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寒假作業心得「一年級」 15619 2021-02-19 19:15:46
態度決定一切心得報告
書籍名稱: 態度決定一切
作者: 阿爾伯特.哈伯德
譯者: 杜風
出版年月: 2006年7日
出版社:種籽出版社
版次:二版
姓名:范華倩
班級:護一丁
學號:1095101047
我的心得:
現代社會價值觀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而我們往往忽略了一些基本卻影響我們一輩子的重要元素--觀念。很喜歡書裡的這幾句話:「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而我們的工作態度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所組成,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工作中的小事情。所有的成功者也都與我們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是簡單的小事。「決定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態度比能力更加重要。」雖然不管在哪難免都會有一些挫折,但只要吸取教訓、然後從失敗中成長,也能讓自己成長。其實,要在工作上成功是可以的,只是看你對事情的「態度」而已,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責任,不管是對工作、對自己都會有需要扛起的責任,責任越大,所需要的努力就越多,並不只是需要努力,也要有著堅強的態度,這才算是事業上的成功。看完這本書後我才認知到,無論你是高學歷的知識份子還是不認識字的文盲,無論是大老闆還是小職員,其實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因為是大老闆就無所事事,你的每一個指令都關係著一切,也不能因為是一個小職員就漫不經心,一個步驟出錯,可能就全盤都錯,每一件看起來是小事的事其實都很重要! 在未來,我若想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首先要先改變自己看事情的態度,不要把事情都想的很複雜,其實有時候換個角度思考,沒有什麼事是過不去的,只要改變自己的態度所有事都會變的很簡單。
|
寒假作業心得「一年級」 15619 2021-02-19 19:15:10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心得報告
書籍名稱: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作者: 住野夜
譯者: 丁世佳
出版年月: 2017/09/28
出版社:悅知文化
版次:初版
姓名:范華倩
班級:護一丁
學號:1095101047
我的心得:
第一次聽到這本小說的名字,還以為是恐怖小說,但看完之後,完全顛覆了我的刻板印象。「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之中都會面對的生命課題,如果換成是你得了癌症,你又會如何面對?在這本書裡的男主角是一個堅強但存在感非常低的人,而女主角是個即將死亡卻很受歡迎的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男主角意外看到女主角的日記─「共病文庫」,紀錄著她得到胰臟癌的事實,且生命垂危。但女主角不一樣,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不治之症,認為自己一定比其他人早死。她說:「你跟我,明天都說不定會死啊!從這點來說,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以一天的價值都是一樣的。」對她來說,人的生命都是一樣的,誰也不知道自己明天的命運如何,畢竟人生無常,我們一直認為的日常,到最後可能變成是無常,誰也無法預測自己幾秒鐘後會發生什麼事,所以說,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但是!命運在女主角的觀點中可是不適用的,她把所有的相遇視為一種選擇,一個人要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遇到什麼樣的人,全都取決於你的「選擇」,換個立場思考想,這也許就會變成「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道理,比鑽牛角尖的執著,不如換個角度,放過自己,讓自己好過點。透過這本書,也讓我重新思考了人活著的意義。看完了這本書之後,我其實內心深有感觸, 女主角說的每一言一語都深深的打擊了我,怎麼會有一個女孩子,面對疾病的想法與態度,能夠如此的活潑、樂觀,如果換做是我,我應該會一直在悲傷裡渡過直到死亡吧⋯⋯雖然故事前面是以一個很平淡的文字來描述,但到了最後,結局卻破天荒的出乎我的意料,如果女主角不是死於一場隨機殺人,又或許她能戰勝病魔,和男主角繼續寫著屬於他們之間的故事。最後,男主角傳送的一條訊息「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原本只是國外的一個迷信,認為身體哪個部位生病了,只要吃了那個部位,病就能痊癒,但也因為「讓對方吃掉內臟,聽說靈魂就會活在對方體內」因此到後來這句話成了男女主角的一種承諾,由活著的人代替死去的人把信念傳承下去。
|
109學年度寒假閱讀心得 15241 2021-02-19 18:09:16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 護理科
班級 : 護二丙
學號 : 1085101134
姓名 : 范紜禎
書名 :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 : 威爾.鮑溫
出 版 社 : 時報文化
出版年月 : 2008年9月25日
索 書 號 : 177.2 873
ISBN : 9789571349220
【撰寫心得書名 】: 不抱怨的世界
【本書閱讀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與了這項運動,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而你也可以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戴上紫手環,接受21天的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
So What學習要點
這本書要談的是「正面思考」,當我們在抱怨的同時,正是不斷再增強自己負面的想法。由於太多的抱怨,只會使人們每天生長在不健康以及不快樂的想法,若不斷使用負面的思考,那也只會帶來更多的不愉快,因此這本書在強調正面思考的重要性。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人類都擁有正面及負面兩種能量,每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做的第一件事情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不斷的抱怨。不論我們怎麼說怎麼做,最終都是將過錯歸給別人,很少會去檢討自己。而這本書就是在帶領我們一步步探索我們為什麼抱怨,抱怨是如何破壞我們的生活,我們又要如何驅除這種具有殺傷力的表達形式。
「抱怨」其實就是在指責我們生活中的不如意,而生活在這樣不順心、不快樂的環境與狀態裡,加重了我們心中的壓力。人們認為開口抱怨,是在發洩自己心中的委屈,其實卻是使我們心裡的苦痛支配我們的思維及生活。快樂其實就在我們周圍,只是我們必須重塑我們的思考模式,不再只注意傷害而喊痛,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不要把抱怨、批評說出口,這才是正向的力量,用來改變現實的最好方法。
這本書就是要杜絕這樣的負面思緒蔓延著整個社會,於是它提供了我們很多正面思考的能量,並且藉由這些告訴我們,當我們為了許多小事、不如意的事情在生氣時,我們等同於在浪費生命。而不抱怨不僅會改變我們的行為,還會改變我們的心靈和生活。不滿只是開端,卻不能成為結果。或許就如作者所說的,我們每個人的手上,都握有翻轉人生、改變世界的秘密。當我們決定接納各種人事物,我們會體會到越來越多的良善與美好。
|
寒假心得作業 3上 14777 2021-02-19 17:51:02
哀傷理論與喪親家屬
醫護人員不僅要面對病人失去健康和即將失去生命的哀傷反應,也要協助家屬渡過。
這個我覺得很重要,雖然在協助的過程中會有壓力,也不太知道該怎麼做,
我透過了這篇文章了解了,可以如何幫助面臨哀傷的家屬。我覺得每個人面對死亡
的反應都不同,弗洛依德理論有文章有提到,要真誠地聆聽家屬的談論,可以讓家屬
藉由說的方式釋放壓力,但有些家屬不一定會說出來,所以觀察力很重要,有時候護理
人員工作關係,可能沒辦法有很多的時間去關心到家屬,可以建議家屬詢問志工、
利用團體支持的方式紓解壓力。文章裡也讀到依附理論,在各個年齡層的處理方式以及哀傷反應,都不一樣,像學齡前期的小朋友的反應,可能會是哭鬧,成人可能就是哀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像之前在實習的時候,有遇到一位長期要臥床的病人,前幾天他的壓瘡有好很多了,但之後很突然地走了,因為有幫他換過藥所以知道這個個案,我第一次實習碰到這樣的事,有點不知所措,得知大夜班的學姊們有送個案回家,家屬看到一定欣慰,我很佩服學姊們。我還有很多要學的地方,面對即將臨終的個案時,該怎麼做、怎麼和家屬溝通,
這個我覺得很重要,有壓力還要承受家屬的壓力該怎麼做處理,這些事我需要學習的。
照顧一位無望感老人之居家護理經驗:
近年來老人越來越多,這一篇在說跌倒長期臥床個案,會選這一篇是因為我去年實習的地方在護理之家,裡面的住民們,多半是跌倒撞到頭部,而長期臥床的。是有聽過,有位住民以前給台灣看護照顧,因為很少幫阿公翻身,造成阿公的身上有多處壓瘡,也因為家屬沒辦法照顧,所以送來醫院給專業人員照顧。我在那裡實習看到護理之家的住民,臉都很淡漠、憂傷,有些多半是氣切沒辦法表達,所以不論我們是要幫忙做技術還是換藥等,都要先跟個案說,不然個案會害怕不配合。在這篇文章有說到個案主要的健康問題 無望感、皮膚完整性受損、照顧者角色緊張,要鼓勵家屬接受個案的無望感,看護可以藉由看電視放鬆心情紓解壓力,可以達到具體的成效有,共同參與擔任照護個案的責任及溝通橋梁、提升非語言溝通技巧與能力、有效提升個案照護品質、提供印尼版照護技能衛教單張圖片及影片等,壓瘡傷口之癒合進而提升個案之生活品質,維持家庭之完整性。像是壓瘡要照顧得好真的不容易,在我實習的時候,有一位個案身上很多壓瘡很嚴重,嚴重到有腐肉的味道,而且換藥要換到快30分鐘,但學姊們真的很厲害,可以把傷口照顧得很好,在學姊身上學到怎麼照顧壓瘡的個案,也學到一些換藥的技巧,讀完這篇讓我了解很多。
|
情緒和你想得不一樣 15227 2021-02-19 17:45:4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二丙
學號 1085101120 姓名 林于珊
書名 情緒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 麗莎˙費德曼˙巴瑞特
出版社 商周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20.03.05
索書號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把情緒描述得越仔細,對你的心理健康更有幫助
2.妥當運用足以提供正面影響的忍之情緒調控策略,才是最有利於心理適應的情緒處理模式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書中提到的情商可以透過描述情緒來練習,像是開心、生氣、難過等,不只是我們所看到的表面,也許是更細微的放鬆、興奮、滿意、驕傲等,學會觀察描述情緒就可以更進一步的讓大腦判斷自己應該如何應對。而如何練習情緒的觀察呢?可以多閱讀書籍、看電影、旅遊、多學新的單詞,能夠幫助自己找到特定的情緒也更好的判斷,像是不要滿足只用「生氣」,可以學著「氣憤」、「憤怒」等來區分之間的差異。學會了如何觀察且分辨別人的情緒,就學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生氣相對其他情緒來說既快又難以控制,總是會做出讓自己不那麼生氣的行為,而往往這些行為的都容易感到後悔。比起抒發憤怒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更需要了解如何忍耐。文中提及的忍有「隱忍式忍」、「轉移式忍」、「同理式忍」,較常使用前兩種方法會使心理適應非常不利,而交換運用「同理式忍」、「直接表達」者會具有最佳的心理適應,但除了展現收放自如的忍,更要能妥當運用足以提供正面影響的忍之情緒調控策略,如此才是最有利於心理適應的情緒處理模式。情緒管理和觀察情緒都不是眼看於此的這麼簡單,更要經由許多人際關係的磨練好讓自己能夠成為高情商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