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42/7706頁 [首頁][上一頁][840][841][842][843][844][845][846][847][848][849][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書名:護理雜誌 癌症病房護理人員之工作壓力  14865  2021-02-21 22:51:23

書名:護理雜誌 癌症病房護理人員之工作壓力 心得:我對癌症沒有太大接觸跟感覺,但我家裡有一個帕金森的病人還患有路易體失智,從一開始的手抖到脾氣不穩再到吞嚥困難最後臥床,整個過程非常艱辛,醫院是我們長跑的方,住過加護病房,住過亞急性病房,遇過叫我們放棄的醫生,也簽過DNR,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簽認那份同意書就是不孝或是我們不就他,但我相信沒有人會願意看著自己家人如此痛苦,我的爺爺清醒時會忘記自己生病會想起來走路,但有時會有幻影或是將夢跟現實搞混時期緒不穩的情形,後期臥床因為喝水會嗆到導致吸入信肺炎反覆住院好幾次,天氣不穩著涼身體不舒服他也都知道,喉嚨有痰但他自己部會咳出來,後來家裡都要被氧氣機跟抽痰機,這應該跟癌症一樣是很痛苦吧。看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在那樣環境下工作的護理人員很了不起,每天看著壁人們如此痛苦自己卻能做的不多,也很常遇見生理死別的問題,看著近來病房的病人如此痛苦但每個病人都如此堅強,自己就更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現在醫療發達也有很多人抗癌成功,但我認為在這種比較低氣壓的環境下工作,每天最終要的是整理好自己的心情陪這些病人一起努力。在這次的作業中我發現了每個護理人員很了不起的,也重中了解很多事情背後的辛苦跟不容易,我打從心裡佩服那些堅持自己夢想跟心願及為社會服務的人,也很佩服護理人員們。
      
讀書心得  15287  2021-02-21 22:47:11

書名:夢的解析 作者:佛洛德 作者在本書中以关量實際的夢闡述了他的理論,並對夢的來源,夢的選擇和夢的運作過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論述,同時探討了關於精神方面的許多問題, 說明了精神與夢之間的關係。 夢的解析是精神分析科學的基石,精通釋夢技術的人也就掌握了理解精神病症狀、神話、童話、民間傳說和宗教儀式的重要鑰匙。 即便如此,其中一些關於理學方面的理論, 比較拘泥於醫學領域,還有一些內容由於缺乏連貫性,會給一般讀者帶來一定的困難。譯者考慮到這些問題會給我們讀者帶來的困擾,因此在翻譯時將原文進行了適當調整,以便讀者能較容易地理解「弗氏」理論和他的這部傳世之作。 從夢的解析來看的話,我們還能看出夢中某一成分經常就是新近某種印象的再現。 但是這種成分很有可能和真正致使夢的刺激同屬外思想的範疇,可能是來源於一個無甚聯繫的印象很近的思想,而經過一些聯想得以找出它和真正致使夢的刺激的聯繫。 因此夢的內容聽起來變幻多端,實際上就在於這兩種情況的選擇到底要不要經過置換過程。我注意到既然已經有這種「選擇性」存在,夢本身必然會有各種不同層次的內容,正如醫學上解釋各種意識狀態的變化幅度時,我認為這是腦細胞由部分清醒向全部清醒的轉化過程同樣。
      
三年級寒假作業2  14664  2021-02-21 22:46:30

產婦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心得 這篇文章主要在於分享照護一位遷移至護理之前住民嚴重憂鬱與無望感之護理經驗,個案因罹患腦血管疾病造成身體功能障礙及外觀改變、導致拒食、不理人,又因遷移至陌生環境產生的限制及目睹室友的急救過程後,形成社交完全中斷,嚴重憂鬱、無望與完全自我放棄,經由觀察個案行為與情緒改變與家屬、工作人員、機構與筆者的配合之下,個案再一次開始打開心胸,在一般的互動中已開始能表達個人感受。根據Erikson社會心理發展任務,老年期是發展自我統合對絕望。對老年人而言,統合良好者,其結果就是智慧,未完整者,在生命最終階段,會經驗到絕望、憎惡、痛苦與恐懼。目前護理之家的服務對象多為日常生活功能差者,照護重點多偏重於日常生活照顧,忽略住民其他方面需求,其中以心理需求最易被忽視。曾指出住民的生活品質量表中,在心理/靈性、以「有個快樂的晚年或退休生活及」及「自己的外觀」得分最低。令罹患慢性疾病患者常發生無望感,據估計70%自殺者,死亡時患有一種以上的疾病,他們產生無望感的可能性與其 慢性疾病造成之失落恰成正比。若不加處理,咎悔變成自我摧毀之循環,最後導致沮喪及無望而加速死亡。護理人員應協助機構老人適應及接受目前的生活和外觀,早期發現問題並提供適宜護理措施,預防沮喪及無望感發生,提昇住民與家屬互動品質,讓老人在身、心、靈皆健康的情況下,正向積極面對自己人生,享受美好晚年生活。
      
三年級寒假作業1  14664  2021-02-21 22:45:49

護理之家一位無望感住民的護理經驗心得 這篇文章主要在於分享照護一位遷移至護理之前住民嚴重憂鬱與無望感之護理經驗,個案因罹患腦血管疾病造成身體功能障礙及外觀改變、導致拒食、不理人,又因遷移至陌生環境產生的限制及目睹室友的急救過程後,形成社交完全中斷,嚴重憂鬱、無望與完全自我放棄,經由觀察個案行為與情緒改變與家屬、工作人員、機構與筆者的配合之下,個案再一次開始打開心胸,在一般的互動中已開始能表達個人感受。 根據Erikson社會心理發展任務,老年期是發展自我統合對絕望。對老年人而言,統合良好者,其結果就是智慧,未完整者,在生命最終階段,會經驗到絕望、憎惡、痛苦與恐懼。目前護理之家的服務對象多為日常生活功能差者,照護重點多偏重於日常生活照顧,忽略住民其他方面需求,其中以心理需求最易被忽視。曾指出住民的生活品質量表中,在心理/靈性、以「有個快樂的晚年或退休生活及」及「自己的外觀」得分最低。令罹患慢性疾病患者常發生無望感,據估計70%自殺者,死亡時患有一種以上的疾病,他們產生無望感的可能性與其 慢性疾病造成之失落恰成正比。若不加處理,咎悔變成自我摧毀之循環,最後導致沮喪及無望而加速死亡。護理人員應協助機構老人適應及接受目前的生活和外觀,早期發現問題並提供適宜護理措施,預防沮喪及無望感發生,提昇住民與家屬互動品質,讓老人在身、心、靈皆健康的情況下,正向積極面對自己人生,享受美好晚年生活。
      
寒假109-2讀書新得  14791  2021-02-21 22:44:4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88 姓名 陳宜嫻 作者姓名 邱淑卿,陳筱瑀 ,蔡惠美,蔡秋月,張淑芳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運用不同視角探討學童近視防治工作之困境 期刊名稱I 學校衛生護理雜誌 卷(期) 26 起訖頁數 P47-51 作者姓名 許秀櫻 蘇誌培 蔡秀鸞 西元出版年 2020年 文章標題 急診專科護理師於COVID-19防疫期間之角色與功能 期刊名稱II 台灣專科護理師學刊 卷(期) 7:1 起訖頁數 P12-17 【自訂一主題】:關於這次新冠狀肺炎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關於這次的新冠狀肺炎我覺得台灣已經算控管不錯了,比起其他國家我覺得大家都做得很好,當然醫 院的防疫措施不可少,在近期桃園突然爆發有疫情且擴散到醫生及護理師都有,一開始會覺得那位護 理師為甚麼沒有到大醫院塞檢,而是在診所造成更多擴散機會,但其實同理心去面對的話,或許他有他 的顧慮在,但這次的狀況其實每位護理人員都很辛苦,要待在醫院穿著防護衣戴N95口罩全副武裝,不 能回家陪家人怕傳染且還要照顧個案,這些真的都很辛苦,當他們脫下裝備的模樣其實看了都會很心 疼,更心疼的是曾經一則報導說最近的距離僅僅只隔一片鏡子卻抱不到小孩,那個畫面看了真的很心 疼,護理師和醫生總是為大家冒險衝第一線,為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的安全,真的很值得敬佩,他們的 辛苦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懂的能體會的,所以我覺得有時候疫情爆發當護理師被確診也不是他想要的, 這一開始的初衷都是為了個案的健康,不是因為是護理師事情就被放大看,多點關心同理心這才是他 們想要的,站在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們真的都辛苦了,希望未來能成為和他們一樣偉大的人
目前第842/7706頁 [首頁][上一頁][840][841][842][843][844][845][846][847][848][849][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