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11學年暑假作業心得 16159 2023-09-15 23:55:49
我們都會好好的
「不安沒關係,脆弱與寂寞也沒關係,今天的你會很好,明天也是」
看完這本書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心中充滿溫暖,,但同時又好想大哭一場,我如此時常低落的心情竟然被幾句話深深的修復的好好的,真的覺得很不可思議。
這本書主要就是在告訴我們「不是你不好,只是對自己不夠好,試著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吧!」
今天好好的,就很好。
心裡常常有「好想擁有他的東西呀!」「一定是自己不夠努力的關係。」「我知道我不該胡思亂想,但我克制不了呀…」「一定是自己做的還不夠好。」等等一大堆的胡思亂想,也會因為外界的影響而感到傷心、寂寞、不安、否定、嫉妒,甚至是憤怒……被種種負面情緒侵蝕而無法自拔,總是習慣了小心翼翼卻又過於佯裝堅強地生活著,然而,其實負面其實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它們都是被忽視的自我。逃避這些不好的情緒,他並不會就此消失。學習與它們相處,學會照顧自己,才可以讓自己好好的。對別人的喜歡,都是從自己先喜歡自己出發的呀~
|
三年級寒假心得作業 15727 2023-09-15 23:46:59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1095101156 姓名 曾新瑜
書名 降低兒科病房住院病童跌落率之專案
9卷1期
作者 李佩芳 杜金錠 胡雅惠 管珮如 吳素玲
出版年月 2015年1月1號
10.29415/JMKN.201501_9(1).0003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摘要 本專案旨在降低兒科病房住院病童跌落率,因若病人在住院期間若發生跌倒,將會造成病人身體傷害、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亦可能導致醫療糾紛、增加醫護人員工作壓力,而影響其工作滿意度。因此透過此專案回朔分析過去以往病童跌落資料發現。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對於該如何去降低兒童病童跌倒這本身就是非常的重要,透過這個文章也讓我想起,在我們上兒科和兒科實驗時,老師們在課堂上也是一直去跟我們強調一定要特別注意,小心防護措施,避免孩童跌落受傷,畢竟兒科孩童們大多都無法承擔跌落所造成的傷害,他們比我們還要脆弱,因此我們本就該多多的去留意,除此之外也可以避免發生醫療糾紛的問題,而我認為身為一位專業負責的護理人員就應該將這種不必要的傷害和失誤率降至最低,才可讓護病之間的關係更為和諧,且讓每位已經生病受傷等等的孩童能有足夠良好安全的照護,不讓病童們有著不必要的傷痛,這樣就能夠維護病童住院中最基本的安全需求,也提升了護理照護品質。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1095101156 姓名 曾新瑜
書名 從人性化護理理論看當代臨床護理
41卷1期
作者 趙可式
出版年月1994年3月1號
https://doi.org/10.6224/JN.41.1.21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摘要 此文說明Paterson及Zderad在1976年提出的「人性化護理」的理論架構,對人、健康、環境及護理四項重要核心要素(paradigm)的假說。它深入了護理靈性的精髓,不但使病人的需要獲得滿足,也豐富了護士本身的生命,當代臨床護理若應用「人性化護理」,將不但提昇護理素質,且可使護士們熱愛臨床工作而眷戀不去。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覺得人性化護理能夠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展現出專業又溫暖的關懷個案,且護理所強調和追求的就是將個案視病猶親,給予完整且良好的照護,讓他們能感受到被受關懷且專業的溫暖照護,而護理人員若也能換個角度去體諒他們就能知道他們的病痛可能會有的痛苦,因此在照護上多給予他們溫暖,我想這會是一個非常和諧的護病關係,也能像這篇文章所提到的提升護理素質和使護理人員們更熱愛臨床工作而眷戀不去,而要做到人性化護理也不是簡單的事,因他必須也要有著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操作,還要經過一連串的評估和判斷,才能真正的達到適切的照護,合乎病人的要求,滿足病人和家屬的需要,這種專業性的關懷,要注意著病人的身理、心理、文化、社會和環境的各個層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大家若都能真的夠達成人性化護理這對於護理素質上真的會是很大的提升,且在臨床護理上會遇到很多都是我們無法預測以及無理的要求等的,每個病人及家屬會有著不同的態度,在臨床上若能夠改變成這樣,會是一大的學習和考驗
|
三年級暑假作業 15729 2023-09-15 23:43:15
桌遊學習的設計與應用-以內外科護理教學為例:
桌遊可因遊戲內容或性質不同對學生有不同的影響,例如有些桌遊以遊戲為導向,主要目的是娛樂; 有些桌遊以益智為導向,可運用謎語或遊戲方式解題,並達到學習效果,如醫護術語的拼接;有些桌遊以推理為導向,可藉由遊戲、情境或角色扮演讓學 生抽絲剝繭進而解決問題。因此筆者運用此思考模式設計一套以桌遊為主的內外科護理學的教學設計,希望未來可協助學生在學習內外科護理知識時不再覺得是門艱澀的學問。
桌上遊戲的優點包含:(一)強化學生學習語文能力:如英語單字或醫護術語的拆字練習等,可讓學 生從遊戲中學習正確的拼字或語句。(二)增強認知力,從遊戲中建構知識:如運用桌遊可讓學生了解人體移動時,骨骼、肌肉的活動方式或急救時藥物作用及使用方式。(三)加強學生的思考力及推理能力:如從情境中了解病人心臟循環出現問題時,會需要哪些照護及如何協助病人改善。然而桌遊運用在教育上亦有缺點,如:(一)運用桌遊導入護理教育的學習較為片段,因為圖紙設計無法太大而牌卡亦無法過多,因此僅能以小單元方式進行設計及遊玩,在知 識建構上較為片面。(二)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在遊 玩桌遊的過程中,學生無法連結之前學過的知識,因此學習上較缺乏系統性整理。(三)缺乏知識整合; 教學中融入桌遊,學生雖有出勤到課,但學習較為片段,若沒有知識整合,即使在課堂上學習可增加 知識及技能,但無法持久,很容易遺忘。若能運用不同的方式增加學生系統性的整理、結合桌遊強化知識,然後幫助學生經由系統性整理及知識強化後進行知識整合,不但可寓教於樂也可讓學生對知識了解更加完整及具有全面性。
參考資料: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0047262x-202112-202111300006-202111300006-6-12&PublishTypeID=P001
運用情境模擬訓練提升產科護理師協助母乳哺餵溝通技巧:
母嬰親善醫院認證推動的過程中,增加許多願意哺餵母乳的產婦挫折及壓力。研究指出產婦所需經歷包括:(一)焦慮:不穩定的情緒和對新生兒護理的壓力;(二)母乳哺餵:擔心母乳量低和身體不適;(三)支持系統: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員是否充分支持;(四)專業支持的需要:需要更多的醫療保健訊息和持續的護理資訊等經歷。 Walke研究,影響母乳哺育的相關因素指出,在母嬰親善醫院生產,專業人員指導母乳哺育的心態與能力上,若缺乏聆聽及支持溝通技巧的運用,經常形成哺乳家庭的挫折感與疑惑,是影響母乳哺餵的重要決策因子。產後婦女所需要的專業照護,除了專業知識的提供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同理、聆聽及支持溝通技巧的運用,才能使得產婦能更有信心 達成母性角色。
因此「溝通」已經成為重要學習的課題,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理念下,強調互動與反思以增進醫病溝通,醫護人員能設身處地,站在病人及家屬的立場,去理解病人的感受及想法,是非重要的適當的溝通協調能力,使病人可以感受到獲得支持,提升醫療照護滿意度。
參考資料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281916-202201-202201210003-202201210003-99-105&PublishTypeID=P001
|
112暑假作業 16197 2023-09-15 21:24:31
書名:人生隨時要靜心歡喜自在更隨心
作者:方軍
出版社:旭升圖書
這本書裡面就是很多篇短篇的小說結合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選擇正確的目標才是王道,」這篇大概就是在講你怎麼確定自己的目標,然後為自己的目標而付諸行動去實現還有怎麼去克服會遇到的困難。
這篇裡面寫著:「當你面對一個目標時總是會害怕實現不了目標,因此而停下腳步,忘了自己樹立的目標。人生的目標就是在於受到挫折後,不斷努力才能達成目標。」雖然感覺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其實還是會比較做不到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會有從失敗裡爬起來的勇氣我亦如此,然後這本篇小文章裡面有一個挺珍貴的道理大概是面對重大的問題的時候要保持冷靜,但是我平時就是遇到不好的事情就會很緊張很慌張的那種⋯⋯⋯所以感覺這本書裡面很多東西都是在教我怎麼做人、怎麼實現自己的目標怎麼更有效的去完成一件事等⋯⋯
雖然平時看這種書不是我的受眾群,但我覺得如果遇到什麼挫折的時候看看這種類型的書感覺還是可以幫助自己一點的
|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五護四丁 15720 2023-09-15 21:09:02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丁
學號 1095101149 姓名 張睿玲
書名 停經後女性大型卵巢腫瘤合併扭
轉:案例報告及文獻回顧 作者 蘇茗軒、王鵬惠
出版社 婦癌醫學期刊 出版年月
書名 荷爾蒙輔助治療卵巢癌的檢視 作者 李耀泰、陳福民、郭宗正
出版社 婦癌醫學期刊 出版年月
第一篇參考的文獻是停經後女性大型卵巢腫瘤合併扭轉的案例報告及文獻回顧,裡面介紹了兩位個案,第一位個案是55歲的停經婦女,沒有慢性病史,一開始是下腹部疼痛持續一天,合併噁心。3個月內體重明顯下降,所以做了電腦斷層,發現右側有一顆20×11的腫瘤,懷疑是來自右側卵巢,所以病人入院後20小時接受手術,術中發現是左側的卵巢扭轉合併壞死,最後只能兩邊的卵巢都切除,手術結束後恢復良好所3天後就出院了,看完這個個案的案例報告我只覺得癌症來的不知不覺,非常突然,因為沒有任何慢性病,算是健康的身體也會得癌症,原本還以為只是右側卵巢有病灶,結果沒想到是左側卵巢扭轉壞死,最後兩側卵巢都被切除了,但幸好不用再考慮生育的問題。
第二個案是78歲的奶奶已經停經20年了,有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心房顫動及輕度阿茲海默症,也是一樣有下腹疼痛但奶奶是右下腹疼痛合併胃口差,體重是一年下降了15公斤,電腦斷層顯示右側卵巢包被囊性腫瘤 24x16公分合併扭轉,腫瘤中還能看到鈣化,腹腔內還有腹水,,病人入院45小時接受手術,術中發現是右側的卵巢扭轉合併壞死,最後是子宮及雙側卵巢跟輸卵管切除,看完第二個案例報告後,覺得人的身體真的很奇妙,而且都和預測的不同,非常複雜最後是把子宮及雙側卵巢跟輸卵管全部切除,癌症真的很可怕,一定要顧好自己的身體。
第二篇是有關使用荷爾蒙輔助治療卵巢癌,文章介紹卵巢癌是婦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卵巢癌又細分為不同細胞的病變,文章裡提到有分為在上皮細胞產稱病變的卵巢癌是最多的,一般的癌症治療多為化學治療,但使用化學治療在高度惡性漿液性卵巢癌的效果雖好但復發性高、對低度惡性漿液性卵巢癌則效果欠佳,所以研發出了用內分泌治療的一種方式,常用來治療上皮性卵巢癌的荷爾蒙有Tamoxifen、芳香族酵素抑制劑,Tamoxifen是一種選擇性雌激素接受器
調節劑,芳香族酵素抑制劑可以降低血中的雌激素,可以治療上皮性卵巢癌,讀完這篇文章後想到了之前在上藥理學時,藥理老師有和我們說過一個案例,有關使用雌性素的風險,老師的鄰居阿姨進入更年期了,當時醫生建議那位婦女使用雌性素,沒想到月經真的有再來,但過了一段時間雌性素就被證明跟乳癌致癌有關連,沒想到過了幾年後那位阿姨真的得了乳癌,我才明白才知道任何藥物的作用跟風險都是很重要的,這次我參考關於中年女性停經後可能會發生的疾病和用賀爾蒙治療的文獻,查詢有關婦科疾病相關的資料是因為我的媽媽和阿姨們都已經進入更年期了,所以會開始擔心自己身體出現的變化是否正常,尤其是婦女進入更年期罹患一些婦科疾病的機率還會會大大的增加,難免也會感到害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