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臨床選習總心得 13412 2021-05-10 21:13:32
班級:護五己
學號:1055101273
姓名:賴秀慧
實習時間:109/7/27-109/8/16
實習單位:博愛嬰兒室
一、八大核心專業能力之自我評值
(一)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在實習這段期間除了會常規的替寶寶測量肛溫、擺位、泡奶、餵奶、更換衣物、沐浴、臍帶護理、測血糖……等等,還有利用毛細管在足跟部採血,並使用黏土堵住一端後,放置於毛細管專用盒子避光;或是協助媽媽親餵,讓寶寶的嘴巴含住媽媽的乳頭吸吮,呈ㄑ字,有吞嚥動作,並且媽媽的乳頭無疼痛感;以及運用經皮測試儀器篩檢,利用新生兒黃疸照光標準來察看寶寶黃疸是否過高,指數較高的寶寶會運用抽血來進行檢查,並且照光期間須保護眼睛及生殖器,眼罩若無遮蓋到眼睛,需要關掉照光燈重新配戴;有痰的寶寶須在餵奶前運用扣擊或震顫,再進行抽痰來清除其分泌物,平常也會給他們做噴霧治療,稀釋軟化其分泌物以利痰液排出。
(二)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dical science):
1.瞭解有GDM的媽媽可能會使新生兒有低血糖的現象,故須在出生後第0.1.2.6小時然後Q8Hx3監測血糖。
2.瞭解照光治療為特殊波長的光,一般的日光燈與太陽光無治療效果,且會傷害視網膜所以要戴眼罩、會傷害生殖系統所以要穿著尿布覆蓋。
3.瞭解幫寶寶泡奶的時候,水溫要70度,才可以確保萬一奶粉裡面有菌也可以被消毒;瞭解臍帶護理目的在於使臍帶保持乾燥避免感染,須先以75%酒精環狀消毒乾淨後,再以95%酒精環狀擦拭,不來回不重複。
4.瞭解母乳儲存為333原則。冷藏的母乳為後進先出,因為越新鮮的母乳抗體活性越好也能帶給寶寶更多營養,而冷凍的母乳為先進先出,因為有有效期限的關係,且若要喝冷凍的母乳可以前一天晚上先放到冷藏,隔天需要喝便可拿出來溫奶就好。
(三) 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1.雖然寶寶是每4小時喝一次,但若是時間只差半小時,寶寶已經因為飢餓哭泣,就可以讓寶寶進食了。
2.瞭解寶寶脈搏正常是120~160次/分,當寶寶熟睡時脈搏會略為下降,所以不用緊張,但當下降的太多時,則須刺激寶寶,讓其脈搏回升。
3.去思考寶寶哭鬧是因為感到飢餓、尿布濕還是因為需要安撫,亦或者是身體不適引起的。
(四) 關懷(caring):
當寶寶哭泣時,先看尿布有無須更換,再注意是否快到喝奶時間並給予安撫;當寶寶生病時,體諒家屬焦慮擔憂的心情並給予關懷;帶寶寶去給媽媽親餵時,主動詢問並關心媽媽的狀況;當同學或學姊面有難色時給予關心。
(五) 倫理素養(ethics):
1. 不浪費醫療資源及用物
2. 替寶寶執行技術時,遵守無菌原則
3. 尊重每個家庭的習俗與宗教信仰
4. 不傷害原則及尊重其隱私權,即使是寶寶也需要將他們視為人看待。
(六) 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1. 與同學分工合作,一人可以先泡奶,另一人就先換尿布量肛溫。
2. 當有空閒時,觀察學姊是否需要協助或是有其他我能幫忙的事。
3. 當學姊在幫new born身評時,將需要用到的物品先備好。
4. 運用治療性溝通與家屬談話。
(七) 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
1. 每日準時到達實習單位,不遲到、不早退、不曠班。
2. 按照每日常規來作業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對疾病或是醫學詞囊有疑問時,先將其抄寫下來,回家查詢相關書籍或網上查詢相關學理資料。
1、實習中自己的反思:
(1) 對實習內容、護理個案、自己以及專業之體會與看法及相關建議等。
在這次的選習中,很多技術是其他科別做不到或者與其他科別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因為我們照顧的對象是小寶寶或者年紀較小的小孩,像是噴霧治療不會給寶寶帶氧氣面罩或手持噴霧器,因為他們握不住也拿不穩,所以會用一個透明正方形殼罩住寶寶的頭後,再將蛇形管插入裡頭進行蒸氣吸入,這是其他科別比較不會看到的,所以我覺得很特別。比較可惜的是我們沒有辦法替寶寶on IV,因為寶寶的血管較小,而且寶寶的情緒比較無法去控制。
(2) 此次實習中印象最深刻、感到較挫折或最有成就的事件及省思。
我覺得對我來說最大的成就感肯定就是當寶寶在哭鬧時,我去解決了他的問題,讓他能夠不再哭鬧,根據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來說,第一階與第二階就是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而寶寶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這兩階層,所以我很希望能夠滿足他們生理與安全的需求,讓他們舒適的成長與治療,並儘快健康的出院,回到各自家人的身邊。
2、對於實習安排、臨床指導教師的教導以及實習單位的建議。
那因為我之前高護兒科實習也是來博愛嬰兒室,所以對我來說更快能夠上手,很多事情就算不是記的很清楚,但只要稍微點到,也都能熟悉起來,本來覺得很可惜來到一樣的單位,因為會想去多嘗試不同科別,看看有什麼科別自己比較感興趣,但是來了之後覺得挺開心的,因為上次幾乎都是跟著老師學習,這次在每位學姊及阿長身上學習到很多小細節,對我來說小細節很重要,因為這決定了一件事情做得好的程度,謝謝阿長與學姊們的指導!
|
實習心得 護五己 32號 13433 2021-05-10 12:06:14
這次選習單位並沒有如當初所願到急診,而是到神經內科血液腫瘤病房實習,實習過程剛開始有點無法適應,因為自己對腫瘤個案沒有經驗也沒有興趣,經由護理長及學姐指導下,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下就渡過了三週,這次是自己唯一一次自行前往單位實習,過程中學姐叮嚀我要將自己當成new nurse,剛開始自己total care一個個案加上對電腦操作不熟悉,真的很手忙腳亂,經由空檔時間會定時前往探望及評估病人,去熟悉電腦的操作,讓自己在第四天就可自行照護一個個案,這種成就感真的很讓人雀躍,照護過程中提升自己批判性思考能力,讓自己在個別性護理上成長許多,對學理上也經由實際個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增添不少知識,這次的單位也讓我學習可獨立care2-3個病人,這段時間先熟悉臨床常規也讓自己在處理事情上速率及輕重緩急的應變能力提升很多。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是照護胸腔內科的病人,這次個案主要診斷為氣胸,照護個案時間較長,從個案一入院的檢驗檢查追蹤,一路到拔除胸管,在room air下從起初血氧84%到治療後95%,過程中瞭解氣胸原因、症狀、治療、胸管照護、胸管縫線care...等,在書籍上所學習的知識,一個個套用在個案身上,實際依照個別性運用,讓自己可以完全獨立照護個案,滿滿的成就感也讓自己對護理有了熱情,雖然剛開始接手在收集資料及瞭解個案時會覺得疲憊,甚至感到緊張、不知如何執行處置,透過反思每天所有的照護有哪裡不足,一步步讓自己更有效去面對、解決個案的問題,包含可自己判斷藥物給予原因、檢查目的時,就會發現自己成長了許多,速率也達到自己所預計的目標,也提前體會臨床上工作真的很忙碌也很複雜,也希望自己之後能提早適應臨床,終身秉持著學習的態度,增進自我能力。
臨床上的學姐耐心的教學,給予建議,並讓我實際觀看很多治療、技術操作,讓我在應變能力及學理知識上增進許多,以及護理長熱心的教學及關心護生是否適應環境的態度,讓我感到實習過程是很雀躍及讓我對護理多了更多熱情,也出乎意外的想踏入此單位,實習過程住院醫師也會很熱心向我解釋治療過程及原因,也會很熱心詢問我要不要前往探視、嘗試備物,在實習操作及觀看下,讓自己的應變能力及生物醫學概念提升許多,這次的實習是我收穫最多的一次,也希望往後自己能儘快適應臨床,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後這次去新光醫院實習是自己的選擇,想到台北醫學中心觀摩,過程中發現院內護理人員批判性思考能力和速率都很好,互相合作的工作態度及氣氛融洽的環境,讓自己培養出主動學習及探討的動機,剛開始對於自己要獨立care個案感到擔心,但一天天的磨練下在第四天就成功照護1個個案,結束實習時可獨立照護2-3個個案,學習速率的成長達成我剛開始進入單位的期望,過程中成長最多的是批判性思考及臨床護理技能,過程中雖然有幾次因為單位繁忙及複雜感到很累想放棄,但護理長及學姐的心理支持讓我順利渡過這次實習,也很慶幸自己來到此單位實習,滿載而歸的回到學校,也建議學校可以給予total care至少一個個案為課程目標,讓學生在適當的壓力下成長,增進自己的抗壓性。
|
實習心得 護五己 31號 13432 2021-05-09 22:52:39
在選習實習的時候,一開始只是覺得自己會做不好或者是做出危害病人安全的事情以及不停的思考自己未來要走護理還是其他專業的決定中猶豫很久,但在前面實習經歷過每一梯老師的悉心指導,我在選習實習的時候,經歷了輪班的經驗,讓我了解到未來在護理的職場上每班的SOP,在學姊的慢慢指引及自我的學習,我變得了解自己在做什麼,也完成了自己對於自我期許並且我提升自我的生長與能力,同時也證明了自己是可以去擔當責任的;有些學理方面要在加強,應付個案的態度要在肯定自己,腦子在多一點腦筋,這樣就更加完美了
|
實習心得 13405 2021-05-09 22:52:38
臨床選習總心得
學號: 1055101266 學生姓名: 林沁 實習日期: 109.07.27~109.08.16 實習單位:V3D血液腫瘤科 指導教師:李慈萱
實習目標之評值: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clinical skills):
在這三週的選習中,讚學姐的協助及指導下有執行到肛門塞劑、測量V/S、口服給藥、on ic、測血糖、傷口換藥、port-a cd等技術。當然在照護過程中,與個案的護病關係也維持得很好,也會主動向解釋接下來要操作的技術等,好讓個案及家屬相信護生,也在與個案日常會談中收集到資料,並確立個案擁有得現存及潛在護理問題,也針對個案出現的護理問題與學姐一同執行個別性指導,並在每次的巡視及評估病患後,完成各項紀錄。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也因該單位的化療也是常見的護理技術之一,所以學姊也會詢問我一些有關化療、放療及裝置人工血管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該如何去向病患衛教。例如:針對化療的病患常見的副作用有噁心嘔吐、骨髓抑制、口腔黏膜損傷、脫髮及疲倦感等,針對上述的副作用分別做不同的衛教,這樣一來也使病患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進一步的了解,並將我們的衛教運用在居家照護上,亦能使病患了解若出現一些不正常的表徵(如:發燒超過38℃、呼吸急促、嚴重咳嗽或喉嚨痛、腹瀉及亦常的陰道分泌物或搔癢等),務必立即就醫,以免影響後續照護及預後。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在照護個案過程中,也從護理評估及檢驗數據中試著依問題的優先順序來確立個案現存及潛在的健康問題,並擬定護理計畫,且針對健康問題去做衛教、依醫囑執行護理技術,亦或利用傾聽鼓勵與陪伴病患,使其身心得到最大舒適,並在護理期間隨時執行評值,經評值後再將先前個案的護理措施做個對照,以利調整護理計畫,增加護理品質及成效。
(四)關懷(caring):
在選習這三週期間,因為知道該病房是血腫科,其實這裡的每位病患最需要的照護除了緩解癌症所帶來的疼痛外,更需要的是心理層面的陪伴與支持,家屬也不例外。在這三週的確看到很多,也觀察到學姊們在和病患及家屬會談中的技巧,而我也慢慢試著學習培養出治療性人際關係,當然同理心及耐心都是在該單位中所要大量投注的;且在每次執行護理技術時,向病人及家屬說明給予的目的及適當的覆蓋,給予病患隱私安全及尊重,也在病患及家屬有疑問或需求時盡可能協助及給予適當回應。
(五)倫理素養(ethics):
在照護過程中,因個案有便祕狀況,則依醫囑給予肛門塞劑,在執行技術前,會主動將圍廉拉上,尊重個案隱私,包含書寫報告時,個案大名不能直接呈現,需保護隱私權立。並執行任何技術前,都會向個案及家屬解釋,像是測量生命徵象、肛門塞劑、口服給藥及on ic等,都會向個案及家屬解釋給予的原因,給予病人隱私及尊重,這些都是身為護生的我及任何醫療人員理應遵守的。
(六)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在照護個案時,有遇到疑問的地方會像學姐題問,或是試著說出自己的想法,並雙方溝通達成共識後,使整個照護過程變得更加順利。而在這三週的選習過程中,與學姐們都可以保持良好人際關係,並在學姐耐心指導及教誨下,去學習及觀察任何技術或與病人說話的藝術,來增進良好的照護品質及護病關係。
(七)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
在實習過程中,也讓我養成每天準時把份內事情做完整,且對自己的行為所負責,並在個案面前展現出良好的護理專業態度等,期望自己未來能磨練成一位富責任感的護理師。
(八)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在實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尤其是遇到學姊的提問,當下如果沒辦法馬上回答沒關係,誠實告知學姐後立即去查證,且給予適當的回覆,養成思考並試著自己找出答案,而不是把問題擺在那沒解決,我相信學姐也會耐心地指引我們找出答案,亦可以透過其他資訊或書籍上的資料來找碴,其實一起找出問題及正確解答的感覺挺有成就感的。學會遇到問題不懂就去查證,且在相同問題別人也出現時,就可以立即救援及與對方分享你學習的成果。
1、實習中自己的反思:
(1)對實習內容、護理個案、自己以及專業之體會與看法及相關建議等。
起初第一週因對環境較不熟悉,所以很多東西都較不清楚,後來配合著教學計劃的進度走,慢慢也向學姊學習到病房常見的護理技術及與病患會談的技巧等,學會從錯誤中去查證釐清並嘗試解決問題,三週整體下來覺得非常充實。而針對八大核心的實習目標中認為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是「批判性思考」及「基礎生物醫學科學」,前者是因自己時常會無法很準確地運用專業知識來評估每位個案不同的情況;後者是因自己在學理應用於臨床照護上較容易卡頓,需要時常去查證確定答案等;再來就是「臨場反應」,自認為這部分自己也需再多加強;而其餘自認為是都尚可,只要敢主動問及主動做都好,但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2)此次實習中印象最深刻、感到較挫折或最有成就的事件及省思。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前一天還在和學姊一起照顧的病患,雖然得知所剩的時間有限,原本以為還有幾天的時間可以好好地向家人道別,但隔天卻突然離世,其實當下自己的心情也是複雜到無法形容,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我到現在還是歷歷在目的畫面就是,在離開的前一天去bed side時,清楚地看到阿公邊看著我邊流淚,好像想說些甚麼卻無法說出口,到現在記憶深刻。經過這件事後,讓我體悟到好好珍惜與身邊家人、朋友相處的點滴,生命這東西捉摸不定,很可能我們下一秒眼前的人事物漸漸離去,所以把握相處的時光吧!
2、對於實習安排、臨床指導教師的教導以及實習單位的建議。
對於上述問題無具體建議,皆非常充實及完整,反而要特別感謝該單位的學姊們及阿長,尤其是我的臨床指導教師,感謝她們的耐心指教,或許我還有很多地方需再進步,我也會謹記在這短短三週所學習到的事物,期望自己未來也能當個稱職的護理師。
3、其他:凡與實習有關而願意與老師分享的部份。
詳見分享上述及每週的個案護理日誌中皆已呈現出來,這三週的選習整體對我而言非常充實,感謝有這機會來到此院學習。
|
實習心得 13404 2021-05-09 22:45:52
精神實習三週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有很多新奇的體驗,如:約束技巧的體驗與操作、與罹患思覺失調症及雙相情緒障礙症的個案會談……等,雖然之前上課老師曾經提過,但是在課堂上聽完仍然覺得很抽象,直到真的親眼看到了、相處了,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而在實習前其實很緊張,雖然之前在內科實習時也曾經照顧過一位憂鬱症的個案,但其實病況很穩定,日常生活也都能夠自理,因此在照護過程並無遇到太大的問題,而此次精神實習有太多的未知數,不知道新單位的步調,甚至是害怕有任何突發狀況,自己無法及時處理等等,但實際進入病房實習後,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就像之前精神老師說的,精神科個案其實都是被汙名化,而且只要他們有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其實跟一般人並沒有不同,且發現實習過程中只要主動積極一點,個案們都很樂意與你互動,雖然有時候還是會遇到完全不想說話的個案,那也覺得無妨,至少自己跨出那一步了。這三週實習從陌生到熟悉整個環境、常規等,漸漸開始可以跟上腳步,實習中真的收穫良多,不管是學理上還是臨床會遇到的狀況,而且我認為與其每天限制於學習書上內容,倒不如真正在臨床體驗的印象深刻,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實習就是學習成效最快、也是最永生難忘的部分,然而不知不覺也快結束了,這三週每天都過的很充實,也在每位個案身上看到許多課本上典型的症狀,而他們都是臨床上最好的老師,也感謝他們讓我們有機會學習。最後,在實習過程中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及學習,像是面對各種臨場應變能力,以及和個案會談的能力,如何才能使會談能夠進入更深層的談話,這些都是透過實習累積發現的,最後很謝謝老師的耐心指導,讓我五年來全部的實習,能夠在精神科實習下順利的畫下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