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倫理心得 14637 2021-02-22 19:52:03
生命倫理個人心得報告
醫療倫理針
我們藉由模擬醫療糾紛來真實體會所為的倫理四大原則:自主原則、不傷害 原則、行善原則以及公平原則。我們所拿到的個案資料內容較為繁瑣,因此也詢 問了醫生及老師的意見,經過小組討論後,也擬出了大略的劇本。在整齣戲劇當 中,我們推測最主要發生此糾紛的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醫病溝通」,這也暗示 在大醫院中,醫師一天可能要看近百位病人,很難多花時間在一位病人上,可能 為了節省時間,就用了一堆病人及家屬可能不甚了解的專有名詞去描述病情,然 而卻沒有去詳細解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結果卻造成了醫病之間的代溝。 對於案例中由醫師立場的省思、同理心、心得
通常醫師主要的失職之處就是沒有和病人達到完整的溝通,有可能只是一時 忙碌,而造成無法挽回的過失。其實醫師的態度以及角色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醫師的反應決定了大部分的結果,而最重要的便是要能以病人的感受為出發點來 做檢討,才有可能達到倫理的四大原則。體會病人的立場,是無論如何醫生一定 要能做到的首要原則,畢竟醫生最初的本意就是要服務大眾的。然而,病患那方 也得學會冷靜與理性的思考。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達到減少醫療糾紛的目的。
醫學之路或許是一項神聖且艱鉅的使命,醫生肩負著病人的安危及家屬的期 待,也許對普羅大眾來說,這是份苦差事,然而,當結果與家屬和病人的期待不 相符時,接踵而來的醫療糾紛等問題,讓醫病關係更為緊張,對病人或醫生而言, 這其實都不是他們所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我認為身為一位醫師,不能只是給 予病患醫療技術上的幫助,更要給予適度的關懷,就如同關心家人一樣,要懂得 對於案例中由病人立場的省思、同理心、心得
「傾聽病人、將心比心」,與病患和家屬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因為除了技術 與知識之外,醫師與人的溝通及對人的態度,都會直接影響到治療成果。這樣的 態度使我明瞭:醫師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在醫治生命,保持著一顆對人敏銳善 感的愛心,讓自己在為病人解除病痛之餘,更能讓病人感受到「生命的尊嚴」。 這是份既富挑戰性又令人感動而崇敬的工作,我期許能在未來帶著謙虛的態度、 體貼的關懷、豐厚的學養以及熟練的技術走入社會,以感性關懷及理性慎思的態 度,懷著對醫療的熱忱,為世人的幸福盡一份心力。 運用微觀錄影方式進行案例演練學習方式的心得
修了這門課,不僅讓我了解醫業最真實的一面,也使我對醫學倫理的理念有 了初步的理解。讓我印象深刻的「四大原則」,自主原則:不隱瞞病人病情及診 斷,保護病人的隱私,告知病人足夠的訊息,並獲得病人的同意方可對病人進行 醫療處置;不傷害原則:謹慎地執行以達到「適當的照顧標準」,並避免讓病人 承擔任何不當的、受傷害的風險;行善原則:進一步關心並致力提升他人的福祉; 公平原則:公平地分配醫療資源、尊重人的權利及尊重道德允許的法律。縱使在
實際上無法完全適用,但是,我想只要在醫療行為當中,時時刻刻都要有這把尺 在我們心中,可以減少甚至避免醫療糾紛或問題的發生。
|
109寒假作業-乳癌 14882 2021-02-22 19:30:24
乳癌可能會讓一個女性的外觀以及心靈都受到嚴重的創傷,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化療後,只會讓自己顯得更加不堪和自卑,看著身體上或手上的傷口,化療、放療的的痕跡,心裡方面都會害怕。所以,對於病患,應該採取適當的關心,探討環境以及外觀跟心理的壓力源,找出問題,或者可以請病患尋求情緒的抒發,例如:大哭一場,或者放聲尖叫。以上的兩種方法,可說是目前很多乳癌患者的釋放壓力的方式,心裡的困擾很容易出現緊張或焦慮的不同,例如:可能術後已有兩年了,仍然害怕會有復發的可能,心中就會充滿著焦慮以及不確定。或者另一種可能是社會壓力,擔心外界對自己的眼光,表面上表現的無可奈何,但是心裡卻是心如刀割,想說,我已經很痛苦了,你還想要我怎樣?每天都擔心自己化療死掉,還要接受他們的冷嘲熱諷,現在想想都替他們感到心疼,所以,趁著現在健康的自己,應當好好的充實自己,好好生活
|
寒假作業-是舒適生產之概念分析 14856 2021-02-22 19:27:04
這篇文章是有關於我們在上產科時所講的舒適生產,講述了舒適生產對於婦女的感受及影響等。
文章中寫到了生產對於婦女及家庭來說是一個很重大的事,而照顧者照顧者的態度與行為可以影響到生產婦女對於此次生產經驗的滿意度,然後舉了分別舉了典型案例,邊緣型案例,相關型案例以及相反案例這四種婦女在生產時受到的對待以及生產完後的情緒感受… 典型案例的婦女在生產時講自己的感受與護理師敘述了之後,護理師有去跟醫生商討以及與婦女商量,讓婦女感覺有自主權,並且教導婦女調整呼吸以及給予鼓勵,所以在最後生產完後,婦女是具有安全感的,而在相反例子中則是當生產婦女詢問護理師可否拿掉一下胎兒監視器,因為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時侯,護理師直接告訴他,你可以換姿勢,並且在告訴婦女丈夫之後隨機離開了待產室… 讓生產婦女在生產過程中缺乏了自主與安全感,最後對於此次生產經驗不太良好。
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覺得舒適生產不單單只是生理上面的緩解,也包含了讓婦女心靈上的安全感,自主感… 等,每個婦女在生產時都會感到疼痛與不適,而當護理師以及助產者能夠給予婦女自主感,安全感,以及讓婦女能夠緩解疼痛時,婦女便可以在此次生產完後感到不那麼害怕及痛。
|
寒假作業-運用治療性遊戲於一位學齡前兒童撕裂傷縫合之急診護理經驗 14856 2021-02-22 19:26:01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兒童對於治療性遊戲的反應與結果。
內容主要是在講一名7歲兒童因為撞傷額頭而受傷,評估前額撕裂2公分,因為病童聽到要執行傷口縫合,感到害怕而表現出情緒激動來表示抗拒,在經由護理師多跟兒童解釋與互動之後,讓病童了解傷口縫合,而願意配合治療。
文章中的孩童因為對於護理人員不熟悉,且害怕身體會疼痛,而感到焦慮,害怕,不願意接受治療,而護理人員首先先走到病童旁邊,蹲下來,用與他相同的角度,不讓他感受到有壓力,並慢慢的引導孩童講出為何害怕,而與病童建立友善的關係,接著在與病童講述為甚麼要傷口縫合,讓他不要擔心,接著,在與病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醫師縫合的過程,讓病童了解,最後在給病童口頭鼓勵的方式,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勇敢的,可以做到的,而願意配合治療。
最後,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學習到怎麼運用課本上的知識,實際運用在個案身上,也更能知道與兒童講解治療過程,也是需要技巧的,而不是單方面的講述,因為這樣兒童會不明白,也會恐懼,排斥,所以在面對病童的時侯,如果與他們更加的親近,並且使用讓他們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與他們溝通,變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結果。
|
臺灣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患者憂鬱症發生率 之世代追蹤研究 14859 2021-02-22 19:20:11
看完這篇文章我知道COPD世代併發憂鬱症風險是一般人的1.76倍,推估原因有兩種:1.受限病情慢慢惡化,患者將逐漸喪失日常生活能力而須仰賴他人協助,過程導致自我控制感與自尊心低落等情緒困擾,即可能造成憂鬱問題。2.憂鬱症罹病風險也可能和COPD引發的身體發炎反應有關,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體內的介白素和腫瘤壞死因子濃度都比一般人還多,而這個激素會加劇日後併發發妄想、幻覺或憂鬱症等精神異常疾病。
對此病人也有相對的照護模式,由不同專業背景的醫護人員組成,包括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呼吸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治療師,而因不同個案擬定適合不同個案的相關治療,以助於個案的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