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07/7774頁 [首頁][上一頁][805][806][807][808][809][810][811][812][813][81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91寒假作業(1)  14670  2021-03-06 23:54:24

生命的價值觀與生死權 談安樂死新聞事件到病人自主權利法 每個人對生命的價值、意義有不同的看法與想法。死亡,就像一顆未爆彈,無人可預知何時會爆炸,讓人感到害怕與恐懼。如果有機會選擇,每個人都希望能照自己的想法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安樂死又分「積極安樂死」和「消極安樂死」。「積極安樂死」是加工致死的行為,使用某種藥物或器具加速病人死亡謂之,「消極安樂死」是故意為導致病人死亡而去除某些維生必須的物質或治療,無論何種安樂死,若非此種特定方式刻意結束病人生命的行為,病人仍能存活下去。至於「自然死」是當病人本身有致命性疾病,在瀕臨死亡前,不使用高科技維生系統來延長瀕死其,強調自然死是按病人的意願,讓病人自然死亡,減少痛苦及浪費資源。是否施行安樂死,引發了許多爭議,安樂死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病人的痛苦,給予病患選擇是否繼續生存的權利,但涉及到法律、道德等,引此產生了贊成與反對的各種看法。反對安樂死的原因:未合法化、不合於人道及剝奪清情、可能導致安樂死濫用、不尊重生命的自主權、不應已死亡來解決問題、質疑判斷能力,贊成安樂死的原因:減輕痛苦和負擔、尊重病人及家屬的決定。無論是贊成或反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若病人意識清楚,最重要的是尊重個案,傾聽他們的想法。
      
109級 寒假作業  14660  2021-03-06 23:06:38

期刊: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篇名 照護一位敗血症合併急性腎衰竭病童及其母親之加護經驗 ISSN 1726-7404 出版單位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 作者 陳玉鈴 、 黃琴惠 心得: 這是一位5歲林小妹,無特殊疾病或住院病史,目前就讀幼稚園中班,溝通語言以國語為主。個案住院一週前開始有輕微咳嗽與 流鼻水症狀,曾至診所就醫、服藥治療,但症狀未見好轉。9/24 個案臉部及 四肢關節處開始出現小塊瘀斑,9/25 上午發燒至 39℃以上,食慾及活動力明顯下降,至診所就醫服藥後,又出現頭痛、嘔吐、腹痛、頸部及四肢痠痛,於晚間至本院急診,生命徵象如下: TPR: 36.9, 141, 48, BP: 66/33 mmHg,動脈血氧分析 pH: 7.29, PaCO2:30 mmHg, PaO2:59 mmHg, HCO3:14.4 meq/L,BE -12.2 mmol, SaO2:87%,發現心跳快、呼吸喘、血壓低、代謝性酸中毒,抽血檢查 CRP 7.5 mg/dl, BUN/Cr: 28.3/3.13 mg/dL,未出現腦膜炎 Brudzinski sign 與 Kernig sign,疑似細菌感染致中毒性休克併腎功能損傷,故轉入兒童加護病房,以抗生素及升壓劑治療。9/26 呼吸喘快(RR 50-65 次/min),CXR 顯示肺水腫。因為無尿,BUN/Cr: 35.6 /2.85 mg/dL,意識變較為躁動,故開始進行 CVVHD,並插上氣管內管合併呼吸器與鎮靜劑使用。9/29 血液細菌培養結果發現為 Neisseria meningitides 感染,故調整抗生素續治療。10/4 因尿液量已大於2 ml/kg/hr, BUN/Cr: 32.6/1.10 mg/dL,較入院時改善,故停止血液透析治療, 又因個案血壓穩定,無發燒,無呼吸喘促,故移除氣管內管。10/5 移除導尿管,個案能自主排尿,尿量可達 1,075∼ 1,250 cc/日,故於 10/6 轉出至普通病房。個案的主要護理問題:1.體液容積過量/與急性腎損傷有關。 2.潛在危險性損傷/與敗血症引起之凝血能異常有關。3.害怕/與住院、跟家人分開、接受治療有關。4.照顧者角色緊張/與病童病情、治療、環境有關。 兒童緊急住院,病童與家庭成員往往承受極大的壓力,也會影響家庭的運作。本文個案為一位因敗血症致AKI,入院接受CRRT的病童。病童對於與家人分離及所接受的治療感到害怕,家屬也因擔心個案的病情及對醫療處置不瞭解而感到焦慮緊張。 由於臨床上AKI執行CRRT的病童並不多見,護理人員除了給予病童生理上的 照顧及維持各種複雜設備的正常運作之外,也需注意病童及家屬的心理感受, 提供適合病童年齡、認知的照顧方法,並提供家屬完善的資訊,協助家屬成為 病童最佳的支持與照顧者。
      
109級 寒假作業  14660  2021-03-06 22:41:35

期刊: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系學刊 ISSN 1563-3454 出版單位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篇名 一位肝硬化合併腹水病患的護理經驗 作者 吳秀霞、陳美玲 心得: 這是一位67歲陳女士,診斷為肝硬化合併腹水和C型肝炎。她在於94年11月2日清晨因胃痛、腹水、頭暈、解黑便,入急診就醫。她的抽血檢驗報告T.Bil:4.16mg/dl、ALT/AST:66/132mg/dl、BUN:26mg/dl、HB:10.8mg/dl、WBC:5500/cumm、PT INR/APTT:1.37/31.7sec、Albumin:2.3g/dl、輸FFR2unit CXR:右側肋膜積水,行胸腔放液穿刺引流1500cc,於11/2下午轉入腸胃科A124病房第26床繼續觀察治療並做肝臟移植前評估。個案的主要護理問題:1.體液容積過量/肝硬化、腹水、飲食知識不足。2.潛在危險性傷害(出血)/與血小板減少、十二指腸潰瘍有關。3.潛在危險性傷害(跌倒)/與低血壓頭暈、使用利尿劑有關。4.無力感/本身無法控制自己的疾病、對疾病威脅到健康及生命感受。 個案住院期間行胸腔放液及使用利尿劑消除腹水,但因腹膜炎引發間歇式高燒不適,讓個案覺得病情無法掌控,開始出現沮喪、閉目不語等無力感現象。肝硬化病人臨床上的問題是長期而多樣性的,護理人員除了需評估個案的病況變化、身體症狀外,更需依個案接受的各項檢查、治療、合併症給予適當的衛教以及護理計畫,以解決個案現存的問題、預防其潛在問題的發生,如此才能提升護理的功能
      
寒假作業_產科實習  14845  2021-03-05 13:54:5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三己 學號 1075101246 姓名 羅慕恩 作者姓名 鍾聿琳 西元出版年 199412 文章標題 專科護生產科實習之壓力源 期刊名稱Ⅰ 護理研究 卷(期) 2:4 起訖頁數 315~326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相信每個人對實習也有著許多壓力,雖然我還沒去產科實習,經歷的也只有基護實習,但實習的壓力,我也算是承受過,但對於這種專科實習,我也很害怕,因為對我來說未知數真的太多了,而且也會怕自己可能會在實習犯錯甚麼的……但這本書告訴了我實習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壓力,我也發現男.女的壓力也都不大相同,男實習生會因為性別的關係,會顯得吃虧許多。例如:媽媽在哺乳時男實習生就不太好去看,大多數的媽媽也不太會想要自己在哺乳時,有一個男生在旁邊看,如果是我我醫定也會覺得很尷尬……當我看著年紀比我大的學長姊po準備去實習的IG時,心中都饋一陣羨慕,但是當自己真的去經歷過基護實習時,心中的不安.緊張感都開始緩緩在上,不是覺得實習不好,或許對我來說壓力源可能是治療性人際關係,但是因為是產科實習,所以對我來說,我最怕的事情,比較不會發生。對我來說,產科實習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因為在那我是見識到一個生命的誕生,相對人與人告別,我更喜歡看到新生命出生,相信我看到那個新生命誕生時,新中一定也有一股雀躍感,一定也會很激動。 SO What學習要點 產科實習可能遇到的壓力 Now What反省、思考,檢視自我) 知道了這些壓力源,讓我對實習未知數的不確定感減少了一些,雖然還是會怕,但是我會克服的! 作者姓名 吳淑喬 、 張露文 西元出版年 文章標題 期刊名稱Ⅱ 卷(期) 起訖頁數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SO What學習要點 Now What反省、思考,檢視自我)
      
寒假作業_壓力性頭痛  14845  2021-03-05 13:54: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三己 學號 1075101246 姓名 羅慕恩 作者姓名 游秀英.周裕軒.翁嘉英 西元出版年 200906 文章標題 慢性緊縮型頭痛患者在心理壓力下之顱周肌及自主神經活動特性 期刊名稱Ⅰ 臨床心理學刊 卷(期) 第四卷-第一期 起訖頁數 31~42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本書在說的內容就是人們頭痛時常是因為心理壓力而造成頭痛,那些頭痛不適自己本身想要的,是只要壓力一大,就會引起這樣的不舒服。當然,我因為身邊也有朋友是這樣,他每次都跟我說他頭很痛,我關心她有甚麼原因嗎?他都跟我說沒有,我都會猜他是不是因為壓力大,但是當我看到這篇文章後,證實了我的猜想。據我所知,他本身患有憂鬱症,程度好像也是中度,但是只要他每次心情開始起伏不定時,他就會開始頭痛.手痛……等等在我朋友對我的描述告訴我,這些痛都不是我們ㄧ般人所能忍受的,然而這些都是壓力惹的禍。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更了解了接收到心理壓力時,測試者的肌肉會因為壓力而造成直接或間接的過度收縮,而產生頭痛的問題。當然這個研究也存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包括:每個人的忍痛成不盡相同.測試人數過少.輕度及中度頭痛患者較使投醫……等等的因素,都會影響實驗結果。 SO What學習要點 因為心理壓力而直接或間接造成頭痛的原因 Now What反省、思考,檢視自我) 在我看來,我是認為如果真的壓力已經大到讓身體出現警訊,但又無法抒發的話,就盡速就醫,以免影響到自己。 作者姓名 吳淑喬 、 張露文 西元出版年 文章標題 期刊名稱Ⅱ 卷(期) 起訖頁數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SO What學習要點 Now What反省、思考,檢視自我)
目前第807/7774頁 [首頁][上一頁][805][806][807][808][809][810][811][812][813][81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