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65/7746頁 [首頁][上一頁][863][864][865][866][867][868][869][870][871][87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寒假作業1095101034  15606  2021-02-20 16:21:48

人工耳蝸翻轉人聲 我看的這本書叫作人工耳蝸翻轉人聲,書中有提到聽損,而聽損有分為三種 1.傳導性聽損。 2.感音神經性聽損。 3.中樞性聽損。 不是每位聽損者都適合植入人工耳蝸,選擇人工耳蝸植入病患的標準分為五種類型 1.兩耳皆具有重度以上聽損平均純音聽力閾值等於或高於70分貝。 2.年紀在1歲以上。 3.經配戴助聽器至3到6個月,沒有效果,無法利用助聽器或其他輔助器來改善聽力及預言能力。 4.身體狀況可接受手術,中耳、耳蝸、聽神經及腦部等沒有手術禁忌症。 5.病患與家屬有強烈的了解術後持續長期廳與復健的]必要性,才能準確植入達到最佳成效。 這本書裡,有一位女孩由於「大前庭導水管症候群」導致先天雙耳極重度聽損,在左耳使用人工耳蝸、右耳配戴助聽器1歲九個月時,醫生檢查出雙耳極重度聽損,所以在她6歲時父母決定做人工耳蝸,雖然她已經上小學的年紀,但為了聽損而復健沒有體驗團體生活的她在小學時因很難融入同儕間的話題,而背負著許多歧視的目光,有些帶著語言輕蔑攻擊的同學會說:「妳的耳朵有問題喔」,在這一句玩笑話中,對她而言是一句帶滿刺的言語,久而久之,變得不愛說話。她在國中加入田徑隊時,遇到一位教練,而這位教練帶給她很多成就感和鼓勵,同學們也都熱心的幫助她讓她有更多的自信,這也因此讓她改變自己的個性,雖然仍不善與人交際,但她相信自己可以持續改變,變得更加自信,她告訴自己聽力缺陷沒有打垮自己,反而更意志堅定,懂得惜福感恩,增加信心最後方式是找到擅長的領域,設定目標,努力朝目標前進獲得成就感。 這裡告訴我,自己的路是自己該走完的,雖然人生中一定會有起起落落,可能被歧視或遇到各種困難,但也是要面對,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們也許是幫助和關心,但這些小小的力量,也能帶給我大大的力量,所以這本書給我很大的鼓勵。
      
讀書心得1  14628  2021-02-20 15:57:3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五護三甲 學號:1075101021 姓名:陳樂容 心得:當我看完了這篇文章後,我才了解到除了藥物以外,其實也可以使用深腦部刺激術(DBS)來治療巴金森式症及肌肉張力不全症,但是這個叫做深腦部刺激術的治療術,雖然現在已經納入健保給付,但是也是有治療的條件要素,第一點是:原發性,第二點是:要發病5年以上,藥物治療一年以上無法反應者,或長期服藥後產生不良反應而無法繼續服藥者。第三點是:病人身體其它狀況良好,無失智症、無其他嚴重的內外科疾病,以及無藥物無法控制之精神疾病,第四點是:病人的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必須正常。符合以上幾點才能使用深腦部刺激術治療,而它的原理是要先安裝立體定位頭架,再精準定位後,透過在患者腦視丘下核植入電極,以電流刺激腦部神經讓肌肉可以正常出力,而不會破壞大腦的任何組織,同時也可以由醫師依症狀調節合適的放電量,用以改善巴金森式症的震顫、僵硬、運動遲緩等症狀,效果非常好,除了有效恢復患者的行動力外,還可以減少服藥的劑量,不僅能減輕家屬的照護辛勞,也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而因肌肉張力不全臨床上其實不易控制,患者的治療選擇有限,局部性的肌肉張力不全患者,通常會搭配藥物使用及復健治療,但如果是全身性的肌肉張力不全的患者,就要建議透過深腦部刺激術,來重新讓身體肌肉恢復協調動作。
      
寒假作業心得500字  15294  2021-02-20 15:47:52


      
讀書心得  15780  2021-02-20 15:26:59

書名:少年小樹之歌 作者: 佛瑞斯特.卡特 少年小樹之歌是在描述一個小男孩,小樹在五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爸爸媽媽,所以由爺爺奶奶扶養長大,帶著他在查拉脊山過著自己自足的生活 爺爺跟奶奶都是查拉脊族的印地安人,他們讓小樹在大自然中獨自學習、獨自和大自然相處,從中將查拉幾族的生活哲理一點一滴的灌溉到小樹的心中 並藉由動物與動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互動 讓小樹明白大自然是如何運行的 從書中可以看見小樹爺爺淳樸的山野個性,依靠自然生存,爺爺雖然不識字,但他所說的卻蘊含道理: 「只要你跟森林和平相處,他會供給你生活所需的。」 我想這段話應是給現代社會的警惕,就是因為人們持續的破壞自然環境,衍生出像溫室效應、酸雨以及臭氧層破洞等等的環境問題,才會造成我們的生存空間日益惡化,生活資源日漸稀少, 這些問題之所以會產生,都是因為人類不尊重大自然、 愛護大自然、順應大自然,而是一味的奪取資源, 結果反而引起大地之母的反撲吧!
      
寒假作業  15631  2021-02-20 15:18:27

[面對不愉快,你可以選擇.] 作者:鄭雅方 答案是人生態度,積極進取的人生。 使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不是你有什麼,你是誰,你在哪裡,或你正在做什麼,而是你對它的想法。 你從內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就會獲得什麼樣的感覺和心情。 現階段的我,覺得學歷並不代表實力,知識也不代表能力,在現代職場,沒有多少人會看重你的知識,人們看中的是你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人要做一個剛好的人,該硬起來的時候還是要硬的,為了保護自己必要的權利,人是應該有一點鋒芒的。 雖然不必像刺蝟那樣全副武裝,渾身帶刺,但至少也要讓那些兇猛的動物們,感到無從下口,有所忌憚。 大部分的自我信念,都是從我們過去的經驗、成功、失敗、屈辱、勝利以及他人對我們的反應 特別是童年早期的經驗所形成的,這就是我們的自我,一步一腳印都是自己的,以前的觀念跟想法,我們不會去懷疑它的效用,反倒會依照這種觀念或信念去行事。我們人決定樂觀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希望,不管是什麼目標,只要相信自己有辦法去實現的夢想,都能使人樂觀,反而之困難與挫折奮鬥的過程中,會讓你學到許多知識,懂得了生活之艱辛,如果書讀的累了,不妨試試看打工,換一個環境,讓自己嘗試看看出社會的黑暗與艱辛,嘗試過後自己會自我省思一下,決定自己的未來要往哪走,這本書教我了 要改變悲觀想法,減少生活中的挫折感,客觀的分析憂慮和害怕的事,剔除自我評價的消極字句,果斷的打消消極的想法,盡量不去想令人心煩的事,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向,以樂觀的心去注意生活的光明面才不會把自己的生活過得那麼痛苦,生活已經很苦了,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加糖。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獲得更多愉快。 不要過於看重一些不必要的瑣事,不要把煩惱放在心裡,要學會轉移注意力,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冷靜的對待問題,做什麼事情前,凡事想一想,再去做,生氣時努力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作者有提到一整個結構性的一段話,(急則有失、怒則無智) 衝動的時候會不顧前後的去做,所以在衝動的時候先冷靜的靜一靜,再重新審思過後,再行動這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事。看完這本書後我整個人的價值觀都有所改變,選擇積極心態,改變消極心態。
目前第865/7746頁 [首頁][上一頁][863][864][865][866][867][868][869][870][871][87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