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27/7774頁 [首頁][上一頁][825][826][827][828][829][830][831][832][833][83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一年級寒假作業  15752  2021-02-23 12:58:19

{越鬱手札} {假性親密} 假性親密 是由探討人內心心理的防衛機制 以許多故事情節來使讀者融入其中 產生共鳴 得到驗證、紓解 甚至笑出聲 當中也具有療癒的效果 慢慢越走越深的方式 引領閱讀 逐步架構而成 能讓自己思考價值觀 在每個轉角與迷茫中重新拾回方向 有一段話我認為很有感觸 成年之後 , 當親密關係再見了童年的焦慮情境 , 我們又不由自主地跳起[招牌歌舞],一個人演,一個人看 表面上是照顧對方的感受 但卻令親密關係受到嚴重控制和膚淺化 彷彿都是局外人 卻都又焦慮不已….像是被說中 挖開內心般 那麼裸露 為何我們總在關係裡如次熟悉地扮演某種角色 又將別人視為某種角色對待 然後不知不覺走進膠著的互動中 感到傷心和挫敗 讀完這本書可能會在一些領悟上 刻骨銘心 - 越鬱手札 是一位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字療經過 作者認為上天和她作對 也或許是想鞭策她 使其生活不平凡 讓她和心中的小惡魔共存 總是將她置於死地卻又一次一次地活過來 身旁親友的陪伴 以及丈夫老師的指導,幫助 成為她與惡魔拉扯的最大動力 因為愛和陪伴的力量強大 生活漸漸恢復地有目標有理想 不再沉淪於負面思維中 並開始學會勇敢面對 走向陽光 給旁人久久不散的驚嘆 我看見了她字裡行間逐漸與自己和解的經過 背後散發出的巨大生命力 看完真的會不知不覺的驚嘆這些與意志力拚搏的人類 內心有多麼強大 看上去雖是容易可卻在那人的一生中耗掉多少青春 值得讚賞這些熬過來的毅力及勇氣 不但沒有毀掉她還使得她強大 歷經一番波折卻更了解更貼近自己內心最深的那一面 
      
109寒假作業  15272  2021-02-23 07:22:20

這本書裡講述了 20 個令人痛徹心扉的故事,這些故事的共通點就是「原諒」是 唯一且能讓自己復原起來的方法。其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故事是門諾教的美 德。 故事的內容描述了一名男子闖進了門諾教的社區綁架了 11 名小女孩並射殺了他 們,導致 5 人死亡 6 人重傷,犯人最終舉槍自盡,然而被害人家屬並未批判和 譴責,反而選擇原諒兇手成立基金會幫助兇手的家人。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例 子,「美國 911 事件」及「2014 年的鄭捷案」被害者家屬做任何事都無法換回 家人,他們只能選擇原諒或帶著仇恨過完自己的人生。 在這本書裡有提到被害人家屬成立基金會幫助兇手的家人,作者認為門諾人的 原諒是盲從的,我認同作者所說的,當一個小孩被殺害時,周遭人們沒有一個 是生氣的,這不符合人性,受害者顯得無關緊要,這種原諒似乎只是因為崇尚 上帝,這並不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有誰會願意活在受到慘無人道的對待時立 即原諒這些最殘忍邪惡行為的世界裡?我們有時也該保有一些憤怒,憤怒可以說 是文明進展的推手之一,我覺得擁有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好事,但不盲從的原諒 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舒適。這讓我想起之前的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 活中我們與惡的距離很近,如何學習原諒和與惡和平共存是我們人生中必學的 課題。
      
109-2寒假作業(第二篇)  14707  2021-02-23 01:16:39

青少年憂鬱症 據統計,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在青春前期(13-16 歲)約為 2%,至青春期後期(17-2 0歲)則增加 到 4%, 甚至有研究顯示,青少年約有 20%曾出現 貶低自己的想法,更有高達 40%的青少年出現明顯的憂鬱情緒。憂鬱症對青少年最大的殺傷力就 是:自殺。統計資料證實,台灣近十年來自殺比例持續增加,相較十年前成長 2 倍,尤其 15 歲至 24 歲青少年死亡人數第 2 名就是「自殺」,而這些個案有 87%的 青少年同時罹患憂鬱症。憂鬱症將於 2020 年成為全世界三大高負擔疾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中的第二名。根據統計,鄰近國家日本統計的 15 人中就有 1 人得過憂鬱症,而且自殺者中有28%的比例為罹患憂鬱症。憂鬱症將是在心血管疾病之外,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號殺手,因而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癌症」。 最主原因有以下幾點:憂鬱症為本世紀高負擔高失能的疾病。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與成年人憂鬱症有密切關係,所以應視為憂鬱症的預防治療。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從古籍文獻及現代研究仍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尤其臨床的療效評估更有待整合。憂鬱症的病患就存在我們周圍的人群, 可是他卻不一定會表現出來,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開心,很快樂,但是殊不知他們內心其實很難過,很渴望人家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但又不希望人家以同情的方式對待他們,如果當他們需要聊天,人家聽他們講話,我一定會盡量挪出時間,或許佔用你自己一點點的時間,一點點的開導,或許就會減少損失一條性命,你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可以從深淵把他們拉上來
      
109-2寒假作業(第一篇)  14707  2021-02-23 01:15:52

疫情衝擊下看中小企業 數位轉型發展 今年年初以來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也為所有產業的既有營運模式帶來許多挑戰。失業率也急速攀升的情況來看,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損害,前所未見。 在此波疫情影響下,產業受創嚴重,不僅跨國大型企業遭受波及,許多中小企業亦處於生存保衛的關鍵時刻。自3月宣布新冠病毒爆發以來,至5月為止的兩個月內,美國已有 10萬家小型企業永久關閉;更有社群媒體的調查顯示 500 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中,有3成的企業表示可能永久關閉。 在國內,受疫情影響最為明顯的是零售餐飲業;不過因為疫情,也有產業因此受惠,例如電商、物流及食品製造業等。其中,食品製造業因疫情降低民眾外出用餐意願,增加在家料理的風潮以及提升保健食品需求,也能避免出去外面與其他人接觸因此染疫,許多公司也採在家辦公,有些國家學生也是利用網路視訊的方式來上課,避免在學校引起群聚感染,這次疫情雖然台灣防疫做得很好,讓全世界都看到,甚至還將口罩、防護衣等輸出國外,雖然有些不全是用買賣的方式,但是這樣也能提升台灣在國際間的地位,有些餐飲業將實體銷售改成做成料理包或者是提供外送宅配的方式,讓客戶不需要出門,不需要接觸到太多人,就能吃的之前常吃的食物,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可能會減少員工薪資或是將一些員工解雇造成他們失業,轉型成功的能繼續生存下去,反之沒有成功的就會倒閉,員工失業,沒有了薪水就沒有辦法供應日常生活的開銷,那失業員工如何撐下去也是一個問題。
      
109-2寒假作業(第二篇)  14704  2021-02-23 01:12:09

文章標題:協助一位癌末個案獲得善終的護理經驗 面對善終這個詞,大家一開始聽到大概就是能夠讓臨終病人或面對疾病已經沒有解藥能夠解決的病人,給予的一項護理照護,而安寧療護及臨終關懷是近幾年來大家想努力推展的方向,除了臨終患者是首要對象之外,病人的家屬以及些許的醫護人員也是需要去推展及教育的對象,目的主要是如何讓臨終病患能夠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感到滿意、舒適與安逸,讓所有人為了將來在面對死亡時可以不害怕、不會沒有思考方向,且也將自己人生中的願望達成…等等,這些都是以後像要去達到的目標。 而在台灣看來,善終的觀念與看法好像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太相同,而護理人員仍是面對病患與家屬的第一線人員,對於臨終照護的相關概念更是應該需要去有一定的了解。有些醫院有設置安寧照護病房,有些沒有,所以這就讓善終概念的執行,局限在於少數的醫療院所,並無台灣全面的統一執行。可能就會導致各區域想法觀念有偏差的觀念,但如果能將善終的概念全面推展在所有的醫療院所,並透過醫護人員、家屬的團隊合作,將善終的觀念及好處全面傳播並施行,這樣還有助於患者及家屬渡過人生重要的一里路。
目前第827/7774頁 [首頁][上一頁][825][826][827][828][829][830][831][832][833][83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