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閱讀心得1 14630 2021-02-20 14:38:12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75101023
姓名:張芸瑄
篇名:從護生到護士--談新進護理人員的適應
心得:
看完之後好有感觸也好害怕從實習護生到新進護理人員的落差,幾乎所有新進護理人員都認為從實習護生到新進護理人員身份的轉換其中有很大的差距很累、很折磨,沒有想像中輕鬆,實際工作常發生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
就跟我剛實習完一樣,每天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每天也要穿著護士鞋穿著好幾個小時,每天走來走去,給藥的給藥,看著學姐做,或者病人要做什麼檢查也要跟著去看,雖然跟著去看覺得很新鮮很有趣,因為在實習的好處就不是只是死死的坐在書桌上看著課本裡面的圖片跟文字講解而已,而是你真的有看到他真的再做檢查在操作然後實習完的成就感,主要來自臨床護理專業能力獲得病人或病患家屬以及老師的肯定,順利做完每一件事代表自己多會了一個東西,讓自己從基礎慢慢打上去,從實習第一天開始什麼都不會到實習結束所有給藥技術越做越熟練也越快也沒有做錯就更有成就感、從一年級懵懵懂懂的菜鳥到現在收取了很多的知識,甚至我還實習完了,就真的覺得我也可以做得到,雖然過程很辛苦很辛苦沒錯,但自己知道還是要繼續堅持下去,畢竟以後的工作會不好找,護理出來總有一個穩定的工作,雖然看完這本書也有一點想放棄的衝動,可是我已經三年級了,再撐一下就好了,即使再苦也要撐,先苦後樂嘛,還有像我剛剛說的我一定做得到的!
|
寒假閱讀心得2 14630 2021-02-20 14:36:37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75101023
姓名:張芸瑄
篇名:護理業務糾紛的危機管理
心得:
看完之後覺得醫療糾紛中最常出現的問題有醫療問題、護理問題、醫護病關係溝通不良。原因是醫病雙方立場認知及期望有差距跟不信任、不滿意情況的發生。
但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常常一些病人家屬脾氣不太好也沒有一些醫學知識,常常覺得自己想自己對、然後他自己覺得不對的事就對著護理人員或者醫師破口大罵,只是想說我們護理人員也是人也有所有各種情緒,我們也不是神,但我們還是為了工作把脾氣壓下來了,常常看到新聞上的醫療糾紛,明明不是護理師的錯,但新聞就是護理師、醫院方道歉,就覺得我們明明是來經你們的幫助你們的,為什麼我們還要被罵被這樣對待。
幸好我在實習中的時候跟著同學去拔病人的IC,但因為病人有B肝,凝血功能不好,所以拔IC的時候血流出來,病人也知道是自己的問題,所以也沒有責怪我們,反而是説沒關係是他的肝不好之類的,就像這樣良性的溝通,而不是像其他人沒有醫學知識就對著罵。
但我也不是全部都說病人的錯,有些就是護理人員的錯了,之前有看到新聞是一位護理師幫小嬰兒打疫苗,結果小嬰兒的手腫起來差點截肢,原因是因為打到皮下組織。
因為基護學過了,所以知道打針是要下針3分之2深,所以皮下大概0.幾公分而已,知道有這個風險在。
只能說以後真的道臨床工作真的要記好所有老師教過的知識,去熟練他,儘量不要該做的沒做,產生病人不信任你、甚至去懷疑你,那我覺得情緒會瞬間掉下來。
|
寒假作業 14780 2021-02-20 14:11:0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77 姓名 陳靜怡
書名II 學校衛生護理:國中小教師之校園學童視力保健知識與行為研究 作者 張麗春 、 林潔君 、 廖梨伶 、 謝佩玲 、 洪麗玲
出版社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護理學會 出版年月 2018年1月
索書號 ISBN
【撰寫心得書名】:學校衛生護理:國中小教師之校園學童視力保健知識與行為研究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旨在瞭解國中小教師推動校園學童視力保健知識與行為之現
況。方法:本研 究利用橫斷式研究設計,以方便取樣選取國中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於2014 年10月
至2015 年6 月間回收432 份有效問卷。結果:在知識部份,答對率範圍在18%~97%之間。以「假性
近視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無須進行治療」答對率最佳,答對率最差是:「華人近視的主因在於過多
的閱讀」答對率18%。在行為部分平均數介於3.34~4.16 分之間,其中教師在「協助健康中心回收視
力不良複診單」的行為最佳,而「在課程中融入視力 保健的教學」及「與家長溝通視力保健執行行
為」較差。此外,教師是否來自視力不良 率縣市與教師年資對學童視力保健知識與行為有所影響。
建議:未來應發展以視力保健 教學融入、視力篩檢的功能及視力矯治等策略之教師增能相關研習,
強化校園視力保健 推動重點,並發展戶外活動相關研究,以能永續推動有效的校園視力保健計畫。
|
寒假作業 14780 2021-02-20 13:55:1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77 姓名 陳靜怡
書名II 身心障礙研究:以「五全概念」發展失智照顧技巧課程可行性研究 作者 賴怡伶
出版社 財團法人中華啟能基金會 出版年月 2020年6月
索書號 ISBN
【撰寫心得書名】:身心障礙研究:以「五全概念」發展失智照顧技巧課程可行性研究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因老化而致失智議題成為各國所面臨之重大議題,本國透過
身心障礙者權益法及長期照顧服務法,保障罹患失智症之身心障礙者也應享有適當的長期照顧服務。
依據衛福部失智症診療手冊失智症照顧是一件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照護工作。為滿足
失智症病程照護需求,本計畫以發展出「五全概念」為基礎之課程,滿足失智家屬各階段日常照顧需
求,並驗證其需求性與可行性。方法:本計畫由失智症照護核心團隊成員組成,課程發展區分為三階
段進行:第一階段,組成跨專業焦點團體;第二階段,招募失智家屬或實際照顧失智症之志工20名
參與八週課程;第三階段,依據第二階段失智照護師資團隊及家屬回饋,將五全概念結構化後完成課
程內容設計。結果:本計畫由失智照護跨專業團隊以及家屬參與共同完成。第一階段焦點團體共發展
出:失智症診斷與照護新知及居家護理照顧原則與技巧等八大主題。第二階段,招募失智家屬或實際
照顧失智者參與八週課程,出席率達50%以上,每次兩小時者共計14人。女性為主佔80%,其家中自
行照顧的比率最高佔83%。第三階段,依據第二階段失智照護師資團隊及家屬回饋,將五全概念結構
化後完成課程內容設計,招募20名失智症照顧者或家屬,驗證課程的適切性與需求性。結論:八大
主題結合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之五全概念所發展完成課程表,使失智家庭做到證嚴法師
靜思語中「生者心安,亡者靈安」之境。本計畫為實務課程內容設計,未來建議可搭配失智照顧者負
荷量表或需求量表等結構式問卷收集意見,使課程發展更周延。
|
五體不滿足 15783 2021-02-20 13:53:31
我覺得決定一個身心障礙的人,將來的一生是充當一個和常人平起平坐的樂觀主義者,還是一位只肯在黑暗中哭泣好像明天就要世界末日似的之悲觀主義者,和周遭的家人親友用什麼眼光來看待他異於常人的部分,尤其是父母的教導關懷最為重要,如果雙親能夠從小就將他看待為一個正常的小孩,給他一個健康的概念「別人能做的,你也一定辦得到」,讓他獨立自主的成長發育,而不只一味地仰賴父母、依賴他人。
在今日相信你曾經聽過許多小孩或青少年說:「白做工的,反正我也做不好」「做了也沒用,反正我都那麼笨了」等諸如此類的話,也相信你曾經在電視報導中看到一些飆車的青少年說「我無聊啊!除了飆車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其實不管你是個四肢健全或身心殘障者,在這個社會裡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個體,只是你必須知道自己在人群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而且不管這個角色是紅花、還是綠葉,都必須好好詮釋這角色,所以無論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最重要的必須要「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創造自己」。
不知大家曾注意到不論在街角、廟會、或市場裡,常常會有身心障礙者向你請求,希望你能伸出援手,當然出於人的憐憫心和同理心,會給他們些許的幫助,但換個觀點想想,如果我們都狠下心來,不給他們任何的幫助,那他們或許會因此而想辦法靠自己的勞力來賺取生活所需,而不只是消極地認為我是殘障者,沒有能力做任何的事,別人「理所當然」要幫助我,如果這些身心障礙的人能夠因此在工作中認同自己、肯定自己,不再認為殘障是個缺陷的自卑想法,相信這個社會定會出現更多像乙武洋匡一樣殘而不廢的佼佼者。
而他,乙武洋匡。則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人,他不停的努力,就只為了證明自己也是可以和一般人一樣的生活著;做一般人所能做的事。當然,他一切的心酸、痛苦,也都不是我們所能想像和體會的。生活在佈滿異樣眼光的他;不被信任能力的他,卻不退縮,他以不服輸的精神、冷靜的態度向正面思考,坦然的面對事實,徹底走出他生命中那個灰暗的時段。這樣的努力,不僅讓他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個全新的看法,也擁有了美麗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