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897/7746頁 [首頁][上一頁][895][896][897][898][899][900][901][902][903][90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9寒假作業2  14627  2021-02-17 21:24:03

運用吸氣肌肉訓練於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呼吸器 脫離成效之實證案例 讀書心得 護三甲 李怡萱 1075101020 呼吸器可以延續病人生命,但隨著使用呼吸器的時間延長,對病人的身、心、社會層面將造成壓力與衝擊,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不僅呼吸器成功脫離率較低,甚至有較高的死亡率。本文描述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導致呼吸衰竭併插管治療的53歲男性,病情經治療後逐漸改善,已進行至脫離呼吸器階段。為提升呼吸器脫離率及其照護品質,故探討吸氣肌肉訓練的介入在呼吸器脫離之成效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8)資料顯示,2017年台灣十大死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排名第七位,其為不可逆的肺部氣流受阻;COPD病理特徵為氣道發炎造成黏液分泌增加、黏膜纖毛功能減低無法將分泌物排除,且持續刺激發炎使得呼吸管腔狹窄、氣體交換異常,無法維持肺部適當地擴張及收縮,進而呼吸困難、呼吸衰竭。 呼吸肌無力是導致脫離呼吸器失敗的主因,其次為神經性、心血管及心理等相關因素。當呼吸器使用時間越長,會加重呼吸肌無力或萎縮,更不易脫離呼吸器,也更容易造成病人激躁、焦慮及無法溝通等情形。研究指出罹患COPD 併發呼吸衰竭病人的呼吸器脫離失敗率為5- 40%, 若使用呼吸器達48小時以上病人,呼吸器成功脫離僅約10- 20%,且有較高的死亡率。證實資料顯示骨骼肌可以經由運動訓練而增加其肌力與耐力,因此進行吸氣肌肉訓練運動,可縮短病人因呼吸肌無力或疲乏而造成依賴呼吸器的時間,故吸氣肌肉訓練可改善呼吸器病人氧合狀態及提升呼吸器脫離的成功率。 關於脫離呼吸器應用措施,國內各醫院做法不一。為了緩解病人在此過程中的心理壓力、負面情緒及提升脫離呼吸器成功率,以有效增進脫離呼吸器過程的照護品質,筆者以專科護理師專業角度,觀察罹患COPD個案對此次病程急速惡化,且插管治療感到無奈與無助,害怕無法順利脫離呼吸器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鑒於臨床困境,遂思索脫離呼吸器前運用吸氣肌肉訓練是否能提升呼吸器脫離的成功率,進而運用實證5A步驟(Asking, Acquire, Apprais¬al, Application, Audit)來探討成功脫離呼吸器的應用措施,檢視吸氣肌肉訓練運用之適當性,期待提升呼吸器脫離成功率,以幫助病人重拾自信心,正向因應疾病。 本篇探討以吸氣肌肉訓練對呼吸器脫離的成效, 採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以PICO手法經由文獻搜尋、篩選、建立資料庫與進行分析後,所獲得的結論顯示吸氣肌肉訓練用於重症呼吸器病人是可提升呼吸器脫離率;並透過實證結果應用吸氣肌肉訓練於COPD個案,的確成功脫離呼吸器,進而緩解其焦慮情緒,提升照護品質。 在納入分析的文獻研究經統合分析後,可看出吸氣肌肉訓練可提升重症病人的呼吸器成功脫離率。但在呼吸器脫離所需的時間上,雖皆有縮短,但僅有Elbouhy等 研究達顯著性,推測與病情嚴重度、界定呼吸器脫離的時間定義、醫師評估等差異性有關。亦發現有研究運用吸氣肌肉訓練於成功呼吸器脫離48小時後的病人,不僅提升呼吸肌功能, 也改善生活品質。另有研究針對居家COPD病人進行吸氣肌肉訓練介入,不僅減少呼吸困難、改善預後,進而減輕家庭負擔。可見,對於COPD病人更需要吸氣肌肉訓練的介入來提升呼吸肌功能及其生活品質。
      
109寒假作業1  14627  2021-02-17 21:19:46

照顧一位乳癌重建復發合併蕈狀傷口之護理經驗 讀書心得 護三甲 李怡萱 1075101020 本篇探討一位乳癌個案因乳房重建復發合併蕈狀傷口,導致乳房傷口出現紅腫分泌物、滲液、惡臭及出血,此個案面臨蕈狀傷口惡臭味,使得個案產生情緒低落及不願與他人互動,引發筆者撰寫此個案的動機。希望藉由此護理專業介入,協助個案渡過此疾病所帶來的衝擊,指導漸進式傷口護理照護,增加出院後自我照顧能力,以順利使個案渡過此疾病所帶來的衝擊,期望藉由此臨床護理經驗,提供給護理人員日後照護此類似個案之參考。 蕈狀傷口是個難以癒合及複雜傷口,會有惡臭、分泌物、出血情形,對於個案不論是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方面造成很大衝擊。本文探討一位乳癌重建復發合併蕈狀傷口,入院進行矽膠義乳移除手術之個案,住院期間接受傷口換藥及術後之照護經驗。 乳癌的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化學、放射線治療等為輔,手術方式其中以乳根除術及全乳根除術最常被使用的治療方式,減少癌症復發率,雖然乳癌患者接受切除及重建手術治療,但治療後會造成對自我外觀改變及對身體滿意度的下降,進而產生身體心像改變及心理壓力。 乳癌患者有惡性腫瘤蕈狀的產生,最常見於轉移性癌細胞不正常增生繁殖,腫瘤侵犯到真皮、皮下組織或淋巴管在皮膚形成潰爛所造成傷口,傷口外觀會形成類似花椰菜的潰爛傷口,造成組織缺氧壞死,引發出血、惡臭、滲液等問題。護理人員於換藥過程是評估傷口最機,傷口評估包括傷口大小、滲出液、惡臭、出血及感染情形等。蕈狀傷口換藥過程需採無菌技術,動作輕柔,選擇親水性吸力佳敷料覆蓋傷口,如海藻膠或愛康膚銀高 吸收抗菌等敷料,吸附更多的滲液,出血時也可使用1:1000 Bosmine紗布加壓止血10-15 分鐘或口服Tranexamic acid降低出血產生。惡臭是蕈狀傷口最常見的問題可分四個等級;重度惡臭為傷口敷料仍覆蓋時即可聞到惡臭;中度惡臭為傷口敷料打開時才可聞到惡臭;輕微惡臭為傷口敷料打開接近個案聞到惡臭;無惡臭為傷口敷料打開未聞到惡臭。避免聞到惡臭情況可透過環境改善如須保持空氣流通,病室內可使用咖啡渣、空氣清淨機或傷口外層敷料滴上茶樹精油等,減少傷口造成的惡臭味。同時照會醫療跨團隊如乳癌個管師;傷口共照師共同執行傷口照護,另為促進傷口癒合,避免傷口再度感染,可由營養師衛教多攝取高蛋白如魚、肉、蛋等。 乳癌復發個案面臨身心歷程的打擊更勝於初次罹癌,不可認為個案對於治療或是疾病都已了解,而不再多說明及解釋,癌症復發不僅心理情緒變化劇烈,人際或家庭關係都需評估處理。此時護理人員與個案建立信任感後,傾聽個案表達內心的衝擊感受,接納身體外觀改變事實,適時給予言語安慰及心理支持,鼓勵個案及家人的陪伴共同參與傷口照護,介紹病友團體,經驗分享,個案及家屬探討未來可能面臨問題,提供情緒壓力調適方法,使能接受自我疾病。若術後併有蕈狀傷口,除了影響生理層面,同時受到身體外觀改變及傷口產生異味,而影響生活品質及人際關係,個案因日常生活不能穿著喜歡衣物,並且因傷口惡臭味不知道如何掩蓋,寧願留在家中導致不願意與人互動,拒絕社交活動產生社交隔離。可藉由護理措施傾聽、關懷、鼓勵病人說出心裡感受,建立信任治療性關係,當個案出現無助害怕沮喪的情緒,提供個案跨團隊支持照護,以同理關懷,讓個案主動說出心中感受,鼓勵重要親友探視及加強心理支持並參與團體活動,介紹成功案例及相關資訊,讓個案提高治療疾病預後及生活品質,藉此提升身、心、靈滿足的整體個別照護。
      
一年級寒假閱讀心得  15727  2021-02-17 19:51:28

我覺得在看完母心似天空後讓我有很多感觸,在第一篇散文裡有提到ㄧ篇詩是:母親的心,像針挿。總是默默承當,不喊一聲痛。關於這首詩讓我感覺到非常的真實,母親總是默默的為我們做了許多的事,而我們往往都在不經意的時候傷了他的心,也有很多時候會因自己叛逆、不懂事而再次傷了母親的心,其實在這當下母親一定都很難過,但母親選擇自己消化、承擔這個難過,所以我們都不知道母親心中有多少傷痕,還這樣的一二再的傷了他的心,那你說母親要有多堅強,才能一個人承受了這麼多。其實這本書這麼多的感觸是因為我在國中時期的時候,真的非常的叛逆,藉由這本書後發現原來我有行跟無形中一直傷害了母親的心,然而也藉由進了聖母後體驗到真的離開家裡住感受,在住宿過程中體會到什麼都得靠自己,也真正開始意識到了獨立、成長,以前的我真的完全都不獨立,雖然現在也還不夠,但我至少慢慢的學習到了很多,因為藉由學校的住宿,讓我真的發現家人的好及家裡的溫暖!最後分享我在書中很喜歡的幾句話,那就是:「我們父母子女永遠是心連心、互愛互賴」。以及「因為你們給了我這麼完美的生命、這麼豐富的智慧、這麼幸福的人生。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永遠永遠。」,現在的我明白了愛要及時且大聲的說出口! - 我覺得這本愛情散文讓現在是16.17歲的我們來說很有幫助,因為現在的我們對愛情還是萌萌懂懂,而這本書裡面有著許多作者對戀愛的總結,句句都讓人對戀愛有更深的體會,而且會利用一些小故事的形式讓我們讀者更好去理解,然而這本書是不論男生女生看都很適合的,書中有提到男女吵架時的七種方法讓我們可以知道在愛情中吵架有哪些方法可以去向另一半低頭,最後從這本書我們可以學到很多,譬如說在感情中不要因為怕失去而一昧的去追求,自己該有的自尊還是要的,我認為在感情中的另一半要是會對你好逗你開心的,而不是讓自己有著滿肚子的委屈都無法訴說,很推薦給在不懂愛情及陷入愛情的困難中的人,因為裡面有很多該如何面對、處理、應對的方法,且在這本書中有很多愛情格言及佳句,不會像小說一樣有時講的太完美了、太浪漫,這是一本作者經歷過許多而得到的重要經驗。
      
109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5124  2021-02-17 19:49:12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甲 學號 1085101017 姓名 林雅蘭 書名 「糖果」心理學3:每天5分鐘,學會情緒掌控技術 作者 王劍輝 出版社 菁品文化 出版年月 2012年8月 索書號 176.52 ISBN 978-986-6138-99-7 【撰寫心得書名】:「糖果」心理學3:每天5分鐘,學會情緒掌控技術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你不能改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一個人的情緒與身俱有,它是人各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的一種綜合的心理和生理狀態,是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和生理反應的綜合體現,比如高興、悲傷、憂鬱、怨憤等,這些主觀體驗和感受,常與人的心情,氣質,性格和性情聯繫緊密,也因此,情緒對人的生活和工作會產生比較直接的影響。那麼,如何適度掌控自己的情緒,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些都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有所了解。這本書中有蠻多可以參考的方式:如理性掌控情緒,掌握疏導法:打開心結,讓好心情伴隨人生;學會情緒轉移:不做情緒順分風草,收穫心靈安適;放棄心與心的角逐:何必怒上心頭,好心情靠自己調整;保留英雄本色:定位人生,讓心靈回歸真實;改變現實的自己:調整心態,預防人未老心先衰。這麼多調節情緒的方式,我覺得最合適當下的自己是如何放棄心與心的角逐。在這衝動的年紀,能合適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也是一項真功夫,吃一點虧就覺得委屈、不服怒上心頭。書中寫道: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不應該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眼前的小虧又能怎麼放在眼裡。作者用東漢時期的一位太學博士,名叫甄宇。他個性忠厚賢良,遇事謙讓,很受同僚的歡迎。有一次,皇上把一群進貢的肥羊賜給了百宮。他在分配火羊時,負責分羊的管吏很煩惱,因為這些進貢的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麼分這些官員們才沒有異議呢?在百官們的爭議聲中,甄宇就站出來說道:分個羊不是很簡單嗎?依我看,大家隨便牽一隻羊走不就可以了嗎?隨後他就牽了一隻最瘦小的羊走,其他大臣一看也不還意思再多爭辯,都紛紛牽走最小的羊,很快羊就分完了。後來傳到了光武帝耳中,他隨後大讚,於是甄宇因此得到了一個「瘦羊博士」的美譽。不久在群臣的推舉下,甄宇成為了太學博士院院長。在生活中別把吃虧看的太重,要知道一個成功的人,在他成功的道路上,一定吃過很多的虧。唯有吃過虧的人,太能不斷地成熟,變得更加睿智!書中還有一些推薦方法:1.讓自己變得心胸寬廣;2.要相信付出必有回報;3.別總抱佔便宜心理。相信不斷熟練掌握這些方式來調節自己的心態,懂吃虧這句話並沒有很難。人的一生,唯有情緒常伴左右。有效地掌握情緒,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性地去感知生命、體驗人生。 What文章內容摘要: 如何運用正確的方式調適恰當的情緒 So What學習要點: 你不能變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在衝動的年紀,往往總會衝動行事。書中的方式都很好,只要不斷熟練掌握技巧,調控自己的情緒應該不會太難。
      
109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5110  2021-02-17 19:40:13

看完《自我與人際溝通》及情緒管理的文章後,讓我了解到原來「衝突」不代表不好,雖然沒有人希望有衝突,但是在溝通的過程中衝突是不可避免的,有了衝突才會知道各自需要改進的地方,而情緒管理是相當重要的,優良的情緒管理能讓發生衝突的當下避免掉多餘爭吵,也能帶給自己成功和快樂的人生,更能處理挫折及增進與人之間的相處,好的人際溝通是需要正確的溝通方式,好的人際溝通就像鎖一樣,需要正確的鑰匙打開它,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把握活在當下的原則、正面思考、時常自我激勵和認識自我,而我認為正面思考是很重要的,當你正面思考了,你會比較快樂,比如說:你今天在路上掉了十元,如果你的想法是幸好掉的是十元,而不是一百元,那你的想法是正面的,假如你因為這十元而影響到,你一整天的心情,代表說你的想法是負面的。心理學研究顯示,正向思考的人,不論薪資與健康,都比負面思考的人來好,而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也代表說身心靈健康與情緒管理其實有著很大的關係。文中有說到,人際溝通並不是用閱讀的,不僅要在認知上學習,更需要親身體驗及實際操作,每個人都想愉快的相處,所以溝通也是不可避免的,時時溝通、處處溝通,溝通是影響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我覺得好的人際關係會使生活更便利更開心,而情緒管理影響溝通,溝通影響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影響身心靈健康,所以這幾項都是有關連性的。所有事情都是少不了情緒管理的,優秀的情緒管理能讓自己快樂加倍,而我希望自己能做到完美無缺的情緒管理。
目前第897/7746頁 [首頁][上一頁][895][896][897][898][899][900][901][902][903][90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