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778/7774頁 [首頁][上一頁][776][777][778][779][780][781][782][783][784][78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影片心得  15337  2021-05-20 14:35:42

心靈病房:這部電影是在講一位「外在強悍、行事一絲不苟的英國史詩女教師在罹患卵巢癌後,被自己的高材男學生治療的醫病關係,與勇敢接受"8個月殺傷性最強的實驗治療"後的各種反應與最終與真實自我的心靈摸索,及無情的醫療救治」這些內容很真實!也讓觀眾思考「救治,到底是什麼?」、「我們能夠有尊嚴地接受救治嗎?」、「為什麼我們選擇這樣的救治方法?」,很多我們能選擇的,彷佛因為我們的驕傲而變得不能被選擇~意識到這一點後,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讓人悲傷的事情。片裡當然談到了孤獨,談到了「只醫病的態度」,談到了病人的渴望,談到了把握,談到了臨終時的盼望,演出了看顧病人的應有態度...演出了生命真正的意義,在與人互動,演出了老教授和看護士的同理,在最後維持住了病人的尊嚴,如果人都死了還要救嗎?要救!因為她是實驗體!不救,因為她是人。你選擇哪一種? 劇中出現許多她所喜歡愛的文學作家的詩句,那些生與死的,「死亡,你不必驕傲,雖然人們視你為敬畏可怕的象徵....」、「我雖只有這短暫的一眠,醒來,卻已成就永生;死亡,將不在復有,死亡,你將逝去」,原以為研究到參透的,卻在無情的生命褪去中產生不同的感受。到最後,她最最最愛的教授捧著一本給孫兒買的繪本,慈愛的讀唸給她聽著.....那才是她一生中唯一祈求盼望絕望又想要得不得了的...人難免了一死,只是我將帶著什麼來面對死亡?孤獨?或是祝福?不甘?或是平靜?那我就要怎麼活著怎麼栽如同我們不曾活著一般,死亡其實也不存在。很多事情都沒有標準答案。 送行者:大提琴的死亡是入殮師的誕生,失去樂手生命的大悟,樂團解散後,和妻子回到山形重新來過,意外成為旅行協助者,在社長說服下開始新的生命--「入殮師」。 大悟第一份工作也是最關鍵的一份工作,他扮成遺體,接受社長的服務。 趣味背後是社長的別有用意,其實dvd拍攝主要是讓大悟看工作的過程,對於每一個服務對象與動作,除專業以外,更需要用心。第二份工作,獨居老人身體腐爛,而社長對大悟畏懼、吵雜的態度大聲斥喝,可以知道社長正視的是內心尊重。 大悟慢慢地體會這份工作的嚴肅性與藝術性,對遺體的感受從懼怕變虔敬,昔日樂團工作的挫敗感漸漸被成就感填滿,認真進行入殮儀式。但卻仍無法對妻子或親友開口這份工作;的確,在一般人眼中,入殮師並不光采、不正經,甚至令人羞愧。但大悟明白其意涵,對他而言入殮代表尊嚴與完整,一次次的努力,最後在澡堂老闆娘的入殮儀式上,大悟表現出專業態度與溫暖的告別;當大悟遞給妻子毛巾,妻子淚眼接過,這一刻開始妻子更接受了大悟的堅持。 入斂的基調顏色是白色,而這個白色並非冰冷,是純淨。表示已經隔絕所有干擾,這一刻起是真正獨立的個體,跨進交界。
      
影片心得  15337  2021-05-20 13:48:41

心靈病房:這部電影是在講一位「外在強悍、行事一絲不苟的英國史詩女教師在罹患卵巢癌後,被自己的高材男學生治療的醫病關係,與勇敢接受"8個月殺傷性最強的實驗治療"後的各種反應與最終與真實自我的心靈摸索,及無情的醫療救治」這些內容很真實!也讓觀眾思考「救治,到底是什麼?」、「我們能夠有尊嚴地接受救治嗎?」、「為什麼我們選擇這樣的救治方法?」,很多我們能選擇的,彷佛因為我們的驕傲而變得不能被選擇~意識到這一點後,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讓人悲傷的事情。片裡當然談到了孤獨,談到了「只醫病的態度」,談到了病人的渴望,談到了把握,談到了臨終時的盼望,演出了看顧病人的應有態度...演出了生命真正的意義,在與人互動,演出了老教授和看護士的同理,在最後維持住了病人的尊嚴,如果人都死了還要救嗎?要救!因為她是實驗體!不救,因為她是人。你選擇哪一種? 劇中出現許多她所喜歡愛的文學作家的詩句,那些生與死的,「死亡,你不必驕傲,雖然人們視你為敬畏可怕的象徵....」、「我雖只有這短暫的一眠,醒來,卻已成就永生;死亡,將不在復有,死亡,你將逝去」,原以為研究到參透的,卻在無情的生命褪去中產生不同的感受。到最後,她最最最愛的教授捧著一本給孫兒買的繪本,慈愛的讀唸給她聽著.....那才是她一生中唯一祈求盼望絕望又想要得不得了的...人難免了一死,只是我將帶著什麼來面對死亡?孤獨?或是祝福?不甘?或是平靜?那我就要怎麼活著怎麼栽如同我們不曾活著一般,死亡其實也不存在。很多事情都沒有標準答案。 送行者:大提琴的死亡是入殮師的誕生,失去樂手生命的大悟,樂團解散後,和妻子回到山形重新來過,意外成為旅行協助者,在社長說服下開始新的生命--「入殮師」。 大悟第一份工作也是最關鍵的一份工作,他扮成遺體,接受社長的服務。 趣味背後是社長的別有用意,其實dvd拍攝主要是讓大悟看工作的過程,對於每一個服務對象與動作,除專業以外,更需要用心。第二份工作,獨居老人身體腐爛,而社長對大悟畏懼、吵雜的態度大聲斥喝,可以知道社長正視的是內心尊重。 大悟慢慢地體會這份工作的嚴肅性與藝術性,對遺體的感受從懼怕變虔敬,昔日樂團工作的挫敗感漸漸被成就感填滿,認真進行入殮儀式。但卻仍無法對妻子或親友開口這份工作;的確,在一般人眼中,入殮師並不光采、不正經,甚至令人羞愧。但大悟明白其意涵,對他而言入殮代表尊嚴與完整,一次次的努力,最後在澡堂老闆娘的入殮儀式上,大悟表現出專業態度與溫暖的告別;當大悟遞給妻子毛巾,妻子淚眼接過,這一刻開始妻子更接受了大悟的堅持。 入斂的基調顏色是白色,而這個白色並非冰冷,是純淨。表示已經隔絕所有干擾,這一刻起是真正獨立的個體,跨進交界。
      
我的心情  15365  2021-05-20 13:37:57

我這幾天的心情都還好,我比較喜歡去學校上課。
      
我的日記  15334  2021-05-20 13:06:20

今天上了生命教育,作業交了
      
基護心得  15333  2021-05-20 12:30:28

觀看完心靈病房的心得:向來苛刻、不輕易妥協和放棄的貝寧教授,卻躺在病床上毫無尊嚴的接受著各種治療和檢查,然而她必須要堅持化學治療的痛苦,然後她的醫師又是她以前百般的嚴格和不通情達理的學生,心中應該是百感交集吧。在影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部分,第一就是她的醫師把她當作活體標本,用科學的方法記錄著她的抗癌劑量的效果,對她只抱著”醫病”的態度,治療過程是無比的冷漠。連後面她休克要急救時都是抱著她只是一個實驗病人的想法並不是出自內心的想要搶救和關懷;那麼另一個部分是護士長邀貝寧教授一起吃冰的場景,那個時候其實她已經剩不久的時間了。如果說疾病是惡魔的話那麼她就是一個對抗惡魔的美麗天使,但沒過多久她就遺愛人間了,我覺得她應該很感動有這麼一個無怨無悔的護士吧,有一個在病人住院的時候會來關心與關懷的護士,我是認為說我們應該要向這位護士長學習發揮敬業的精神與關懷,來燃燒自我來照亮病人,雖然說要這樣做但也不要完全的消耗自己,也要為了自己留一點後路。 觀看完父後七日的心得: 作者劉梓潔忍受喪失父親的痛苦,卻又不能在憔悴的母親面前掉下眼淚,只能掩飾自己心中的悲傷、痛苦,還堅強的以詼諧戲謔的方式去寫父親過世,自己卻說:「是給觀眾不一樣的角度看待死亡這件事。」 讓我佩服的是她那樣堅強能耐的精神、樂觀的心、面對事情的態度,或許以戲謔、嘲諷、溫情的有些的荒謬,但荒謬中,卻又讓我們看到真實世界上的世態人情。 俗話說的好:「人們總是失去以後,才會懂得珍惜曾經擁有的美好。」我們往往都會把長輩、家人對我們的好,當成是一種理所當然,更有時會覺得討厭,但等到已經不在身邊了才開始懊悔自己為何不好好的珍惜。我在看完後突然感覺到了自己是多麼的無知還在忤逆長輩,我應該從現在就要好好的愛我身邊的人,要把握住時間好好的珍惜每個機會。
目前第778/7774頁 [首頁][上一頁][776][777][778][779][780][781][782][783][784][78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