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時間對經產婦於產後居家初期之運作蘊意 14609 2021-02-21 14:08:11
時間對經產婦於產後居家初期之運作蘊意 閱讀心得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75101002 姓名:陳妤
我這次參考的是「產後疲倦」,因為自從三年級開始接觸產科之後,我就覺得孕婦真的很辛苦,不僅生活要小心之外,平時也會害喜或者是情緒起伏不定,當然孕婦身旁的陪伴著,家人,也是很辛苦,但孕婦是最辛苦的那個了! 產後感到疲倦是理所當然的,未抒解的產後疲倦會對父母親健康,多重角色執行和親子關係造成不良的影響,影響層面包括嬰兒照顧能力和愉悅感覺,日間工作執行力與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家務責任,及與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員的關係。產後疲倦(postpartum fatigue)是產婦常見主觀感受,起因於負向的感覺(Gardner,1991),爲產後42天內最常見的情緒反應。一般美國民眾疲倦發生率約爲14%到20%,產婦則有44%至76%,甚至95%以「疲倦」來描述產後經驗,台灣本土研究也指出產後疲倦發生率爲90%-96%。Lee和Zaffke(1999)以前瞻性研究設計,調查24位健康無合併症初產婦和18位經產婦的孕前,孕時與產後的疲倦感及精力狀態與睡眠障礙,甲狀腺功能和血中鐵離子之關係,共測七次。由以上可知,孕婦在產後其實並沒有減輕負擔,產後還要修復及調養身體,還要照顧小孩,那麼在護理實施就可以針對疲倦來給予幫助,像因為產後住院時間有限,護理人員可賦權父母親,讓他們有知識處理自己產後疲倦,協助其識別精疲力竭,能主動尋求親友或僱用支持性協助者,而不會覺罪惡。助產士或護士可在產前媽媽教室設計衛教主題一了解產後疲倦,並在產後助個案設計自我照顧措施管理產後疲倦!這樣就可以讓個案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之外,也可以讓個案更積極的想調養自己的身體健康以減輕疲倦負擔!
|
寒假閱讀心得2 14731 2021-02-21 13:34: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寒假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075101126
姓名 黃玉婷
篇名 照顧一位慢性腎臟病孕婦之護理經驗
作 者 王淑麗、蕭仕敏、吳鈴珠
卷期 7:2
出刊日期 2008/12
心得:末期腎臟病患者懷孕是件非常不易的事,隨著孕程的進行,伴隨著許多的危機。文中提到罹患末期腎臟病的婦女因內分泌障礙,常有排卵障礙或無月經症狀,通常不容易受孕。隨著透析治療及產兒科照護的進步,末期腎臟病孕婦胎兒的存活率也逐漸提升,由於個案為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未曾懷孕,因此懷孕對個案來說是一件相當驚喜且期待的事。但懷孕將會加速腎功能惡化,須提早接受透析治療,因此帶給對個案極大的衝擊。除此之外在個案選擇懷孕後,滿心期待小孩的出生時,不幸的於26週時發現胎死腹中。我認為這是對一個作為要成為媽媽的女人來說是一件很慘忍的事情,畢竟很少有一個女人會不愛自己的小孩,而且這個小孩的到來是一件讓個案驚喜的事情,再發生胎死腹中後,個案的情緒充滿著哀傷、罪惡感及焦慮,這時身為護理人員應適時介入提供個案懷孕過程身心照護,以及面對失去胎兒時情緒的支持與安撫等護理措施。而目前國內罹患慢性腎臟病之人數日益增加,但照護懷孕的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相關文獻卻很少,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篇讓更多人了解如何照顧末期腎臟病懷孕的婦女,不管是懷孕前、中、後的心情以及將會面臨到的事情,都一一陳述給在懷孕中的媽媽或是想要懷孕的媽媽,至少會有一個心理準備將要面臨甚麼,而面臨的時候也不會手足無措。
|
寒假閱讀心得1 14731 2021-02-21 13:31:4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寒假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丙
學號 1075101126
姓名 黃玉婷
篇名 停經後女性的身體活動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
作 者 簡辰霖、簡盟月、吳英黛
卷期 33:4
出刊日期 2008/08
心得:現在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越來越高,而女性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約佔所有死因的三分之一,而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女性人數大於死於癌症的人數,可見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有多麼高,也因為停經後女性缺乏雌激素、血脂異常、身體組成改變以及身體活動度下降,導致肥胖並且成為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不僅低密度脂蛋白上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血糖異常等等。而最有效預防停經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就是多運動,而研究顯示身體活動較多的停經後女性,C反應蛋白濃度為靜態活動婦女的65%,而且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與胰島素都明顯較靜態活動婦女低。然而不僅只有停經後女性要多運動,在任何年齡層不管男性或是女性都要養成運動的習慣,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消耗熱能,防止脂肪積聚、減輕精神壓力,還可以減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疾病的機會。但由於現在人們的步調偏快,飲食也不規律,這才導致心血管疾病越漸上升,而我認為既然在運動上可能不能常運動,因為現在人們大多時間都在照顧小孩或是忙工作上的事情,很少會有多的時間去運動,但至少在飲食上面要吃得健康,少吃油炸類食品,少鹽、少糖、多吃蔬菜,這樣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找上身的機率。希望在這個節奏步調快的生活當中,人們也不要忘記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
寒假作業 14710 2021-02-21 13:20:43
科別:護理科 班級:三年丙班 學號:1075101105 姓名:游茹文
【撰寫心得文章標題】:一位思覺失調症男病患受烙印的自我感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我覺得思覺失調症這個症狀對自身心理影響程度應該非常大,當被醫生判有任何心理疾病應該都很難以去接受,會覺得自己是個正常人,可能會逃避不想面對,有些人能夠在短期時間內就願意找心理醫師進行諮商,尋求幫助,有些人則是一次次的逃避,胡思亂想導致病情加重,或是有了自殺這種極端的想法,患有此疾病可能還要去在乎大眾對自己的看法,有些人不是很能理解這樣的疾病,甚至帶有歧視認為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不是正常人,然後刻意保持距離,這不管是誰遇到這種情況,心裡一定承受了莫大的壓力,有婚姻的人要面對於家庭如何正常生活,另一半及小孩是否能接受,個案對得到這個疾病的描述覺得自己陷入兩難,是該說出來還是不說出來,有種無力感,及婚配的阻礙,諮商師是使用深度訪談與個案共深度訪談了五次,每次六十到九十分鐘,每一次的訪談都是在慢慢得到個案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關係,引導個案說出自己的需求及難處,並且給予幫助及心理支持,期望藉由此個案報告能瞭解精神疾患受疾病烙印之經驗,以便提供適切介入措施,期能藉此自我醒思對精神疾患烙印觀感,讓病患得到更好的照顧與家庭支持,也希望自己身邊的人心情上有任何問題自己都能發現給予陪伴,使他們心裡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有人願意陪他們面對此疾病,有人願意給予他們需要的幫助。
【撰寫心得文章標題】:個案管理與照護:即時互動式通訊軟體解決病人未被滿足之需求-以腦中風「經顱磁刺激」治療為例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我覺得文章內Ai自動訊息回應:LINE Bot內建訊息 分類模型,事先將訊息分類為一般問題、基本資訊、特色資訊,這個對腦中風個案是有幫助的,在台灣急性腦血管疾病(腦中風)是常見的神經中樞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 位,是腦部因急性的血管梗塞導致缺血性病變損傷或血管破裂溢血導致腦組織損害,所引起臨床上的功能障礙。腦中風還分為缺血性腦中風(佔約80%),還有另一種為出血性腦中風,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有年齡、性別、種族、氣候、遺傳: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菸、過量飲酒、頸動脈狹窄、最近有短暫缺血發作(TIA)、缺乏運動、肥胖、心房顫動、其他心臟病、飲食、高同胱胺酸。腦中風通常為瞬間發生的,可能在運動的過程中,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尤其是身體的單側,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模糊(大腦受損),突然舉步困難,覺得昏眩,失去平衡或協調 (小腦受損),突然口齒不清,或聽不懂別人的話,突然不明原因的頭痛欲裂。侵入治療的手術方法有: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外頸/內頸動脈繞道手術、血管支架的放置。照護腦中風的個案需要注意,少動怒,維持病人情緒穩定,切忌高鹽高糖高油的飲食,若是缺血性中風的病人,要留意水分是否足夠,特別留意病人跌倒風險,因為很多病人無法習慣中風後肢體能力的變化,很容易就跌倒,不只是需要照顧病人的心理,家屬的心也要調適好,因為家人的陪伴與支持,對於中風的病人非常的重要。
|
閱讀心得(109-1)1 14625 2021-02-21 13:19:14
一位COVID-19重症病人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之加護經驗 心得
班級:護三甲 姓名:周嘉筠 學號:1075101018
疫情已經延續一年多了,我覺得台灣的防疫工作做得非常好,醫護人員都非常的偉大,一直在前線為我們奔波,這些都提醒我們,如果我們不戴好口罩和做好防疫工作,感染了,豈不是辜負他們在前線為我們和國家努力的成果。但是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還是有些不幸感染的人中標了。此電子書裡面的內容在描述,一位中年男性感染新冠肺炎且很快惡化成為重症之加護經驗,他因疾病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插管後使用呼吸器與體外循環維生系統,入住負壓隔離加護病房。因為病毒感染引起之呼吸衰竭與腎損傷,病人要與外界隔離。醫護人員照護期間為2020年4月5日至5月21日,以照護、肢體溝通、觀察、身體評估、查閱紀錄及診斷報告方式收集資料,對所有方面進行評估,確立健康問題,健康問題為:氣體交換障礙、感染、焦慮等問題。醫護人員提供個別治療,監測生命徵象,由護理師、醫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拍痰團隊,改善個案的肺實質化及肺部塌陷,讓個案成功脫離呼吸器。教導個案身上管路目的,藉由手機視訊、通話等, 取代傳統會客方式,讓個案可以跟家人聯繫,改善焦慮與社交隔離問題。也期待藉由這些醫療人員分享此照護經驗,能推廣人性化關懷照護落實於臨床實務,以提升隔離病人的照護品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