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669/7745頁 [首頁][上一頁][667][668][669][670][671][672][673][674][675][67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101外科實習心得  14223  2021-10-23 23:26:39

在S8實習是一件很好的事,因為這是高護以來第一個到臨床的單位,因為太久沒有接觸到臨床,距離基護也很久,所以對每件事都感到很陌生,不管是肌肉注射、放置導尿管、血糖測試,看著學姐換藥等,雖然是一件小小的事,但每件小小事都有它的意義存在,而這些小事也都有它的步驟,做每件事都要有條有理,想清楚自己的每一步,在這次的實習當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管是服裝儀容還是技術上面也好,自己也會再多學習多看多學,講錯也不要怕,虛心受教,學習自己不懂的地方,更修正的錯誤,讓自己越來越好,也謝謝老師願意指正我的錯誤,讓我加以改正。
      
1092社區實習心得  14223  2021-10-23 23:25:51

這次實習我感覺到比較可惜,因為疫情的緣故改成線上實習感覺就是沒辦法真正去做到在衛生所做的工作,只能藉由看書做報告或影片來學習,第一個是做家庭評估是選我家中成員,我們成員都會很主動的幫忙,做社區評估時因為只有我自己是宜蘭人所以只有我自己走街也是個很特別的體驗,希望可以趕快回到臨床實習。
      
1092產科實習總心得:何珮瑜  14563  2021-10-23 23:25:04

實習總評值及心得

護四己1065101352 何珮瑜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請參考實習目標)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在產科的技術內容中,「衛教」佔了非常大一部份,雖然我們沒有把衛教的內容講給實際的個案聽,但是透過拍攝衛教影片的教學方法,同樣也讓我學習到了這項技術。在拍攝前需要先擬定自己的衛教內容,也許來自老師的課程、來自課本、來自網路,無論來源於哪都需要將查到的資料做好整理並練習過後再拍攝影片,於是透過這種方法我同時學會了資料蒐集、統整,也可以訓練自己的口條,並在看了同學們拍的影片後理解到自己漏掉的重點有哪些,並經由每次的討論知道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漸漸地到後來也不太覺得沒去醫院很可惜,畢竟醫院步調比較快,不像在家有比較充足的時間準備內容,所以我所準備的衛教也更加完善。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在實習之前我有先複習過課本第四章妊娠期的診斷評估還有第七章分娩的過程,慶幸自己的學理程度還不錯,能將複習過的內容結合在老師所介紹的產前、妊娠期、產後還有新生兒護理的部分,把學習過的內容、常規,相互結合成衛教的內容,去拍出衛教影片。實習前做的準備也讓我在實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分組作業、個人報告、衛教影片或是回答老師的問題都過得還順利,也在最後一個禮拜的時候學習到要如何運用產科——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去擬定符合個案個別性的護理計畫。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覺得自己在批判性思考方面仍須加強,思考問題的時候比較無法加深深度及廣度。而老師在課程安排中就穿插了「辯論」這個活動,我認為也有刺激我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因為有許多有爭議的議題是我平常不會去注意到的、或是知道這個爭議的存在,但也沒多加關心。在老師的安排下進行了兩場的辯論,雖然因為大家對於規則的不熟悉導致整體而言偏混亂,可是在正反方一來一往的答辯中同時在訓練我的邏輯思考、尋找答案、重點整理的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更多其他人的想法,我明白以上那些能力都是我所缺少的,於是我開始試著看到每一件事都多「想」一下,希望久而久之我能更進步一些。

(四)關懷:

  我認為我在這次產科的實習當中比較少做到關懷這點,因為沒有個案照顧的關係,關懷對象似乎只剩下同學,而我們又四散在各自的家中如果同學沒有提出困難點尋求幫忙的話我也不會特別注意到有人有困難。於是我就將關懷個案的過程套用在影片裡,在拍攝衛教影片的過程中雖然是我安排我媽說出問題問我,但是我也會假想自己現在是在臨床上接受媽媽的問題,去理解他們的想法,並盡力解答。營造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係,於是善用同理心去站在個案的角度關懷他們,不僅可以讓他們感到舒適,自己工作起來也會覺得比較輕鬆。

(五)倫理素養:

  在做專題報告的時候我會去找文獻來協助自己完成內容,無論是擷取了哪一篇文獻作者的哪一段話我都會在後面附上作者的姓氏,且在參考文獻的地方把來源出處打的完整,畢竟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認為呈現出來對於作者而言就是一種尊重。產科當中一些評估的技術幾乎都是需要碰觸或是暴露媽媽的隱私部位,這時就必須拉上床簾注意隱私。還有一些在臨床上的倫理素養,比如媽媽詢問我一些私人的問題,就不應該到處跟別人說,也不能在電梯裡談論個案的情況之類的,經過前幾站的實習,倫理素養的部分我認為自己做得還不錯,也覺得這是很基本,大家可以輕易遵守的原則。

(六)溝通與合作:

  在每一次的實習過程中該如何去和隊友們相處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事,雖然我們實際上和對方相處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好在大家都很好相處,包括要分組做報告的時候也是很快地分配好各自的工作,並且在時間內交出來,有人有問題也會互相幫忙解答。每次討論的時候大家也會分享自己的經驗提供參考等等,我認為在護理這個行業有許多事情是自己沒有辦法完成的,臨床上也需要三班人力不斷輪替,互相合作、配合才能夠給予更好的照護品質,所以在實習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和合作,對未來的我也有幫助。

(七)克盡職責性:

  守時、負責任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最基本要達到的,所以在看到會議邀請的網址出現後我就會盡快輸入代碼並進入會議,也會準時在約定好的時間點上線,並於時間內完成待辦事項。在下課後完成自己該做的事之後才放心地去做其他事,睡前也會再次確認作業是否完成。但若只有完成老師所交辦的事項是不夠的,現階段的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學習成效負責,所以實習前的準備、開始實習後的練習、學習都是身為學生的我們必須積極去成長的,主動去發現問題、尋找解答。

(八)終身學習:

  知識是一片汪洋大海,沒有極限、沒有邊界,對於不確定、不熟悉的部分要自己去詢問、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在遠距授課的過程中老師經常只拋出標題而讓我們自己去翻課本找答案,我認為這個方式可以促使我保持思考,畢竟學習本身就是自己的事,若都已經在實習卻還是像在學校上課一樣被動的接受知識,那或許有了這次的實習經驗,自己也不會進步,多次地翻讀課本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保持主動且積極的學習。

 

二、心得:

  一開始知道被停實習的時候真的蠻崩潰,因為產房跟嬰兒室我期待了好久,突然都在停實習的那一刻化成泡影起初一直覺得沒去醫院很可惜,但跟著老師所安排的課程計畫走卻也還是能跟在醫院裡實習沒兩樣,因此可惜歸可惜,但是實習該學到的東西老師一點也沒讓我們落下。原本覺得視訊教學是種限制,但是老師也運用了許多授課方式讓我們知道產科到底都在做些什麼?像是:拍衛教影片、常規介紹、影片觀賞等,都能讓我們理解產後病房、產房和嬰兒室的常規,以及隨著老師介紹「SN可以做的事」,漸漸也不再讓我有置身事外的感覺。

  遠距教學還有一點讓我最喜歡的就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發言,在醫院實習的話可能因為時間很趕,或是除非特別召集大家在一起,否則大家可能也都各忙各的很少有辦法七個人同時聚集,而採用線上實習的方式時間相對較寬鬆,也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無論是觀賞老師提供的影片後講重點或是欣賞同學們的影片,因為每個人發現的重點都不同所以對我來說我認為是一個很好拓展自己想法的方式。

  而遠距因為只用視訊方式授課,老師的簡報也不會把所有細項都呈現上去,自主學習在遠距教學裡就顯得格外重要,也同時激發了我去尋找答案的能力。老師常說事情遇到了就只能去面對,如果我們一直沉浸在因為疫情而剝奪我們去醫院的機會,這樣一個負面循環裡,自然對於遠距的內容也會更加沒興趣,不如坦然的接受一切安排,實際到醫院增加的或許只有「看到」的經驗會比較深刻,但離開醫院後我認為是「學到」的比較充實,用另一種心態去看待事物,整個人的心境就會變得更寬闊,這也是三週下來,遠距教學帶給我的最多感觸。


      
1092產科實習心得  14223  2021-10-23 23:24:04

疫情還沒那麼嚴重時,期待著去聖保祿實習產科,因為可以去到一個新環境實習,也能從中學習技術,觀察不同家庭相處模式,感受媽媽產前、中、後不同的情緒,實體看見媽媽生產過程,但全部泡湯了,疫情突然爆發相當嚴重,導致遠距教學,得知醫院停實習時,還真是令我 驚訝,本來滿心期待瞬間心情跌入谷底。 但是在遠距中老師給我們很多產科影片,介紹到了產科病房、恢復室及產房的介紹,雖然沒有臨場感,但還是從中了解了裡面的相關事項,最讓我毛骨悚然的影片是會陰切開縫合術,超 級逼真而且相當可怕,世界上所有的媽媽真的好辛苦又偉大,生寶寶都得忍受劇烈的痛,但是 看到寶寶出生那一刻就覺得很溫馨。 二個禮拜真的很短,在線上上課真的學到了很多學理方面,還有講評同學的SOAP會增加凝聚力,需思考對方錯誤的點,並且提出修正方式,也能從中發現自己的問題, 雖然醫院實習技術相較多,但是線上上課補充了在學校的較細節的學理。
      
1092社區實習總心得:何珮瑜  14563  2021-10-23 23:23:54

實習總評值及心得

護四己 1065101352 何珮瑜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社區實習和其他在醫院的實習有著非常大的不同,打針、抽血等等的臨床技術都不是應該要在社區被精熟的。透過主任精心替我們安排的行程,在跟著學姐執行業務的過程中我也學習到很多公衛裡所謂的「技術」。印象最深的就是社區評估這份作業了,對於一個完全陌生的社區,該如何利用不多的時間做完評估?從構思評估方向開始就同時也在學習,我們照著課本上的方法和學長姐們的範例一步一步完成這份作業,過程中即使遇到許多困難,但也讓我們學會如何解決,難說我之後一定不會再寫到社區評估這份作業,雖說作業一定不會是完美的,可是過程中我所學到的評估及尋找問題解答的技巧我認為值得我受用很久。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在做家庭評估的時候我們原本想從家庭方面下護理問題,但是經過主任的指點過後才發現其實只評估了一次的我們無法針對家庭下護理診斷,於是接受她的建議後我們就改為從個案本身去下。因為個案有糖尿病的關係,所以我們針對糖尿病的飲食、照護,對家屬做了一些衛教,糖尿病在內外科裡是常見的疾病,在醫院裡有隨手可得的衛教單張可以使用,可是在社區裡得靠自己先整理好要說的內容之後才有辦法告訴個案,這時先前所累積的內外科知識就顯得特別重要了,運用我們自身的所學套用在個案身上不僅可以獲得個案的信任也同時能展現護裡的獨特性。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

  跟學姊去訪視的時候學姐的單子上都會寫訪視順序,問過學姐後我才知道原來光就這個順序也是富有學問的。之前在學校的時候只知道有傳染性疾病的個案要放在最後面訪,實習後才發現個案的嚴重性、要做的處置、家的距離等等都要成為決定順序的範圍,雖然實習時只是看著學姐做而已,但是透過詢問也讓我學習到如何依照輕重緩急去排序這項技巧。另外就是在做家庭評估擬定護理計畫時,也需要使用到批判性思考才能提供個案適合的措施,經過前兩站的實習我覺得自己在蒐集資料時更懂得掌握哪些方向,也稍稍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四)關懷:

  我認為我有做到關懷這點,有幾次坐在一樓用電腦的時候偶爾會有民眾來找我講話,過程中我就會藉機關心他們來衛生所的原因,也是因為來到衛生所實習後我才發現衛生所原來會成為許多民眾看病的第一首選,而不會是診所。我認為透過與民眾的對話除了不讓他們在等待的時間內裡感到無聊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讓他們在來就醫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被同理的關心。

 (五)倫理素養:

  學姊常常請我們幫忙輸入資料什麼的,有時候一次給就是一大疊,上面都有標籤紙,而標籤紙上印著的都是每位民眾極其重要的個人資訊。在這個人人注重隱私的時代,有時候一個疏忽可能都會使自己攤上一些沒必要的糾紛,無論是在辦公室輸入或是在一樓電腦輸入的時候若我要離開座位我都習慣將資料翻到背面蓋著,並拿東西壓住,畢竟難保會不會突然有陣風就把紙吹到地上去,萬一被有心人士撿走,我們也很難知道他會利用上面的資訊去做些什麼事,造成民眾的隱私外洩導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隨意談論民眾隱私、不隨意將個人資訊外露等這些都是我覺得很基本,而自己也有遵守好的事。

 (六)溝通與合作:

  社區實習的所有作業都是需要隊友們一起完成的,於是如何和其他在不同背景下成長、性格也不相同的隊友們一起配合完成這一站實習就成了很重要的事。好在我的隊友們都很好相處,也會互相幫忙,學姐交代我們做的事如果有人先做完了,都會去找其他還在做的人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作業上也是只要在群組裡丟出問題,彼此間只要能夠回答的就都會給出答案,良好的團隊合作也讓我在這次實習過程感到很快樂。護理本就不是只靠一人之力即能完成所有事的職業,未來到臨床上也需要三班人力不斷輪替,互相合作、配合才能夠給予更好的照護品質。

(七)克盡職責性:

  守時、負責任是我們的義務,是最基本要達到的,所以我在上班的時間內都會把學姊交代我們的事做完後再確認一次,並於時間內完成,但若只有完成學姊所交辦的事項是不夠的,現階段的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學習成效負責,所以實習前的準備、實習過程中所有可以學習的機會,都要靠自己去掌握,這些都是身為學生的我們必須積極去成長的,主動去發現問題、並尋找解答。

(八)終身學習:

  知識是一片汪洋大海,沒有極限、沒有邊界,對於不確定、不熟悉的部分要自己去詢問、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對於主任及學姊所指導的事情,我會再去翻課本複習一次,多次地查閱資料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主動且積極的學習,尤其來實習都已經是離開學校、脫離課本上的文字,實際深入到各個社區當中的事,更不能放過任何學習機會。

 

二、心得:

  第一天看著主任拿了一張排滿行程的行程表給我們看時我就已經預想到接下來的每一天將會非常豐富。在社區實習的過程中我最喜歡的是跟學姊出門,每一趟出門的意義對我而言都是嶄新的見聞,尤其是到個案家訪視的時候,我第一次是跟秀中學姐去,那位個案的家十分昏暗,還有許多蚊子在周遭飛來飛去,整體生活環境幾乎可以用「惡劣」來形容,光環境就已經讓我震懾不已了,而學姊還要在狹窄的空間內評估個案情形、量血壓等等的,整個過程下來我都還處於震撼的狀態,也就是從這次之後我意識到社區和醫院最不一樣的是,社區更深入地去評估一個有需要的人,而且他的需求已經不局限於醫療了,甚至是家庭、經濟和照護方面等都需要被考慮到。而也是到了衛生所實習我才發現原來有很多民眾就醫的首選都是衛生所,去巡迴醫療的時候來就醫的人數也都比我想像中的多,也許是我生活的環境太過便利,若需要看醫生還有選擇診所的餘地,才會讓我到衛生所後對於一切都如此新鮮。

  實習三個禮拜以來也很感謝主任、學姐們對我們的照顧,在沒有老師帶領的情況下,面對我們這些菜鳥的問題都還是有耐心的一一回答我們,有時候我們只是幫忙了我們認為的小事而已,學姐們的口氣都像是完成了什麼天大的事,不斷地感謝我們的幫忙,每天也都很關心我們有沒有吃飽、會不會太累,使我們在實習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被關愛的感覺,很謝謝冬山衛生所提供了我們一個好的實習場所,感謝主任為了我們學習安排了許多行程,讓這次實習成為我一次特別的經驗和回憶。


目前第669/7745頁 [首頁][上一頁][667][668][669][670][671][672][673][674][675][67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