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anemia 14621 2021-02-20 21:40:24
讀書心得
主題:疲累、頭暈、臉色白是貧血嗎?
有不少的女性有過類似的貧血經驗;久蹲之後站起來,眼前就一片黑、一陣眼冒金星、頭暈目眩。貧血常表現出來的症狀,包括臉色蒼白、虛弱疲倦、頭暈、全身無力、心悸、易喘、掉髮等情況。若是嚴重的貧血,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比如說,以前能一下子爬3層樓,現在才爬到1〜2樓就需要休息;或走路走快一點,就頭暈或氣喘,甚至有人因此昏倒送醫。
根據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資料指出,貧血種類分為三類:1.骨髓功能造血異常,像是再生性不良性貧血、惡性腫瘤侵犯骨髓,例如白血病2.紅血球之成熟有障礙,像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之惡性貧血3.血液流失或破壞,像受傷之出血、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或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之紅血球的破壞。除了貧血自我檢測的症狀之外,去醫院就醫確定看有無貧血,其中為人熟知的項目就是血紅素(Hb),它的平均值標準,女性在12~16gm/dl之間,男性介於13~18gm/dl,經血液檢查測得血紅素數值低於2個標準差以下,就會被診斷為貧血。六成台灣女性為缺鐵性貧血患者,主要原因是身體內儲存的鐵質,因每次經期耗損而造成貧血,尤其有子宮內膜異位或肌瘤問題的女性,經血量較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貧血;另一原因可能與攝取量不足或身體需求量加大有關,舉凡以下族群:孕婦、3歲以下嬰幼兒、素食者或節食者,以及老年人等,也是高危險群。
我認為一旦發現自己身上有類似貧血的症狀,應該盡快就醫檢查治療,找出原因,才能找出真正的病症,對症下藥;像我友人之前突然經血量變多,生理期天數也超過10天以上,去婦產科檢查看是否與長肌瘤問題有關,但所幸是壓力太大所導致賀爾蒙失調,吃藥一段時間後就恢復正常,貧血的問題也改善了。
有些貧血患者會有以為自己是醫生,認為貧血是缺鐵導致的,所以就自行使用鐵劑來服用,但不是每個人補充鐵質就有用,像地中海型貧血,是台灣地區常見的一種慢性、遺傳性的溶血性貧血症,它是因為血色素中血球蛋白錬的合成缺陷所引起的先天性病變,若服用含鐵成分高的食品,可能會導致骨骼變形和肝脾腫大的問題,相反地是需要葉酸的補充,不然會加重貧血的嚴重度。另外,貧血的日常保健,注意飲食要均衡,多食綠色花椰菜這種十字花科的植物,課本裡有提到,以及紅肉、蛋黃、魚貝類等,這些都含有鐵、維生素B12、葉酸和蛋白質;此外不要進餐時和餐後喝茶或咖啡,因裡面的單寧酸會與鐵結合,妨礙鐵質吸收
建議間隔2小時後再行飲用。
|
STEP對穩定COPD的影響 14621 2021-02-20 21:36:00
讀書心得
主題:早期太極拳運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病患之運動耐力、焦慮憂鬱及 生活品質的長期成效
根據全球倡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引,COPD的診斷為在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後,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與肺活量(FVC)比值低於0.70,內外課本裡有提到。另根據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預測值(FEV1% pred)區分疾病嚴重程度--第一級為輕度(FEV1% pred≧80)、第二級為中度(80>FEV1% pred≧50)、第三級為重度(50>FEV1% pred≧30)、第四級為嚴重度(FEV1% pred<30)。
COPD病患常會覺得呼吸困難,可能因此逐漸減少身體活動造成肌肉質量耗損、運動耐受力不佳、日常活動受限。AECOPD病患在住院期間幾乎都是躺著(57.6%)或坐著(29.1%),每天只有行走7.2分鐘。然而在沒有實證研究支持下,醫護人員在臨床照護AECOPD病患,多教導保守的運動方式,這可能不僅無法改善COPD病患住院期間活動不足的現況,更可能出現運動耐力不佳。其實AECOPD病患在生命徵象穩定的前提下,於住院第二、三天開始提供早期運動訓練有助於AECOPD住院病患快速回復到穩定狀態。目前早期運動的相關研究,大多是住院期間介入,出院時看成效,如別國的澳洲、比利時、巴西等;巴西研究發現病患在住院期間提供3次的早期抗阻力運動訓練中顯著改善組間的實驗組病患出院時的運動耐力及出院後1個月的生活品質;有了這些先例後,台灣研究群想探討病患住院時開始運動並延續到居家的運動介入成效,他們就想到利用太極拳運動來看是否能顯著改善穩定的COPD族群;太極拳運動是一種柔和的肢體動作,搭配吐納的呼吸運動,可提升個人肌力、心肺功能、肢體的活動度及生活品質等,屬中等強度運動。
因此有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取樣自雲嘉三間醫院,共31人參與此研究(實驗組有17人及常規照護的對照組14人)。收集6次資料,分別是介入前、出院日、出院後1週、1、3及6個月。運用廣義估計方程式分析太極拳運動的成效;實驗組比對照組在出院後1週(p=0.008)及第6個月(p=0.012)有較佳的運動耐力表現;實驗組比對照組在出院後第3個月生活品質明顯改善(p=0.040);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在出院後第3個月第六型介白質(IL-6)和C-反應蛋白(CRP)的改善幅度,分別減少了15.67(pg/ml)(p=0.017)與17.46(ug/ml)(p=0.013),獲得顯著成效;但在焦慮憂鬱YKL-40和LCN2的分析上,兩組未達顯著差異。
另外就是接受太極拳運動的病患在出院返家後,是否能持續做太極拳運動,是否可達到運動成效?早期太極拳運動是否能成為急性住院與居家運動之間橋樑,也是一值得被關注與探討的議題。
|
寒假作業 15795 2021-02-20 20:56:19
《帶自己,去更好的地方》這本書分為三個章節,分別為出發、答應自己和妳要的幸福,看完這書我覺得作者角子,寫到我的心坎就像我的好朋友在跟我深刻對話,讓我最感觸是2頁『越愛的,就越容易犯錯。感情裡的錯,都是深愛的結果。而我們終究要從一場夢裡醒來,然后再努力走回到對的路上來一也不過短短幾個句子的路程,卻讓我們痛苦掙扎了那麼久……… 好在,在總之淚眼模糊的視野裡,妳終於還是看清楚了』和18頁『不論如何妳都會提醒自己要往前進。因為哪才是真實的世界,才是這一生當妳回頭,不後悔的風景。妳沒有執迷在假象裡太久,沒有重複在同一傷心,沒有持續被一個人傷害。妳不會摔得不明不白,每次的受傷都有妳的學會。妳對感情最大的學會就是,不要刻意去接近一個不會為妳停留的人。』。《工藝琴酒全書》這書講的是琴酒歷史和製程還有全球夢幻酒款與應用調酒和6大洲酒廠巡禮、180+夢幻琴酒、27款調酒譜,琴酒起源可上溯至十五~十七世紀的歐洲大航海時代,琴酒的類型分為蒸餾琴酒、倫敦琴酒、地域限定琴酒、老湯姆琴酒、當代琴酒、杜松子酒、熟成琴酒、阿爾卑斯琴酒、澳洲灌木琴、杜松白蘭地、浴缸琴酒、海軍強琴酒、調和琴酒、粉紅琴酒,琴酒常見原料,松杜子、芫荽籽、荳蔻、甘草、鳶尾、肉桂與桂皮、杏仁、茴香、肉荳蔻、尾胡椒、天堂椒、薑、葛縷子月桂葉、薰衣草、洋甘菊、接骨木、繡線菊、玫瑰和玫瑰果、啤酒花、蜂蜜、花椒、茶
|
寒假作業 14766 2021-02-20 20:42:0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61
姓名
張立翰
作者姓名
謝美玲(Hsieh,Mei–lin)、劉蕓鴒(Liu,Yun–ling)、李茹萍(Lee, Ru-ping)、楊福麟(Yang, Fwu-lin)
西元出版年
2005年12
文章標題
輸血反應之護理
期刊名稱I
慈濟護理雜誌
卷(期)
4:4
起訖頁數
19-24
作者姓名
賴雅惠(Lai, Ya-hui)、徐惠禎(Hsu, Hui-chen)
西元出版年
2005年12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肺結核患者呼吸道隔離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慈濟護理雜誌
卷(期)
4:4
起訖頁數
88-96
【自訂一主題】:隔離個案的心靈照顧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閱讀完這一篇期刊後,我覺得肺結核真的是一個會使個案沒
有了人際互動關係、時間定向感、營養狀態的不良及焦慮等等以上,期刊中所講述的那位個案爺爺在
症狀發生時以為是小感冒去了診所就醫,結果過了一個月後進了急診室確認是肺結核,就這樣住進
了隔離病房,這個個案都非常的配合護理人員的想觀處置,因為他想要趕快恢復健康出院,這樣才
能恢復到跟以前一樣,可以和朋友們聚聚聊天、有空閒就去開個計程車賺一些零用錢和跟著進香團一
同去外地進香參拜,這些日常生活都會是這樣子的個案所會希望的,因為他們也不希望那些朋友們
知道他有得過肺結核,所以想趕緊治療完畢,我雖然沒有類似的經驗但我能大概同理被隔離者內心
的不安及恐懼,要給予隔離個案適時的陪伴及傾聽減輕他們因隔離所造成的焦慮及不安和對於時間
定向感的缺失所造成的恐懼,要讓他們感覺到在他健康狀況不佳時還有個人陪伴著他們、照顧著他們
、有個人一直在他的身邊,這樣子才會有助於個案本身的情緒及焦慮狀況減輕,進而減少疾病治療之
天數,增加他對於疾病的掌控性和自信心,以上這些說不上是疾病治療的最重要點,但這些都能確
確實實的幫助到個案的心靈層面的完整性,把他從無盡的深淵拉出,將他恢復到從前健康平靜的日
子,也希望欸來的我能夠讓自己成為我所敘述的自己,這樣子才能讓每一位我曾照護過的個案都能
健康的出院恢復到跟從前一樣,不只是疾病根除了內心的不安和焦慮也都因我而療癒了許多,願未
來的我能夠加加油護理並不能,難的是人們自己的心態和意念,一起加油吧!各位。
|
寒假作業 14766 2021-02-20 20:40:5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61
姓名
張立翰
作者姓名
謝美玲(Hsieh,Mei–lin)、劉蕓鴒(Liu,Yun–ling)、李茹萍(Lee, Ru-ping)、楊福麟(Yang, Fwu-lin)
西元出版年
2005年12
文章標題
輸血反應之護理
期刊名稱I
慈濟護理雜誌
卷(期)
4:4
起訖頁數
19-24
作者姓名
賴雅惠(Lai, Ya-hui)、徐惠禎(Hsu, Hui-chen)
西元出版年
2005年12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肺結核患者呼吸道隔離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慈濟護理雜誌
卷(期)
4:4
起訖頁數
88-96
【自訂一主題】:謹慎的重要性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看完這一個期刊後,我認為每一位護理人員在從事輸血相關
事項時,應該都要做好相關的確認事項、輸血前置作業,以防發生即發性與遲發性的溶血反應來導致
病患可能因此喪命或造成無可挽回的後遺症產生,所以在輸血前的準備流程都必須要非常謹慎,核
對病患時得有另一位護理人員共同參與此過程,如果當下有發現異狀得再次與血庫那裡做確認,一
定不能自己擅自做決定,不然會危及到一條寶貴的生命,這不只是會影響到自己更會讓自己陷入一
個不必要的麻煩中無法脫身,畢竟這樣的事情是自己造成的結果,輸血這件事可大可小關鍵取決於
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及謹慎執行程度如何,只要有完成到全部的確認事項、不粗心大意這樣就可以
避免掉很多麻煩,但通常並不是每一位護理人員都能在工作時那麼的專注,有可能會因為個人的因
素而沒注意到輸血中的病患有著因輸血所造成的不良反應及症狀慢慢發生或迅速產生,而導致病患
不可逆的傷害,到那時候可不會是一句對不起、不小心、我沒注意到所能彌補的,我希望讀完這篇期
刊後的我在未來能夠把所有確認事項、標準作業流程謹記在心,一步一步慢慢做確實且精確完成,別
貪圖一時的方便來害了別人,也讓自己得承受自己所做出的後果,這是非常艱辛且難熬的事情,願
未來的我能夠順利並且穩穩地走在護理這份道路上,不僅僅是輸血前的前置作業,期它的事情也都
一樣確確實實的完成,對自己與他人才會是最好的,不讓病患處於危險之中也讓自己安心做事,願
未來的我都能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