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10年寒假讀書心得 15130 2021-02-20 13:39:01
書名:失落感 作者:Ann Kaiser Stearns 譯:陳文琪
這本書在說失落感是如何來的,同時也說到了國外對於看心理醫師的普及化和國內的不普及化的落差,國人大多想法都停留在:「心理醫師讓你躺在一個長沙發上讓你對她說出你心底秘密」或是「精神有問題的人才會去看心理醫師」,才想要看心理醫師。但在國外心理醫師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們習慣把發生在生活上對情緒落差很大的事情,透過和心理醫師求援而治療好,心理上的壓力和負面情緒。
在社會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失落感,有時會因為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布娃娃弄丟了,對某些很愛惜娃娃的人造成心理的失落,其他例子如:有家人病逝、患癌、失業、失戀等等,都會造成人的失落感,而在生理與心理對比生理病痛更嚴重的,是失落感帶來的心理病痛
,而當這些失落感越來越重時,就會讓身體伴隨著許多疾病例如;頭痛、失眠、消化不良、四肢疼痛等各式各樣料想不到的奇怪症兆!
因為每個人的失落感來源不一樣,於是造成我們有時無法理解對方所想表達的失落,所以就有人開始自動組織結合起來成立各種聯誼會,目的是以團體的力量去幫助與他們有相同痛苦悲傷經歷的人,例:「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是幫助肢體殘障的人、「開心俱樂部」是幫助先天性心臟病病童,讓他們可以互相傾訴、互相聆聽,再由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心理健康輔導員等共同努力下,群體治療,會具有特殊的治療效果。這讓我學到了的事,是如果心裡有不開心、失落等感覺,要找人傾訴不要把事都堆積在心裡,這樣情緒爆發時的情感遠遠比原有的更勝一籌,而造成生理上的病痛。如果真的不知要找誰訴說或如何減輕心理壓力時,就一定要去看心理醫師,不要讓自己掉入想不開的死循環裡,走不出來。
|
閱讀心得 5 14632 2021-02-20 12:40:44
讀書心得
護三甲 邱鈺真 1075101025
照護一位乙狀結腸癌患者術後傷口感染之護理經驗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中之第一位,其中結直腸癌位居男性癌症死因第三名。本篇探討一位49歲的先生於2009年開始有解細長便及下腹部偶有悶痛情形,但未理會,2010年因下腹部不適情形加劇,一個月內體重驟降 10 公斤,故至本院門診求治,經大腸鏡切片檢查及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初步診斷為結直腸癌,於 21 日入院,23日接受前位切除術。術後第五天因腹部手術傷口外觀發紅,有熱、痛感且有少量黃色分泌物,故將手術傷口倒數兩針拆線並收集傷口組織做細菌培養,其中需氧菌培養結果為 β 型鏈球菌、厭氧菌培養結果為陰性,但因傷口癒合不佳且持續出現膿性分泌物,故將傷口下方第四針至第六針拆線,並收集傷口細菌培養,其中需氧菌培養結果為陰性、厭氧菌培養結果為洛氏普雷沃菌,故照會感染內科建議投予青黴菌類抗生素使用,經傷口照護小組評估建議採填塞排膿方式,並將換藥頻率由每日一次增加為三次;於護理期間傷口膿性分泌物減少並逐漸癒合,10日傷口縫補兩針後,並於兩天後出院。罹癌病人除了承受手術治療後生理疼痛及心理調適外,一旦發生傷口感染,所延長的住院天數更會影響其面對疾病之態度。本文個案面臨得知罹癌且頇接受手術治療之際,除受到心理上的壓力之外,尚頇承受治療術後傷口感染的折磨,對於傷口感染影響病程進展而感到不安。
|
力克•胡哲 15677 2021-02-20 12:03:29
力克從小患有海豹肢症,一出生就沒有四肢,只有一左腳掌。身為力克的父母,他們完全無法接受。力克的家庭把他當一般人照顧,使得力克在上幼兒園第一次受到打擊,遭到同儕的排斥與搙罵,遭到世人的同情。力克開始無數次的演講,到世界各地分享他人生的經驗和體悟。如果哪天你有幸看到他,你可以抱抱他、親親他的臉頰甚至和他談心,但請記住一件事,請不要同情他!因為很多小朋友第一次見到沒手沒腳的他,都會害怕和驚恐。他笑說:「我接受。但我最喜歡、最舒服的是,那些見到我能擁抱我、接受我的人。」因此,我們的真誠對談將屆由一個熱烈的擁抱展開。
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很多事,同時也給我很多。我從來沒辦法想像一個沒手沒腳的人,可以活的如此精采,甚至比任何人都來的精采。雖然他的「身體」有所不足,但他的「心」卻如此燦爛,使他的活動與生命毫無限制!即使是游泳、踢球甚至是衝浪,都難不倒他。
他曾說:「我叫力克.胡哲,今年二十七歲。我一生下來就沒有四肢,不過,我可沒有被這個狀況限制住。
我在世界各地旅行,鼓勵了上百萬人以信心、希望、愛和勇氣克服逆境,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在這本書裡將和大家分享我如何面對難關與障礙,其中有些是我個人的獨特經驗,但大部分則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我寫這本書是為了鼓勵你克服挑戰與困難,好讓你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走向好得不像話的人生。」
那是我掙扎了許多年想學會的功課,最後我終於弄懂了,而且我的經驗可以幫助你了解到,每個人所經歷的苦難,大部分都提供了機會,讓我們探索人生目的,並以珍貴的天賦嘉惠他人。
我的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不過,看到我出生時那沒手沒腳的模樣,他們也不禁懷疑上帝到底在想什麼。
一開始,他們認為我不可能過正常生活,我的人生毫無希望、沒有未來。
然而,今天我過著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生活。每天都有不認識的人透過電話、email、簡訊和推特跟我連絡。
在機場、飯店和餐廳裡,人們走向我、擁抱我,說我以某種方式感動了他們。
這篇故事讓我感到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常遇到事情不如意,就會想要逃避,力克雖然曾經嘗試著自殺,但上帝依然揀選他在這世界接上繼續為主做鹽做光,一點也不嫌棄他,後來漸漸的找到人生的目標,原來沒有手沒有腳也可以擁有好多人喜愛,甚至比右手右腳的人活的還更具有意義,真的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要好好享受自己寶貴的那條生命。
|
寒假作業 14647 2021-02-20 10:11:15
護三甲 1075101040 潘宥臻 40
我看的是一篇寫一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病童的護理經驗,這是一個四歲女童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大動脈轉位,兒童的心臟疾病大部分都是先天性的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的心臟構造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常常原因不明,有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小孩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媽媽在懷孕的時候酗酒、媽媽年齡超過40歲、媽媽有胰島素依賴性的糖尿病或基因染色體異常、遺傳等原因,大動脈轉位就是主動脈接右心室,肺動脈接左心室,形成兩個獨立循環系統,但兩個獨立的血液循環無法供給人所需的養分,很容易造成嬰兒死亡,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表徵以發紺為主要症狀,是心臟構造畸形,也會引起小孩生理情緒和認知上的一些問題,照顧者可能在照顧方面也會很辛苦,應該要讓他減少心臟負荷、隨時監測心輸出量狀況、減輕呼吸困難、促進液體排出,保持身心愉快,也應該每四小時測一次生命徵象並紀錄輸出與輸入量,對於先天性心臟病的個案的照顧最重要的就是要幫助減緩不適的症狀,例如呼吸困難,活動力減少等,在照顧者身上也有很大的困難度跟壓力,作者也發現到個案母親在照顧上的壓力和因應困難的問題,但在作者的陪伴傾聽下,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想法與感受,也表示會尋求資源及安排活動減緩壓力。
|
寒假作業 14647 2021-02-20 10:08:09
護三甲 1075101040 潘宥臻 40
我看了一篇第二型糖尿病預防的策略和運用的文章,第二型糖尿病是台灣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大多是發生在成人身上的一種糖尿病,它好發於心臟血管、腎臟和神經系統的合併症,排名台灣十大死因第四名,糖尿病的併發症可能造成心肌梗塞及腦中風導致死亡,研究結果也顯示約有80%糖尿病患者至少合併了一種併發症,造成病情會嚴重惡化,更是國人失明的首要原因,血液透析的第二導因,裡面寫說根據美國疾病防治局的糖尿病預防研究中發現生活型態調整跟飲食控制和活動身體有預防糖尿病的效果,所以現在臨床上治療糖尿病大部分都是用運動、飲食控制、藥物治療來治療糖尿病,高危險群的預防策略方法有可以去鄉鎮衛生所,整合式篩檢,檢測出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個案,台灣現在也越來越多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因為現在人的生活型態和飲食習慣改變,肥胖人口增加等原因,我還查了第二型糖尿病的相關資料上面寫了患者特徵為高血糖、相對缺乏胰島素、有胰島素抗性等,高血糖帶來的長期併發症包括心臟病、中風、視網膜病變,這可能導致失明、腎臟衰竭、甚至四肢血流不順而需要截肢,原來糖尿病還會引發這麼多的併發症,平常就應該保持運動的習慣和飲食習慣,飲食要均衡不能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才不會容易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