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09/7746頁 [首頁][上一頁][807][808][809][810][811][812][813][814][815][81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三年級寒假作業  14712  2021-03-03 14:27:48

在實習期間,有看過一篇關於頸椎受傷的論文,因為個案也是頸椎受傷的病人所以印象深刻,脊髓損傷是嚴重且多重系統損傷的疾病, 急性期最常發生脊髓休克、神經休克及呼吸抑 制,休克症狀包括焦慮、不安、心跳過緩、 低血壓(收縮壓最高到100mmHg、脈搏壓減 少)、快而淺的呼吸、病灶部位以上的皮膚潮 紅、膀胱及肛門括約肌功能喪失、受傷脊椎 以下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受損,造成軟弱麻痺、 下肢麻痺或四肢麻痺、缺乏反射、陰莖異常 勃起等,在照顧期間會發現組織灌流失效(周邊) 需要 1、定期監測生命徵象;2、為病患翻身時 動作要慢;3、若心搏過緩,可依醫囑予注射 Atropine;4、協助被、主動性全關節運動;5、 協助病患下肢穿彈性襪或綁彈性繃帶,促進血 液回流,每八小時脫下予皮膚護理;6、評估 腓腸肌處有無深部靜脈血栓形成。 (二)呼吸道清除功能失效: 1、監 測生命徵象;2、胸腔物理療法;3、採高座 位,教導病患深呼吸及咳嗽技巧;4、維持適當 的氧合度及氣體交換;5、頸椎受傷者使用頸 圈;6、視情況抽動脈血液氣體分析或抽痰, 必要時放置氣管內管及呼吸器使用;7、足夠 的熱量攝取及維持電解質平衡;8、適當的睡 眠與休息等 (三)身體活動功能障礙: 長期壓迫骨突處、感覺功能喪失與制動, 加上麻痺的肢體造成肌肉萎縮、關節變形及骨 質疏鬆等症狀產生,需要做一直復健,復健的路又長又痛苦,要多鼓勵病人。1、床單保持平整、清 潔與乾燥;2、每二小時翻身,維持良好姿勢與 擺位;3、換姿勢或搬運病人時,勿用拖拉法以 減少摩擦力與剪力形成;4、每天檢視皮膚的完 整性及按摩、活動肢體,以促進血循;5、運用 輔助用具,給予適當支托物;6、提供高蛋白、 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維持皮膚健康,必要 時由靜脈給予營養,減少肌肉耗損;7、儘早 施行復健計劃,鼓勵病患參與復健運動等。(四)焦慮: 1、建立有效溝通 方式,說明照護計劃及護理指導,以降低焦慮 感;2、主動關懷;3、瞭解病患情緒,鼓勵表 達心中擔心、害怕之事;4、同理感受、給予正 向鼓勵,以增加信心;5、減少環境噪音,給予 適當感覺與知覺刺激;6、教導深呼吸及放鬆技 巧;7、尋求支持系統,社會支持系統是應付 壓力的重要力量。 1. 肝硬化的病人需要高蛋白飲食(1公克/1公斤)例如:牛奶、魚、蛋及豆類製品,這樣受損的肝細胞才能修復。而碳水化合物、脂肪均不特別限制,只要能維持理想體重即可,總熱量則在2000~3000卡左右。 2. 若有脂肪瀉,則應注意脂溶性維生素的補充(維他命A、D、E、K);肝硬化病人,應注意水溶性維他命B12、葉酸的補充。使用補充劑之前,最好先與醫生或營養師討論,以免過量,反而對肝造成負擔。 3. 慢性肝硬化病人容易缺鋅和鐵質,所以選擇食物時可多選富含鋅及鐵的食物,例如:牛肉、蛋黃、文蛤、牡蠣、川七、及紅莧菜等食物。 4. 若有腹水及水腫時: 限制鹽分的攝取:避免食用醃製食品、罐頭食品等,每天鹽分應少於2克(約一小茶匙)。適量的飲水:每天飲水量限制1000~1500cc,儘量少給予湯湯水水的食物,保持水份攝取及排出的平衡。 5.若突然感到發冷、發燒、腹痛,可能有感染發炎的情形,應儘速就醫。 6.肝昏迷的症狀以及預防的方法:肝昏迷症狀有嗜睡、動作遲緩、注意力不集中、躁動不安、意識不清。 7.預防肝昏迷方法:應避免食用過量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定期排便,每天至少一次。避免出血,飲食時應細嚼慢嚥。若有肝昏迷症狀出現應立即求診。不亂服用不明藥物。 8.適度的休息,避免過度運動。 9.最重要的是要定期服藥及定期回診,保持尚存的肝臟功能,避免併發症發生。 10.頭暈、心跳加快、呼吸喘、臉色蒼白、冒冷汗、吐血或解黑便、血便等都是出血的徵兆,應儘速就醫。 依醫師指示服用軟便劑、腸道抗生素等藥物,以預防便秘清除腸道細菌,避免肝昏迷的發生。勿自行停止藥物、更改劑量或自行服用成藥。到醫院求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自己為肝硬化病人,勿開立會增加肝臟負擔的藥物。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護二丙 10851144  15251  2021-03-03 14:22:22

這本書有52張圖,象徵遭遇失落的一年所需要走過的52個星期。在一日一日、一週一週的緩慢步伐中,我們終究會走過那最心驚動魄與最心痛心碎的過程。任何的失落,都意謂著「改變」的發生。改變了穩定生活的一切,也改變了讓人感到安心的環境與身分。這非預期的改變,帶來一波波的陌生,與一波波的挫折,或者,一波波的需要去適應、去學習的情境。在這一段靈魂破碎,與生命再生、再活的歷程中,希望有一本書可以陪伴您,可以用此圖文書陪伴自己,沒有一定的限制,讀者可以從任何一篇開始進行,也可以從願意好好誠實面對悲傷的那一天開始計算,為期一年的時間自我陪伴與修復,即使我們非常希望人生可以一直擁有幸福、平安與快樂,但殘酷的是,人生扔有各種層面的失去,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驟然出現。這些失落的發生,讓人的內心感受到強烈的情緒衝動,失控、無助、無力、震驚、憤怒,還有無法終結的心痛與哀傷。我們並非完美,每天每時我們都在經歷不同的自己。有時候,我們可以做得到做得好,有時候我們會表現得不好、不理想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平靜和安穩,也有時候會感覺到空虛和貧乏,我們總是要經過許多的喜怒哀樂,接納不同的自己才能夠與自己安然和諧的同在,與每一個當下的自己相遇相近。
      
109-寒假作業  15261  2021-03-03 14:21:54

我們人要走向成功就需要具備很多種才能,在這其中,說話的才能是最不可或缺的。 古人曾經有說過:「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一個善於說話的智者,能用流利的語言,把話說到對方的心李面來感動對方,為我們自己的發展開啟一條通暢的道路。我們要學會讚美和傾聽他人說話,並且給對方說話的機會,讓對方擁有一種主人感,然後我們再抓住能表達的時機,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這就是會說話的人的智慧。 其實這世界上大有專業能力和實力的人多如牛毛,而我們卻不曾想過,為什麼其中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得到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呢!所以我們會不會說話是其中最主要的關鍵。說對了話,我們只要付出三分努力,就可以收割十分的成果;而說錯了話,即使我們付出十分努力,也收不到一分成果。一個人會不會「說話」,最重要的是說話的方式與表達的技巧。 鬼谷子最重要的智慧則是結合了道家陰陽理論,在現實生活之中靈活的使用策略來控制人心。 我們其實在生活中就有很多說話的技巧可以學習,事實的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就能夠學到巧妙的說話方式還有微妙的洞察人性。 表達能力強弱在於我們自己是否願意去學習他人等說話方式,同時也能夠讓我們用更多不一樣的說話方式來改變他人的心靈的想法!我們其實無時無刻都能夠學習到說話的方式,但是真的要選對學習的對象,總不能都挑那種說話不經過大腦思考的低等人類吧⋯⋯還是要適時的走向說話有水準又有邏輯的高等人們並且向他們學習說話的藝術,來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及本身的水準。我覺得交朋友也是一種在學習說話的方式,生活中有很多小事,也都可以增強我的說話能力,交朋友是我覺得現在最容易學校的方式!
      
109-1寒假作業  14736  2021-03-03 14:04:4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三丙 學 號 1075101131 姓 名 林穎柔 書 名 I 過敏性鼻炎的中醫護理 作 者 馬素華 出 版 社 出 版 年 月 2004 年 4 月 卷期 51:2 頁 次 28-31 【撰寫心得書名】:過敏性鼻炎的中醫護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過敏性鼻炎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也是最重要的健康問題之一。台灣屬海島型氣候,高溫潮溼,病菌易滋生,再加上空氣污染,容易引發過敏症候。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的產生,多爲體質及臟腑功能失調一肺脾腎虛,例如肺氣虛弱,感受風寒,肺脾氣虛,水濕冷鼻,或者腎氣虧虛,肺失溫煦;再加上感受風寒,異氣之邪侵襲鼻竅而致。異氣之邪即西醫常說的誘發因素:(1)過敏原如花粉,灰塵,動物皮屑,黴菌等。(2)刺激物如香水,油漆,煙,空氣污染,阿摩尼亞氣。(3)環境如溫度變化,溼度變化,工作,居家環境等。(4)家中過敏疾病史如過敏性鼻炎,皮膚炎(Myfind&Naclerio,1993)。過敏性疾病在本質上屬「肺脾氣虛」者較常見,以內服藥治療爲主,臨床上用藥以健脾補氣,補肺斂氣為主。我自己本身也有過敏性鼻炎,尤其住在宜蘭地區,氣候更潮濕,所以每當氣候變遷時過敏就會很嚴重,所以家裡都要備過敏藥及眼藥水,以備不時之需,像我叔叔就是因在宜蘭一直過敏所以才搬家到台東。我對過敏的解決方有注意環境衛生,被單,枕頭套,窗簾,地毯要勤換洗,臥室加裝空氣清淨機以減少微菌,塵蟎等過敏原,遠離油煙,蚊香,油漆,殺蟲劑等刺激性氣體,以減少鼻黏膜的刺激。
      
暑假作業  14719  2021-03-03 13:16:2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075101114 姓名 林明清 書名:台灣中醫的政策與發展 作者:林宜信、劉淑娟、張曼玲、林綽娟 出版社:台灣護理學會 出版年月:2004 年4 月 書名:愛滋篩檢防疫及理解 作者:張彥羚、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健康促進專欄編輯小組 出版社:人醫心傳:慈濟技醫療人文月刊 出版年月:2017 年6 月 【撰寫心得書名】:台灣中醫的政策與發展 【本書閱讀後的心得感想】: 我國最早中醫學理論專著《黃帝內經》,系統地總結了古代醫學成就和護理經驗,記載的是醫護藥不分的,特別重視保健養生之道,除中醫治療提供照護外,尚運用樸實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等方面作了較全面的闡述,以及調養的各種處方,顯示護理的內涵,初步奠定了中醫護理的理論的正護原則及反護原則基礎,成為中醫護理的依據。《黃帝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正護原則,和“熱因熱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和“塞因塞用”的反護原則,且還提出了中醫觀察病人的方法和生活起居、飲食、情志、服藥等一般護理措施,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的發展,中醫護理也得到相應發展。中醫學強調「三分醫藥、七分調理」,充份說明中醫護理與傳統醫學間有密切關係以及中醫護理在傳統醫學的重要地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2007年2月27日發佈對補充和替代醫學涵蓋的內容重新劃分,將替代醫學體系從補充和替代醫學分離,且認同傳統中醫藥學是有完整理論和實踐體系與對抗療法獨立或平行發展而來的整體醫學體系,亦促使中醫療法成為全球化醫療發展的趨勢。有鑑於傳統醫學的蓬勃發展,本文針對我國中醫護理在專業發展的現況及相關法令說明及探討,以期能弘揚台灣中醫護理發展的特色及挑戰,並提出增進國際能見度可行的方法及策略。
目前第809/7746頁 [首頁][上一頁][807][808][809][810][811][812][813][814][815][81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