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8學年寒假讀書心得 15263 2021-02-01 15:54:16
書名:情緒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作者:康武思
出版社:悅讀名品出版有限公司
我們每天都在經歷各種的事情以及這些事情給我們帶來的各種感受。有時候能夠理智的去思考,有時候會無法控制而導致暴跳如雷,而這個就是我們的情緒,我為什麼會選這本書呢?因為我其實也有情緒方面的問題,不知道怎麼發洩,就一直憋在心理,而導致後面的悲劇很難收拾,看完這本書,我想要分享兩個感覺對我比較有幫助的例子。
第一個是你的情緒為什麼會失控中的「壓抑情緒,導致情緒失控」,看完這篇後,心理學家說要適當的把情緒發洩出來,不主張過分壓抑自己的情緒,因為把不好的情緒長期藏在心裡,就會損壞人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個人可以選擇適合的發洩方法,讓自己永遠保持在好的情緒,不要被情緒吞噬,要做情緒的主人。
另一個是人必須經歷並克服悲傷的情緒中的「適當發洩才能遠離情緒傷害」,讓我學到了憤怒不能適當發洩,就會反過來進攻你自己,所以我選擇發洩的方式就是哭,因為它是我自己覺得唯一的發洩方式,心理學家指出:痛哭也是一種自我心理救護的有效措施,能使不良情緒得以宣洩及分流,哭後心情自會暢快很多,總結就是雖然我們遇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發洩的方式也很多,主要就是看你怎麼想,你就是你面對壓力,不要逃避,積極舒解,生活其實很簡單。
最後我想說適當發洩真的很重要,就像我上面講的,如果不適當發洩不好的情緒,反而是害到自己,所以不要壓抑太久,可以找人聊聊,或自己找方法發洩,這樣也就可以以好到心情面對每一天
|
109級寒假讀書心得 15364 2021-02-01 15:23:03
書名:一天一排毒身體才會好
作者:張霆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喝白開水的功效:
1.戰勝身體的疲倦感
2.緩解偏頭痛
3.排毒
4.緩解便秘
5.治療感冒
6.預防心臟病
7.抵抗癌症
8.預防膽結石
9.預防痛風
陽光、空氣和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我們透過呼吸,與外界環境不斷的進行氣體交換,以確保身體的正常生理活動。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為的有害氣體,不斷的排放到大氣層中,不僅破壞了居住環境,也威脅到我們的生存。
白開水是最基礎、最有效的飲用水。在中醫養生學的觀點裡,白開水屬於中性物質,能夠把體內的陰、寒、濕、毒等有害之物,透過排泄帶出體外。純淨的白開水進入人體後,能調解體溫、輸送養分以及清潔身體內部。引用白開水,能夠刺激腸胃等內臟器官,使其溫度上升,溫暖全身,從而改善血液循環,加快了新陳代謝的速度,幫助我們燃燒了多餘的脂肪。每個人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水分補充不足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過量的話也會引起中毒。水站人體重重量的六十~七十%,且在體內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如果飲水過量,血液和組織液就會相互補充稀釋,降低細胞的滲透壓,水就容易滲透入內,使其腫脹而發生水中毒。腦細胞一旦水腫,腦中的壓力就會增高,導致頭昏腦脹、頭痛、嘔吐¬、乏力、視力模糊、嗜睡、呼吸減慢、心律減速的症狀出現,嚴重的話會產生昏迷、抽搐甚至吳及生命。每天的作息一定要規律,排毒才會順,也才不會危害了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
|
寒假作業109-1(2) 14666 2021-01-31 19:23:57
護生初次實習壓力、身心社會狀態、因應行為與人格特質關係之探討 心得
看完這一篇文章後,其實我滿有感觸的,因為我在看這些研究的時候,也會去回想我自己去實習時的狀態和心情,再和文章上的研究數據對比,看看自己當時的狀態和行為有甚麼是不太好的,需要改善的。
去實習的時候,我們只有修過基本護理技術和基礎醫學課程,但卻必須面對既需要「技術性」護理,更有許多關於診斷、檢查、進展、預後、自我照顧及調適等需求的病人,有很多我們沒有學習過、接觸過的東西和技術,對於那些事務,我們感到很陌生,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就會產生出更多害怕、緊張的情緒。在文章中也有提到護生面對初次實習更具壓力,主要的壓力源有臨床經驗不足、訊息反應能力不夠、專業不熟悉、與專業人員的人際關係、護理人員的情緒及態度、工作環境、病人期望、教師指導方法、教師要求、自我期許及功課負擔等,這其中有很多項也是我在實習中,自己覺得造成我比平常壓力更大的原因,不過雖然壓力比平時還要更大,但我覺得這些壓力反而促進了我的成長,使我成長的速度比在學校時還要更快。
文章中有一個統計是在說,90%以上的同學都曾經發生的,最常發生的五項壓力事件為「對病情判斷與處理及經驗不足」、「病歷內容及醫學用詞不熟悉」、「擔心實習成績不好」、「不知如何處理病人身心社會問題」、「課堂教學與實習情況有差」,這些的確也是我在實習中有遇到的問題,病歷上都是醫學英文,很常會有看不懂或是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的情況,在面對病人的一些問題時,也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讓我們知道要如何處理;因為每一家醫院所運用的用品跟學校教我們時所使用的可能會不一樣,那可能就會造成步驟上的差異,這也會讓我們變得更緊張,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我們無法解決的狀況,都會讓我們的自信心下降,也會覺得自己的表現不好,進而就會覺得自己的實習成績也會不好,也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被當。
初次實習雖然會帶給護生壓力,但是這也讓我們學習、成長非常多,每一天都可以感覺到自己在努力、在成長,日子也過得很充實,是很棒的一段回憶。
出處:護理研究 9卷3期•中華民國90年6月
|
寒假作業109-1(1) 14666 2021-01-31 19:19:35
青少年憂鬱的代間傳遞:個人、家庭與學校保護性因子之相關研究 心得
這一篇文章是在研究青少年憂鬱和自尊、父母親、學校有什麼樣的關係,文章中有提到自尊可以培養出一個人對於自我的完整性、秩序性與生存意義,且高自尊者也經常伴隨著較高的溝通意願、人際技巧和關係品質,在遇到挫折、壓力時也較能從他人身上獲得支持和有效的建議,所以總結出高自尊是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護性因子,因此強化青少年的自尊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青少年和父母親的關係好不好,根據研究的結果顯示是這和青少年憂鬱有很大的影響,不過父母親之間的關係未必和青少年有關,但親子之間的關係是主要的影響,如果親子之間的關係良好、緊密,接觸較頻繁,那即使父母親有憂鬱症狀,也不會對青少年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可是父母親若是拒絕或疏離孩子,便會導致憂鬱代間傳遞,因此建立穩定支持的親子關係是能夠提高青少年自尊,也能夠降低憂鬱,良好的關係是需要雙方一起建立的,所以在與父母親接觸互動時,我們也要多一點體諒,不要時常和父母頂嘴、吵架,也能夠主動與父母分享在學校的事情,讓父母親更了解在學校的你。
學校是青少年平時除了家待最久的地方,所以當青少年對於學校有較高的認同、喜歡及情感依附時,憂鬱症狀也能隨之降低,所以文中的最後有寫到建議教師能夠重視班級經營,吸引學生的投入與對學校的歸屬感,結合學生有興趣的議題作為活動主軸,才能真正使學生認真投入參與;校方也應重視學生的課外活動,如校際體育活動、各種性質競賽等,學生在學校除了課業之外,也能在其他活動中找到自我價值與成就感,在班級或學校中得到認同與歸屬感。我覺得除了老師和學校可以進行改進,我們自己也可以做一些改變,像是在選擇學校、科系時,仔細的思考自己到底喜歡甚麼,未來想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選到自己喜歡的學校和科系,在去學校和讀書的時候,就不會厭惡了。
出處: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第廿二期 2020 年 6 月
|
二年級寒假作業 15164 2021-01-30 16:08:0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乙
學號:1085101057
姓名:邱得諺
書名:我們都有小憂鬱
作者:Hossy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年月:2019/11/19
索書號:415.98507412019100276
ISBN:978-957-13-8010-0
作者姓名
余民寧 、 陳柏霖
西元出版年
201012
文章標題
健康促進與憂鬱之關係
期刊名稱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Promotion and Depression
卷(期)
29
起訖頁數
073-099
【本書籍與文章重點摘要或佳句】
1 閉上眼睛才能看見最乾淨的世界。
2 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么忘記了。
3 你給我一滴眼淚,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4 本以為念念不忘的東西卻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被遺忘
5 離開,讓一切變得簡單,讓一切有了重新被原諒的理由,讓我們重新來過。
【本書籍與文章閱讀後心得感想】
心情持續低落的你,失去了快樂的能力。沒有人理解你,周遭也沒有人像你有這麼嚴重的心理問題,所以你上網遍尋能讓自己「趕快」好轉的各種方法。甚至,你還鼓起勇氣去看了精神科醫師,也服用藥物。但是,「光吃藥總覺得也沒變好……」、「我真想知道和我一樣處境的人都試過什麼方法……」這樣的想法與疑問深深困擾想走出憂鬱黑暗中的你。因為曾經身為憂鬱症病患,作者非常了解情緒低落時的種種不安、挫折等的感覺。他以過來人的經驗寫成本書,希望能讓有相同困擾,或是雖然不是憂鬱症,但對目前生活常感到無力、絕望,不知活著是為了什麼的人,幫助他們找出專屬的療鬱方式,一步步回歸安定穩健的狀態。對曾罹患憂鬱症Hossy而言,這樣的心路歷程他都經歷過。當時他被醫師告知要暫停工作,接受治療。但他發現即便服用抗憂鬱藥物,改善的程度也很有限,因此尋求藥物以外的方式輔助,希望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因為曾經身為憂鬱症病患,作者非常了解情緒低落時的種種不安、挫折等的感覺。他以過來人的經驗寫成本書,希望能讓有相同困擾,或是雖然不是憂鬱症,但對目前生活常感到無力、絕望,不知活著是為了什麼的人,幫助他們找出專屬的療鬱方式,一步步回歸安定穩健的狀態。現在,就從「以現在的狀態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開始做起。試試以下作者親自嘗試過的方法,以你自己的步調,逐步完成這些小小的任務。太累的時候就停下來;如果有進步,別忘了獎勵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