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7036/7774頁 [首頁][上一頁][7034][7035][7036][7037][7038][7039][7040][7041][7042][704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老年痴呆症自然防治法  13964  2008-03-18 16:15:43

老年痴呆症自然防治法 作者:自然療法協會 隨著老齡年口逐漸地增加,我國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也逐漸地增加。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病,是以智力衰退、行為及人格變化為特徵的一種病。人腦重量從40歲起會開始減輕,隨著年紀越高,腦的總重量減輕的速度也會逐漸加快,腦萎縮女生較男生更為顯著。大腦衰老最突出的外在表現是智能衰退,因此老年人的記憶力、思考力、判斷力都會有所下降,但是老年人對於印象深刻的事常能保持長久記憶,但次要的記憶則特別容易遺忘,常常丟三忘四,所以年老的過程都會有記憶減退,這代表老年人會隨著年齡的增加智能也會更著衰退,在智能衰退的時候記憶力一定下降,對於數字、電話號碼、人名常會記不起來,但嚴重的時候甚至回家的路都記不清,可是如果連親人甚至自己都忘了那情況就十分嚴重,這個一定要有家人的陪伴,不然很容易會走失也很容易發生危險,說不定在家人長期的陪伴之下常和她說一些以前的往事對於病情也會好轉,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失智老人很容易忘記關瓦斯或者忘記回家的路,這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但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把他們送去老人院,那邊也有很多的老人可以憶起談心,健康的飲食也可以防治老年痴呆症例如:漿果、鮭魚、葡萄汁,也要常常運動這些都可以防治老年痴呆症,現在的人真的很容易會得到這種病,所以平時就好好預防。
      
歡迎使用E-portfolio  13965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讀心心得 臨終者的權益  13966  2008-03-18 16:15:43

護3甲 1065101019 吳思芸 書名: 臨終者的權益 作者:大衛 凱斯勒 死亡是大家一生不可避免的課題,對他我們都無法去預防,就算你是偉大的英雄或有錢人或貧民終究無法逃過死神的手心,像我在新聞很常看到英年早逝的人比如明明剛結婚沒多久2個人對未來充滿希望也準備孕育自己愛的結晶但天意不由人女生卻罹癌,在書中也有個故事作者曾跟一位白血病病人的父母談論過安寧病房的話題,這對老夫妻告訴她,他們是如何盡心盡力順著兒子的步調走 不讓自己的意見影響到他,老母親說著:從他一出生我們便一路護著他長大,怕她生病著涼,又怕他出甚麼意外讓他受教育幫助他養成自我,而我現在只想保護他,不讓他受到死亡的威脅,但是我們沒能力去達到這個目的,這就是人生他的命,我們也插不了手 只能順其自然,白髮人送黑髮人讓人真的很悲痛,但這樣的情形是都沒人希望發生的,死總是殘酷的說來就來都不會給你一個心理準備 !所以我們應該要把握家人還在時好好地照顧和關心她 ,別到家人死亡了才後悔當初對他的態度怎麼那麼不好要不是我不聽他的話他就不會死了所以要及時行孝,當下解開問題 免於責備自己一生! 而在臨終病人面前只要有人提到病情或喪禮要怎麼處理,總會有一個人急急忙忙地說停大家就會開始小小聲的說話害怕病人聽到讓他傷心,可是大家都沒有想過病人也是有選擇的權益,不要認為臨終病人已經破碎或殘缺不全,即使它們生病甚至即將死亡,它們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不要將他們的病跟人畫上等號想說它們無法做任何決定或排除他在家庭會議中這樣已經嚴重剝奪它們的尊嚴和愛與歸屬感!我們應該以誠實,尊重,慈悲的態度來對待他給他一個真實面對的機會,讓他好好向各個家人道別也讓家人和自己回憶過去種種的酸甜苦辣,便永遠的懷念她! 而在實習第一週有看到一位阿公他的頸部有很大的外生性腫瘤,那位阿公也是一直昏迷著,我看到那個腫瘤就感覺他帶給阿公非常大痛苦也一定伴隨她非常多年,很慶幸的是他的家人希望他轉去安寧治療這並不是放棄治療而是緩和治療,家人沒有放棄他而是讓他更舒服開心,免於管子插入身體或疾病帶來的疼痛,適時的放手讓他飛翔也許是對你我最好的選擇!
      
寒假作業  13967  2008-03-18 16:15:43

書名:姐姐的守護者 作者: 茱迪.皮考特 心得: 這世上有太多的孩子揹負父母過度的期望,雖然這種自以為是的愛都是出自一顆為了孩子好的心,卻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孩子們沉重的包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孩子們永遠不會認為這是種甜蜜的負擔。然而,相對於多數,依舊有些孩子嚮往被關愛的感覺,因為他們不被重視。費茲傑羅家的長子就是一個例子。他是書中最黑暗的角色,對於自己無法幫助妹妹而自責;對於父母的忽視感到失望。於是,他藉由抽菸、偷竊,甚至是縱火等偏激的行為,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注意。他的父母也明白,為何兒子的行為會出現如此偏差,但他們仍然選擇了放棄。現今社會上,有許許多多像傑西一樣的問題少年,本性不壞,只是缺少關愛。家長必須做家長該做的事,可是有時候那樣還不夠。 大人總是將青少年階段的叛逆歸咎於青春期,其實絕大部分的原因是來自親子間缺乏溝通,長期累積產生了誤會與不信任,使得關係出現裂痕。久之,小小的裂縫擴大成無法跨越的鴻溝,直到最後只能看著彼岸的人的背影逐漸遠去,終至消失在地平線。 在造成誤會、後悔前,及時訴說內心的愛和感受,套一句廣告名言:「三不五時,愛要及時。」讓人生沒有遺憾,更多了希望。
      
歡迎使用E-portfolio  13968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目前第7036/7774頁 [首頁][上一頁][7034][7035][7036][7037][7038][7039][7040][7041][7042][704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