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寒假作業讀書心得學習單 14781 2021-02-11 11:52:2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三丁
學 號 1075101178 姓 名 俞婕
作者姓名 許秀櫻 蘇誌培 蔡秀鸞
西元出版年 2020 年 11/11 文章標題 急診專科護理師於 COVID-19
防疫期間之角色與功能
期刊名稱 I 新冠狀病毒肺炎 卷 ( 期 ) 7 卷 1 期 (2020 / 11 / 01)
起訖頁數
作者姓名 楊金燕
西元出版年 2021 年 01/01 文章標題
《從樂活到善終:王英偉醫師的
全人健康照護》
推動緩和安寧療護
期 刊 名 稱 I I
人醫心傳-
慈濟醫療人文月刊 卷 ( 期 ) 205 期 (2021 / 01 / 01)
起訖頁數
【自訂一主題】:照護及醫療相關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彰化基督教醫院在防疫期間的基本照護組合是醫師、專科護
理師及一般護理師,防疫中我們的團隊互相幫忙互相打氣,讓我們更加的堅強。專科護理師是防疫期。
間醫療及護理二端最重要的專業人員。
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室設置有一間負壓隔離室,經檢傷詢問 TOCC: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史
(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 群聚史(Cluster)後,疑似有感染之患者一律會進
入負壓隔離室進行治療,然後護理師需要穿著全套防護衣,進入負壓隔離室中替患者進行負壓治療。
個人全套防護裝備(Full Set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在疫情期間是非常重要的,
每個人都有義務及責任學習如何正確的穿脫全套防護裝備以保護自己及他人。防疫的過程絕對不是靠
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團隊之中每個人眾志成城及經驗的分享與傳承。在這次的疫情中,專科護理師
可以完全發揮和展現他的專業技能。專科護理師除了有醫療的專業知識,能快速且有效率的提供病人
有效的健康照護,我們也要有護理人員應該具備的關懷、同理心、耐心、包容與體諒,安慰患者的不
安,給予適當的護理措施。這篇文章讓我對專科護理師有了多的認識及了解,也讓專科護理師在健康
2
照護這方面的專業技能貢獻能夠被更多的民眾看見及認同,並提升專科護理師整體的專業形象。
我真的很敬配佩那些醫療人員們尤其是專科護理師,因為有他們,台灣的病人才能如此完善的被治癒。
王英偉醫師最常說的兩句話,一是:「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他可以整整一夜,沒有休息,只為
了為那個要等到白天才能手術晚上卻止不住血的病人按壓止血。他相信每一個病人都有被成功治癒
的希望,所以他不肯放棄。另外一句名言則是:「陪著他,而不是放棄他」,在心蓮病房,有著急性腦
中風的病人,在醫護積極照顧下,進而拔管、恢 復健康而順利出院,這樣的例子在心 蓮,不算少數。
儘管臺灣從九〇年代推廣安寧至今, 已近三十年,然而,還是有不少人誤以 為「安寧病房」是個什
麼也不做,像個「等死、被放棄」的地方。王英偉說:恰恰相反,「我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 這兩
個字,我們絕對不能放棄病人,任何一個都不能放棄。」不僅不放棄,還要更加積極、全方位的來
照顧病人的身心靈。
看完這兩篇期刊後,我深深體悟到了,當一位護理人員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除了要有專業的技術之
外,還要學會同理病人,而不是同情病人,而且除此之外,還要有一科堅定不移的心,不能嫌棄病人、
或是覺得這個病人問題很多太麻煩就棄他於不顧。儘管不用像王英偉醫師一樣整夜沒睡的替病人止
血,但是起碼也要為了他們努力不屑,堅持道地,永不放棄任何一條寶貴的生命,這才是我們即將成
為醫護人員的一門必修課。
|
109 寒假作業2 14619 2021-02-11 11:35:13
醫學中心複合式護理模式中照顧服務員之工作經驗
作者:李淑芬 王維芳 張圓圓 黃維珍 黃美智
姓名:李威穎 學號:1075101012 座號:12班級:護三甲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就想到上次暑假基護實習去到聖母,看了很多也學到很多,有學姊們對病患又或者是實習老師對病患的照顧態度,又或者對待其他的護理人員與醫療人員的態度都不一樣,對於每個不同的病患者都有不同的照護方式,在臨床工作中,需直接面對病人、家屬、護理人員及醫療團隊成員,她們照顧病人與人際互動過程的工作經驗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像是護理這個角色就非常適合傾聽,很多個案都有許多不一樣的問題,有時候就只是想要與人聊聊天,需要多一些的陪伴,又或者是沒有地方可以傾訴,所以非常的寂寞。學姊們也分享過,在護理跟醫療團隊裡,有時可能不受團隊成員尊重,所以就必須學習以及改變自己,有時不只是我們,有些工友也會不受尊重,時常被脾氣暴躁的護理人員及醫療人員罵,其實可能就是護理人員未被教導如何對照服員的工作加以委派、指導及監督,再加上工作內容的切割不清,容易產生衝突狀況。像是有些護理人員會對工友說「你沒看到我在交班啊?」、「我叫你做什麼沒聽到阿!」、「我很忙不要吵我,自己去處理好嗎?」其實有時護理人員對家屬及病人態度也沒有到很好,由於護理的壓力大,又或者心情不好,所以時常會加壓到患者是身上,在他們身上出氣,這真的是現在的護理人員該去學習的,不只是護生,就連護理人員以及醫療人員都應該去學習,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或許現在社會上常看見的家屬攻擊醫護人員等事件發生,因為我們無法去改變他們,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至少不要讓這種行為由自己發出。
|
寒假作業109(2) 14611 2021-02-11 11:34:43
「面對、認同、成長和期許」—護生初次實習之經驗歷程心得
作者
姓名:林佩璇
學號:1075101004
座號:4
班級:護三甲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就讓我想到在去年暑假基護實習去到陽大的時侯真的感覺到實習對護生而言是期待興奮又緊張的學習旅程,那時還聽說老師很兇,皮要繃緊一點,而且即便已經看熟技術卻一直害怕自己在實習時會出錯,還事先問過已經實習的同學或是有實習過的學長姊關於實習的相關事情,但卻依舊害怕擔心自己表現不好,但是往往會發現這些尚未發生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的不自信,到了實習的場所之後我認為老師的帶領以及同學的相處加上單位學姐的教導真的可以大大提升對實習的信心,老師總是讓我們不落單要求團隊行動合作,遇到問題不是只給個人去思考而是將問題拋給我們讓我們去溝通去想,同學們之間也是互相協助,像是有人可能不善於對談,比較會交談的同學就會一起陪同過去從交流當中獲得一些實習需要的相關資訊,單位的學姊也會願意讓我們跟在旁邊學習,不懂地方也會盡力把我們教會,也讓我們知道如何在邊專業的進行技術也能邊從容的與個案交流慰問,但他們的交談內容中其實不經意中有帶著一些對於個案病情了解的話題,我覺得老師與學姐及同學都是能夠成為學習的榜樣,另外對單位的熟悉及與個案的友好交流等也都是對於實習能夠大大提升自信的方式之一,最重要的是對於學理與技術的熟悉是對於實習最有幫助的。
|
109 寒假作業1 14619 2021-02-11 11:29:03
「面對、認同、成長和期許」—護生初次實習之經驗歷程 心得
學校: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班級:護三甲
座號:12 學號:1075101012 姓名:李威穎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馬上想到在去年第一次暑假基護實習的時侯真的感覺到實習對護生而言是期待興奮又緊張的學習旅程,而且即便已經看熟技術卻一直害怕自己在實習時會出錯,還事先問過已經實習的同學或是有實習過的學長姊關於實習的相關事情,但卻依舊害怕擔心自己表現不好,但是往往會發現這些尚未發生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的不自信,到了實習的場所之後我認為老師的帶領以及同學的相處加上單位學姐的教導真的可以大大提升對實習的信心,老師總是讓我們不落單要求團隊行動合作,遇到問題不是只給個人去思考而是將問題拋給我們讓我們去溝通去想,同學們之間也是互相協助,像是有人可能不善於對談,比較會交談的同學就會一起陪同過去從交流當中獲得一些實習需要的相關資訊,單位的學姊也會願意讓我們跟在旁邊學習,看學姐是如何在邊專業的進行技術也能邊從容的與個案交流慰問,但他們的交談內容中其實不經意中有帶著一些對於個案病情了解的話題,我覺得老師與學姐及同學都是能夠成為學習的榜樣,另外對單位的熟悉及與個案的友好交流等也都是對於實習能夠大大提升自信的方式之一,最重要的是對於學理與技術的熟悉是對於實習最有幫助的。
|
寒假作業109(1) 14611 2021-02-11 11:23:45
醫學中心複合式護理模式中照顧服務員之工作經驗
作者:李淑芬 王維芳 張圓圓 黃維珍 黃美智
姓名:林佩璇
學號:1075101004
座號:4
班級:護三甲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就想到上次暑假基護實習去到陽大,看了很多也學到很多,有學姊們對病患又或者是實習老師對病患的照顧態度,又或者對待其他的護理人員與醫療人員的態度都不一樣,對於每個不同的病患者都有不同的照護方式,在臨床工作中,需直接面對病人、家屬、護理人員及醫療團隊成員,她們照顧病人與人際互動過程的工作經驗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像是護理這個角色就非常適合傾聽,很多個案都有許多不一樣的問題,有時候就只是想要與人聊聊天,需要多一些的陪伴,又或者是沒有地方可以傾訴,所以非常的寂寞。學姊們也分享過,在護理跟醫療團隊裡,有時可能不受團隊成員尊重,所以就必須學習以及改變自己,有時不只是我們,有些工友也會不受尊重,時常被脾氣暴躁的護理人員及醫療人員罵,其實可能就是護理人員未被教導如何對照服員的工作加以委派、指導及監督,再加上工作內容的切割不清,容易產生衝突狀況。像是有些護理人員會對工友說「你沒看到我在交班啊?」、「我叫你做什麼沒聽到阿!」、「我很忙不要吵我,自己去處理好嗎?」其實有時護理人員對家屬及病人態度也沒有到很好,由於護理的壓力大,又或者心情不好,所以時常會加壓到患者是身上,在他們身上出氣,這真的是現在的護理人員該去學習的,不只是護生,就連護理人員以及醫療人員都應該去學習,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