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 14629 2021-02-21 15:43:29
運動跟心臟病的影響
據我所知的心臟病原因有很多,危險因素有性別、年齡、抽菸、高血壓、血中之 脂肪含量及遺傳等等內在因素,然而現代人因工作太忙碌、生活緊張和焦慮等等外在因素,而增加危險因素,所以造成心臟病的機率就特別大,我讀的這一篇是能對心臟病患者適合的運動項目,因為有些運動對心臟病患者不適,如舉重、短跑,或是運動強度較高等等的競技類項目,心臟運動能針對不同患者的體能狀況給予適當的心臟運動,也個別擬定運動訓練計畫,能讓患者有效提升運動能力,也降低了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素,也緩和了患者的情緒,曾敬患者重新從事活動與工作的自信,心臟運動的類型是有氧運動為主,低負荷肌力訓練及柔軟度訓練為輔,心臟運動分期為四個,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加強期即持續期,第一期是開完刀或心肌梗塞後,運動計畫得先針對患者才能安排,他們的目的是自我照顧及行走能力,第二則釋出願一週,第三則是運動頻繁一週2-3次,第四則是需讓病人回工作崗位,或選擇在居家環境做訓練,也得學習自行測量新、血壓及運動不適,總結來說心臟病患的運動處方擬定與執行在整個醫療計畫中是急迫解決的問題,特別是開心手術後的患者,過去的運動計畫概念,是對從症狀的呈現,去思考運動的方法,所以我們的在運動這方面的設計上多花費些功夫,也讓指導者多加認識運動訓練介入對心臟病患者正面的影響,也能更加確定心臟運動訓練的重要性之一
|
寒假作業 14629 2021-02-21 15:42:05
糖尿病
我對糖尿病的認知是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引起醣類、脂肪及蛋白質等營養物的代謝異常,他的解決辦法也有很多,也不是只有食物的該善,還有運動及藥物的療法,糖尿病缺乏的重要營養素比如有鈣、鉀、膳食纖維、鎂、胡蘿蔔素、維生素A、C、E等,這一篇是要告訴我糖尿病有益的食物,總共有10種食物能改善糖尿病,有綠色葉菜類、番茄、漿果、柑橘類水果、全穀類、地瓜、深海魚類、堅果、化劑維生素E、脫脂奶與優酪乳及豆莢類,這些都是對糖尿病有益的食物,首先是綠色葉菜類,吃這個是因為它的營養素價值很高、熱量低且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是個很好充饑的食物,還能增加飽足感,這謝菜也能減少醣類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它降低餐後的高血壓和胰島素抗性,但這些葉菜類還是有不能吃太多的,比如馬鈴薯、玉米、山藥、芋頭和豌豆,這些跟其他的葉菜類有很多同的地方,他們都含有高量澱粉及熱量,營養成分五穀雜糧類相似,第二種是番茄,番茄是含有重要的營養素如維生素 C、鐵、維生素 E 等等的,蕃茄不只營養豐富,且糖分少、膳食纖維多,能夠幫助患者消化,是飯後的不錯選擇,第三種是漿果,漿果的品種有所不同,大大小小各種尺寸都有,結構與風味也不一定相同,但營養價值卻相似如紅覆盆子、藍莓、草莓和蔓越莓等等的,都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漿果雖是非常有益健康的水果,但對腎臟患者來講是不能吃太多的,因為裡面含有草酸鹽,,如果食用太多的話會導致患者草酸鹽聚積在體液中太多而引起結晶,害患者的病情嚴重,第四種是柑橘類水果,有葡萄柚、柳橙,檸檬和萊姆等等的,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則柳橙含有植物固醇是種結構類似膽固醇的化學物質,可和膽固醇在腸道裡競爭吸收的管道,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量,第五種是全穀類,如含胚芽和麥麩的全穀類,它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如正確選擇早餐的穀類食物是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的好時機,不僅可以幫助早餐後血糖控制,還能使一整天的食量減少,對體重的控制也有益,第六種地瓜,地瓜含高量維生素 A 和膳食纖維,升糖指數低於馬鈴薯,第七種是深海魚類,魚提供了蛋白質,對患者來說可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延緩血液凝集,保護心臟血管,第八種是堅果如杏仁、花生、胡桃、腰果等堅果類含有多種對糖尿病患者有益的營養素,它含有有益的脂肪,可以降低膽固醇,維持動脈血 管的健康和彈性,並減少胰島素抗性,並幫助血糖穩,但熱量高,若未控制食用量,過量攝取將不利於體重控制,第九種是脫脂奶與優酪乳,有豐富的鈣質與維生素 D,可以幫助骨骼及牙齒的健康,且維生素 D 可維持鈣的正常代謝,促進細胞正常生長,保持激素平衡,增強免疫系統,並降低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如乳腺癌、結腸癌和心血管疾病等等的,第十種是豆莢類,常被誤認為是蔬菜,其實它是一杯豆類的蛋白質含量與一兩肉相似,不同的是豆莢類沒有過多的飽和脂肪,而且是最好的膳食纖維來源之一,這些就是我從資料裡找到對糖尿病患者們有益的食物分析
|
台灣護理人員在COVID-19防疫的關鍵角色 14609 2021-02-21 15:24:14
台灣護理人員在COVID-19防疫的關鍵角色 閱讀心得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75101002 姓名:陳妤
近幾年新冠狀病毒帶來的影響非常的大,從去年中國武漢爆發疫情後,持續的像其他地區傳播,但在一開始,歐美國家卻認為這次的疫情只是跟普通流感一樣,並沒有多大的重視及防疫,外出時也沒有戴口罩的意識,當周圍親友有人染疫時也覺得事情沒什麼,再到後來疫情加劇,美國死了很多人時,大家才開始注意。而反觀就在中國旁的我們,疫情的肆虐本該十分嚴重,但政府及醫護人員都十分的重視,人民也自主的戴上口罩所以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時,台灣防疫表現全球讚賞,站在防疫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居功厥偉。透過政府超前部署積極作為與發揮團體力量,使政府、醫療機構、企業,以及民眾上下一心共同應戰,也因防疫策略與整備完善,使護理人員能安心堅守崗位,齊心對抗疫情。無論是機場港口檢疫、發燒篩檢、住院隔離治療、社區居家追蹤,甚至防疫接機出勤,護理師秉持專業承諾,無役不與,守護民眾健康。台灣護理學會在此次防疫亦發揮專業領導角色,為護理師的安全、健康與福祉倡議發聲,彰顯護理師的防疫貢獻與價值,提升護理專業形象、地位與影響力; 並透過全球平台,將我國政府在COVID-19防疫的積極作為與成果、醫護人員的貢獻,以及民眾的支持與鼓勵分享國際,向全世界彰顯台灣政府的防疫貢獻與護理專業的價值。即使現在國內的疫情沒有國外嚴重還是希望大家能有良好的防疫觀念,不要為醫護人員及其他人民徒增困擾了。
|
產後疲倦 14610 2021-02-21 14:35:55
時間對經產婦於產後居家初期之運作韻意 閱讀心得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75101003 姓名:張慧婷
我這次要探討的的是「產後疲倦」,從三年級開始接觸產科時,就覺得孕婦真的十分的辛苦,不僅生活要小心平時也會有因懷孕而已產生情緒起伏不定,而孕婦身旁陪伴著的家人也很辛苦,需要在他們有情緒或是不適是一起陪伴走過去。 而產後感到疲倦是理所當然的,未抒解的產後疲倦會對父母親健康,多重角色執行和親子關係造成不良的影響,影響層面包括嬰兒照顧能力和愉悅感覺,日間工作執行力與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家務責任,及與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員的關係。產後疲倦是產婦常見主觀感受,起因於負向的感覺,爲產後42天內最常見的情緒反應。一般美國民眾疲倦發生率約爲14%到20%,產婦則有44%至76%,甚至95%以「疲倦」來描述產後經驗,台灣本土研究也指出產後疲倦發生率爲90%-96%。所以可知其實產後疲倦是十分常見的事情。孕婦在產後其實並沒有減輕負擔,產後還要修復及調養身體,還要照顧小孩,那麼在護理實施就可以針對疲倦來給予幫助,像因為產後住院時間有限,護理人員可賦權父母親,讓他們有知識處理自己產後疲倦,協助其識別精疲力竭,能主動尋求親友或僱用支持性協助者,而不會覺罪惡。助產士或護士可在產前媽媽教室設計衛教主題一了解產後疲倦,並在產後助個案設計自我照顧措施管理產後疲倦
|
台灣護理人員在COVID-19防疫的關鍵角色 14610 2021-02-21 14:33:50
台灣護理人員在COVID-19防疫的關鍵角色閱讀心得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75101003 姓名:張慧婷
近年新冠狀病毒帶來的影響非常之大,從去年中國武漢爆發疫情後,持續的像其他地區傳播,但在一開始,歐美國家認為這次的疫情只是跟普通流感一樣,並沒有多大的重視,外出時不戴口罩,當周圍親友有人染疫時也覺得事情沒什麼,再到後來疫情加劇,美國死了很多人時,大家才開始注意。而反觀就在中國旁的我們,疫情的肆虐本該十分嚴重,但政府及醫護人員都十分的重視,人民也自主的戴上口罩所以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時,台灣防疫表現全球讚賞,站在防疫第一線的護理人員居功厥偉。透過政府超前部署積極作為與發揮團體力量,使政府、醫療機構、企業,以及民眾上下一心共同應戰,也因防疫策略與整備完善,使護理人員能安心堅守崗位,齊心對抗疫情。無論是機場港口檢疫、發燒篩檢、住院隔離治療、社區居家追蹤,甚至防疫接機出勤,護理師秉持專業承諾,無役不與,守護民眾健康。台灣護理學會在此次防疫亦發揮專業領導角色,為護理師的安全、健康與福祉倡議發聲,彰顯護理師的防疫貢獻與價值,提升護理專業形象、地位與影響力; 並透過全球平台,將我國政府在COVID-19防疫的積極作為與成果、醫護人員的貢獻,以及民眾的支持與鼓勵分享國際,向全世界彰顯台灣政府的防疫貢獻與護理專業的價值。即使現在國內的疫情沒有國外嚴重還是希望大家能有良好的防疫觀念,不要為醫護人員及其他人民徒增困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