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95/7746頁 [首頁][上一頁][893][894][895][896][897][898][899][900][901][902][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9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第一篇  14767  2021-02-18 00:45:4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62 姓名 楊子靖 作者姓名 黃立琪 、 孫世恆 、 李若樺 、 張鳳媛 、 鄭睿芬 、 陳麗麗 西元出版年 201106 文章標題 探討兒科護理人員對嬰幼兒發展的認知及發展照護的態度和行為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58:3 起訖頁數 053-063 【自訂一主題】:探討兒科護理人員對嬰幼兒發展的認知及發展照護的態度和行為 心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兒科教科書的第一章節—緒論其中有一個部分是老師再三提醒我們要標上代表必考的紅心記號,那就 是「嬰幼兒發展測驗」。 而嬰幼兒發展測驗的方法教科書中僅有提到丹佛發展測驗,在老師上課的補充下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 測驗系統,但是過程實在是過於耗費時間,對應此資料—「討論」的部分有提及,臨床上的兒科護理 人員之所以不實施此測驗的原因之一為「工作負擔過大」。 猶記著兒科老師於課堂上說過:兒科病人的疾病找的到原因都好照顧,但是很多都是找不到原因的 ,可見兒科病人在照顧上須要耗費多少人力及時間,而目前的各大醫療體系普遍都缺少護理人力,在 一個人當兩個人用的情況下,護理人員就算想留意嬰幼兒發展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我認為嬰幼兒 發展的注意不只是護理人員,家長也是負責人之一,畢竟真正與兒童的是家長,而護理人員及醫生的任務則是協助診斷及診斷。 而家長投入兒童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認知及知識,而衛教家長的工作就是護理人員的工作之一了 ,但是兒童有發展遲緩這一議題對於家長而言是一種敏感話題,畢竟發展遲緩跟許多因素皆有關聯 如:環境、經濟;甚至有家長會認為發展測驗是智力測驗的一種,所以我認為護理人員溝通技巧地提 升是一大推動關鍵。
      
109上學期寒假作業  14764  2021-02-18 00:02:45

篇名:(1)護生初次實習壓力、身心社會狀態、因應行為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 (2)產褥期間母親的關注與社會支持 初次臨床實習都一定是有壓力的,而每個人對壓力的感受、反應及因應行為都不同,此現象是否與個人人格特質有關,值得探討。本文章研究以280位第一次實習之五專護生為對象,以具有信、效度之實習壓力量表、身心社會反應量表、因應行為量表及基氏人格測驗量表,探討初次實習護生以下四個問題:坽實習壓力感受的程度及來源;夌身心社會狀況;奅使用的因應行為;妵壓力感受、因應行為、身心社會狀況及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研究發現初次實習護生的兩大壓力來源為專業知識與技能之壓力及實際護理病人的壓力;護生在初次實習期間最常發生社會行為反應,其次是情緒反應,很少發生身體反應;護生常使用的因應行為以保持樂觀為最多,其次是轉移、解決問題,很少使用逃避性行為。此外研究結果顯示實習壓力感受、因應行為及身心社會狀況與個人的內外向性格、社會適應性、情緒穩定性等人格特質有顯著的相關,結果對壓力因應調適現象有更進一步了解,可做為護理教師了解護生面對初次實習的經驗、困難,且依學生個別差異,提供個別協助及教導,以提昇實習效果。 此文章研究旨在探討產耨期母親的關注,以及胎次、時間與社會支持對產耨期母親關注之影響。由研究的94名產婦,於產後初期及產後一個月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工具色括:基本資料、母親關注量表與社會支持量表。結果發現:產耨期母親的關注涵蓋「生活和社交」、「母職角色」、「生理」與「心理」四大層面;以「母職角色」層面的關注程度最高:初產婦在「母職角色」的關注程度顯著高於經產婦;產後初期「生理的關注」程度高於產後一個月;產後一個月「心理的關注」程度高於產後初期,即產後一個月產婦身體的不過雖已減輕,但心理的關注卻增加,尤其初產婦心理的關注程度增加最多。社會支持程度與產褥期母親的關注並無顯著之相關;但當關注事件發生時,產耨期母親最常使用之協助資源為丈夫。本研究之結果建議:產後的健康指導應針對「母職角色」方面提供產婦更堂富的資訊與技術指導;特別應針對初產婦的需求,提供完整而深入之指導。加強產後護理與社區衛生護理的聯繫,追蹤須協助的個棠,是產得期護理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
      
三上寒假作業  14702  2021-02-17 23:59:44

肺癌末期合併肋膜積水病患以及其家屬¬-心得 護三丙1林佩萱 在這個高齡化的社會加上子女都出外賺錢,通常都是老人家與老人家互相照顧,文章中的個案與案妻就是一個例子,我看到時就想到我的阿公阿罵平常身體如果不舒服都互相照顧去醫院。 內外有交肺癌末期容易轉移到肋膜造成積水,接著一連串的事情就發生了,肋膜積水壓迫到肺導致呼吸喘、活動一下就喘,生活品質就降低了。接下來住進醫院,住院的個案通常內心最擔心的就是麻煩到別人,幾乎每個個案都是如此,而且會對每個人的一言一行感到敏感,在我國中的時候我媽媽在台北開刀住院因為當時是開大刀,所以一切都是我包辦,我知道媽媽會很無助所以我都表現得我都沒事,也時常安慰媽媽不用擔心麻煩到我。 文章中的個案因為傷口有異味很在意周圍人的感受,也覺得不好意思,這點讓我知道家屬與護理師的一舉一動真的很重要,可能是反射性覺得臭就皺眉或是直接說出來,但個案看在心裡其實是難過又自卑的,也可以替他想些辦法解決問題讓他自在一點這些都是我們這些護理師的工作。 這個文章我看到比較有心得的都是個案的心理感受,因為住院後活動受限制又因為疾病易感到不安內心真的會很敏感,個案周圍的人都一定要注意。
      
寒假作業  15154  2021-02-17 23:22:47

書名:刻意失戀 五護二甲 47 黃依宸 說到刻意失戀,你會想到什麼呢?本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每個日日夜夜思考這個問題。若發現問題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奧,那肯定不簡單。需要考慮周詳刻意失戀的影響及因應對策。我們要從本質思考,從根本解決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都很清楚,這是個嚴謹的議題。我們都知道,只要有意義,那麼就必須慎重考慮。米南德曾提出,坎坷的道路上可以看出毛驢的耐力,患難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友誼的忠誠。這段話對世界的改變有著深遠的影響。英格索爾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文明的歷史是人類得到緩慢而痛苦的解放的歷史。這啟發了我。探討刻意失戀時,如果發現非常複雜,那麼想必不簡單。 在這種不可避免的衝突下,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每個人的一生中,幾乎可說碰到刻意失戀這件事,是必然會發生的。鄭板橋在過去曾經講過,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段話讓我的心境提高了一個層次。刻意失戀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總結來說,問題的關鍵看似不明確,但想必在諸位心中已有了明確的答案。 若能夠欣賞到刻意失戀的美,相信我們一定會對刻意失戀改觀。
      
二年級寒假作業讀書心得--1  15191  2021-02-17 23:09:34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乙 學號:1085101084 姓名:廖詠淇 書名:用對情緒可以幫自己療傷 作者:水島廣子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年月日:2019.4.24 索書號:415.9516 1201 2019 096710 ISBN:978-957-9094-21-4 作者:張瓊珠、簡秀芬、林宜美 西元出版年:2009/12 文章標題:情緒管理團體對護專學生之憂鬱與焦慮情緒之成效分析 期刊名稱:崇仁學報 卷(期):3 期訖頁數:35-53 【書籍的重點摘要或佳句】 1.「放過」自己不等於「放縱」自己。 2.想往前邁進,就要先勇於接受自己的極限。 3.具有攻擊性的人,很可能只是「無法面對自己問題的膽小鬼」而已。 4.他人的不恰當行為,都源自於內心的不安。 5.別理會周遭的眼光,用自己的觀點看待事物。 【心得感想】 有的時候停下腳步休息一下也不訪,我覺得很多時候自己覺得我行,我還可以,其實都是在勉強自己努力能帶來成長,而努力過度只會是災難的發生,努力就是「盡力而為」 與其勉強自己【過度努力】,倒不如【盡己所能】努力到一個適當的程度,說不定收獲的成果會更好。其實,要你停止「過度努力」,並不是減少「努力的程度」,而是希望能放下「在怎麼努力都覺得不足夠的內心。」如果是朝著自己想要的目標努力,並感受自己所擁有的能力,甚至進而體會到「現在這樣已經足夠了」的成就感,相信不僅能幫助自己提高自我的肯定感, 應該也會讓人生更加的充實圓滿。先別看輕自己,不然別人要如何看重你呢?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只要能從「現在自己能做的事」的觀點來看,就會發現,人類總是「盡力而為」每個人都在面對各自的人生課題,並且在「盡力而為」之後, 產生了結果-所處的現狀。換句話說,重要的是要能理解「萬物皆有因」。【放過】自己不等於【放縱自己】,學會放下與放過自己, 停止尋找【不足的地方】若能先認同自己,一來能讓自身感到安心 二來也會從心底湧出充滿活力的能量。從「怨恨自己、懼怕犯錯失誤、常常緊張不安」中重拾起自信與快樂的人生。 別怨嘆「人生的改變」,要相信有機會能把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改變生活的方式,採取自己最自然最舒適的生活方式, 就像魚兒自然悠遊於河川之中那般如魚得水!當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最自然輕鬆的姿態,往往我們會非常有元氣,也能夠充滿活力的享受人生;這樣的狀態下不僅不會疲勞,反而能在身心狀態下,在一次努力向前行。
目前第895/7746頁 [首頁][上一頁][893][894][895][896][897][898][899][900][901][902][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