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32/7706頁 [首頁][上一頁][830][831][832][833][834][835][836][837][838][83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9寒假作業-乳癌  14882  2021-02-22 19:30:24

乳癌可能會讓一個女性的外觀以及心靈都受到嚴重的創傷,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化療後,只會讓自己顯得更加不堪和自卑,看著身體上或手上的傷口,化療、放療的的痕跡,心裡方面都會害怕。所以,對於病患,應該採取適當的關心,探討環境以及外觀跟心理的壓力源,找出問題,或者可以請病患尋求情緒的抒發,例如:大哭一場,或者放聲尖叫。以上的兩種方法,可說是目前很多乳癌患者的釋放壓力的方式,心裡的困擾很容易出現緊張或焦慮的不同,例如:可能術後已有兩年了,仍然害怕會有復發的可能,心中就會充滿著焦慮以及不確定。或者另一種可能是社會壓力,擔心外界對自己的眼光,表面上表現的無可奈何,但是心裡卻是心如刀割,想說,我已經很痛苦了,你還想要我怎樣?每天都擔心自己化療死掉,還要接受他們的冷嘲熱諷,現在想想都替他們感到心疼,所以,趁著現在健康的自己,應當好好的充實自己,好好生活
      
寒假作業-是舒適生產之概念分析  14856  2021-02-22 19:27:04

這篇文章是有關於我們在上產科時所講的舒適生產,講述了舒適生產對於婦女的感受及影響等。 文章中寫到了生產對於婦女及家庭來說是一個很重大的事,而照顧者照顧者的態度與行為可以影響到生產婦女對於此次生產經驗的滿意度,然後舉了分別舉了典型案例,邊緣型案例,相關型案例以及相反案例這四種婦女在生產時受到的對待以及生產完後的情緒感受… 典型案例的婦女在生產時講自己的感受與護理師敘述了之後,護理師有去跟醫生商討以及與婦女商量,讓婦女感覺有自主權,並且教導婦女調整呼吸以及給予鼓勵,所以在最後生產完後,婦女是具有安全感的,而在相反例子中則是當生產婦女詢問護理師可否拿掉一下胎兒監視器,因為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時侯,護理師直接告訴他,你可以換姿勢,並且在告訴婦女丈夫之後隨機離開了待產室… 讓生產婦女在生產過程中缺乏了自主與安全感,最後對於此次生產經驗不太良好。 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覺得舒適生產不單單只是生理上面的緩解,也包含了讓婦女心靈上的安全感,自主感… 等,每個婦女在生產時都會感到疼痛與不適,而當護理師以及助產者能夠給予婦女自主感,安全感,以及讓婦女能夠緩解疼痛時,婦女便可以在此次生產完後感到不那麼害怕及痛。
      
寒假作業-運用治療性遊戲於一位學齡前兒童撕裂傷縫合之急診護理經驗  14856  2021-02-22 19:26:01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兒童對於治療性遊戲的反應與結果。 內容主要是在講一名7歲兒童因為撞傷額頭而受傷,評估前額撕裂2公分,因為病童聽到要執行傷口縫合,感到害怕而表現出情緒激動來表示抗拒,在經由護理師多跟兒童解釋與互動之後,讓病童了解傷口縫合,而願意配合治療。 文章中的孩童因為對於護理人員不熟悉,且害怕身體會疼痛,而感到焦慮,害怕,不願意接受治療,而護理人員首先先走到病童旁邊,蹲下來,用與他相同的角度,不讓他感受到有壓力,並慢慢的引導孩童講出為何害怕,而與病童建立友善的關係,接著在與病童講述為甚麼要傷口縫合,讓他不要擔心,接著,在與病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醫師縫合的過程,讓病童了解,最後在給病童口頭鼓勵的方式,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勇敢的,可以做到的,而願意配合治療。 最後,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學習到怎麼運用課本上的知識,實際運用在個案身上,也更能知道與兒童講解治療過程,也是需要技巧的,而不是單方面的講述,因為這樣兒童會不明白,也會恐懼,排斥,所以在面對病童的時侯,如果與他們更加的親近,並且使用讓他們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與他們溝通,變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結果。
      
臺灣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患者憂鬱症發生率 之世代追蹤研究  14859  2021-02-22 19:20:11

看完這篇文章我知道COPD世代併發憂鬱症風險是一般人的1.76倍,推估原因有兩種:1.受限病情慢慢惡化,患者將逐漸喪失日常生活能力而須仰賴他人協助,過程導致自我控制感與自尊心低落等情緒困擾,即可能造成憂鬱問題。2.憂鬱症罹病風險也可能和COPD引發的身體發炎反應有關,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體內的介白素和腫瘤壞死因子濃度都比一般人還多,而這個激素會加劇日後併發發妄想、幻覺或憂鬱症等精神異常疾病。 對此病人也有相對的照護模式,由不同專業背景的醫護人員組成,包括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呼吸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而因不同個案擬定適合不同個案的相關治療,以助於個案的恢復。
      
109-2二年級寒假作業  15112  2021-02-22 18:59:18

《你可以忙而不亂:停止抱怨、接納情緒、看清問題根源的52個正念練習》 正念要的是不是正向思考,而是把心定下來,感受此時此刻,專注當下不被各種憂慮、恐懼等情緒壓力淹沒,思緒要保持清晰,就能看見問題,心情平靜後,就能和自己的本心重新產生連結。 書裡面有五十二種簡單而且非常容易執行的練習法,讓人無論在生活的哪個時刻都能夠融入正念的狀態。書裡介紹的如何具體在生活中練習專注,與其抱怨時間不夠,不如練習放慢生活步調,讓你存在每個當下,掌握自己的時間! 當我們努力的讀書的讀書`工作、追尋物質的滿足或心靈的快樂時,其實運用的都是我們的祖先在陌生危險的世界中奮力求生存時,來自於大腦的反應我們會打或是逃。 我們現在不需像原始人般,奮力逃開野生動物的追殺,但是我們努力追求完美、成功、快樂和放鬆;同時又要費力逃開和那相反的事物,像是不完美、失敗、不快樂、忙碌等。這些行為,跟原始人永遠在奔忙中是一樣的。 我們的壓力會以各種方式出現,程度大小也不盡相同。這些壓力源自於我們糾結的想法、痛苦的情緒、不舒服的身心感覺,還有忙碌的行為等等。通常,我們會過度認同這些壓力,彷彿它們就是我們的一部份。你可能會發出我壓力好大或我快累死了這類的抱怨,但你要知道,你仍然是你,你並不等同於壓力,你只是在那一刻被壓力、還有被身體的疲憊逼迫到喘不過氣來。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當你覺得快被壓力與焦慮淹沒時,不要去思考它們,也就是說不要讓情緒感受變成想法,也不要加以分析或評斷。一旦你的思惟和負面情緒的能量一樣時,這些負面能量便會與你劃上等號,甚至是假裝是你而利用你。 利用正念覺知,我們就能自想法、感受、身體感覺和行為等經驗中抽離,看清它們的真面目,這即是能自然來去的短暫經驗。一如知名的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勒所說的:「與心智認同就會賦予它更多能量,觀察心智便能將能量收回來。」
目前第832/7706頁 [首頁][上一頁][830][831][832][833][834][835][836][837][838][83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