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閱讀心得 14772 2021-02-20 00:12:5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68 姓名 江玟
作者姓名 蔡照文 、 李維綸 、 蔡享翰 、 郭恆閔
西元出版年 2010年 文章標題 四技護生產科護理實習壓力與身心健康相關性之探討
期刊名稱I 美和技術學院學報
卷(期) 29:1
起訖頁數 63-75
作者姓名 周碧琴 、 陳靜敏 、 盧美秀
西元出版年 2000年 文章標題 應用護理照護藍圖於居家腦中風病患照護之探討
期刊名稱II 護理研究 卷(期) 8:2
起訖頁數 249-259
【自訂一主題】:四技護生產科護理實習壓力與身心健康相關性之探討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篇文章是針對產科來進行研究用了一些量表來分析實習生的壓力和身心狀況,發現壓力方面是以
學生缺乏自信心和執行隱私權技術壓力最高而身心方面則是以嚴重憂鬱、社會功能障礙和生理功能
分數最高,這些數據可以幫助老師來協助學生調適實習的壓力,臨床實習是以後每個人的必經過程
而實習壓力更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其實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改善這些壓力,像是老師可以給予學生
正向的回饋和心理社會的支持與關懷可以幫助減輕護生實習的壓力,這個研究也發現護生對產婦或
是家屬對護生的態度,有的時候會被家屬歧視或視抱怨也會被因為視護生對我們不信任等這些都可
能讓護生產生挫折感,這樣也就會影響到護生對實習的意願和表現,之前實習的時候也碰過病患不
想由我們來幫忙執行技術的問題,當下第一個反應就是懷疑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好所以心情難免會受
一點影響,這個研究有提到身心方面則是以嚴重憂鬱、社會功能障礙和生理功能分數最高,可能的
原因就是因為經驗不足加上環境、人際關係和個人問題,如果沒辦法有效因應這些問題的話就很有
讓這種種的壓力來源影響到護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可以從學校方面來改善,可以利用實習前說明會
來增加學生對實習的準備和自信心,指導老師也可以主動協助護生適時的給予鼓勵,家長也可以參
與並提供這項的家庭支持。
|
寒假作業 15612 2021-02-20 00:09:40
寒假裡,我讀完了美國着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這本書主要講:一位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被別的漁夫看作失敗者,可是他堅持不懈,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然而在返回的路上卻遇到了成群結隊的鯊魚要來吃魚肉,老人勇敢地與鯊魚搏鬥。最終,鯊魚還是把魚肉都吃光了,老人只拖回了一副魚骨架。這個故事雖然情節很簡單,但寓意很深刻。我非常佩服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必需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老人與海>是一本享譽很久的國際著作,不僅為海明威的代表作也為作者生前最後一部著作。這是一部寓言式的小說,藉由敘述一個卑微,孤單,與世無爭,毫不顯眼的老漁夫與大海,鯊魚拚搏的情形。來歌頌為人們所忽視的平凡人物中不平凡的偉大之處。這本書雖然篇幅不長,但閱讀完後卻會使人感到十分感慨,用簡明凝鍊的言語與優美的字體來把眼之所見德東西凝於筆端,刪繁就減,含而不露,引發讀者的聯想,並從故事中體悟人生的哲學。
|
1091寒假讀書心得2 14615 2021-02-19 23:56:08
讀書心得
書名:護理雜誌67:6卷期「晚期肺癌病人接受首次免疫療法前衰弱狀況之初探」
作者:陸怡安、羅永鴻、蔡培癸、劉雪娥
心得:這篇文章是在介紹晚期肺癌病人接受首次免疫療法前衰弱狀況之初探,對於這篇文章感興趣的點是,在學校有上到肺癌相關症狀和護理措施,好像沒有聽過晚期肺癌病人會有的衰弱狀況。原來衰弱狀況是指說一種不穩定的健康狀態,其臨床表現包括:活動力降低、體重減輕、疲倦、食慾降低、肌肉耗損、骨質流失、步態與平衡功能異常。因為大多數晚期肺癌病人在接受免疫療法前,往往都已接受過其他的治療,如手術、化學、放射線治療及標靶藥物,但這也並不是每個癌症病患會出現的狀況,研究發現年齡越高、發炎指數愈高、及身體功能狀況較差者,其發生衰弱的機率愈高。此外個體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與癌症的風險也相對較高。也有研究發現白蛋白低於正常值與C反應蛋白發炎指數愈高時,其發生衰弱之機率愈高,這個研究的結論就是晚期肺癌病人以體重減輕(32.7%)及低身 體活動量(32.7%)此兩項指標為衰弱的主要症狀,我們在照護癌症病人時要進行飲食攝取量的評估、了解營養攝取量不足及病人體重變化的原因,,以預防發生衰弱或惡化的狀況。對於這篇有理解到照護癌症晚期患者的可能會出現的一種狀況和注意事項。
|
1091寒假讀書心得1 14615 2021-02-19 23:55:33
讀書心得
書名:護理雜誌67:卷期 「胃腸惡性腫瘤病人PICC置管後舒適度現狀和影響因素」
作者:李靈、高竹林、郭亮
出版單位:社團法人臺灣護理學會
ISSN:0047-262x
心得: 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裡面介紹的PICC是上課有介紹的,剛好可以藉著這篇文章多去了解和鞏固對PICC的理解。文章內是在介紹胃腸惡性腫瘤病人PICC置管後舒適度現狀和影響因素,中國有學者研究關注胃腸惡性腫瘤病人PICC舒適度,因為胃腸惡性腫瘤是全球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僅次於肺癌、女性乳腺癌和男性前列腺癌。化療是胃腸惡性腫瘤主要且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其中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去廣泛應用於長期輸注化療藥物的腫瘤病人。其中分為3個部分:(1)胃腸惡性腫瘤病人 PICC置管後舒適度現況調查;(2)了解病人人口學特 徵、社會學特徵、置管情況、自我護理能力與舒適度 的關係;(3)探討PICC置管病人舒適度的預測因數。文章中的調查結果會引響病人對於PICC的舒適度,有穿刺部位的選擇、反覆穿刺,擔心穿刺部位的感染、管子掉落等,研究表示穿刺部位手肘上比手肘下舒適度高,非慣用手置管也可提高病人舒適度。文章中有提到幾種臨床常見的PICC相關併發症,如: 穿刺點滲血、感染、靜脈炎、靜脈血栓、導管脫出、導管堵塞等,像這些併發症我們做於未來的護理人員都要小心發生,無菌要做好,提高病人對於PICC的舒適度,也要為較清楚導管出院後家庭護理問題,病人的自我護理能力有助於降低導管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
寒假作業 15168 2021-02-19 23:54:18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一乙
學號
1085101061
姓名
王人玉
書 名
快樂的15個習慣
作者
日野原重明
出 版社
天下雜誌
出 版 年月
107年8月
ISBN
978-986-398-277-7
本書籍重點摘要或佳句
1.習慣絕非困難的事 而是一種生活的節奏
2.從事善行益於自己的健康
3.孩子的成長習自父母
本書籍的閱讀感想
這本書教了很多關於情緒調整的方法,
以及怎樣的習慣可以讓你更容易保持快樂 ,
因為其實讀護理科時常壓力很大 ,
心情時常不好 這本書就教了很多方法,
覺得很受用
書中也有說到飲食因為其實這是生活中最好去調整的,
作者也說 :「在不開心時 其實也可以選擇去小跑步一下 會讓身心舒暢 也對身體很好。」
這幾個方法 在自己親身試過之後都覺得很受用
其實這本書的宗旨就是讓大家的把這些調整情緒的方法變成習慣 ,也就是說固定去做這件事情,會讓身體及情緒得到更好的調整,
而且在這本書當中,有11項方法都是與身心靈有關 ,只有幾項不是
書中說了一句話 「習慣絕非困難之事 ,而是一種生活的節奏 」
其實你慢慢咀嚼這段文字 你會發現 ,其實真的是這樣 有人說只要21天就可以養成一種習慣
也就是說你的習慣就是跟著你的生活的
再來書中有提到一個東西,就是其實滿足你的物慾並不能真的讓你開心,因為你想買什麼東西可能只是當下想買,過了一個禮拜又或者一個月之後,你可能又不感興趣了,所以說當你想買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可以過幾天再去買 如果還想買再買,書中還說到其實試著去感受別人的感情也能變快樂,因為假如別人的情緒不好 不開心,也有可能會影響到他人 試著去了解他人的心情,也可以讓自己心情更好 更愉悅 也可以幫助他人解決情緒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