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臨床護理人員批判性思考能力之初探— 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心得 14721 2021-03-03 17:17:31
臨床護理人員批判性思考能力之初探— 以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
作者:張美珍、周汎澔、林真瑜、呂居學、郭詩憲
心得: 我們在學校常常聽到批判性思考,是因為批判性思考對於護理人員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從答案中找答案,而不是盲目的遵從答案本身。
例如:2002年的北城醫院打錯針事件,如果當時在多注意一點,一定能發現藥劑不同,就不會導致那麼多小孩受到傷害了。
而這篇論文請了南部某醫院共570名護理人員協助調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為中等。其中以他們的解釋能力最高,而推理能力最差。
文章裡提到現在許多醫護人員常常依照醫囑做事,醫囑上說什麼便是什麼,缺乏了一份追根究底的信念。然而即使現在的醫學發達,可疾病也越來越多樣化。我們除了要保有為什麼會這樣?醫囑這樣開是為甚麼?是不是有什麼地方不對?應該要怎麼做把傷害降到最低的想法,也應該多充實自身的護理技巧、護理知識,讓病人能獲得更好的照顧。對我來說,護理不只是需要耐心和熱情。這些的前提應該是,擁有對於護理的知識和想學習的心。
|
一位罹患巨細胞病毒感染外籍孕婦之急診護理經驗心得 14721 2021-03-03 17:16:29
一位罹患巨細胞病毒感染外籍孕婦之急診護理經驗
作者:黃雅琪、伍碧琦、陳淑華
心得: 個案是一位嫁來台灣五年,懷孕10週的日籍經產婦,婦人因為高燒不退加上全身起紅疹,被診斷為感染巨細胞病毒。文章中提到,因語言差異,導致孕婦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和治療的未知感所帶出的焦慮和不安。筆者以Watson人性化關懷照顧理論來指導我們,我們就算語言不通,也可以以親切的問候、主動的打招呼,讓孕婦感受到關懷來建立醫護關係。語言不通沒關係,我們可以使用圖片解釋,用圖片來轉達我們想說的,也可以讓產婦的伴侶陪在身邊,有認識的人在,應該能大幅減輕產婦的不安。
這也是身為醫護人員非常需要具備的技能,換個方向來解決問題。
我們不能因為語言不通而僵在那裡,多想想辦法。當然最好是使用對方熟悉的語言,可以增加醫護關係,也可以使孕婦安心一點。
類似於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個問題一定有許多種解決的方法,先了解問題本身,再從不同觀點看問題,一定會找到一個適合的方法解決的。
|
寒假作業 14723 2021-03-03 16:26:36
新冠病毒疫情下台灣照護策略與趨勢、新冠病毒疫情下台灣照護策略與趨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引發的疫情迄今已經蔓延到世界各地100多個國家,三千多萬的人感染與近百萬人死亡,這形成全球醫療體系近一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流行病危機。尤其對於各種慢性病的常規護理而言,COVID-19的肆虐更是持續照護系統的重大挑戰。然而,控制疫情之外還需要採取其他相關政策與措施,以提供有效的及時和持續照護與未來的防範。作者統整台灣在疫情期間政府各部門協同醫療體系、全民照護、疫情管理和國外防疫政策,以提供讀者對台灣與世界防疫的現況了解與參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持續延燒,國際間陸續傳出第一線醫護人員因堅守工作崗位、提供臨床照護工作而不幸染疫的消息。台灣的護理師基於過去SARS期間的慘痛經驗, 以超前部署的概念建構感染防護的照護標準。但國際間的公衛專家對於COVID-19病毒的傳染力及變異性至今仍無法確實掌握,無形增加第一線護理師執行照護工作時的心理壓力。本文以北部某醫學中心為例,應用JBI COVID-19臨床指引及感控照顧經驗,從護理師個人的意識(awareness)、感知的支持(perceived support)、和自我效能/感知的力量(self-efficacy/power)進行防疫準備及心理建設,將感染防護的實證照護指引應用於臨床實務。此外,強化護理師的心理賦權與反思,提升對護理角色的認同及自我價值肯定,建立團隊意識,強化防護概念。此外, 將感控概念與常規護理模式兼容並蓄,形成防疫陣線,有效阻絕病毒擴散,維護民眾的健康。
看完這兩篇的雜誌,真的覺得台灣防疫的部分做得很好,社區防疫也落實提醒名眾加強防疫的觀念,在邊境的部分也加強管制非我國籍的人士境入……這些都讓我看見政府對於國家的預防做得非常用心,不只市政府,連第一線的護理人員都令我敬佩,犧牲自己在家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奉獻自己為國家賣命,為了國家與病人
犧牲自我這樣偉大的人物我真的能勝任嗎?突然在心中有了這些想法。
總之希望疫情可以快點好起來!!!!
|
寒假作業110/03/03 15225 2021-03-03 15:54:0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丙
學號 1085101118 姓名 吳孟純
書名I 情緒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作者 康武思
出版社 悅讀名品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西元2019年12月
索書號 176.52 ISBN 978-986-98203-1-8
【撰寫心得書名】:情緒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正確引導情緒,別成為「感覺」的奴隸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情緒猶如天氣,陰晴交錯,時好時壞。壞情緒讓人頹廢與疲勞,好情緒造就快樂人生。如果我們妥善發揮情緒的作用,不作情緒的奴隸,而成為情緒的主人,相信我們的人生是可以更好的。俗話說的好:「你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甚麼不要選擇開心過每一天呢?」,但是如果能開開心心沒有煩惱誰不想這樣過一天,日常生活裡有太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你今天可能因為一點小事就可以搞壞一整天的心情,但也可能因為一點小事一整天的心情就很好。比如說:今天一早被媽媽叫起床上學心情很不開心,但是去學校的路上遇到自己喜歡的對象心情變得愉快興奮,覺得今天事務一切美好,但是上課老師突然要小考自己又沒有讀書,心情又變得很憂鬱,突然同學下課請你吃好吃的零食,好喝的飲料你又突然變得很開心。對吧?情緒的好壞就在一瞬間,但你想想如果不要那麼悲觀呢?也可以樂觀看待這一切呢?好比說:老師突然考試可是自己沒有讀書,你也可以想說,透過這次考試我可以檢視自己不會的地方,上課沒認真聽的部分,回家再看一次把錯的地方多看幾次,下次就可以考得更好,考試也不用擔心不會寫,對吧~我自己覺得其實就是自己的選擇,如果把一切事務想成好的事情,就算是不好的事也把它當作一個經驗,一次的成長,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負面情緒,開開心心的多好。當然遇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或者遇到難題,一定會有負面情緒,但是也要趕快調適過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有所成長。不要用情緒去解決事情,例如今天你因為成績不好而難過,你一直哭一直哭,成績也不會因為你哭他就變好,聖要冷靜下來檢視自己不對的地方,然後改進這樣才能有所成長,才能更進步。
我自己認為,一整天有好的心情有正能量,這樣不僅可以感染到身邊的人事物,自己也會很開心,就像我現在的生活一樣,每天就是開開心心。因為當你的情緒是不好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的朋友都會來關心你,因為他們會擔心,所以說開開心心的不是很好嗎?我很喜歡我現在的生活,每天這樣很充實,我也學會怎麼樣良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讓我朋友跟我都開開心心的無憂無慮,像一隻鳥一樣,真棒!
|
三年級寒假作業 14712 2021-03-03 14:27:48
在實習期間,有看過一篇關於頸椎受傷的論文,因為個案也是頸椎受傷的病人所以印象深刻,脊髓損傷是嚴重且多重系統損傷的疾病, 急性期最常發生脊髓休克、神經休克及呼吸抑 制,休克症狀包括焦慮、不安、心跳過緩、 低血壓(收縮壓最高到100mmHg、脈搏壓減 少)、快而淺的呼吸、病灶部位以上的皮膚潮 紅、膀胱及肛門括約肌功能喪失、受傷脊椎 以下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受損,造成軟弱麻痺、 下肢麻痺或四肢麻痺、缺乏反射、陰莖異常 勃起等,在照顧期間會發現組織灌流失效(周邊) 需要
1、定期監測生命徵象;2、為病患翻身時 動作要慢;3、若心搏過緩,可依醫囑予注射 Atropine;4、協助被、主動性全關節運動;5、 協助病患下肢穿彈性襪或綁彈性繃帶,促進血 液回流,每八小時脫下予皮膚護理;6、評估 腓腸肌處有無深部靜脈血栓形成。
(二)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 1、監 測生命徵象;2、胸腔物理療法;3、採高座 位,教導病患深呼吸及咳嗽技巧;4、維持適當 的氧合度及氣體交換;5、頸椎受傷者使用頸 圈;6、視情況抽動脈血液氣體分析或抽痰, 必要時放置氣管內管及呼吸器使用;7、足夠 的熱量攝取及維持電解質平衡;8、適當的睡 眠與休息等
(三)身體活動功能障礙:
長期壓迫骨突處、感覺功能喪失與制動, 加上麻痺的肢體造成肌肉萎縮、關節變形及骨 質疏鬆等症狀產生,需要做一直復健,復健的路又長又痛苦,要多鼓勵病人。1、床單保持平整、清 潔與乾燥;2、每二小時翻身,維持良好姿勢與 擺位;3、換姿勢或搬運病人時,勿用拖拉法以 減少摩擦力與剪力形成;4、每天檢視皮膚的完 整性及按摩、活動肢體,以促進血循;5、運用 輔助用具,給予適當支托物;6、提供高蛋白、 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維持皮膚健康,必要 時由靜脈給予營養,減少肌肉耗損;7、儘早 施行復健計劃,鼓勵病患參與復健運動等。(四)焦慮: 1、建立有效溝通 方式,說明照護計劃及護理指導,以降低焦慮 感;2、主動關懷;3、瞭解病患情緒,鼓勵表 達心中擔心、害怕之事;4、同理感受、給予正 向鼓勵,以增加信心;5、減少環境噪音,給予 適當感覺與知覺刺激;6、教導深呼吸及放鬆技 巧;7、尋求支持系統,社會支持系統是應付 壓力的重要力量。
1. 肝硬化的病人需要高蛋白飲食(1公克/1公斤)例如:牛奶、魚、蛋及豆類製品,這樣受損的肝細胞才能修復。而碳水化合物、脂肪均不特別限制,只要能維持理想體重即可,總熱量則在2000~3000卡左右。
2. 若有脂肪瀉,則應注意脂溶性維生素的補充(維他命A、D、E、K);肝硬化病人,應注意水溶性維他命B12、葉酸的補充。使用補充劑之前,最好先與醫生或營養師討論,以免過量,反而對肝造成負擔。
3. 慢性肝硬化病人容易缺鋅和鐵質,所以選擇食物時可多選富含鋅及鐵的食物,例如:牛肉、蛋黃、文蛤、牡蠣、川七、及紅莧菜等食物。
4. 若有腹水及水腫時:
限制鹽分的攝取:避免食用醃製食品、罐頭食品等,每天鹽分應少於2克(約一小茶匙)。適量的飲水:每天飲水量限制1000~1500cc,儘量少給予湯湯水水的食物,保持水份攝取及排出的平衡。
5.若突然感到發冷、發燒、腹痛,可能有感染發炎的情形,應儘速就醫。
6.肝昏迷的症狀以及預防的方法:肝昏迷症狀有嗜睡、動作遲緩、注意力不集中、躁動不安、意識不清。
7.預防肝昏迷方法:應避免食用過量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定期排便,每天至少一次。避免出血,飲食時應細嚼慢嚥。若有肝昏迷症狀出現應立即求診。不亂服用不明藥物。
8.適度的休息,避免過度運動。
9.最重要的是要定期服藥及定期回診,保持尚存的肝臟功能,避免併發症發生。
10.頭暈、心跳加快、呼吸喘、臉色蒼白、冒冷汗、吐血或解黑便、血便等都是出血的徵兆,應儘速就醫。
依醫師指示服用軟便劑、腸道抗生素等藥物,以預防便秘清除腸道細菌,避免肝昏迷的發生。勿自行停止藥物、更改劑量或自行服用成藥。到醫院求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自己為肝硬化病人,勿開立會增加肝臟負擔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