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26/7774頁 [首頁][上一頁][824][825][826][827][828][829][830][831][832][83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一年級(上)寒假作業閱讀心得  15719  2021-02-23 17:12:29

我決定好好活到死: 從麗普斯卡博士的故事中,即使他是一位大腦疾病專家,但當她親身罹病時,面對心中未知的恐懼和不安,所以不難想像,一般人在罹患大腦疾病時的無助和恐慌。許多人會把健忘、失神當作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常會覺得可以撐、可以忍就是不去看醫生,大家常常忽略一個問題,大腦才是我們人身體最重要的靈魂系統,他掌管了我們疼痛平衡等各種重要的感知,她藉由自己的親身經歷讓大家了解這些神經疾病的相似之處,還有感受跟原因,麗普斯卡博士她面對生命的態度是我們可以好好學習的。 親愛的我回來地球一下: 買買氏把從不把自己歸類為哪一國的人,而是地球人,她離開了原本有穩定的工作、安穩的生活,位於太平洋亞熱帶小島。獨自踏上四萬多公里的地球流浪之旅,其實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自己也能來一場環遊世界那該有多好,但往往事情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美好,他的第一站就被困在以色列南境沙漠進退不得,而他的破英文則是讓她在英國鬧了許多笑話。很多人講夢想都只是嘴上說說,而買買氏卻是用自已的雙腳走過世界各地,證明自己一開始的初衷,有時候我們只能利用網路的圖片或著影片,了解到那個國家在幹嘛,但看完這本書的文章,讓覺得自己都有一種已經跟著買買氏去過這些特別的國家。
      
109一年級寒假作業  15732  2021-02-23 16:53:49

我看了兩本書,其中一本「若終究沒有永遠」我覺得很有深度是在描寫失戀的人失戀以後的狀況,我身邊也有很多人有這個問題,常常跟男朋友分手後就在IG限時動態說喔….我以後再也不相信愛情了,然後發一堆很傷心的貼文,隔沒幾天交新男朋友,沒過多久又分手,又說你在我最愛你的時候選擇放棄了我,可當你要愛我時我已經不愛你了….這些話感覺就很表面,沒有深度的瞭解到內心深層的感受…我蠻喜歡的一篇是「練習在沒有你的夜裡睡著」雖然只有短短的兩頁在說這個故事,可是卻是很多人真的會發生的事情,很多人會因為投入太多的感情而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或是其他事情…..讓自己難過很久,甚至把自己關起來,不願意面對,我覺得如果對方不喜歡你了就該停止否則接下來的所有都是多餘的,也不能只因為一個人不愛你就一直抱著負面情緒生活。 第二本書超級適合我「無印收納哲學」全部都是利用IKEA或是MUJI等網路商城可以收納物品的盒子箱子幫助大家如何收納,也有提到哪些收納是錯的「購買收納用品是一種投資」裝潢和家具漂亮的話室內的擺設自然也會美觀又有功能性,我有的時候都把收納盒湊著用然後只有美一個禮拜又亂了,買對了收納用品就不需要特地花錢買更多的箱子或盒子收納東西了,所以購買「正確」的收納用品真的可以算是一種投資。 收納三大原則: 1.顏色—要有一致的顏色才能有乾淨的感覺五花八門的顏色會顯得很亂 2.材質—要買適合那個地方材質的收納盒,否則很容易壞掉 3.形狀—使用適合的形狀才不會浪費空間,而且形狀不一的話盒子跟盒子之間也會有灰塵這整理會增加很多麻煩,所以要正確的收納才不會浪費空間。
      
109寒假讀書心得報告  15143  2021-02-23 15:49:37

心好累:抗壓力太強反而會生病,精神科醫師教你不再被壓力擊垮的30個方法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壓力是壓垮許多人或者是大部分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呢?其實我最近這一陣子常常在想為什麼壓力大的人好像都會附帶一連串的身心症狀。例如這位本書中所說到的,不僅像是情緒上的低落、焦慮、失眠、煩躁、胸口悶、易怒、沮喪、暴躁、情緒不穩定等等。還容易造成生理上的症狀又像是:容易感覺到莫名的想睡,不管睡了多久精神依舊是無精打采的樣子還有便秘或是腹瀉、食慾降低、暴飲暴食、噁心嘔吐、肌肉緊繃等等,在我以為只有這些影響時,看到後面才發現居然還會有一些智力反應及行為改變,其中包括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容易抱怨、批評或是酗酒、菸癮大增嚴重時可能出現自殺傾向。 作者說一般而言,身心健康的人,抗壓力多半是比較好的,而能力好壞與否並不代表身心是否健康。社會大眾的常見誤解就是在於:能力好,抗壓力也會比較好;能力差,抗壓力也就比較差,但又有一部分的人覺得我們把能力與抗壓力歸在同一類,導致很多能力好或是希望自己成為能力好的那群人,以為自己抗壓力很好或是期許自己有好的抗壓力,因而在與壓力對抗時失焦,把自己的身心健康擺在壓力負荷的順位後,忽略掉紓壓的重要性,日子久了,壓力承受量愈來愈大,身心狀態愈來愈差,本來抗壓力好的人也悄悄地難以承受了。  
      
二年級寒假作業  15137  2021-02-23 15:43:17

這次看的書是[安慰的藝術] 這本書顧名思義就是在說應該如何安慰對被安慰者才是比較好的,作者先是把自身的經歷告訴大家自己因走不出離婚的傷痛,朋友、家人們用嘴上的關心告訴他必須走出來。一般人在安慰別人時都會說一些「你要振作起來」、「一切都會過去」、「你要加油」等的話語,卻沒想到這些話反而會造成反效果。作者認為在安慰人的時候可以聽她說他的想法然後陪著他,就算沒有那些言語,光是陪伴就足以讓他感到安心和你提及那件讓他感到難過的事。 我覺得我們常常因為看到別人難過反而會慌張而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安慰別人,應該是跟他一起難過、拿出自己的經歷、幫他解決問題還是給予道德勸說?其實傷痛是需要先被治癒的,尊重且接納每個人的痛苦,給予需要的距離與空間,讓人願意說出內心的感受,不要積極追問或去評價,多聆聽、多觀察,保持真誠的互動,建立溫暖的連結。我們可以改成說「我就在你身邊,你隨時找得到我,我很關心你。」「我願意聽你說,我想要瞭解你的想法,我會陪著你。」、「我對於你告訴我的事很有興趣,我很願意聽你說更多你經歷過的事。」、「我可以感受到你的悲傷或挫折,即使我自己沒有經歷過你的遭遇。」、「我願意敞開心房接納,不會妄加評斷。我是值得你信任的人。」、「在這次的會面之後,我想與你保持連繫。」
      
寒假作業  15125  2021-02-23 13:01:17

不抱怨的世界 看完說我覺得抱怨就是在講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想要的東西 如果我們開始抱怨,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上,我們說的話的表明自己的想法,而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這樣是一種惡性循環,也會是對我們一種負面的吸引力法則。然後要一個人不抱怨很難,在生活上遇到任何的不順的事其實自己根本吞不下苦水,這樣似乎就變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看完這本書,要知道當一個人在說這些負面和不愉快的事時,就會接收到到負面和不愉快的事。不滿足,是抱怨的開端 說到底其實是我們在不斷的強調我們不想要的人或事物,仔細想想一切的抱怨的事物我們都無力改變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持續在心裡很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不斷的抱怨 然後抱怨對我來說是會傳染的,會自己傳染也會傳染給其他人相對的樂觀也是會傳染,一樣自身傳染也會傳給其他人 反正這本書的內容心得很簡單就是在一次重複停止說抱怨、批評、講閒話的習慣。 閱讀之後我嘗試的改變自己,都會想著家和萬事興,其實只要我自己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包容一切的困難生活感覺都會變得很美好,就看自己想不想這樣做而已。我現在終於懂了家人對我的碎念就是關心我,媽媽嘴裡的嚴格其實就是對我有信心希望,如今我不要再對任何事抱怨了我要把自己的心胸更開闊,這就是我讀懂的這本書的含義。這一切的(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目前第826/7774頁 [首頁][上一頁][824][825][826][827][828][829][830][831][832][83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