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0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5201 2021-02-21 20:38:5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乙
學號 1085101094 姓名 游家綺
書名 不被壓力綁架 作者 戴夫˙亞雷德博士
出版社 三采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7年 5 月5日
索書號 176.5410122017093786 ISBN ISBN978986342826800360
作者姓名 江承曉 劉嘉蕙
西元出版年 2008年 文章標題 青少年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之探討
期刊名稱I 嘉南學報 卷(期) 34
起訖頁數 595到607
【本書籍與文章重點摘要或佳句】
1書籍摘要:掌控焦慮:焦慮是生活中很多問題的來源,只要能變成燃料,就能在生活中發揮得很好。
2 適應環境:生活中常會有無形的壓力,但能在環境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真正適應環境。
3 壓力下正向思考:在有壓力時正向思考是轉移壞想法的辦法,而且適當的壓力,自然的思考方面就會比較正向。
4.書籍佳句:如果你沒壓力,根本不可能成功,所以別讓壓力成為你的敵人。
5.善用壓力讓你表現無極限。
1.文章摘要:青少年之生活型態,會影響未來成年生活及社會發展,由於生活型態與慢性病,意外傷
害,心理健康等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如何激發個人自動地為自己行為負責,在幼年到青少年階段養
成健康之生活型態,非常重要。
【本書籍與文章閱讀後心得感想】
藉由這本書我了解到壓力並不是那麼的可怕,就像是不久前我們班上參加了一場啦啦隊的比賽,我
們在練習時常不被看好,也很散漫,有時大家也會鬧脾氣,重點是在預演的時候也是跳得很不好,
但是,在比賽的壓力下為了拿第一,為了證明我們護二乙不是最爛的,全班都被壓力激發使出了洪
荒之力,最後我們都拿第一名回來,然後呢?又像是寒假快結束了,在時間與精神天人交戰之下
因此激發不少壓力,以至於能夠在時間限制內完成此項作業。由此可知,若是能將壓力的能量適當
運用,發揮最高效能,壓力便能成為生活中的潤滑劑,增進工作與學習的效率。青少年的生活型態,
會進而直接影響未來成年生活及社會發展,由於生活型態與心理健康等有密切的關係,激發個人自
動地能爲自己行爲負責,在出生到青少年階段養成健康的日常生活型態,非常重要,各個因素環環
相扣。這篇文章嘗試在壓力調適、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促進議題方面,加以深討。青少年時期若能
養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促進行爲,往往有助於成人時期的生活適應,能夠教師或成人若不能了解青少
年對白我的看法,自我實現的能力,對壓力的因應與調適的狀況,自我情緒的管理能力及人際關係
的情況,則無法對青少年有具體而有效的協助,使人們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適度的縱力可以讓青
少年學習責任心,但是過度的壓力卻有礙身心健康。有效的情緒管理,可作爲個人在面對壓力環境
時的有效因應因子。我認為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休閒活動,例如唱歌運動閱讀等。從事休閒活動是舒
解壓力的一種方式,長久做相同的事情會感到乏味失去動力,所以找一個喜愛的又有意的休閒娛樂
是生活的潤滑劑,使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色彩。
|
剛好就能多活10年 15158 2021-02-21 20:36:41
本書作者認為人體健康是一種動態狀態,時常在健康狀態與生病狀態中擺盪,並非靜止不變。此外,比起先天的基因,後天的生活方式其實對於健康的影響更大,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遵循瑞典語 lagom 的適量原則,不追求全有或全無的極端,而是選擇剛剛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則可減少產生自由基,避免引發長期發炎,降低罹患癌症等相關疾病的風險。
身體健康如下:
1、口腔健康
2、飲食
3、飲品
4、運動
5、體重
6、睡眠
7、日光
8、管理壓力
9、樂觀
10、社交
本書提到的 10 個健康原則就有 3 個和心理健康相關,如管理壓力、保持樂觀、良好社交,再次印證心理健康很大程度會影響生理健康,唯有心理與生理都處於良好狀態才是真的健康。而在現今社會人際互動越來越疏離(例如家庭、鄰居間關係淡薄)又越來越緊密(藉助於Facebook 與 LINE 等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的情況下,建立與維繫深度人際關係的能力相形重要。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健康是人生一切的基礎,唯有身心健康才能追求自己的夢想,也因此我時常在尋找是否有健康生活的準則 (principles),除了希望自身依循外,也希望能推廣給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能擁有健康。因此,我很開心發現這本書的概念和自己追求的東西不謀而合,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健康核心架構,講求 lagom (適量) 與避免長期發炎,並提出 10 項讓人更健康與長壽的提示。雖然這 10 項提示不一定適用所有人,但我認為對多數人而言都相當具有參考價值,也可由此衍伸出每個人各自的健康指標與原則。我希望以此書作為起點,學習更多健康相關知識,並擔任健康推廣大使,讓周遭的人都能更健康。
本書作者認為人體健康是一種動態狀態,時常在健康狀態與生病狀態中擺盪,並非靜止不變。此外,比起先天的基因,後天的生活方式其實對於健康的影響更大,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遵循瑞典語 lagom 的適量原則,不追求全有或全無的極端,而是選擇剛剛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則可減少產生自由基,避免引發長期發炎,降低罹患癌症等相關疾病的風險。
身體健康如下:
1、口腔健康
2、飲食
3、飲品
4、運動
5、體重
6、睡眠
7、日光
8、管理壓力
9、樂觀
10、社交
本書提到的 10 個健康原則就有 3 個和心理健康相關,如管理壓力、保持樂觀、良好社交,再次印證心理健康很大程度會影響生理健康,唯有心理與生理都處於良好狀態才是真的健康。而在現今社會人際互動越來越疏離(例如家庭、鄰居間關係淡薄)又越來越緊密(藉助於Facebook 與 LINE 等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的情況下,建立與維繫深度人際關係的能力相形重要。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健康是人生一切的基礎,唯有身心健康才能追求自己的夢想,也因此我時常在尋找是否有健康生活的準則 (principles),除了希望自身依循外,也希望能推廣給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能擁有健康。因此,我很開心發現這本書的概念和自己追求的東西不謀而合,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健康核心架構,講求 lagom (適量) 與避免長期發炎,並提出 10 項讓人更健康與長壽的提示。雖然這 10 項提示不一定適用所有人,但我認為對多數人而言都相當具有參考價值,也可由此衍伸出每個人各自的健康指標與原則。我希望以此書作為起點,學習更多健康相關知識,並擔任健康推廣大使,讓周遭的人都能更健康。
|
109寒假作業 15357 2021-02-21 20:36:10
用對情緒可以幫自己療傷
作者:水島廣子 ; 駱香雅譯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24日
人生的這條道路上,會遇到許多支持我們的人,總給我們力量和安慰,讓我們有動力再往前走,相對的,也會遇上打擊我們,否定我們,長時間給我們精神上的壓力,我們人在被長期的壓榨之下,其實很多人都已經忘了疼痛,也麻痺了對壓力的感覺。
因此,人們在壓力之下,漸漸的生病了,不自覺中,總是在情緒的爆發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疲憊不堪,才懂得藉由看精神科醫生來治療,但是有的人礙於面子關係不承認自己原來已經生病了,選擇自我欺騙也不願意看醫生,就這樣才會出現有一種書專門教我們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
其實什麼方法都好,看自己喜歡什麼,只要不違法,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的狀況之下都好!人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堅強,人們總以為很多事都可以自己一肩扛下,卻忘了人不是萬能的,有時候還是需要找人聊聊,但是要找對人,千萬別找到一個比自己負面能量還大的人,這樣可能會變成兩個人一起抱著哭的窘境,問題沒解決反而讓自己的心更累了。
人這一生要學的就只有兩個字:轉念!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我所願,也不是人人合我意,只有讓自己學會就算在逆境中也要懂得告訴自己,黑暗過去就是黎明,風雨過後就是彩虹,鼓勵自己不要放棄,就如書中所說的「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輸掉自己就能贏回來」,如果連自己都放棄了自己,那就真的是全盤皆輸了!
|
寒假讀書心得 15216 2021-02-21 20:11:17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丙
學號:1085101109
姓名林婷儀
書名:立即見效,一輩子都受用的10堂情緒管理課
作者:楊婕
出版社:創建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最新版
這本書裡有許多篇的小故事與道理,像其中的一篇就說到關於比較與羨慕的故事。
有一位國王每天都要審批無數的公文,他覺得很煩燥,他時常要是能像神仙一樣四處雲遊,逍遙自在該有多好。
有一天,他去了花園散散心,但眼前景象讓他吃驚,原本綠意盎然的花園竟然一片凋零,於是他焦急的問橡樹;你怎麼枯萎了?
橡樹回說:我見松樹比我高,所以我把根拔出了土地。
國王轉頭問松樹:那你怎麼也枯萎了?松樹虛弱的說:我不能像葡萄一樣結出可口的果實,所以我很難過。
國王望向奄奄一息的葡萄說:葡萄你又是怎麼枯萎的?葡萄氣憤的說:因為我無法像玫瑰一樣開出美麗的花朵,所以我很忌妒她。
國王失望地想要離開花園,卻發現腳下的一株小草開得十分茂盛,國王欣慰的問他說:你的同伴都枯萎了,為什麼只有你依然平安無事呢?小草回說:我叫安心草,我安心做我的小草。
我覺得人各有各的好,像橡樹的郁郁蔥蔥 繁茂的樣子與松樹的傲然挺立都別有風味;葡萄也是,即使不能像玫瑰那樣開出美麗的花朵,她也是擁有令人羨慕的飽滿果實。我們不能一味的去羨慕他人所擁有的,並不斷的與人比較,這樣只會被自己的慾望所支配導致自己越來越不滿足且總是愁眉苦臉著。
因此我們要學會知足,俗話說知足常樂,只要懂得知足就不會被欲望牽著鼻子走,才能體會到快樂。
|
寒假作業 15630 2021-02-21 20:00:17
書名:它
作者:史蒂芬·金
這個故事在講一個男孩被那個小鎮的小丑惡靈抓走,所以他的哥哥跟他的一群朋友救他的弟弟,在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多恐怖的事情,在結局他們也打敗了小丑,可是哥哥也發現他的弟弟已經死去了,史蒂芬金在恐怖小說的地位是沒有人可以質疑的,所以我很喜歡史蒂芬金的作品,《牠》這本小說裡很吸引我的一個元素是朋友間的深刻情誼,不管怎樣都不會改變,這本書裡的小丑可怕嗎?對我來說,小丑是可怕的,它藏在不見天日的下水道裡,從幽暗的下水道裡呼喚妳,它無法控制人,但卻能勾出人性之惡,它會用盡各種的辦法將你引到它身邊,它會狠狠地掐住你的脖子,卻不殺死你,它會將你吊起來慢慢吞嚥,但是小丑的惡在人性之惡面前根本微不足道,這本書裡將人性的惡清楚的描繪出來,在主角的小鎮裡有幾個不良少年,他們欺負人沒有理由,也許是你比較矮,也許是你長得胖,也許是你戴個眼鏡,就會把你抓起來拖到河裡打,在我看來,人性的惡是遠過於一切的。這本書打敗小丑的方法就是戰勝恐懼,小丑會用恐懼削弱你的意志,可是只要戰勝恐懼,被削弱的就是小丑,我覺得戰勝恐懼這一點很重要,我覺得我在生活中也害怕太多東西了,也許我也要學著慢慢戰勝恐懼,以上是我的心得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