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齊心因應新冠狀肺炎疫情相關之心理健康問題 14726 2021-03-02 21:29:02
新冠肺炎 (COVID-19) 席捲全球,其 造成之身心問題也備受矚目。疫情的 起伏對一般民眾帶來許多心理的衝擊與恐 慌感,台灣在政府的領導與統一指揮下, 經由專家及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疫情的 控制相對穩定。但面對全世界的疫情擴展 下,衛生福利部已全面推行「防疫新生活 運動」,本會更呼籲防疫要從「心」做起, 要用心、小心、開心與全民一條心。面對 自殺與疫情,也要抱持樂觀態度,積極減 除危險因子與提升保護因子,共構社會 安全網,回歸生活常軌,維持心理健康: 並趁機共同強化「人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 人」的理念與實踐,持續提升防治效能。世界衛生組織 (WHO) 於 2020 年 3 月 11 日正式宣布 COVID-19 病毒為全球傳 染病。嗣後各國政府為了降低疾病傳染風 險,採取了許多社區預防措施,包括社交 距離、居家隔離、受感染個案及其接觸者 的隔離、國際及國內的旅行限制、關閉學 校及非必要工作場所,以及取消所有大型活動。
因為這個疫情有許多人採用自殺的手段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也因為新聞標題也讓了許多人模仿了同樣結束晟敏的方式。
|
發展遲緩兒童精細動作能力運用之行動研究 14726 2021-03-02 21:28:13
這個實驗在探討認知或語言發展遲緩兒及一般幼兒同儕在閱讀有聲和無聲繪本時眼動歷程與繪本理解表現的差異性,他們採立意取向方式,他們邀請了30位就讀幼兒園大班發展遲緩幼兒還有60位一般幼兒參與本研究,研究者隨機分配閱讀三種不同表徵的電子繪本讓兩群幼兒翻閱,並且蒐集幼兒各項眼動數據和繪本理解答題正確率 。研究結果發現:一、在眼動專注率上,組別和繪本表徵兩自變項無交互作用,兩組幼兒參與者的眼動專注率沒有差異,但有聲繪本顯著優於無聲繪本。二、在凝視故事主角圖像的比率上,組別和繪本表徵兩變項間有交互作用:在觀看指讀繪本時,發展遲緩幼兒凝視主角的比率顯著高於一般幼兒同儕;且對發展遲緩幼兒而言,觀看指讀繪本時凝視故事主角圖像的比率亦顯著高於閱讀無聲繪本。三、在凝視文字和背景的比率上,組別和繪本表徵兩自變項間無交互作用,且不同組別參與者凝視文字和背景的比率無顯著差異,但在凝視背景的比率上,有聲繪本高於無聲繪本。四、在繪本理解答題正確率上,組別和繪本表徵兩變項沒有交互作用,而一般幼兒的答題正確率顯著優於發展遲緩幼兒,且指讀繪本的答題正確率顯著高於無聲繪本。
|
109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5250 2021-03-02 20:06:15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讀書心得:雖然這是一本比較冷門的書,但我還是努力把它看完,裡面是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的一本書,一個小故事配上一個解決方案跟發生事情的原因,故事內容隨然短但是很有趣會想讓人一直看下去,我覺得這本書可惜的地方在於故事不完整,只講了開頭跟一點原因就結束了,雖然講述故事裡原因根解決問題的部分真的很枯燥無聊,然後我也有一些地方我跳過沒有看,但仔細看裡面的小故事會發現,這個並沒有很多人懂,甚至老一輩的人會想成是爸媽沒教好才會這樣,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直接覺得是孩子有病,老師都不懂了學生又怎麼會懂,當全班都在參與話題的時候只有一個孩子臉部沒有表情也不講話,老師請他發言也不講話難免會引起同學異樣的眼光,更影可能造成同學對它的排擠,講出一些不好聽的話語,例如是不是啞巴或者應該去資源班之類的話語,我記得裡面有個小故事是寫老師知道有位同學有緘默症,上課念課文的時候沒次都會跳過那位同學不用念,這樣理所當然會被其他同學說話,我覺得這個並不好被發現,就算被發現了也很少人懂很少人理解,有些家長甚至不承認是自己的孩子會生這種病,因為孩子在家都表現正常為甚麼到了學校就不講話,會不會是學校的問題或是老師同學的問題,但也有一些好家長願意去接受自己的孩子生病了也願意盡早治療,多乖心孩子,我覺得去看到別人的不一樣是一件蠻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在生活,工作,交友各方面都是,沒有人是完美的,雖然外表差不多,但說不定對方有些不是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來的疾病。
|
暑假作業 15043 2021-03-02 19:51:2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075101305 姓名 張捷
書名I 護生基護實習不同階段壓力改變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
作者 李靜雯、葉秀珍
出版社 耕莘學報 出版年月 2010年6 月
書名II 小聰明與大成就—基護實習臨床初體驗
作者 黃思婷
出版社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 出版年月 2014年 6月
【撰寫心得書名】:護生基護實習不同階段壓力改變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看完這篇文章後讓我了解上課學過的情緒管理還可以用來檢討實習中遇到事情的各種反應,還有壓力帶來的情緒表現。以前上課時都以為用不到之用不到結果真正看到時反而愣住了。原來真的用的到。同時也讓我更加了解關於壓力改變與人格特質有關的情緒變化及機轉。如果以後有機會希望自己可以在把這方面的知識再了解的更透徹,說不定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用得到。
【撰寫心得書名】:小聰明與大成就—基護實習臨床初體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在臨床真正實習過後才知道原來理論跟實踐之間的差距有多麼的大,光是操作技術就不知道相差了多少。很多技術課本上說要做的到臨床上都會簡化變得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反而是無菌。不過在實習期間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看了很多檢查學了很多與檢驗相關的知識,平時只要有機會老師也會帶我們看學姐操作技術。每天都會做的量V/S,發藥,測血糖也都一天比一天熟練,有時候我甚至會想說在臨床上學習會不會比在學校學習來的有趣,想要再多實習幾天,但是在和個案溝通時也不知道是我還不太會應對進退還是他真的比較要求細節,總是會被他搞得自己很挫折。雖然後來老師也說我的個案本身就比較複雜或蠻難照護,但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很完美的講他照顧好。不過這也證明我在護理這方面還有很多不熟的及不懂的地方,在下學期的時候也要更加努力的讀書,增加更多的技術和知識。
|
抒解壓力 15148 2021-03-02 19:22:39
我會選抒解壓力這本書 是因為我自己給自己添加了很多壓力 我的壓力來源在於我的親人 朋友 課業 感情 環境...這可能是我們學生都會遇到的壓力 啊社會人士的壓力是金錢 家庭 人家 職場上升遷 這本書就分了很多種提到到了很多..
我讀完這本書之後 我看到了多種抒解壓力的方法 我在想有壓力是不是一定不好?我覺得不一定是 因為有壓力可以增強我們的鬥力 激發個人本性 比如說在田徑比賽遇到選手很厲害 然後就會很有壓力 就很想要贏這種想法 這是正向的效果 負面的效果 可能就是壓力壓抑了很久 就會產生了很多負能量 可能會導致自殺念頭 而且每當遇到壓力就會覺得好累 然後生活很無聊 會很焦慮 煩惱多 脾氣變得很不好 越來越沒有精神 也會很緊張 遇到事提不起勁 但看了這本書我就覺得 遇到壓力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去面對壓力 尋找抒解壓力的方法 就是可能要去想怎麼樣抒解壓力 可能就是不要去想一些負能量 例如自暴自棄 多想正能量 例如怎麼展現自己 我們也要學會控制情緒 定個目標前進 也可以用運動去抒解 方法有很多... 我們絕對不能被壓力壓倒自己 就像遇到考試 在那整個教室的氣氛一定很僵很緊迫 壓力很大充滿整個教室 我們不能緊張 情緒也一定要穩定 要運用壓力控制壓力.. 總之這本書內容對我很有幫助 我看完就有去找嘗試一些方法 我會善用這些方法 讓自己成為一個不被壓力壓垮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