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7532/7774頁 [首頁][上一頁][7530][7531][7532][7533][7534][7535][7536][7537][7538][753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歡迎使用E-portfolio  16528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歡迎使用E-portfolio  16529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歡迎使用E-portfolio  16530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從1%的選擇開始去做你真正可望的事  16531  2008-03-18 16:15:43

我覺得生活和運動其實很像,兩者都需要人注意節奏。運動時,控制好呼吸節奏,體力就不會過快透支。生活中,調整好做事的節奏,才能兼顧好事業和私人生活。然而,要活在節奏當中其實很困難,因為節奏總是變幻莫測。以生活節奏為例,有時候工作量增加,生活節奏也會變的明顯加快。為了在相同的時間裡完成更多工作,人便要加快腳步處理事務。這時,若是追不上當前的節奏,人反而會感到非常的心累,心理上也感到一團糟。最後,人會變得焦躁,失去方向感,對生活感到混亂。假如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明天一定會失敗的所以,我想說:「明天的你能跟今天不同,改變一次只要七分鐘就行。」微行動才是取得改變的關鍵面對自己覺得不滿意的情況,我們都想要做出改變,這是自然不過的事情。試想,要是現在過得很好,人又何必去改變呢?然而,對於想要去改變這種事情不再發生,一般人都會有個誤解:認為要取得更大的成果,一開始就要做出更大的改變。好比要改變目前的糟糕生活,重掌生活節奏,就得徹底模仿成功人士的生活作息,但是作者卻認為,這樣的改變無異於一開始就註定失敗。原因是人的身體存在一個防衛機制:當一項生活習慣跟過往不同時,身體會要求停下來,回到原本的狀態。例如:運動時若是負荷過大,身體便會發出疼痛感,要人立刻停止運動,回到舒適的狀態。同理,當我們要改變現況時,如果改變的幅度過大,完全與自身原本的習慣相反,身體就會抗拒改變,要人回到原來的作息。因此,作者提議「慢慢來」才是改變現況該有的步調。因為微小的改變行動,能瞞過這個身體機制。「想、寫、做」三個步驟是想提出問題,是要讀者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但光是想是不能實現目標的,還要把目標寫出來,讓自己手握一份藍圖,然後實實在在的做出來。
      
歡迎使用E-portfolio  16532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目前第7532/7774頁 [首頁][上一頁][7530][7531][7532][7533][7534][7535][7536][7537][7538][753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