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68/7694頁 [首頁][上一頁][66][67][68][69][70][71][72][73][74][7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13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6512  2024-02-23 16:15:37

這兩本書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有時候適當的發洩自己的情緒比較好,別總是把負面情緒往肚子裡吞。每個人都會生氣跟難過,這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難過的原因有千千萬萬種,每個人難過的原因都不一樣,有的人是面對家人突如其來的死亡;有的人則是可能考試成績不如預期,甚至也有人是失戀而難過......等等。但是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這些難過的情緒,別去做一些不正當的解決方法。 其中一本書是用被欺負來呈現自己的難過,有人總是仗著自己高大的身材欺負其他比較弱小的小朋友,但因為他們的害怕而不敢說出來,因為怕他們會更加變本加厲,在這本書中學到:在遭受到別人言語和行為上的傷害時,我們一定要勇敢說不!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才是長大。我們生來本就不是讓別人欺負的,別讓那些欺負別人的人繼續欺負下去,我們要懂得為自己發聲。要勇敢說出來!
      
112寒假作業 (2)  16209  2024-02-23 15:57:00

班級:護三戊 座號:11 姓名:温紫庭 學號:1105101173 書名:產後婦女社會支持和母乳哺餵態度相關性探討 作者:謝保群.何艷如 心得:這篇文獻在訴說現今社會女性對於產後有無執行純母乳餵養嬰兒跟社會的支持,因現今社會物價上漲.產婦初為人母須接受產後面臨角色的轉換和照顧新生兒的壓力下顯得社會支持更重要。因在了解產後哺乳態度和社會支持的情況後發現職業婦女跟家庭主婦比較中職業婦女更需要社會支持,因職業婦女多數工作忙碌需要有足夠的社會支持才能增加產婦正向的哺乳態度不得已需要職場的支持來延長母乳哺餵時間尤其來自工作環境的支持更顯必要,而當職業婦女需返回工作時要職場有哺乳友善環境並且雇主支持母乳哺育則能使哺乳不中斷而來提升純母乳哺餵,但這些正向態度卻不一定轉化為長期母乳哺餵行為因初次餵母奶的產婦可能無法預見到的困難,有餵奶引起的相關疼痛、社交生活的干擾、睡眠剝奪和與工作的潛在衝突。研究者認為母乳哺餵支持團體的成立最重要的應包含健康照護專業人員與產婦公開討論她們一開始餵母奶時所共同會面臨的困難這些訊息交流可以幫助婦女了解母乳哺餵可能在最初很有挑戰性但應盡一切努力不要太快放棄。而在閱讀完這篇文獻的我深深了解到生孩子並不是產婦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家的事情不僅需要家人並且也需要社會的支持不然產後的婦女就可能因為沒有任何支持而產生產後憂鬱導致對於自己的小孩產生厭惡,所以如有遇到產婦以及產後的婦女盡可能給予他們需要的幫助。
      
護三丁1105101153寒假作業  16189  2024-02-23 02:49: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53 姓名 林奇葳 書名 產婦哺餵法之初步探討 作者 夏萍絅 出版社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出版年月 1975年 1月  日 索書號 ISBN 書名 兒童的心理發展與兒童文學 作者 傅林統 出版社 師友月刊 出版年月 1977年1 月  日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產後第三天容易感覺乳房嚴重脹痛,佔百分之六十三點三十八,故就生理學之觀點言, 產婦宜儘早令嬰 兒吸奶,方可使乳汁分泌,減少母親乳房之脹痛。兒童們的心理正處於變化劇烈的時期,因此兒童文學 的形態也就隨著複雜多樣,並且也具有很大的流動性。進入小學的孩子,從團體中學習社會性的生活, 也逐漸從自我中心移向社會化的行為。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母乳含IgA抗體,對寶寶的生長有益,但根據文獻報導英、 美等國,餵母奶人數有日愈減少之趨勢 。榮民總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對我國二百五十名產婦進行訪問調查,產婦們對哺餵方式雖有不同的觀 念,但多數認為母乳具有不少優點,認為人奶易消化,認為是省時方便而經濟的餵奶法,所以有一部 分的產婦還是願意親自哺餵母乳,而且也有許多產婦在產後三天感覺乳房嚴重脹痛,就生理學之觀 點言, 產婦宜儘早令嬰兒吸奶,方可使乳汁分泌,減少母親乳房之脹痛。可是也有多數產婦產後必須繼 續工作,以致無法親自授乳,被認為是產婦以牛奶哺餵嬰兒之主要理由。也有以工作為藉口而提早 決定斷奶的產婦。有關發展理論我們就已經學過,性心理發展理論,心裡社會發展理論,認知發展 理論,年齡也分為好幾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少年期...兒童們的心理正處於變 化劇烈的時期,因此兒童文學的形態也就隨著複雜多樣,並且也具有很大的流動性。 兒童文學不像一 般文學那樣,不是以不特定的讀者為對象,而是以適當年齡的兒童為特定的讀者而創作的,兒童文學 是配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而存在的文學。因此兒童文學的形態,也從具象逐漸轉入抽象,從圖畫表現轉 向文字表現,從感覺的轉入知覺的思考的方面,從單純的內容轉入複雜的內容 ,從短篇的轉入長篇的。 這種配合兒童心理的發展,而具有的流動性,形成了兒童文學的一大特色。
      
閱讀心得-護理雜誌(加護病房病人導尿管泌尿道感染相關因素探討)  16119  2024-02-23 01:59:2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105101083

姓名

邱宥瑄

 

書名

加護病房病人導尿管泌尿道感染相關因素探討

作者

馮宥訢&呂筑韻

出版社

華藝線上圖書館

出版年月

2022年12 月01

索書號

69卷6

ISBN

10.6224/JN.202212_69(6).0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重點摘要1:研究顯示女性與糖尿病病人為導尿管泌尿道感染的高危險群,導尿管的使用應審慎,

建議選用小管徑導尿管與降低使用天數。

重點摘要2羅吉斯迴歸結果顯示,女性、糖尿病、增加導尿管留置天數、粗的導尿管徑與無法移

除導尿管為CAUTI的危險因子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當小便困難,無法排空膀胱尿液,造成下腹部疼痛時就須使用到導尿管。

然臨床上常見的排尿困難原因有攝護腺肥大、脊椎神經損傷、術後尿滯留、中風後、藥物影響、嚴

重糖尿病造成膀胱神經病變等等…

一般當排尿困難解除後就會由醫生評估是否摘除導尿管,通常情形輕微的一兩天就能摘除,但不可

避免的是有情形較嚴重的需要留置更長時間,這不光會讓平滑肌受到導尿管刺激而引發痙攣讓病患

更加不適,也容易造成尿路感染。

由文獻內容所述,女性感染機率比男性高,主要因為女性尿道比男性短,縮短了細菌進入膀胱的時

間及距離,這樣的敘述是沒問題的,但我認為只要在院內做好基本的無菌措施,院外也遵從護理指

導一樣做好基本的措施便能降低概率。

當然,不光是後續護理導尿管要遵從無菌措施,醫生在執行導尿管插入時也一樣要遵守

文獻內還有提到,導尿管的粗細也會影響感染機率,越粗的管徑越容易感染,因為較粗的管徑不僅

會造成插入困難也容易導致無法拔除,剛好的管徑也可能因為摩擦而產生傷口增加感染機率。

不是說有了潤滑液就能選擇剛好管徑的導尿管,潤滑液只是讓其操作過程比較順滑也減少病患的不

適,但選擇剛好和適再小一號的不光能更順利插入,也大大降低因摩擦而產生傷口的機率,而我們

要考慮插入及拔出的情境,插入有潤滑,可拔出才是容易造成摩擦的關鍵

所以使用導尿管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感染,對於正處生病免疫力低下的病患來

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閱讀心得-護理雜誌(婦女產後身體改變與角色覺醒之經驗)  16119  2024-02-23 01:52:0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105101083

姓名

邱宥瑄

 

書名

婦女產後身體改變與角色覺醒之經驗

作者

林思妤&張秀如

出版社

華藝線上圖書館

出版年月

2023年06月01

索書號

70卷3

ISBN

10.6224/JN.202306_70(3).0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重點摘要:婦女產後失去原本的自己而成為「客體」,但這也觸動轉變的契機,她們仍可找回自我

主體性。在現 今的產後照護中,婦女少有抒發自我身體改變的機會,本研究過程使婦女反思身體與

自我的轉變, 說明臨床人員可基於尊重及傾聽,協助婦女找到屬於她們的主體性,使婦女能夠以自

己的能力面對 產後生活。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初產婦可能會認為,卸貨後一切就能恢復原狀,自己還是能跟以前一樣漂亮,還可以做自己想做事

而經產婦就會知道說,卸貨代表的是另一層考驗的到來。

懷胎十月是給媽媽一個準備期,準備好當一個媽媽,準備好付出自己的時間,準備好失去某些事物

文獻裡提到很多媽媽們會擔心的事,包括自己的外型、是否成為大眾所期待的母親、成為了母親還

做自己嗎、夫妻生活、身體狀況等等…

以上的擔憂都容易造成媽媽患上產後憂鬱,其中我認為最為嚴重的便是身體狀況,前面幾項都能通

過時間去改變,但唯獨身體狀況是最難解決的,常見的有漏尿、腰痠背痛、變得怕冷、掉髮、手麻

記憶力變差、月經不規則、入房腫塊、水腫等…其中還有一些問題甚至在孕期就浮現了。

若沒有能夠好好的調理身體,這些狀況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影響越甚。

我身邊有很多長輩至今都還有生小孩留下的後遺症,因為以前不注重產後修復,造就他們現在飽受

影響,但若不是為了孕育一個新生命,他們也不會如此。

而雖然前面幾項可以通過時間去改善,但也是有方法,且並非是媽媽自己努力就能改變,也需要爸

爸在旁邊幫扶,可是很多人沒有這個意識,都被下意識認為生小孩一是一個人事。

一個人疲憊、一個人難過、一個人努力,這樣是不對的,生命是兩個人一起帶來的,那造就的任何

結果也應該是兩個人共同承擔不是嗎?

文獻裡很多媽媽都會擔心丈夫對自己失去興趣,但怎麼沒有丈夫擔心妻子會因為生小孩給自身帶來

的影響而對生活感到厭煩呢?

我相信這是常態,並非特殊,產後帶來的影響往往需要夫妻雙方共同面對,而不是媽媽一個人

經驗也是如此,是需要雙方共同去經歷、去成長的。

 

 

 


目前第68/7694頁 [首頁][上一頁][66][67][68][69][70][71][72][73][74][7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