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9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作業 15300 2021-02-17 16:53:09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二丁
學 號 :1085101193
姓 名 :陳佳妤
書 名 :催眠術與催眠療法
作 者 :余萍客
出 版 社 :品冠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11年9月
索 書 號 :066250
I S B N :978-957-468-828-9
【 撰寫心得書名】:催眠術與催眠療法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我們可以透過催眠術與催眠療法這本書來了解催眠術這個名稱,而用催眠術來跟
潛意識溝通,催眠術是運用心理暗示技巧讓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這種心理暗示
技巧包括放鬆、想像、集中注意、單調刺激等方法進入催眠狀態中。催眠術主要
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父式催眠」、另一種是「母式催眠」,兩種方式不同。
「父式催眠」是以命令式的口吻發布指示,讓你感到不可抗拒而不得不屈服;「
母式催眠」是用溫情去突破受術者的心理防線,也就是一種柔性攻勢。並不是所
有人都可以被催眠,可以的話催眠程度也不一定強,被催眠後可能會做出自己意
想不到的事,被催眠時也會被喚起潛意識最不想面對的恐懼,遺忘的記憶也可
以在潛意識裡面找回來。而第六感也是催眠的一種可以預知未來感覺很神奇,
它和潛意識這個詞在定義方法上是相同的,它們是一個集合的排除法的界定。
催眠治療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性或後遺症,所以治療多少次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進入催眠狀態只要集中精神,身體放鬆跟著一步步的導入潛意識裡去做精神活
動。然而催眠形式種類很多種主要是要引導你做精神活動才有心靈作用。催眠
、氣功、踰跏、靜坐等,都是一種鍛鍊潛意識的活動。總之催眠治療法是萬全
的,與醫藥療法不同,没有藥物誤設的弊害。即使疾病不能由催眠治療法治癒
,但也不會加重病狀的,運用起來,没有顧忌的必要。
|
一年級-寒假閱讀心得 15577 2021-02-17 16:14:05
昨天一口氣把這本書閱讀完畢,之前從新聞得知 陳樹菊 女士是台東的菜販,平常過的是省吃儉用的生活,但卻樂於奉獻自己的金錢,十多年來捐款已經上千萬。不過,看了書我才知道陳阿嬤過的竟然是超乎我想像的刻苦生活,她每天賣菜佔了八成的時間,清晨一點多起床,梳洗一下二點準備到批發市場。然後回到中央市場約莫清晨四點鐘,開始整理、排列蔬菜,準備一天的賣菜「例行公事」,馬不停蹄工作到晚上八、九點才收攤回家,根本就是蔬菜界的「Seven-Eleven」嘛!而且令人吃驚的他一年只休息十三天,其中十二天是每個月市場的消毒日;在過去尚為實施消毒時,她一年竟然只休息一天,換言之,她一年工作是364日,應該是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工作時數最長的人了!
人家總說,貧窮是禍,但看這本書,我才知道,其實貧窮是福。陳樹菊女士就是因為從小經過貧窮的磨練,才會造就出今天的她。國小畢業那年,母親因為難產沒錢開刀而去世,為了養活弟弟妹妹,她只好輟學賣菜,扛起照顧五個弟妹的責任,她放棄升學和父親在菜攤賣菜。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女孩,被迫進入大人的世界,放棄了她原本快樂、純真的童年,但她無怨無悔的付出、努力,對於生活的磨難,她甘之如飴,對父親和兄弟姊妹們的愛絲毫未減。在窮困的生活中她擁有了體貼、懂事和獨立自主的個性,這不是我們現代小孩所缺乏的嗎?
現代的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富裕的生活使我們怠惰,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因為富裕而有了一群不懂得珍惜、體貼和感謝的人。在新聞中,常常看到一些不孝子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使家中年邁的父母擔憂,有些人已經三、四十歲了,竟然還在家裡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彷彿把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當成是理所當然。還有一些長期埋首於書堆的知識份子,仗著自己高學歷而輕視他人,做事眼高手低,最終反而一事無成。古人常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陳樹菊女士的例子讓我明白,如果沒有暗礁,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呢?
我們常常缺乏感恩的心,總覺得自己不夠幸福,認為別人幫你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感謝。懷著一顆感恩、感謝的心是很重要的。有了它,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很幸福了﹔有了它,你就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有了它,你就會常常說出「謝謝」兩個字﹔有了它,你每天就會過得很快樂,不再去抱怨。證嚴法師曾說過一句﹕「用對了心,每天都很快樂;用錯了心,每天都很煩惱。」陳樹菊就是一個好榜樣,讓我們去學習如何簡簡單單的就能幫助別人。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必定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的看法。
|
閱讀心得 15577 2021-02-17 16:14:05
昨天一口氣把這本書閱讀完畢,之前從新聞得知 陳樹菊 女士是台東的菜販,平常過的是省吃儉用的生活,但卻樂於奉獻自己的金錢,十多年來捐款已經上千萬。不過,看了書我才知道陳阿嬤過的竟然是超乎我想像的刻苦生活,她每天賣菜佔了八成的時間,清晨一點多起床,梳洗一下二點準備到批發市場。然後回到中央市場約莫清晨四點鐘,開始整理、排列蔬菜,準備一天的賣菜「例行公事」,馬不停蹄工作到晚上八、九點才收攤回家,根本就是蔬菜界的「Seven-Eleven」嘛!而且令人吃驚的他一年只休息十三天,其中十二天是每個月市場的消毒日;在過去尚為實施消毒時,她一年竟然只休息一天,換言之,她一年工作是364日,應該是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工作時數最長的人了!
人家總說,貧窮是禍,但看這本書,我才知道,其實貧窮是福。陳樹菊女士就是因為從小經過貧窮的磨練,才會造就出今天的她。國小畢業那年,母親因為難產沒錢開刀而去世,為了養活弟弟妹妹,她只好輟學賣菜,扛起照顧五個弟妹的責任,她放棄升學和父親在菜攤賣菜。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女孩,被迫進入大人的世界,放棄了她原本快樂、純真的童年,但她無怨無悔的付出、努力,對於生活的磨難,她甘之如飴,對父親和兄弟姊妹們的愛絲毫未減。在窮困的生活中她擁有了體貼、懂事和獨立自主的個性,這不是我們現代小孩所缺乏的嗎?
現代的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富裕的生活使我們怠惰,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因為富裕而有了一群不懂得珍惜、體貼和感謝的人。在新聞中,常常看到一些不孝子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使家中年邁的父母擔憂,有些人已經三、四十歲了,竟然還在家裡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彷彿把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當成是理所當然。還有一些長期埋首於書堆的知識份子,仗著自己高學歷而輕視他人,做事眼高手低,最終反而一事無成。古人常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陳樹菊女士的例子讓我明白,如果沒有暗礁,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呢?
我們常常缺乏感恩的心,總覺得自己不夠幸福,認為別人幫你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感謝。懷著一顆感恩、感謝的心是很重要的。有了它,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很幸福了﹔有了它,你就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有了它,你就會常常說出「謝謝」兩個字﹔有了它,你每天就會過得很快樂,不再去抱怨。證嚴法師曾說過一句﹕「用對了心,每天都很快樂;用錯了心,每天都很煩惱。」陳樹菊就是一個好榜樣,讓我們去學習如何簡簡單單的就能幫助別人。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必定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的看法。
|
閱讀心得-陳樹菊不凡的慷慨 15663 2021-02-17 16:13:35
昨天一口氣把這本書閱讀完畢,之前從新聞得知 陳樹菊 女士是台東的菜販,平常過的是省吃儉用的生活,但卻樂於奉獻自己的金錢,十多年來捐款已經上千萬。不過,看了書我才知道陳阿嬤過的竟然是超乎我想像的刻苦生活,她每天賣菜佔了八成的時間,清晨一點多起床,梳洗一下二點準備到批發市場。然後回到中央市場約莫清晨四點鐘,開始整理、排列蔬菜,準備一天的賣菜「例行公事」,馬不停蹄工作到晚上八、九點才收攤回家,根本就是蔬菜界的「Seven-Eleven」嘛!而且令人吃驚的他一年只休息十三天,其中十二天是每個月市場的消毒日;在過去尚為實施消毒時,她一年竟然只休息一天,換言之,她一年工作是364日,應該是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工作時數最長的人了!
人家總說,貧窮是禍,但看這本書,我才知道,其實貧窮是福。陳樹菊女士就是因為從小經過貧窮的磨練,才會造就出今天的她。國小畢業那年,母親因為難產沒錢開刀而去世,為了養活弟弟妹妹,她只好輟學賣菜,扛起照顧五個弟妹的責任,她放棄升學和父親在菜攤賣菜。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女孩,被迫進入大人的世界,放棄了她原本快樂、純真的童年,但她無怨無悔的付出、努力,對於生活的磨難,她甘之如飴,對父親和兄弟姊妹們的愛絲毫未減。在窮困的生活中她擁有了體貼、懂事和獨立自主的個性,這不是我們現代小孩所缺乏的嗎?
現代的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富裕的生活使我們怠惰,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因為富裕而有了一群不懂得珍惜、體貼和感謝的人。在新聞中,常常看到一些不孝子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使家中年邁的父母擔憂,有些人已經三、四十歲了,竟然還在家裡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彷彿把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當成是理所當然。還有一些長期埋首於書堆的知識份子,仗著自己高學歷而輕視他人,做事眼高手低,最終反而一事無成。古人常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陳樹菊女士的例子讓我明白,如果沒有暗礁,哪能激起美麗的浪花呢?
我們常常缺乏感恩的心,總覺得自己不夠幸福,認為別人幫你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感謝。懷著一顆感恩、感謝的心是很重要的。有了它,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很幸福了﹔有了它,你就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有了它,你就會常常說出「謝謝」兩個字﹔有了它,你每天就會過得很快樂,不再去抱怨。證嚴法師曾說過一句﹕「用對了心,每天都很快樂;用錯了心,每天都很煩惱。」陳樹菊就是一個好榜樣,讓我們去學習如何簡簡單單的就能幫助別人。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必定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的看法。
|
寒假作業-[莫負寒夏]閱讀心得 15581 2021-02-17 15:49:29
寒假作業
班級:護一甲 學號:1095101009 姓名:李亞蓁 座號:9
書名:《莫負寒夏》
作者:丁墨
文案:你終於回來了,在我還沒孤獨終老的時候。
後來林莫臣已是坐擁百億資產的集團董事長,國內商界最年輕的大佬之一。
有人問他: 「她究竟哪裡好,讓你這麼多年都忘不掉?」
林莫臣回答:「曾經我也以為,自己值得更好的。可這世上,誰能及我愛的女人好?」
心得:我很喜歡丁墨寫的書,她的寫作手法將情感描寫得很細膩,不會草草帶過,而這本書是丁墨少數會寫的商戰言情類小說,雖說丁墨本身擅長推理言情類的小說,但這不影響她在這方面的發揮。
丁墨曾說過;「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這就是林莫臣與木寒夏的愛情。」
初識林莫臣是在《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林莫臣在書中說了一句令我非常印象深刻的話,「越是機關算盡的男人,在愛情裡,你越要令他抽筋剝骨,什麼都不剩,才能看到他的真心。」當時我很好奇是要經過怎樣的人生才能讓他說出這般話,而如今我終於得到了解答。
林莫臣是個能在商場翻雲覆雨、面對商場的爾虞我詐都能應對自如的人,卻在一場車禍中與木寒夏結識,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似有一絲情愫在心中悄悄萌芽。
木寒夏本身成績優異,父親卻因交通事故逝世,高考那年母親的病情惡化。面對種種壓力的情況下,高考失利,沒考上大學,只好在家裡附近的超市工作,可是這沒有令她放棄,她自考本科文憑努力向上爬,因為她知道她已經沒有時間停留於過去,別人都已經朝前方走去了,她還能朝身後的悲傷回去嗎?
其實我跟木寒夏有類似的感受,我覺得既然都已經失去了,又何必緬懷。平凡渺小的我們,失去過,卻也得到過。停留過,卻也曾追逐過。至少,在過程中我們是真的努力過了。
故事裡,林莫臣對木寒夏說:「不要愛上我,因為我們都不是彼此的良配。」
讀到這裡時,腦中突然浮現曾讀過的一篇文章,一名德國女詩人在《我愛你,與你無關》裡寫到「我愛你,與你無關。真的啊,它只屬於我的心。只要你能幸福,我的悲傷你不需要管。」我覺得說得很有道裡。是啊,天之驕子如你,我之於你絕非良配,可那又怎樣,我愛你,與你何干?
之後林莫臣中了敵方公司的圈套,面臨破產,木寒夏為他四處奔走找投資,然而這時候,木寒夏看到他對別人親近,儘管林莫臣或許只是一時情迷,可這對木寒夏卻是實實在在的傷害,於是木寒夏決定出國至紐約求學。此去,便是六年。
這是令我最難忘的一個橋段,明明承諾了永遠,可這世上本來就沒有永遠。曾說過的誓言彷彿還在耳邊,而如今那人卻已不復往昔。林莫臣負了木寒夏,等他後悔了,回首時,那人卻已不再燈火闌珊處。我覺得倘若是我負了對方的話,六年的時間,在無數個夜晚,我寧願與月光為鄰,與星夜為友,等待上天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們彼此交換位置,換我傾其一生去守護他。
「你終於回來了,在我還沒孤獨終老的時候。 天不再遠,地不再黑。
我記得你繽紛如光的笑,記得你在夢中牽引我的雙手。
我得到過,我失去過。我痛哭過,我痴笑過。
你是我人生最糾纏的枝椏,我怎麼能放棄不求了?
多謝你終於回來了。
從此不負春秋與寒夏,不惧離別與牽掛。
是你陪我終老了。」
這最終的結語也是讓我最感慨的地方,林莫臣與木寒夏的愛情經過幾番波折後終於落定,這讓我覺得世上的愛情也不過如此,倘若錯過便成指尖流沙,彼此成為彼此的過客。可若停留,也許能擁有更好的結果。我們所能做的,不過就是珍惜現在,別讓自己後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