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61/7706頁 [首頁][上一頁][859][860][861][862][863][864][865][866][867][86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糖尿病肾病治疗研究  14641  2021-02-20 18:34:32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综合的治疗过程.曾有过针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各个主要环节干预实验,虽然大多在动物实验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在人类糖尿病肾病的验证中,大多未能实际应用.目前,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治疗主要包括早期诊断、理想的降血糖、降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脂代谢异常的调节和低蛋白饮食等,当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时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是主要有效治疗手段.
      
寒假作業  15653  2021-02-20 18:33:59

讀者心得

書名:《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作者:伊麗絲‧桑德Ilse Sand

什麼是高敏感族?

「高敏感族」一詞,是由美國精神分析學者伊蓮艾融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6年所提出。根據艾融博士的描述,高敏感族很容易因為外在環境刺激而出現不適感,而且幾乎所有不舒服的感覺都會被放大。不只比一般人更容易驚恐,也會比一般人更敏銳的感受到喜悅,也容易被正負情緒影響

高敏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各國研究都指出從嬰兒時期,就會有五分之一的嬰兒會對外界有更強烈的反應,稱為「高度反應型兒」。但大部分這類的嬰兒長大後與嬰兒時期不同的是,即使表現出「強烈的反應」也不代表他們長大後就「不夠穩定」。反而會比同齡的孩子對人生有更深層的思考,沉穩、安靜地長成一位具內省特質的人。

 

高敏感族大部分會有的特徵/能力?書中提到了七個能力

1. 可同時吸收多項資訊

2. 能辨識聲音或氣味的細微差別

3. 能緩慢、深入且多元的思考

4. 行事謹慎,危機處理能力強

5. 具有高度同理心

6. 誠實,有責任感

7. 想像力豐富,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高敏感族容易有的心理狀況

1. 對自我的高度要求

2. 容易受到罪惡感和良心的苛責

3. 容易感到恐懼、容易憂鬱

4. 不擅於排解憤怒的情緒

 

我自從看了這本書之後,感覺到啊~原來其實不只有我對外界的情況感到很敏感,容易受到影響,還沒看這本書之前的我,會因為一些事情如果做得不如預想或是環境的壓抑跟長期在心中的負面情緒而常常陷入很糟糕的情緒當中,後來經由老師來疏導,我自己也讀了很多有關心理的書籍藉此來改變自己。作者想強調,「纖細」或「過度敏感」不一定只會為你帶來限制,它也能為你開啟新的可能性。只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只看得見限制那一面。

 

敏感不是缺陷,只是神賜給你的最特別的禮物。


      
109 寒假作業  15153  2021-02-20 17:49:04

聖母專校寒假作業 班級:護一 甲 座號:46號 學號:1085101046 姓名:王依涵 書名:心理學實驗:人性心理全看透 作著:田秋 心得: 心裡學是非常好玩有趣的東西,而心理學這個詞聽起來很專業,給人很有距離感,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區領域,都與心理學息息相關。 這一本書讓我學到了如何去尊重別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如何去做正值的事。 心理學馬斯洛有分五個層次,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生理的、社會的、尊重的和自我現實。 馬斯洛說:「尊重需要的滿足,能夠使人產生自卑、軟弱、無能感,會使人失去生活的基本信心」 每個人的需求的程度不一樣,像有人一定要吃飽才滿足而有一些人不需要,慢慢得去接觸認識社會不同的人物,當我們人識新朋友首先先了解個性與他的生活圈,最重要的是在社會交往中有這樣的規律:要想別人尊重你,你首先便要尊重別人。 在與人交往中要有熱情、真誠。熱情的態度會使人產生受重視,受到尊重的感覺。相反的如果你對人冷霜容易傷到別人,其次要給別人留面子,而面子就是自尊心。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失去自尊心對ㄧ個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是情,當別人和自己的意見不同時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加給對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應要尊中對方的人格自由。 在書裡印像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不尊重別人,最容易得罪一個人。而充分地尊重對方,又最容易得到對方的好感。
      
110寒假作業-把悲傷逆流成河  15782  2021-02-20 17:29:28

這世界從來就不公平。易遙的世界就像是集所有不公於一身的悲慘綜合。疼愛她的父親在她幼時就離家另組家庭,母親為了養活母女倆不得已在自家下海應召,儘管易 遙孝順懂事,然而母親因為對丈夫的拋棄與現實的悲憤而演繹不出苦情溫馨的母女情戲碼,無止盡的惡毒謾罵與拳打腳踢讓易遙對母親既愛又恨:「你說林華鳳啊, 她是個妓女,是個很爛的女人,我恨她,可我有時候還是很愛她。」 ,在她十三歲那年,她對同住弄堂內的同齡資優生齊銘如是說,此後像是利爪般勾住兩人的生命,是關愛,也是牽絆。 齊銘就像是易遙人生最終極的對照版:極度寵愛他的父母、頂尖的學業成績、英俊挺拔的外貌以及溫柔體貼的個性。唯一相同的是兩人都有顆柔軟易感的心靈,但也因如此,在不同的人生際遇中,也才發展出極為不同應對方式:易遙憤世嫉俗卻也知曉必須隱忍退讓才能在殘酷的世界活下去,於是她強硬地逼自己學會漠然、學會灑脫;齊銘儘管也對世界的醜陋有感,像是他對母親李宛心八卦勢利的嘴臉也無法接受,然而他資優的外在形象卻是他順勢而為養成的習慣與印象,於是他即使想幫易遙卻苦於個性的拘束而常必須屈服於自身對母親的軟弱,於是只能默默地心疼她、默默地幫助她。 易遙懷孕了,但孩子不是齊銘的,無意負責的男人讓易遙必須自尋墮胎途徑,此事卻被因為暗戀齊銘而怨妒易遙許久的唐小米發現了,她帶著天真無害笑容的惡毒心機與陷害讓原本在校就是個邊緣人的易遙吃盡了苦頭,卻也讓她認識了與齊銘截然不同的顧森西。儘管外貌同樣出色,但成績不佳、在家又備受母親冷落的顧森西卻能與易遙多幾分惺惺相惜,放蕩不羈的言行僅是為了掩飾內心的傷口。他備受母親寵愛的雙胞胎姊姊顧森湘儘管疼愛弟弟卻也對母親的偏頗無能為力,然而她優異的成績與溫柔婉約的個性像是齊銘的翻版,她的潔白無瑕相對於易遙的看盡世事,她散發的淡雅清香又相對於唐小米的腐敗腥臭,於是四人相遇了,織成的網讓人生的牽絆更深了。 易遙、齊銘、顧森西與顧森湘四個互成對比的人生皆讓人充滿了心疼與不捨,活生生地闡述著不同命運的起起伏伏。齊銘向易遙道出的那句「謝謝」,不知道內含了多少辛酸、多少體諒,想要苦苦牢牢抓緊的,終究要淡然放手才是愛的真諦,也才讓易遙不再更深地陷入那巨大黑色漩渦,也不讓齊銘跟著她一同敗落。然而事與願違,因為一個人的自私而全盤皆亂。只是怎能就這樣放棄?被留下來的人又該如何?在閱讀時我總忍不住闔上書、讓自己暫且閉眼冷靜一下,那感同身受的揪心幾度讓我喘不過氣,只要想到他們各自的心情,就讓我無法對這真實的殘酷棄之不顧,顧森西的未來如何我不敢想像,是繼續偽裝漠然?還著背負著心痛一輩子? 在讀完《悲傷逆流成河》被一股強大的悲傷壟罩著之後,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想起,那唐小米呢?這個讓易遙本已悲慘的人生更悲慘的殘忍假面、這朵毫無同理心的腥臭食人花,若非她的攪局,這四人原本不會走到這一步,而她竟然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嗎?故事中讀不出她的殘忍從何而來,是否暗示著這世界就是會有如此惡霸?不須理由、無須解釋?再讀番外篇鍾源與秦佩佩的故事,這樣的感覺就更深刻了,就像是這世界的霸凌將永無止休一樣,讓人不寒而慄。 我永遠也不懂霸凌別人有任何樂趣,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優勢?還是單純的好玩?又或是深切的自卑與自傲交雜出的惡毒?儘管霸凌別人後臉上裝出多少無辜的單純與驚訝,或是露出多嬌豔欲滴的笑容,內心的腐臭早已掩飾不了,若說信以為真的旁觀者是愚蠢,那一眼看穿卻為了明擇保身而不願淌渾水的洞悉者又讓自己成了什麼?而挺身而出保護弱勢的正義之士,又要如何避免自己也被扯入那深不見底的黑色漩渦中呢?然而更可怕的是,或許每個人從小到大無論言語或行為也許都曾在無意間成了霸凌者,是天真也罷、殘忍也罷,都凸顯出教育的重要性與不足之處。 另一個我難以理解的角色是易遙的母親林華鳳。她並非全然不愛易遙,因為仍可在某些微乎其微的細節與時刻看出她對女兒的在意與愛,所以儘管人生困頓無奈,究竟為何她選擇以憎恨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女兒?是因為對現實失望所以姑且拉著一起沉淪?又或是她的內心需要幫助卻無人可以分擔而導致行為無法自控?或許她的角色是在抗議人們對母親形象的刻板印象,儘管人們總說為母則強,卻也有其自身的極限與脆弱,於是讓無法平衡自我的她在愛恨之間拉扯,最終壓抑愛而爆發出恨。儘管想去理解她的心情,然而我總忍不住想,若是她能換個方式對待易遙,或許故事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
      
一年級閱讀心得(寒假作業)  15709  2021-02-20 17:26:40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這是一本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的故事 這本書沒有很厚重的說理說教,作者用從各種人與人的互動中,傳達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總有需要面對的問題,而這些面對無非是逼迫我們不斷的尋找生活的意義!有時候我們會忘了這個問題,或是討厭這個問題,或迴避這個問題..但殘酷的事,生活中的小事情、挑戰、事故都會強迫我們正視這個問題,我們怎麼定義自己的故事 每個人遇到的問題都是獨一無二的,卻也都有些相似不好過,但這些單一事件背後卻藏有過往經驗深遠的影響。這個時代,人每天所要面對的資訊及人際關係太多太快,容易忘了自己。拉回自己這件事實在重要,其實類似於瑜珈練習時專注於自己的呼吸,透過呼吸將自己拉回當下 為什麼拉回當下這麼重要?因為我們常被過去及未來所纏繞,但過去無法修補,又對未來感到無助,既然如此,何不回到當下。 重視當下的情緒,不要逃避它,也就是愛著自己。愛自己是另一個我讀這本書感受到作者想分享的,但這裡的愛自己不像是周年慶大買特買犒賞自己的辛苦,或是給自己放個長假做自己的想做的事。這裡指的是愛自己所產生的情緒及情感,不論是愉悅、開心、振奮、自信等,或是羞恥、焦慮、恐懼、失望等。因為我們常常被自己的情緒所折磨而不自知,這也叫作憂慮。我們需要愛人也需要被愛,更需要愛自己,愛是讓我們繼續在生活這條無止盡的道路上,一路前進的動力。這我真的是無法否認,無論是親情及友情,甚至是心理師和病人之間建立的信任關係,都是驅使我們勇往前進尋找生活意義..所以,和朋友或親人間的相聚所帶來的快樂及滿足總是無法言喻!互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色彩、驚奇及希望,在我們快樂時,加成我們的幸福,在我們無助徬徨時,為我們帶來安慰及勇氣,我們不斷地在互動中釐清自我,也同時找尋我們生活的意義 《當焦慮來臨時》 這是一本帶我們認識、面對以及克服焦慮的書,作者提供了許多方式讓我們能嘗試各種方法來緩解焦慮,打開生命的各種可能性。
目前第861/7706頁 [首頁][上一頁][859][860][861][862][863][864][865][866][867][86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