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9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5224 2021-02-17 13:04:22
書名:有一種快樂叫捨得
出版社:漢皇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ISBN:978-986-6024-02-3
心得:這本書紀錄了45個故事,他說,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吧這把鑰匙交給別人掌管,在真本書裡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別加入『毒舌派』」這篇文章,裡面的大綱大概是:我們總是會無限放大別人的缺點,而去忽略他們的優點,更可怕的是將這些缺點加油添醋的加以評論,可是在我們八卦的時候我們卻沒有考慮到被八卦的人的感受,更不會考慮到這件事情會對他的人生或他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跟困擾,我覺得我們現代的人真的很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常常傷人於無形之中,可能我們自己覺得所謂笑笑就過去的「小笑話」是殺人為無形的利器,而還被別人說看不開、不大度、開不起玩笑之類的話,從小到大,老師跟家人都會教我們將心比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是我們總是只把他當成一個口號或是標語而已,從來沒有認真思考及執行,說一句話,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但是在說出口的那一瞬間,卻再也不會有收回的機會,因為一句不經心的話,卻給別人造成了多大的的傷害是我們無法預期及評估的。
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說話前先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如果是自己聽到這句話的感受,經過大腦思考一下,相信這個世界就會減少非常多被傷害跟困擾的人,我們自己也會更多的去看到他人的優點,心情也會比以往更加快樂!
|
寒假讀書心得 15667 2021-02-17 12:40:23
《老人與海》是一篇勵志的小說,看完這部海明威的作品,回想過去的事,我很想質疑自己:你當初為什麼沒堅持下去這部小說敘述了老人桑提亞哥的故事。桑提亞哥是一位漁民,他出海捕魚,運氣不佳,經連續84天也沒有捕到一條魚;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在第85天,他依然和以往一樣出海捕魚。而就在桑提亞哥第85次出海捕魚時,他終於捕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但不巧的是他遇到了一條鯊魚!即使這樣,桑提亞哥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魚,他憑藉頑強的意志以及將強的毅力,魚鯊魚和馬林魚艱苦搏鬥了連天兩夜,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敘述了一位平凡老漁民不去的精神以無論在多麼大的困難前都臨危不懼永往直前的硬漢性格。但是,在海上搏鬥的同時,老人依然樂觀、積極地,非常樂意與在他船上歇腳的小鳥交談。而且,老人與男孩馬諾林之間的友誼深厚,這說明了桑提亞哥的特點和同情弱者的性情。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桑提亞哥熱愛生活百折不撓的老人一樣:面對困難,不畏艱險,永不服輸,不到最後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精神和信念,運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去。即使失敗,也不能輕易放棄。海明威說過“一個人生來並不是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不是嗎?我們應該拾起信心,繼續向前進,成功,就離我們不遠了。
|
田柾國老婆的三年級寒假作業 14649 2021-02-17 10:57:22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三甲
學號:1075101042 姓名:吳羽晨
(1)寒假最近我看到一遍文章,愛莉莎莎去年11月發表一部影片,紀錄自己7天「喝橄欖油加葡萄柚汁」排出膽結石,讓身體變乾淨了,結果被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打臉只是皂化反應的皂化石,對此,愛莉莎莎12日拍影片回應,表示自己拍攝前有google做功課,並且是參考《神奇的肝膽排石法》一書才做的實驗,強調這本書有很多權威人士推薦,還直接在影片首圖上打著「醫生,請不要亂講話」。就有內行網友13日在PTT發文,起底愛莉莎莎推薦的書《神奇的肝膽排石法》,其作者安德烈莫瑞茲本身就很多爭議,該作者是學習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的開業醫,由於體弱多病也學習各種食療、營養自然療法,在死前出的幾本著作,都在反對現在醫療,認為疫苗是對人類族群是有害,癌症不是病等,而書上所謂的名人推薦,其實都是提倡生機飲食的業界人士,背後都有它的商業目的,橄欖油恐怕就是他們的商機所在,所以書中說的能不能信,全靠讀者自身的判斷能力,「一個人的頭銜不重要,做過哪些事情才是重點」。
醫療粉專「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也在13日PO文,力挺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沒有亂說話,認為愛莉莎莎主張的論點是根據書中內容跟推薦人說法,「在科學上是不堪一擊的」,而愛莉莎莎指蒼藍鴿引用的文獻只是 Lancet期刊的讀者投書沒有證據力,但這種期刊的讀者投書,「絕對不是阿貓阿狗就可以去投的,不然這麼厲害你可以去投看看」,強調「肝膽排石法」是絕對沒辦法把膽結石排出的。希望愛莉莎莎能接受醫療人員的善意提醒。
(2)書名:我是護理師 作者:金炫我
出版社:春光 出版年月:2019/05
本書重點或佳句:
1.病人的溫暖與信任,是我最大的動力,一道誠懇的眼神,就能讓疲憊不已的雙腳,再次充滿力 量。
2.我仍記得昔日手持蠟燭,親口宣誓的南丁格爾誓言一一照護我的病人直到最後一刻。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還記得 2003年台灣傳出 SARS病毒的第一起病例後,那時我還沒滿一歲就遇 到 這 麼 恐 怖 的 病 毒 ,一 時 之 間 引 起 社 會 上 不 小 的 恐 慌 , 那 段 時 期 最 辛 苦 的莫過於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在《我是護理師》一書中,身為護理師的作者金炫我在 2015年也面臨了 MERS這種前所未聞的陌生病毒侵襲韓國,同樣造成了社會大眾的不安與恐慌,然而身為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即使與大 眾抱持著同樣害怕的心理,但正因為他們懷抱著拯救病患為第一優先的精 神才能成功與之對抗。
護理師,對於不瞭解這份工作細節的一般民眾而言 ,或許只看得見他(她)們表面上只是幫忙醫師替患者打針、換藥等看似相 對較為簡單、輕鬆的工作,對於護理師的尊重程度自然不比醫師高。電視上也不乏每隔一陣子就有醫護人員爆發工作超時、過勞甚至人手不足的相 關新聞出現,但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在身體健康不需上醫院診療的時候, 是不會對這些醫療相關議題特別有感的。
作者藉由《我是護理師》一書除了分享二十一年來身為一名護理師的甘苦 談之外,她也想藉由此舉告訴一般大眾可以更加重視及尊重護理師的專業 工作,因為她也看到許多優秀的同僚曾經病人家屬的無理取鬧讓當職的護 理師心生恐懼或被家屬肢體暴力相向,也有的人因為長期不堪工作上的精 神壓力而走上絕路,每每這些負面的消息總足以打擊那些還在崗位上辛苦 付出的同仁信心。
如果我們願意多給予這些白衣天使一個溫暖的微笑與尊 重,政府相關單位願意正視這些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及修訂相關的法規給予更多的人權工作保障,或許未來白衣天使半路折翼的機率也會漸漸降低。
新增時間 : 2020-09-06 20:35:35 / 修改時間 : 2020-09-06 20:37:31
|
:護生初次實習壓力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研究、護生基護實習不同階段壓力改變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 14680 2021-02-17 10:01:59
篇名
作者:謝美智、胡靜文、李彩歆
出刊日期:201309
閱讀後心得感想:
我看完文章之後覺得我當護生初次臨床實習的時候壓力真的很大,這篇文章寫實習壓力意指護生於實習期間,遭受實習周圍環境的刺激,致使護生的身心感受到威脅的一種緊繃狀態,乃是一主觀與個別感受性,取決於個體如何去詮釋其與環境間的關係。基實的護生其壓力程度介於輕度到中度之間。當壓力超過個體所能負荷時,可能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狀況,例如降低護理工作就業意願、睡眠品質不佳、焦慮與重鬱等。甚至原本對學習有助益的壓力源,亦可能轉變為無助益的,例如實習作業、擔心實習成績不好、疾病處理經驗與能力不足、醫學用詞不熟悉等壓力源。
壓力事件「擔心實習成績不好」、「對病歷及醫學用不熟悉」、「自己的臨床表現與自我期望有差距」。護生感受到臨床真實情境與安妮互動的模擬情境是截然不同,因此只能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面對,其過程心情難免有些落差及乏信心,以致於擔心自己的表現而影響實習成績,這是需花時間調適與因應的。
建議 (一)教學方面:實習指導老師應與護生建立正向的師生關係,給予充分的社會支持,並依護生特質調整學習方法與進度。護生則應做好時間管理。而課室教師應採模擬體驗教學為情境,縮短差距。
(二)輔導方面:實習前可提供實習指導老師與護生互動、參觀實習單位的機會,並舉辦實習前說明會,以協助護生作好實習前的各項準備。實習期間,老師隨時關懷護生住宿狀況,並以關懷代替責罵式教學,以增進其信心及避免過度擔心實習成績不好的壓力。
篇名:護生基護實習不同階段壓力改變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
作者: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李靜雯、葉秀珍
出刊日期:201006
閱讀後心得感想:
國內學者周和馬(1988)指出,壓力是環境中的刺激和個人忍受程度互動過程中,引
起的一些不平衡反應。蘇(1992)認為壓力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當個體面對環境的刺激時,環境的要求超過個人能力所能達到或個人需求不能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及產
生個體生理心理症狀。
人格特質是探討個別差異的重要因素,因為人格是個人獨特的觀念、動機、態度、情緒、信念和價值等思想行為型態,它表現個人與外在環境互動的獨特形式,以及對環境特有而且持續的適應方式,人格可做為判定個人與他人差異的重要指標,且會直接影響壓力、評價、因應行為與整個過程,決定個人適應外在環境及行為的獨特形式。
最感實習壓力前五項依次為:(一)實習前:擔心實習成績不好、疾病處理能力及經驗不足、醫學用詞不熟悉、擔心不被病人及家屬信任、實習作業份量造成壓力。(二)第一週:擔心實習成績不好、疾病處理能力及經驗不足、醫學用詞不熟悉、課室教學與臨床實習有差距、臨床表現與自我期望有差距。(三)第二週:擔心實習成績不好、疾病處理能力及經驗不足、課室教學與臨床實習有差距、醫學用詞不熟悉、臨床表現與自我期望有差距。(四)第三週:擔心實習成績不好、課室教學與臨床實習有差距、疾病處理能力及經驗不足、醫學用詞不熟悉、臨床表現與自我期望有差距、不知如何處理病人心理社會問題。
建議 一、護生最感壓力之因素為擔心實習成績不好,實習指導老師可將實習計畫內容需將基護實習目標、評分標準及實習分數計算方式於實習前明確告知護生。
二、鼓勵護生提出實習相關問題討論與課室教學及臨床指導老師間交流、分享,加強基護實習前心理支持,因不同人格型態之學生或對壓力感受較大之護生提供個別輔導,同時增加人際互動之練習,以提升專業溝通技巧。
|
一年級寒假讀書心得 15747 2021-02-17 09:21:41
我在寒假中看了兩本書,一本是溫柔時光另一本是黑暗童話,兩本是完全不同風格的書。溫柔時光的作者─晨羽,筆觸總是扣人心弦,並值得我們省思。溫柔時光這本書表面看似講些平凡不過的三角戀,但實際上故事包含了許多現在我們青少年在求學階段會遇到的各種事情,同儕、愛情甚至是雙性戀和第三者的微妙故事,故事描述女主為逃避自己的錯誤而逃到高雄念書,遇到了兩個在他的生活中增添色彩的兩個男孩,一個溫柔一個粗暴,而女主慢慢覺得自己喜歡那溫柔的男孩,那男孩也跟女主交往了,但那溫柔的男孩不知道其實他心中有人比女主更重要的位置,女主了解後也坦然放手,讓他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女主寧願自己難過也不要獨佔別人的幸福,他認為這才是愛一個人的方式。而那粗暴的男孩是個雙性戀的男孩,在他深情告白女主告訴他是雙性戀,而女主也再次發現原他那男孩在他心中有個更重要的位置。另一本黑暗童話,是一本扎實的暗黑小說,但也不是一本恐怖小說,我覺得是一本講述人性的小說。故事中有三條支線,一條是暗黑童話故事、一條是從女孩為主軸、另一條是小說家得故事,三條看似毫無關聯相互平行的三條,到後面卻有一想不到的交集。書中以不同人物視角書寫,但是都是用第一視角看整個故事,讓讀者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本書講述的人性,值得我們回味並尋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