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04/7774頁 [首頁][上一頁][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10][81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三寒假作業  14675  2021-03-09 00:31:07

本文為照護一位乳癌病人接受改良性根除性左乳房切除,並行橫向腹直肌肌 皮瓣乳房重建手術之護理經驗。探討術前、術後所引發之護理問題,並呈現照護 過程及經驗分享。筆者於 2008 年 10 月 16 日至 2008 年 10 月 24 日期間,運用高 登(Gordon)11 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表,以觀察、會談收集資料,進行生理、心 理、社會及靈性等方面之整體評估,確立主要問題有:焦慮、疼痛、潛在危險性 感染、知識缺失及身體心像紊亂等,針對上述問題,擬定個別性、整體性及持續 性護理計畫,與個案建立良好護病關係,引導其表達內心感受,提供適當護理措 施,予適當的控制疼痛、情緒支持和鼓勵,助其提升自我照顧能力,達到預防感 染和減輕身體心像紊亂的感覺,增強手術後的信心,以提昇生活品質。
      
三寒假作業  14663  2021-03-08 23:56:34

隨著年紀的增長,飲食西化造成的文明病或代謝症候群與生活習 慣的改變,皆是造成末梢循環障礙的元兇(謝,2010)。周邊動脈阻塞 發生在股動脈以下的血管病變,最常抱怨的症狀為間歇性跛行、休息 疼痛,嚴重時會發現潰瘍及壞疽(吳,2009)。大部分的病患都可以維 持穩定的行走能力,約有10-20%跛行症狀逐漸變差;5-10%惡化得較 嚴重,需接受手術治療;只有2-4%的病患可能最後會截肢(詹、吳、 陳、王,2012)。截肢後帶來不同程度的軀體殘疾、缺陷及身體心像的 改變,會產生極大的精神壓力、焦慮和沮喪,導致自尊心下降(鄭、 柯,2012),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本文個案是一位周邊動脈阻塞的患者,照顧此個案時,發現個案 缺乏對疾病的認知,認為只要規則服藥就能控制,卻忽略身體出現的 症狀,等到下肢趾頭壞疽才來就醫,故引發筆者書寫此個案的動機。 運用 Orem 自我照顧理論,和個案及家屬建立信任的護病關係,透過觀 察、會談讓個案說出內心的焦慮與需要,提供衛教、指導個案與家屬 慢性疾病與周邊動脈阻塞的相關性、疾病症狀及照護的知識,降低再 次發生的機會,進而免除面臨截肢的焦慮,才能獲得身心靈全人的平 安。希望藉此護理經驗的分享,提供臨床照護周邊動脈阻塞個案之參 考。
      
三寒假作業  14663  2021-03-08 23:55:57

此篇個案報告是在描述一位周邊動脈阻塞個案,面臨截肢產生焦 慮的護理經驗。護理期間為 2013 年 4 月 12 日至 2013 年 5 月 13 日, 藉由實際照護、觀察及會談,運用 Orem 自我照顧模式理論評估個案問 題,確認其健康問題為皮膚完整性受損、知識缺失、焦慮。筆者運用 護理過程提供個別性衛教指導,協助加強個案及主要照顧者對疾病的 認知和傷口照護的重要性,同時傾聽個案內心感受,透過每次傷口進 步的事實,引導其有正向想法,緩解焦慮,使其能順利出院,並達到 更好的居家生活照顧。期望藉此護理經驗,提供臨床護理人員照顧此 類個案之參考。
      
三寒  14668  2021-03-08 18:53:48

當家庭中有家人需要長期照顧時,居家主要照 顧者往往面臨此重擔,而居家個案之照護品質常需 仰賴居家主要照顧者有良好之照顧技能,於家訪時發現新收個案有壓瘡比率偏高,經評估發現居家護理師未落實執行居家照護技能指導、居家主要照顧者皮膚照護認知不足、執行翻身擺位及壓瘡傷口照護正確率低、居家主要照顧者為外籍看護工及年紀大者居多、缺乏壓瘡評估工具及防壓輔具,針對各項原因擬定改善對策為加強居家護理師在職教育、製作居家壓瘡皮膚評估單、製作居家壓瘡皮膚測量尺、製作居家翻身防壓輔具,於居家護理師訪視時,藉此強化輔助居家主要照顧者壓瘡照護指導技能,藉由推動,促使居家主要照顧者更深切了解維持居家個案皮膚完整性之重要性,有助於長期臥床個案及居家主要照顧者後續照顧之品質促進,也讓居家護理師更有自信協助個案及居家主要照顧者順利由急性醫療轉向慢性長期照護過程。惟在專案推動過程中,部分主要照顧者因對個案不重視及採放棄照顧之態度,讓我們在推動壓瘡照護指導上感到無力感,雖然此次僅針對主要照顧者照顧 技能之改善,而未再深入探討研究主要照護者為何不重視壓瘡照護及未來將用何種態度持續照護個案是此次專案未盡周詳之處,期待未來能進行主要照顧者照顧意願相關原因探討,持續評值個案及提昇。
      
三年級寒假閱讀心得  14775  2021-03-08 18:47:1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71

姓名

徐靖霈

 

 

作者姓名

藍堉瑄.林雅如.邱白恩.陳紀雯

西元出版年

2020

文章標題

一位肺癌末期病人與家庭照顧者共同面臨死亡

適應過程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31:4=112

起訖頁數

1-12

 

 

 

作者姓名

劉香君.莊靜娟 .陳淑華

西元出版年

2020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乳癌重建復發合併蕈狀傷口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長庚護理

卷(期)

31:4=112

起訖頁數

1-11

 

 

 

【自訂一主題】:一位肺癌末期病人與家庭照顧者共同面臨死亡

適應過程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根據衛生福利部 2017 年統計資料,癌症仍是十大死因之首,而肺癌居於癌症死因之首

。肺癌合併有惡性 肋膜積水,視為肺癌末期之變化,延伸末期病人相關不適症狀

如呼吸喘及疼痛等,進而產生負向心理變化。

疼痛屬主觀感覺感受,常受情緒及知覺認知影響,疼痛帶來身體上不適,也常引發負向情緒產生,

如憂鬱、焦慮及恐懼等,都會影響生活品質

多數病人在被診斷癌症末期 時,會開始正視死亡,當生活型態改變、角色 轉換,開始依賴他人,

未來感到不安,在精神及心理上引發病人恐懼及擔憂,因此出現憂鬱,在面對死亡時,害怕死亡帶

來痛苦,擔憂與親人分離感到悲傷,而多數病人期望安靜、平和的死亡,故常選擇姑息性治療,藉

由症狀控制及專業照顧,尋求心靈支持,正向的面對死亡

面臨死亡時可能會出現負向情緒,如憂鬱 或焦慮等,可使用溝通工具,運用 4 種有效的 溝通方式:

1. 問 2. . 使用 NURSE 方式溝通;3. 以 " 我希望 " 方式表達4. 提供支持性的陪伴

 

【自訂一主題】:照顧一位乳癌重建復發合併蕈狀傷口之護理經驗

蕈狀傷口是個難以癒合及複雜傷口,會有惡臭、分泌物、出血情形,對於個案不論是生理、 心理、

社會及靈性方面造成很大衝擊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 2017 年國人癌症十大 死因中乳癌占第四位。乳癌復發不僅受到死亡的威脅其中

合併蕈狀傷口 佔有 5-10%,蕈狀傷口不僅不易癒合,常見症狀為惡臭及大量分泌物等,將影響生理

及心理的問題,使個案不接受醫療治療,進而導致惡化傷口更嚴重,是個案感到最困擾及嚴重影響

日常生活品質。乳房對女性而言不只是女性魅力的象徵,有身體美觀及自我肯定的功能。若罹患乳

癌不僅要面對身體外觀改變之外,若還有傷口惡臭及大量滲液,將更容易讓個案產生自卑及羞愧,

而影響社交活動, 因此個案身心承受極大的衝擊及壓力困擾 。

乳癌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化學、放射 線治療等為輔,手術方式其中以乳根除術及全乳根除術

常被使用的治療方式,減少癌症復 發率,雖然乳癌患者接受切除及重建手術治療, 但治療後會造

對自我外觀改變及對身體滿意 度的下降,進而產生身體心像改變及心理壓力

 

目前第804/7774頁 [首頁][上一頁][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10][81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