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14784 2021-02-22 21:18:2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81 姓名 李苡暘
作者姓名 白秋鳳 、 蘇淑芳 、 顧雅利
西元出版年 2011 文章標題 中護學報
期刊名稱I 一位長期照護機構精神疾患暴力、社交、自尊之護理經驗 卷(期) 10
起訖頁數 001-012
作者姓名 余麗華 、 陳文意 、 梁亞文
西元出版年 2011年 文章標題 中護學報
期刊名稱II 老化與自殺死亡率之關聯性研究 卷(期) 10
起訖頁數 2011
【自訂一主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本文個案從小面對失能和危害性的家庭,加上案父對家人的暴力和虐待行為,負向坎坷的成長經
驗,造成個案的精神分裂,引發筆者於98 年1 月6 日至7 月12 日期間運用病歷查閱、觀察、會談
及五大層面評估等方式進行個案資料的收集,發現個案有[對他人暴力行為]、[社交互動障礙]、[長期
性低自尊]三個護理問題。筆者於照護個案的過程中,藉由三階段暴力的處置,情緒和衝動控制與管
理,社交和主見、及「賦能」等訓練,使個案的暴力、社交、和自尊等問題獲得改善。筆者建議長
照精神護理人員宜多與住民間密切連結,以營造一個精神住民溫暖氛圍之「新家庭」,於此新家系
統中重建自己的能力、自尊、和人際關係。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和壓力的增 加,精神分裂患者會出現慢性化的症 狀,當家庭支持資源不足時,
則需要 以社區為導向的精神醫療,來取代傳 統的醫院照護模式,台灣的精神護理 之家由 1997 年的
22 家增加至 2010 年 的 34 家,社區精神長照機構有增加的 趨勢(行政院衛生署,2011;蕭、謝、
張、曾,2006)。有鑑於長期照護機 構精神疾患的尊嚴和社交之需求,精 神單位護理人員應增進精
神疾患的自 信心與自主權(蔡,2007)。筆者目 前服務於精神醫療社區機構,此個案 自幼生長於功
能不足之家庭,父親因 精神疾病而導致暴力行為,母親又有 智能不足障礙,個案坎坷的成長歷 程,
透過社會局安置入住精神養護中 心,於中心出現習得之暴力行為,造 成社交互動障礙,和低自尊等
問題, 故引發筆者欲照護此個案的暴力、社 交、和自尊等問題之動機,期望個案 透過學習有效的因
應方式,來處理自 己的情緒和衝動,及訓練其適當合宜 的社交技巧,和強化自我價值感,來 重建此
個案自我控制能力與自信心
自殺是世界性的心理衛生議題,了解引起自殺的相關風險因子,將是自殺防治的重點。本研究旨在
探討人口老化與社會整體自殺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藉以提供政府研擬自殺防治措施參考。針對。
人口老化與社會整體自殺死亡率做時間序列趨勢研究。相較於總自殺人數中65 歲以上自殺的比例,
65 歲以上自殺死亡率以及老齡人口比例對社會整體自殺死亡率的影響較大。研究結果支持人口老化
將可能造成社會整體自殺死亡率的弱傳動假說
老化是人類必經的階段,是家 庭、家族及社會需共同解決之問題。 老年人獨特的生活狀況及伴隨年
年齡的 身心變化,演變出複雜和多樣化的健 康問題,期望的老年生活, 以身體健 康居首,最憂心的
問題為「健康問題」 (36.9%)、「財務問題」(27.0%)及「自 己養老問題」(26.8%)
。老化對生理的影響因人而異, 受到化學或物理環境、疾病、生活型 態及遺傳等內外在因素影
響,有不同 老化生理特質的顯現。影響老年人心 理健康因素則包含生理狀況、社會人
際關係和生活壓力事件,常見的心理 問題有焦慮、哀傷、憂鬱和自殺
死亡率(mortality) 是常見的健康指標,也是瞭解一個族 群健康狀況最基本的指標,死亡率是 評估公
共衛生工作實施成效的重要指 標
台灣自殺死亡率易 受勞動市場的變動而有所影響
自殺防治的相關主管機關應 注意高齡化社會將可能引起全面性的 自殺死亡,而不僅是高齡者的自殺
死 亡增加的一般見解。
|
109寒假作業(1) 14877 2021-02-22 21:17:39
篇名
產科病房護理記錄改善專案
讀完這篇文章我認為護理記錄是提供醫療服務的重要資料,所以必須求完整和正確與具個別性,這樣要找個案資料的時候會比較方便,同時也呈現各專科疾病特色。產科病房人員經常因為工作量太大及護理記錄內容多且重覆認為太費時所以感到困擾。護理記錄的版面凌亂、內容大同小異、缺乏完整性、重複性高;書寫記錄耗時。建立涵括產婦生、心層面的『產後格式化護理記錄標凖』的記錄方式。藉由記錄方式改善的推行結果在內容完整性、書寫時間及人員滿意程度方面確實有顯著的成效,可作爲臨床護理記錄改善的參考。
|
糖尿病人的飲食行為改變 14858 2021-02-22 21:10:25
有很多人在糖尿病的初期,往往沒有感覺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而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惡化,初步發生時可發現口渴多飲,多食善飢或食慾減退,進而感覺頭昏頭痛,容易疲倦,嗜眠,全身無力感,體溫不隱,面色萎黃,頻尿或夜間多尿,尿味異常,尿液表面呈油狀,體重突然減輕,血糖高,尿糖高等症狀。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一個人的飲食習慣是從小就開始養成的,長大後的飲食行為則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不管是小時候的養成還是家庭或環境,都影響很大。當我們固定維持一種飲食方式時,是很難改變的。要治好糖尿病更需要先瞭解什麼是糖尿病,糖尿病是怎麼發生的,糖尿病有什麼症狀,糖尿病要怎樣保健,依照不同體質、病狀,然後調配以不同藥方,對症下藥,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眾多的糖尿病患,仍可達到治癒的最終目的。但也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要徹底改變飲食行為,而是要先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平常飲食習慣,最重要的是要多運動,吸收新鮮的空氣,其次是飲食的禁忌,更須注意血糖的控制。糖尿病並不可怕,要治好糖尿病必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調治,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應用中藥治療,配合醫師交代,嚴謹的做好個人日常保健工作,確定糖尿病是可以治好的。
|
閱讀心得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15642 2021-02-22 21:03:23
對我來說不管男跟女、女跟女、男跟男,在他們的世界中就是獨一無二的,即使你看不上眼又如何,對於愛就是這種感覺,大家都一樣,同性戀在現今的社會上越來越平凡,有人說因為在感情上受到傷害,因此感到害怕,所以只好在同性身上找到那種美好,聽過一些朋友的故事,在看過這本書,現在真的才了解這些事情,也許他們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珍愛,也許他們也希望得到每個人的認同,也許是我們該好好得檢討討檢,同性戀沒有什麼錯,有錯的是妳對她們鄙視的眼色,也許是我們該好好得檢討討檢才是,我們不該被傳統束縛,而且真正的愛是不看性別的,演藝圈有位名主持人,他大方的坦白自己是個同性戀,但外界對他主持的節目的喜愛都依然沒有改變,他勇敢的尋找自己所的喜好,不怕輿論攻擊、不怕在多的困難,這真的比我們所為愛付出的還要多,很多人因為感情的不順遂而自殺,或者因為不甘願分手而心生不屑引起殺機,但何不能學學他們勇敢的態度呢,同性戀其實就跟我們一樣都是正常的,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深陷在愛情的美好當中,同性戀也不例外,那一切都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感覺所始,追求自己的真愛沒有錯,在你批判他人你所得到的是也是一種鄙視的眼光,想想如果你是他你會是怎麼樣的一個心情呢,因為以前社會的不諒解所以才會那麼多人害怕做自己,但現在不一樣了,謝謝我在我身在台灣
|
109寒假作業 15240 2021-02-22 20:54:36
文章 大專院校學生人格特質及情緒管理之研究
學生在學期間利用課餘工讀或選修校外實習課程 至於未來畢業邁入職場,企業選才之道,對人格特質的重視度勝於專業度或原畢業學校。且情緒管理並不只是個人的課題,也是學校或企業所需面對的重要課題,因學生或員工的情緒,就像病毒一般具有感染力,若是良好的心情是可以促進彼此間的合作,有利於整體的效率,然而負面的情緒會影響到工作的效率,並很容易擴散蔓延。因此,研究以個案科大的學生為研究的對象,首先,針對大專校院學生個人的背景變項在「人格特質」及「情緒管理」兩構面上的差異性做一比較與確認,再透過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來檢驗大專校院學生其「人格特質」與「情緒管理」兩構面間之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 從各構面之整體性來看,性別及是否參加過社團兩者,對人格特質及情緒管理兩構面並未發現有顯著性的差異;是否參加過校內外競賽則僅在人格特質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至於年級別、學院別及有無工讀經驗三者,則在兩構面皆有發現顯著的差異性存在。大專校院學生之人格特質對情緒管理兩構面間的關係是有著顯著的正向關係。期能透過研究中所獲得學生人格特質與情緒管理的迴歸分析,建立一套人格特質的特性與情緒管理間之自我評估資料系統,讓學生參考,亦將可作為教師教學或班級經營的參考,進而提升教學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