10-25 20:31:25
外科實習八大核心及心得
班級:護五丁 學號: 1065101385 學生姓名: 周瀞喻
實習日期: 9/20~10/15
實習單位:聖母S9外4 指導教師: 張慧玟老師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這次的實習做了很多之前都沒有接觸過的技術,像是CVP care或者是氣切護理或是大量灌腸,這些項目都是只有在學校的時候聽過或學過,但是真正在臨床做的時候又跟學校教的不太一樣,所以就要自己去應對然後去變通,看過別人做之後就學著要能夠做好,在當下就要學習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在這次實習我最常照護到的病人就是蜂窩性組織炎的病人,之前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過這個病症,從來就是聽人家講講而已,所以真的遇到的時候就要自己去查詢有關這個病症的資料以及為什麼醫生要開立這個藥物,還有在實習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分享技術還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像是TPN內容物這些東西都是課本不會講到的所以就要自己去查詢,並且將其整理好以便分享給同學。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我們要寫個案報告其中的 gonden11 項裡面有很多要評估,在評估之前就要先想好我在評估這個病人的症狀有什麼是我要多去注意且加以評估的,進而讓自己能夠更了解病人最真實的情況,才可以寫出最貼切個案的護理問題,而且在判斷檢驗值的部分就要清楚有哪些東西是會導致個案數值異常,又或者是在醫生開立新藥的時候要知道為什麼加了這個藥物,這都是我們要自己先去思考的
(四)關懷:
我覺得每次進入實習的場域關懷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但常常我在這個方面會比較被動,尤其是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在後面的幾週我是覺得有比較努力去關心我的個案,時不時的就要去主動詢問個案藥有沒有吃了,主動查看個案的點滴有沒有滴完,而不是等到個案去按叫人鈴才去處理,這樣個案可能會覺得沒有被照顧到的感覺。
(五)倫理素養:
在此次實習的過程比較沒有遇到所謂的倫理觀念衝突的問題,但是還是要時不時的詢問自己如果在之後的實習上遇到了倫理相衝突的事件時要怎麼處理,這個我想我應該還是會比較偏向於為病人爭取更大利益的那邊吧,除非病人是事先就有簽署同意書,這就不是我們可以輕易改變的,畢竟病人的決定我們還是要尊重
(六)溝通與合作:
這次實習當中我認為溝通合作在我們同梯的夥伴之間還算可以,實習的夥伴大家人都很好,只要有什麼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手,像是第一次卡個案的時候我因為晚了一天才選個案而導致自己藥卡一直寫不好,所以我就會去尋求其他同學的幫助,同學也會不厭其煩的教導我,還有因為我們都要分享技術,所以勢必又增加了更多溝通的機會,如果有不熟悉的技術或流程問主要查詢的同學他們也會很有耐心的再講一次,還有像是量生命徵象我們不可能每次都剛好量到自己的個案,這個時候就需要跟同學合作請他幫忙注意一下。最後還有很慶幸這一次跟我一起實習的當中有一個跟我同班的同學,我們每次在宿舍的時候都會每天複習技術,雖然昨天可能複習過相同的東西了,但是多一次的複習也讓自己印象更深刻,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另類的合作吧。
(七)克盡職責性 :在這一次實習當中我自己選擇了體溫表這個工作,就每天都要記得大家量體溫且紀錄,這就是我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因為工作派下來了我就要自己負責,還有大家都會輪到的值日生,值日生也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像是每天的電腦有沒有收好或是,門有沒有鎖好這些都是自己要去注意的,還有在卡個案的時候這方面又是更重要了,每天都要自己注意自己的個案有沒有什麼變化或者藥物有沒有改動又或者有沒有新的醫囑,我覺得這就是實習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自己要有積極的態度去關心病人。而關於態度的部分我其實自己還是覺得我的態度還是不夠積極不管是對於做技術又或者是詢問病人資料的地方,在一開始我就會一直站在後面看同學或者學姐做事,而錯失了自己學習的機會,這些東西都是我還要再努力要讓自己更積極一點,不要等著別人逼自己做事情才去做。
(八)終身學習:在這站實習當中我們有很多東西都跟課本比較不一樣所以就要自己運用不一樣的管道去找尋答案,我覺得這站實習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自己去找原因,要找症狀為什麼會發生,因為我們卡個案都不是從入院就開始所以有很多東西都是自己要去一步一步找導致個案的症狀發生以及數值改變的原因是什麼。還有技術的部分也是都要自己先去查過而且自己先跑過流程才能過在真正實戰時更加順暢。
二、心得
在這一次實習從一開始就是整個環境跟做事方法完全不一樣,其實說實在的一開始也有點覺得吃不消覺得為什麼步驟這麼多,就從第一週開始講起好了,在一開始老師先帶我們認識了環境,並且囑咐我們要熟悉所有東西的擺設,當時只是為了不想被罰畫平面圖才逼自己將東西的位置都記好,但到了後面幾週我們比較多技術可以做的時候就會知道為什麼當初要將平面圖所記下,因為這樣著實會加速做事情的速度而不是將時間都浪費在找東西上。還有排Bag跟Set還有接lock一開始也很納悶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東西為什麼老師又要再教一次,但之後才了解到往往這些最基本的東西我們會想著他很簡單又不會怎麼樣而做錯,當做錯的時候還不知道怎麼去解決問題,抽藥也是抽藥的速度要很快,這也是我之後跟學姐去發藥才了解到為什麼要求速度要這麼快,學姐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每個人只要卡一個個案就好了而學姐是一個人要卡10個左右的個案所以這時候抽藥速度就要很快不能拖到後面的給藥時間。再來第二週,老師帶著我們去做了很多的技術,在老師做技術的當下我努力像一個渴望水份的海綿一樣吸取老師所丟給我的所有知識,但常常看的時候都會實際自己做的時候因為沒有練習過又會惹的老師大發雷霆,CVP care就是因為是第一次接觸的技術看老師做的時候會覺得其實沒有這麼困難,但實際自己去做才發現當中有很多小細節,像是拿下Y紗及3*3紗布的時候最先的就是要觀察病人的靜脈留置針周邊以及它的刻度,之後才進行消毒的動作,在消毒的時候要把髒的東西往外帶而不是一直重複消同一個位置這樣就等於沒消是一樣的,還反而大幅增加了病人感染的機率。氣切護理也是動作要輕柔又要消毒到氣切管的部分,一開始消的時候真的很緊張很怕會讓病人刺激導致咳嗽,但後面老師就說如果慢慢來對病人反而才是最不舒服的,所以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準確的做出動作並且恢復病人原狀。還有鼻胃管護理其實這一直是我覺得最簡單的技術,殊不知我這個卻一直做不好,一開始消毒的時候不能太小力不然就根本有消跟沒消是一樣的,再來就是在做的過程中也要觀察病人的皮膚及管子刻度,再貼宜拉膠的時候也要貼的美觀。同時第二週我們也開始卡個案了,再給藥的時候明明知道流程但每次對藥的那瞬間都好像喪失記憶一樣,忘記流程,但多對幾次就會很清楚流程以及自己還要做什麼事情。還有在擠TPN的時候看老師跟同學擠的時候想說應該是還蠻容易的啊,但輪到我自己上去擠才發現根本就不容易啊⋯在擠的時候又會很怕擠爆但又一直擠不開,就是呈現一個很尷尬的處境,就只能一直瘋狂重捲。再來第三週,其實這週就有比較適應了,我自己也知道其實有點太晚才適應,但這週還是一樣學到了很多新事物,像移除導尿管雖然之前就有做過,但這次做的時候細節又更多了,在移除的時候要觀察病人尿液的顏色及性質還有量,像是我移除的病人他的尿液就是屬於沉澱尿,第一週在大小便判讀的時候還沒有很清楚,但經過這一次自己實際觀察過後就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沉澱尿的性質到底是怎麼樣的。還有在星期三我新接的個案他就跑針,本來想說應該就是老師會幫他重打一隻針我只要幫忙備物就好,就當我拿著T接站在旁邊的時候就突然被老師叫過去,就糊裡糊塗的幫病人打了針回想起過程還是真的有點不真實,但那些細節老師都有教我,像是要怎麼去觸摸病人的血管,下針的時候要採什麼角度,然後回血之後要怎麼做,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印象深刻的。還有大量灌腸也是,因為我其實一直想著的是不會剛好有這麼多人要大量灌腸吧⋯結果剛好星期五就剛好很忙然後就上來了一個新病人要開刀要灌腸,就只能認命的去準備技術,在過程中我比較常疏忽及做錯的地方就是擠潤滑之前要先排氣不然先潤滑在排氣的話剛剛擠的潤滑就都沒有用了,還有在插入肛門口開始灌的時候要夾緊病人的病人的屁股以免灌進去的東西噴出來。胰島素就是要確實核對病人藥物,抽藥的時候也要抽到正確的劑量,因為多抽或少抽一點都可能會影響病人的血糖,也就了解老師為什麼第一週的時候要我們練習抽藥了。還有後面也學會了怎麼幫病人到JP的引流液,再倒的過程中也要仔細去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及性質以便判斷有無感染。
這次外科實習壓力真的比之前還要大很多,我甚至有一種感覺是重零開始,就重基礎全部打掉重練,但這樣其實也不錯從基礎開始慢慢往上疊加才能夠知道最基本的原理是什麼,我們一開始就一直很沒有進入狀況所以常會惹的老師很生氣,所以在一開始我其實真的很怕老師每天來上班之前都想著不想上班,然後開始上班就糊裡糊塗的過到中午又等著下班,但後面幾週就還好了,每天就被各種技術填滿時間像是星期五的時候技術多到我看手錶時才發現原來已經下午2點了,後面就沒有前幾週這麼害怕上班因為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完了,怕老師還是會怕但還是有減少一點,這是外科實習真的過得很充實,每天都學習了不同的事物,也學到了之前待過的實習單位所沒有學到的東西,這次實習也算是滿載而歸了!
|
精神實習心得 14127 2021-10-25 20:25:28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比起其他科目的實習,其實精神科的技術算是蠻少的,每天固定的技術就是發藥,其他技術其實都有做到,但我最想做的肌肉注射沒有做到有點可惜,不過這裡運用最多的就是溝通技巧了,平時看著醫生及學長姐們跟病患溝通學到了很多,雖然還是有很多不足,不過也算是成長了很多。
(二)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以前在學校上學裡時因為症狀都很抽象,所以有點難理解課本上的內容,直到來精神科實習觀察到很多病患的症狀套用到學理上,在複習精神時也更好理解學理的內容了。
(三)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每個星期的護理計劃能幫助我更好確立現在個案的現存及潛在性的護理問題,同時因為精神科的突發狀況會比其他科來的多一些,所以批判性思考是必須的。
(四) 關懷(caring):
每天主動與個案打招呼我覺得重要,因為我的有一個個案有社交隔離的問題,一開始他的對我很冷淡、面無表情,到後來我每天跟著他,他也慢慢的適應我,有時甚至會主動找我講兩句話,那時候我真的超感動的,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五) 倫理素養(ethics):
精神科比較特別的是有保護室及約束,不過約束也是需要醫囑的不能夠隨便就約束病患,保護室也是除了病患有不可控制的言行外也不能隨便進入保護室。
(六) 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與精神科的病患建立關係步調要慢慢來,慢慢建起治療性人際關係,雖然有點辛苦但當他真的是應你並接受你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們可愛的一面,而且還會主動聊起自己的事情和煩惱。
(七) 克盡職責性( accountability):
每天都準時到達實習單位、準時完成護理長和學長姐交代的作業,不知道的也主動問學長姐。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每天都反思自己有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好,不會或不懂的地方查課本資料或問學長姐,並加強及改進。
二、心得感想
我覺得實習中最重要的是與自己的個案和家屬要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因為在精神科的個案有的是有被害妄想症的,剛開始他可能會對你的防備心很重,所以有了良好的關係個案才會肯跟你說心裡的話,甚至會主動找你聊天,也會跟你說很多事情,除了關係更好以外,資料也能收集的更詳細。其實一開始在照顧這個個案的時候我都不太敢跟個案說話,因為他很多時候都是面無表情,看起來難以親近的樣子,後來每天一直去跟個案打招呼、聊天、散步,想盡一切方法黏著他,逐漸將人際關係建立起來,進一步的收集資料,才更了解我的個案。思覺失調症是精神科常見的疾病,在學校上學理的時候其實很多症狀沒辦法光聽老師說就能體會,實際到臨床上接觸及觀察後才能更印象深刻再跟課本的學理相呼應。我的個案大部分時間總是一個人坐著,為了引導我的個案主動與病友們打招呼真的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但在與他相處的過程裡也讓我不斷的訓練我對於溝通技巧的增強,雖然我比起學長姐們仍有非常多的不足,還需要持續學習更多經驗和技巧,但是上次問個案如果現在發生事情需要幫忙,你會找誰?個案笑著回答:「小護士你啊。」那個瞬間還是覺得一切努力都好值得。
|
1101外科實習心得 14132 2021-10-25 20:23:52
外科其實是我最期待的實習科目,因為我對外科的步調、做事方法等,都很有興趣,不過線上實習再老師的帶領下,也真的學習到很多~外科疾病、手術、術後照顧、技術很多細節,也在老師的詢問下,激發我們腦力激盪,去想,藉由這樣,我們也更瞭解技術的過程、步驟,不像以往都認為做技術就是完成技術即可,常常忽略細節,導致病患不適;
過程我們也考了好多考試,我覺得當中我最感到吃力的就是我的學理,內外基護真的需要好好複習,還有當中複習很多藥理概念、身體評估,都讓我感到獲益良多,另外特別因為我沒有上過傷口護理,所以這次老師在實習過程中,帶到傷口護理的方式、貼布、消毒方法等、都讓我覺得耳目一新。而這次也是我第一次製作病人的24小時Kardex,真的很特別,也在每天的模擬情境與病患(老師),互動過程下,我更加體會台語的重要。過程中感覺得出來老師真的很用心在準備教學內容,期許我們回歸臨床時,不會感到太陌生。
老師在帶領實習過程,都不會吝嗇給予同學們肯定,讓我們更有動力學習。另外透過組員們用心準備的讀報,使我更加了解疾病照護的措施、學理,在最後我很感謝組員們,這是我第一次以線上模式當組長,很怕沒有幫助到同學們,很慶幸,大家都很包容,雖然很可惜不能一起到臨床上合作學習,但是疫情之下,還是防疫最重要。祝大家在接下來的實習、選習都能遇到天使老師、學姊,並且真正有學習到東西,疫情不要再爆發,讓大家回歸正常,可以出去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