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暑假讀書心得 15146 2021-02-23 20:58:27
寒假作業╴鬼谷子
我們人要走向成功就需要具備很多種才能,在這其中,說話的才能是最不可或缺的。
古人曾經有說過:「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一個善於說話的智者,能用流利的語言,把話說到對方的心李面來感動對方,為我們自己的發展開啟一條通暢的道路。我們要學會讚美和傾聽他人說話,並且給對方說話的機會,讓對方擁有一種主人感,然後我們再抓住能表達的時機,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這就是會說話的人的智慧。
其實這世界上大有專業能力和實力的人多如牛毛,而我們卻不曾想過,為什麼其中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得到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呢!所以我們會不會說話是其中最主要的關鍵。說對了話,我們只要付出三分努力,就可以收割十分的成果;而說錯了話,即使我們付出十分努力,也收不到一分成果。一個人會不會「說話」,最重要的是說話的方式與表達的技巧。
鬼谷子最重要的智慧則是結合了道家陰陽理論,在現實生活之中靈活的使用策略來控制人心。如對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則是以判斷的眼光進行審視。當自己的才能不能被君王任用,則是想盡辦法逃離尋找更好的君主輔佐。
我們其實在生活中就有很多說話的技巧可以學習,事實的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就能夠學到巧妙的說話方式還有微妙的洞察人性。
|
寒假作業 15121 2021-02-23 20:48:59
書名:情緒勒索 五護二甲 王新翔
「情緒勒」常見於許多人際關係中,包含職場、親子、夫妻、朋友等。《情緒勒索》一書說明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罪惡感、恐懼感……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心發酵、造成傷害,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順服對方的要求,長久下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被勒索者讓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左右了自己的所有決定與行為,失去了「為自己做主」的自由與能力,最終,被勒索者的「自我」就在這過程中消耗殆盡,直到其心力一滴不剩為止。看完以上的描述,是否你也跟我一樣,忽然覺得「情緒勒索」是不得不重視的人際關係的疾病,這本書就是「情緒勒索」疾病的處方箋,首先帶我們了解「情緒勒索」的樣貌,了解「情緒勒索」如何運作及如何在內心造成影響,第二部分是探討我們內心是發生了什麼事,使我們容易掉入「情緒勒索」的循環中,最後是分享如何擺脫「情緒勒索」,建立情緒界限的小技巧。「情緒勒索」的六大特徵,分別為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演。
我覺得常常因為自己是不是應該幫助他人,因為他看起來好像很可憐,常常讓自己陷入情緒勒索之中,會覺得如果不幫助他,他可能會很慘很可憐,但如果幫助了他,自己就會很麻煩或很累,而如果只是小事上幫忙,那就還好,但如果說重大的事情或金錢上的話,借或不借,情緒上就會陷入兩難的情況下,不知如何是好。
|
109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15270 2021-02-23 20:48:45
每個人都會有過一段甚麼都不想做,看什麼都不順眼的低潮時期吧?人的情緒是很容易因為人際關係營享,畢竟人是需要跟人做交流的群居生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過類似的言論,人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如果今天你不在意其他任何人的想法,那你會活得更快樂、自由,在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了如何去將一段不想提起的事,去將他了結,了結不代表降他遺忘,而是有個完整的交代,去好好地面對、處哩,像是大掃除般,拋開失落,將未說出口的話及痛苦、煎熬說再見,本書中舉出很多人的親生經歷,不管是對伴侶、親人、朋友、同事或著是毛小孩,有的時候在當下真的腦袋鈍鈍的,思緒很亂、很雜,太多的訊息傳入腦中,大腦會一時轉不過來,會很不理性去做事,導致發展得不好,一段事情經歷過後大腦的思維會變得和剛開始不同,想通了,會成為你人生中的養分,變得更成熟,思想變得更廣泛,慢慢在進步,想不通時,就有點像是停滯不前在原地兜圈,想錯了,有可能光明前途毀於一旦,停滯住就已經不好了,更何況再慢慢地退步,人生無法再重新來過,但人、這個社會還是會給予你一個機會去重新思考,改過自新,只要心中還有希望的小火苗,一定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
一年級的寒假讀書心得 15705 2021-02-23 20:41:42
看完這本「從生命的車窗眺望」,很多人知道星野源認識他的,不過他的本業不是演員而是歌手,很多人也是從日劇「月薪嬌妻」才認識星野源的,他學歷不高,曾經罹患致命率極高的蛛網膜下腔出血,並做過開顱手術,原來他看起來不像那麼順遂,文中看到的他簡單和熱愛工作的人。
其實我看散文都是一篇篇看過就忘記了,但是星野源的散文,沒有華麗詞藻,文筆流暢且樸實無華,都是日常的生活的故事或是畫面描述,看來淡淡的感動,這種溫暖可以維持很久,所以會想看第二次,書裡面有一段話我很喜歡;有時候連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工作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還是為了在賭注中獲勝。兩者都很重要,但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能忘記前者,太多一心追求勝,回過神來工作都沒了。
另一本書是「被遺忘的新娘」,個人是沒有很喜歡作者好像是著名的導演,首先看到書名沒有很懂會再寫甚麼,「被遺忘」是?主角的本心嗎?對主角的印象就是因為內向容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另外「新娘」雖在書中有重要的位置,但稱不上書中的軸心,我認為將定為書名不恰當。其次我認為遮本書沒有很清楚的主線,書裡前半部和後半部乍看之下像是兩個完全沒關聯的故事。不過還是有欣賞的戲劇性佳情節反轉得宜,丈夫出軌疑是出軌竟是丈夫母親稿的好戲,為的是拆散他們:後來主角當女僕雇主竟是同為女僕的真白,還有文學氣息濃厚書中用到很多日本文學作品的句子,像是「可憐蚌」、『哭泣的魔鬼』等等我覺得用在書中情形恰當的很。總之看完這兩本書收穫的知識變更多了,讓我在寒假沒有那麼廢。
|
三年級寒假作業 14728 2021-02-23 20:39:1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閱讀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護三丙
學號:1075101123 姓名:王妤青
書名:照顧別人,是一門不可能完美的藝術
作者:潘妮•溫瑟爾
出版社:商周出版
閱讀心得:
你照護著至愛至親,害怕他的生命在自己手中消失;你照顧失能孩子,心底恐懼有一天你走了以後,誰來照顧他,無止境的漫漫長路,讓你覺得,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心目中那個完美的照護者。
本書作者潘妮・溫瑟爾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在11歲那年,母親罹患了恐慌症,情緒嚴重低落、酗酒,甚至無法開車、下廚……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潘妮成為了一名年輕的照護者。在母親崩潰時握住她的手,獨力承擔所有家事,在學校努力裝成若無其事的樣子。
在漫長的十一年過去後,在潘妮22歲那年,母親上吊自盡。
而後來,她再度成為一名照護者,這次是因為她摯愛的兒子亞瑟確診了自閉症……
在英國,平均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正在照顧自己的父母、伴侶或子女。
臺灣則有大約76萬名失能、失智及身心障礙者,其中超過一半完全仰賴家庭照顧,照護者七成都是女性。
但是在你的生活周遭,卻幾乎很難看見這些人的身影。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成為照護者,卻很少對此有所準備。
他們往往是次等公民,不配擁有正常人的生活,
公共設施與福利的缺乏,讓餐廳、交通、電影院、這些一般人都能享受娛樂場所,都與他們無緣。
大眾偏見和歧視的目光,主流媒體錯誤的扭曲和渲染,都讓照護者與失能者被迫躲進陰暗的角落,以免再度受傷。
「好可憐」、「不正常」、「為什麼要生下這樣的小孩」?
深植人心的身心健全主義,告訴每一個人失能是不正常的、不配擁有快樂、幸福的人生。
如果照顧對象是年幼的孩子或壯年伴侶,照護工作可能需要持續多年。
這些無償照護者盡心盡力付出,每年為政府省下數百億預算,卻往往無法擁有個人的時間,甚至找不到一份正常的工作。
高達80%的照護者覺得自己被社會孤立,所有的電影、故事和新聞都告訴他們:家裡有一個需要照顧的失能者,是一生最不幸的事情。
而這一切,只需要多一點點的理解、多一點點的支援,就能夠有所改變,在這本書中,潘妮以自己的經驗,加上與其他照護者的訪談,提供了真實且充滿力量的信念與工具。
她堅信,創造一個讓照護者與失能者不再恐懼為自己發聲的環境,是整個社會的義務;
更希望幫助每一個照護者學會善待自己、尋找社群、面對悲傷、體驗喜悅,並告訴他們:「你不孤單,而且你已經做得夠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