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70/7698頁 [首頁][上一頁][68][69][70][71][72][73][74][75][76][77][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護三丁1105101153寒假作業  16189  2024-02-23 02:49:2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53 姓名 林奇葳 書名 產婦哺餵法之初步探討 作者 夏萍絅 出版社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出版年月 1975年 1月  日 索書號 ISBN 書名 兒童的心理發展與兒童文學 作者 傅林統 出版社 師友月刊 出版年月 1977年1 月  日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產後第三天容易感覺乳房嚴重脹痛,佔百分之六十三點三十八,故就生理學之觀點言, 產婦宜儘早令嬰 兒吸奶,方可使乳汁分泌,減少母親乳房之脹痛。兒童們的心理正處於變化劇烈的時期,因此兒童文學 的形態也就隨著複雜多樣,並且也具有很大的流動性。進入小學的孩子,從團體中學習社會性的生活, 也逐漸從自我中心移向社會化的行為。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母乳含IgA抗體,對寶寶的生長有益,但根據文獻報導英、 美等國,餵母奶人數有日愈減少之趨勢 。榮民總醫院及三軍總醫院對我國二百五十名產婦進行訪問調查,產婦們對哺餵方式雖有不同的觀 念,但多數認為母乳具有不少優點,認為人奶易消化,認為是省時方便而經濟的餵奶法,所以有一部 分的產婦還是願意親自哺餵母乳,而且也有許多產婦在產後三天感覺乳房嚴重脹痛,就生理學之觀 點言, 產婦宜儘早令嬰兒吸奶,方可使乳汁分泌,減少母親乳房之脹痛。可是也有多數產婦產後必須繼 續工作,以致無法親自授乳,被認為是產婦以牛奶哺餵嬰兒之主要理由。也有以工作為藉口而提早 決定斷奶的產婦。有關發展理論我們就已經學過,性心理發展理論,心裡社會發展理論,認知發展 理論,年齡也分為好幾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少年期...兒童們的心理正處於變 化劇烈的時期,因此兒童文學的形態也就隨著複雜多樣,並且也具有很大的流動性。 兒童文學不像一 般文學那樣,不是以不特定的讀者為對象,而是以適當年齡的兒童為特定的讀者而創作的,兒童文學 是配合兒童的心理發展而存在的文學。因此兒童文學的形態,也從具象逐漸轉入抽象,從圖畫表現轉 向文字表現,從感覺的轉入知覺的思考的方面,從單純的內容轉入複雜的內容 ,從短篇的轉入長篇的。 這種配合兒童心理的發展,而具有的流動性,形成了兒童文學的一大特色。
      
閱讀心得-護理雜誌(加護病房病人導尿管泌尿道感染相關因素探討)  16119  2024-02-23 01:59:2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105101083

姓名

邱宥瑄

 

書名

加護病房病人導尿管泌尿道感染相關因素探討

作者

馮宥訢&呂筑韻

出版社

華藝線上圖書館

出版年月

2022年12 月01

索書號

69卷6

ISBN

10.6224/JN.202212_69(6).08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重點摘要1:研究顯示女性與糖尿病病人為導尿管泌尿道感染的高危險群,導尿管的使用應審慎,

建議選用小管徑導尿管與降低使用天數。

重點摘要2羅吉斯迴歸結果顯示,女性、糖尿病、增加導尿管留置天數、粗的導尿管徑與無法移

除導尿管為CAUTI的危險因子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當小便困難,無法排空膀胱尿液,造成下腹部疼痛時就須使用到導尿管。

然臨床上常見的排尿困難原因有攝護腺肥大、脊椎神經損傷、術後尿滯留、中風後、藥物影響、嚴

重糖尿病造成膀胱神經病變等等…

一般當排尿困難解除後就會由醫生評估是否摘除導尿管,通常情形輕微的一兩天就能摘除,但不可

避免的是有情形較嚴重的需要留置更長時間,這不光會讓平滑肌受到導尿管刺激而引發痙攣讓病患

更加不適,也容易造成尿路感染。

由文獻內容所述,女性感染機率比男性高,主要因為女性尿道比男性短,縮短了細菌進入膀胱的時

間及距離,這樣的敘述是沒問題的,但我認為只要在院內做好基本的無菌措施,院外也遵從護理指

導一樣做好基本的措施便能降低概率。

當然,不光是後續護理導尿管要遵從無菌措施,醫生在執行導尿管插入時也一樣要遵守

文獻內還有提到,導尿管的粗細也會影響感染機率,越粗的管徑越容易感染,因為較粗的管徑不僅

會造成插入困難也容易導致無法拔除,剛好的管徑也可能因為摩擦而產生傷口增加感染機率。

不是說有了潤滑液就能選擇剛好管徑的導尿管,潤滑液只是讓其操作過程比較順滑也減少病患的不

適,但選擇剛好和適再小一號的不光能更順利插入,也大大降低因摩擦而產生傷口的機率,而我們

要考慮插入及拔出的情境,插入有潤滑,可拔出才是容易造成摩擦的關鍵

所以使用導尿管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感染,對於正處生病免疫力低下的病患來

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閱讀心得-護理雜誌(婦女產後身體改變與角色覺醒之經驗)  16119  2024-02-23 01:52:0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105101083

姓名

邱宥瑄

 

書名

婦女產後身體改變與角色覺醒之經驗

作者

林思妤&張秀如

出版社

華藝線上圖書館

出版年月

2023年06月01

索書號

70卷3

ISBN

10.6224/JN.202306_70(3).07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重點摘要:婦女產後失去原本的自己而成為「客體」,但這也觸動轉變的契機,她們仍可找回自我

主體性。在現 今的產後照護中,婦女少有抒發自我身體改變的機會,本研究過程使婦女反思身體與

自我的轉變, 說明臨床人員可基於尊重及傾聽,協助婦女找到屬於她們的主體性,使婦女能夠以自

己的能力面對 產後生活。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初產婦可能會認為,卸貨後一切就能恢復原狀,自己還是能跟以前一樣漂亮,還可以做自己想做事

而經產婦就會知道說,卸貨代表的是另一層考驗的到來。

懷胎十月是給媽媽一個準備期,準備好當一個媽媽,準備好付出自己的時間,準備好失去某些事物

文獻裡提到很多媽媽們會擔心的事,包括自己的外型、是否成為大眾所期待的母親、成為了母親還

做自己嗎、夫妻生活、身體狀況等等…

以上的擔憂都容易造成媽媽患上產後憂鬱,其中我認為最為嚴重的便是身體狀況,前面幾項都能通

過時間去改變,但唯獨身體狀況是最難解決的,常見的有漏尿、腰痠背痛、變得怕冷、掉髮、手麻

記憶力變差、月經不規則、入房腫塊、水腫等…其中還有一些問題甚至在孕期就浮現了。

若沒有能夠好好的調理身體,這些狀況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影響越甚。

我身邊有很多長輩至今都還有生小孩留下的後遺症,因為以前不注重產後修復,造就他們現在飽受

影響,但若不是為了孕育一個新生命,他們也不會如此。

而雖然前面幾項可以通過時間去改善,但也是有方法,且並非是媽媽自己努力就能改變,也需要爸

爸在旁邊幫扶,可是很多人沒有這個意識,都被下意識認為生小孩一是一個人事。

一個人疲憊、一個人難過、一個人努力,這樣是不對的,生命是兩個人一起帶來的,那造就的任何

結果也應該是兩個人共同承擔不是嗎?

文獻裡很多媽媽都會擔心丈夫對自己失去興趣,但怎麼沒有丈夫擔心妻子會因為生小孩給自身帶來

的影響而對生活感到厭煩呢?

我相信這是常態,並非特殊,產後帶來的影響往往需要夫妻雙方共同面對,而不是媽媽一個人

經驗也是如此,是需要雙方共同去經歷、去成長的。

 

 

 


      
112暑假作業 心得  16213  2024-02-22 22:41:27

小心安眠藥癮 文:劉采艷 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現今社會中人們的壓力日漸增加,不單單只是出社會工作成年人,學生們在學習、人際相處上也有很多的壓力,銀髮族也會因為身體健康的衰退,覺得自己不中用了、害怕 子女嫌棄、害怕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日漸累積的壓力卻沒有一個抒發的出口,長期積累在自己身上,腦神經一直處在緊繃的狀態,導致無法放鬆,在晚上睡眠的時候無法順利入眠,一部分的人會使用安眠藥物來助眠,這個方式沒有不好,但長時間使用安眠藥物容易有抗藥性,以至於會有人一次服用的藥量越來越多,突然停藥結果因為習慣依賴藥物,在沒有服用安眠藥物的時候,卻比之前失眠的情況更加嚴重,有任何問題可以請教醫生,並如實遵照醫囑服用藥物,千萬不要自行增加藥劑量和擅自停藥。 從COVID-19疫情看情緒性飲食 文:蔡郁君 出處:台灣全文資料庫 前幾年我們深受新冠病毒的影響,確診人數急速上升,因確診最後死亡的人數也日漸增多,每天看著新聞的我們也人心惶惶,在其他國家為了保護人民避免確診新冠病毒,甚至開始居家隔離與封城,人們都待在家裡,久而久之,心裡層面的問題開始浮現出來,情緒不穩、暴躁、易怒、憂鬱甚至是暴飲暴食、厭食等,一部分人出現了情緒性飲食的問題,長期關在家裡沒有與人接觸,人本來就是社會性動物,沒有辦法與人接觸交流,開始出現憂鬱傾向,因為情緒暴躁所以透過暴飲暴食來抒發情緒,又或者是因為憂鬱情緒低落導致沒有胃口、嚴重開始出現厭食情形,在疫情期間這些總是無法避免,但我們需要使用健康的方式來抒發這些負面情緒,而不是透過情緒性飲食這種方式,只會讓自己的身心靈方面更加糟糕。
      
112寒假作業 - 閱讀心得  16176  2024-02-22 21:04:4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105101140 姓名 李亞珊 書名⟪照顧一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之護理經驗⟫ 作者 甘秀晶 江月琇 出處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 埔基醫療雜誌 第二期 分類號 419.73 書名⟪照護一位心臟衰竭患者之護理⟫ 作者 林宜貞 陳靜儀 出處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 彰化護理 分類號 419.8235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失眠時以短效藥物為宜,使用期間最好給予血氧計監測,必要時睡眠中給予氧氣,避免夜間血氧飽和度過度下降 2)約有60%的心臟衰竭病人患有憂鬱及焦慮症多數患者對疾病認知及自我照顧能力不足而反覆入院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第一篇 此篇文獻在摘要時就先和我們列舉了COPD個案的主要問題有哪些,並說明導因,例如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與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有關、活動無耐力/與氧氣的供需不平衡有關、睡眠型態紊亂/與呼吸困難有關…...等。而後說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導因,主要是因「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常見的特徵是呼吸時間延長或緩慢吐氣流速。而他的誘因則為抽菸、空污、感染……等,臨床症狀,診斷及相關治療。也會使用表格介紹什麼樣的護理問題應該採用甚麼樣的相關措施,能透過何種訓練來改善患者的不適。最後也舉出例子來實際做說明,個案基本資料、護理評估、護理問題、護理計畫也都一一舉例說明出,所以當我們在涉及到新的疾病時,我們除了課本、老師,也可以透過網路上來得知此類疾病的相關資訊,能夠了解與疾病相關的導因、症狀,以及能夠改善的方式以及相關治,有利於學生課後了解、做報告、以及實習期間所需繳交的作業,除了在幫助學生的同時,也可以讓病人及家屬能夠多了解自己即將面對的檢查及治療,更能從心理上讓病人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並不是孤獨的,也有許多病友正在積極接受治療,讓他知道也有許多來自不同國界的人也可能患有同樣的疾病,減少病人對醫療措施的擔憂,讓病人了解後並開始接受治療。 -第二篇 此篇文獻於摘要時說明他所照護的心臟衰竭患者,他因為下肢水腫、呼吸喘而反覆入院,又因為心臟衰竭屬於漸進式不可逆性疾病,使個案對生活感到無力而產生焦慮;而後又說明患者在住院過程中護理師採用了哪些護理措施、並做了哪些衛教,從而減輕了患者因心臟衰竭帶來的不適症狀,並在出院前最初的下肢水腫和呼吸喘有了改善,減輕對疾病的焦慮感;也有提及個案返家後須注意的事項,並且提出了建議,讓院方後續能持續了解個案是否有正確自我管理、控制疾病。於住院期間持續的觀察與評估確認患者活動無耐力、體液容積過量、焦慮等健康問題,在根據現有問題來做出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密切監測體液及體重變化,教導適當限制水分及鹽分/降低心臟負荷;針對活動無耐力教導及執行心臟復健運動/改善肌肉無力;以關懷、陪伴協助個案理解及接受疾病進展,並以心臟衰竭護理指導單張協助個案增加自我照顧的知識及注意事項,於出院前不適症狀改善,正向接受復健運動,自我照護能力提升/減輕對疾病的焦慮感。患者返家後須持續每天量體重及控制水分可減少心臟負荷,但因醫療團隊無法隨時得知病人數據,也在最後提出了可引進傳輸型體重機,以合理價格供病人租借並鼓勵加入遠距服務。文獻當中的內容在我們護生的求學階段,又或是在職中的人員間可以互相研究探討,若是有相同健康問題的患者出現時,我們也可以參照文中的辦法來做考量,也可以在在學期間完成作業及報告等。
目前第70/7698頁 [首頁][上一頁][68][69][70][71][72][73][74][75][76][77][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