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三寒假作業 14675 2021-03-09 00:31:29
筆者參與照護期間為 2008 年 10 月 16 日至 2008 年 10 月 24 日,藉由觀察、評估、會談
與個案及家屬互動,應用 Gordon 11 項健康功能型態,對個案進行整體性評估,擬定個別性
護理計畫,提供立即性、持續性及完整性之護理照顧,個案出院後電話追蹤 2 次及門診追蹤
4 次,將資料彙整而成此篇報告。
|
三寒假作業 14675 2021-03-09 00:31:07
本文為照護一位乳癌病人接受改良性根除性左乳房切除,並行橫向腹直肌肌
皮瓣乳房重建手術之護理經驗。探討術前、術後所引發之護理問題,並呈現照護
過程及經驗分享。筆者於 2008 年 10 月 16 日至 2008 年 10 月 24 日期間,運用高
登(Gordon)11 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表,以觀察、會談收集資料,進行生理、心
理、社會及靈性等方面之整體評估,確立主要問題有:焦慮、疼痛、潛在危險性
感染、知識缺失及身體心像紊亂等,針對上述問題,擬定個別性、整體性及持續
性護理計畫,與個案建立良好護病關係,引導其表達內心感受,提供適當護理措
施,予適當的控制疼痛、情緒支持和鼓勵,助其提升自我照顧能力,達到預防感
染和減輕身體心像紊亂的感覺,增強手術後的信心,以提昇生活品質。
|
三寒假作業 14663 2021-03-08 23:56:34
隨著年紀的增長,飲食西化造成的文明病或代謝症候群與生活習
慣的改變,皆是造成末梢循環障礙的元兇(謝,2010)。周邊動脈阻塞
發生在股動脈以下的血管病變,最常抱怨的症狀為間歇性跛行、休息
疼痛,嚴重時會發現潰瘍及壞疽(吳,2009)。大部分的病患都可以維
持穩定的行走能力,約有10-20%跛行症狀逐漸變差;5-10%惡化得較
嚴重,需接受手術治療;只有2-4%的病患可能最後會截肢(詹、吳、
陳、王,2012)。截肢後帶來不同程度的軀體殘疾、缺陷及身體心像的
改變,會產生極大的精神壓力、焦慮和沮喪,導致自尊心下降(鄭、
柯,2012),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本文個案是一位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照顧此個案時,發現個案
缺乏對疾病的認知,認為只要規則服藥就能控制,卻忽略身體出現的
症狀,等到下肢趾頭壞疽才來就醫,故引發筆者書寫此個案的動機。
運用 Orem 自我照顧理論,和個案及家屬建立信任的護病關係,透過觀
察、會談讓個案說出內心的焦慮與需要,提供衛教、指導個案與家屬
慢性疾病與周邊動脈阻塞的相關性、疾病症狀及照護的知識,降低再
次發生的機會,進而免除面臨截肢的焦慮,才能獲得身心靈全人的平
安。希望藉此護理經驗的分享,提供臨床照護周邊動脈阻塞個案之參
考。
|
三寒假作業 14663 2021-03-08 23:55:57
此篇個案報告是在描述一位周邊動脈阻塞個案,面臨截肢產生焦
慮的護理經驗。護理期間為 2013 年 4 月 12 日至 2013 年 5 月 13 日,
藉由實際照護、觀察及會談,運用 Orem 自我照顧模式理論評估個案問
題,確認其健康問題為皮膚完整性受損、知識缺失、焦慮。筆者運用
護理過程提供個別性衛教指導,協助加強個案及主要照顧者對疾病的
認知和傷口照護的重要性,同時傾聽個案內心感受,透過每次傷口進
步的事實,引導其有正向想法,緩解焦慮,使其能順利出院,並達到
更好的居家生活照顧。期望藉此護理經驗,提供臨床護理人員照顧此
類個案之參考。
|
三寒 14668 2021-03-08 18:53:48
當家庭中有家人需要長期照顧時,居家主要照
顧者往往面臨此重擔,而居家個案之照護品質常需
仰賴居家主要照顧者有良好之照顧技能,於家訪時發現新收個案有壓瘡比率偏高,經評估發現居家護理師未落實執行居家照護技能指導、居家主要照顧者皮膚照護認知不足、執行翻身擺位及壓瘡傷口照護正確率低、居家主要照顧者為外籍看護工及年紀大者居多、缺乏壓瘡評估工具及防壓輔具,針對各項原因擬定改善對策為加強居家護理師在職教育、製作居家壓瘡皮膚評估單、製作居家壓瘡皮膚測量尺、製作居家翻身防壓輔具,於居家護理師訪視時,藉此強化輔助居家主要照顧者壓瘡照護指導技能,藉由推動,促使居家主要照顧者更深切了解維持居家個案皮膚完整性之重要性,有助於長期臥床個案及居家主要照顧者後續照顧之品質促進,也讓居家護理師更有自信協助個案及居家主要照顧者順利由急性醫療轉向慢性長期照護過程。惟在專案推動過程中,部分主要照顧者因對個案不重視及採放棄照顧之態度,讓我們在推動壓瘡照護指導上感到無力感,雖然此次僅針對主要照顧者照顧
技能之改善,而未再深入探討研究主要照護者為何不重視壓瘡照護及未來將用何種態度持續照護個案是此次專案未盡周詳之處,期待未來能進行主要照顧者照顧意願相關原因探討,持續評值個案及提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