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54/7746頁 [首頁][上一頁][852][853][854][855][856][857][858][859][860][861][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閱讀心得(109-1)1  14625  2021-02-21 13:19:14

一位COVID-19重症病人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之加護經驗 心得 班級:護三甲 姓名:周嘉筠 學號:1075101018 疫情已經延續一年多了,我覺得台灣的防疫工作做得非常好,醫護人員都非常的偉大,一直在前線為我們奔波,這些都提醒我們,如果我們不戴好口罩和做好防疫工作,感染了,豈不是辜負他們在前線為我們和國家努力的成果。但是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還是有些不幸感染的人中標了。此電子書裡面的內容在描述,一位中年男性感染新冠肺炎且很快惡化成為重症之加護經驗,他因疾病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插管後使用呼吸器與體外循環維生系統,入住負壓隔離加護病房。因為病毒感染引起之呼吸衰竭與腎損傷,病人要與外界隔離。醫護人員照護期間為2020年4月5日至5月21日,以照護、肢體溝通、觀察、身體評估、查閱紀錄及診斷報告方式收集資料,對所有方面進行評估,確立健康問題,健康問題為:氣體交換障礙、感染、焦慮等問題。醫護人員提供個別治療,監測生命徵象,由護理師、醫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拍痰團隊,改善個案的肺實質化及肺部塌陷,讓個案成功脫離呼吸器。教導個案身上管路目的,藉由手機視訊、通話等, 取代傳統會客方式,讓個案可以跟家人聯繫,改善焦慮與社交隔離問題。也期待藉由這些醫療人員分享此照護經驗,能推廣人性化關懷照護落實於臨床實務,以提升隔離病人的照護品質。
      
寒假作業  15640  2021-02-21 12:11:47

https://onedrive.live.com/edit.aspx?resid=F2D5684BDB01A240!4447&cid=0ff2f271-54dc-402e-ae46-8130826efda0&ithint=file%2cdocx&wdOrigin=OFFICECOM-WEB.START.MRU
      
寒假作業閱讀心得(鏡夢)  15698  2021-02-21 11:55:03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裡面作者用語言寫下來的情境會讓我腦海中呈現畫面,感覺自己的腦袋中,有台電視,就像看電視劇,主角與主角2對話,有情緒有動作非常有動感畫面,很有創意,回到這本書,我非常喜歡裡面寫的一段話「跟我們住在一起-跟我們成為一家人」這位老人家沒有一人來救他,他已經絕望了,覺得自己往生好了,但卻被同患難的人以及同患難的家人勸了,而救了出來,他們很願意幫助這位老人家,並且成為家人,即使他有那麼點奇怪以及憂鬱,但他們都能同情她包容他,這句話就帶來了,溫暖、陪伴以及愛,讓我覺得這句非常窩心,也可以在這本書上學到,你看到了前面有困難的人,就要伸起一隻手幫助他起來,只有那麼一隻手就能改變他的人生,讓他不要感到害怕讓他知道其實他不是一個人,而而不是視而不見的走過去,也不要以貌取人去判斷一個人,其實幫助別人也會讓自己快樂,例如:我在家等回幫忙家人做一些家事分擔家務,做的事情上面的確很累,但我卻可以得到了世界上最有滿足感的一種快樂,這樣了,也能讓家人有多餘的時間休息,反而也會另自己的家人感到開心,這本書雖然是一本小說,但這裡頭有好多都可以學習的地方,具有科幻還能展現出動感,寫的故事也看的下去,就跟看電視劇一樣,有很多劇場甚至還有續集,就是我們女生很喜歡的一種,值得在看。
      
聖母專校護二乙1085101055寒假作業  15162  2021-02-21 11:08:1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二乙 學 號 1085101055 姓 名 吳品萱 書 名 兒童心理治療 作 者 克莉絲汀娜•埃爾瓦-施瓦 出 版 社 新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 版 年 月 2007年 3月 索 書 號 043109 I S B N 978-957-451-317-3 作 者 姓 名 洪素珍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12 月 文 章 標 題 教育實踐與研究 期刊名稱 I 進出無言之間:兒童心理治療中鬼之意義與兒童心理創傷 卷 ( 期 ) 30:2 起 訖 頁 數 181-206 【本書籍與文章重點摘要或佳句】 1豐富的想像力是重要的前提,有些人不是缺乏這種能力,就是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失去了這種能力。 2夢在心理治療中也是展現無意識狀態和憂鬱情緒的管道。 3 我們不應該強迫孩子屈服,並且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接受治療,這不是解決矛盾衝突的好方法;相反地,在最理想的狀況下,這些矛盾衝突能夠成為一部充滿平等討論精神的教育劇。 4佛洛伊德(Freud)(1917)指出失去愛的客體及失去客體的愛是人類的重要創傷,父母親是人類最原初的愛的客體,也是人類原初客體愛的來源,因此,喪親對於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創傷,應有一定程度的集體性 5童年是個陽光普照的溫暖之地,在那裡,人們受到保護,過著安全無憂的幸福生活。在往後的歲月裡,人們總是希望能夠重返童年。 【本書籍與文章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主要是以故事的方式來做例證,陳述兒童心理治療中的許多事實,介紹在治療中當兒童出現怪異的行為發展時,我們可以採取什麼心理治療,以及心理分析過程、注意事項與在這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難。有些心理的畸變還沒有變成慢性的頑症,也還沒牢牢地根植於內心深處,透過有效的治療,孩子們通常可以克服心理的障礙。遍觀整個世界上任一個國家,孩子總是成為戰爭、饑荒以及各種災難中最大的犧牲者,從身體上的虐待、性虐待、心靈上的傷害,到對兒童需求的忽視,到家庭內部的暴力行為,這些都是孩子無力去面對的。社交過程中往往也還存在著引發兒童內心矛盾的各種無意識行為與障礙。成年人的心理障礙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這些障礙源自於兒童及少年時代的直接經驗與衝突。這本書一直在提及心理障礙對於孩子的發展過程,有著密切的關聯,而心理障礙導致的問題遠遠不只有憂鬱症、躁鬱症等等,而是還有許多的問題,像厭食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子是天真的存在,也希望大家可以關注到孩子的需要及他們所面臨的困境。
      
別再為難自己 作者:尋幸哉  15638  2021-02-21 03:51:13

在我們遊走的一生中,人人長短不一,自己都是一位替自己撰寫劇情的導演,每個悲歡離合的章節,都由自己安排。有時候我們會計劃一件事很久,但離目標卻是一大截。這時我們該去思考,這件事是自己想要完成的嗎?還是別人希望你去達成的?我們不應該只顧慮到別人的想法而遺忘自己內心的聲音。 看到別人遭遇不幸,內心遍不由得感到安心。然而,在意世間而活著實在太辛苦了,人們嚮往自由自在的人生,但束縛自身的往往正是自己。 在我們這種小小的年紀,每個人都懵懵懂懂,生活環境不同,遇到的事情也不同,別等到自己一無所有時才怨恨自己沒有把握機會。等你清醒了,才會明白之前的所作所為,真的很沉重。我們現在應該做的事就是把握當下,放下過去,而不是選擇逃避。 要讓自己體會到人的渺小,讓自己更加茁壯。 我自己也常常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會去想東想西,後來你會發現你過的生活根本不是你自己喜歡的或想要的。我老是在意他人的一舉一動,因為怕別人會對我閒言閒語而感到困擾,這樣的我,總是被束縛著而無法快樂 ,因為我太去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了。 還有,我有時候會很執著某些事,友情也好 愛情也罷,真的真的太累了。該放手的時候也要適時的告別。讓時間去沖淡一切,何必自己為難自己去討好別人呢? 我想說的是:【不追憶過去。不期待未來。過去已過去。未來未到來。現在所生法,當處及觀照。智者修持那,不執不動搖。熱忱今日事。誰知明日死?】時間是未來給的,我們只需要把握當下 快樂的做自己就好。這也是我該學習的一件事。 我要試著放下 不能每次都因為自己心軟而委屈自己。我要更快樂些 把時常負面情緒的自己減少次數 可能就不會活的那麼累 那麼辛苦了。
目前第854/7746頁 [首頁][上一頁][852][853][854][855][856][857][858][859][860][861][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