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15742 2023-09-15 20:40:11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95101171 姓名 傅思璿
書名 孕產期婦女之情緒管理 作者 李明濱
出版社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出版年月 2014 年 月 日
索書號 ISBN 9789868555181
書名 第一次做孕婦:一位準媽媽的懷孕札記 作者 宋樺
出版社 御璽動向育樂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4年 月 日
索書號 ISBN EBK1020000502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這本書是在說孕婦在孕期時會因為一些什麼樣的事情導致憂鬱甚至出現精神上的疾病以及如何去瞭
解孕婦的情況和怎麼去幫助她。謹以此「孕產期婦之情緒管理手冊」提供孕產婦及家人作為参考 ,
為每一個即將有新成員加入的家庭,都對孕產期有正確了解,進而自我調適或對孕產婦有適時的陪
伴與協助,促進心理健康减少憾事發生。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第一次當孕婦,喜悅、緊張、恐懼、焦慮、幸福-…各種倩緒而至,這對天下所有第一次當孕婦的女人而言,就是一場奇遇,—場飽合著辛苦與幸福的奇遇。為了讓每一個准媽媽都能擁有一個順利的懷孕歷程,作者將從備孕到生產的過程寫了下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透過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懷孕與生產是對每一位準媽媽或家庭來說,是生命中重要的階段。孕婦和產婦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身體上和心理上的變化,還有家庭的微妙改變與人際互動的改變,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就可能會令孕產婦本人或其先生或每一位家庭成員措手不及。之後可能就會導致一些心理上的問題,而發生一些無法輓回的事情像是產生自殺的念頭或是殺嬰的想法,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去運用像是書裡提到的情緒量表或是一些誘導性的問題去瞭解孕婦的想法以及去幫他疏導她的情緒,又或者是以一起聊聊天的方法去瞭解孕婦的壓力來源,而且懷孕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要去普及給一整個家庭而不要讓孕婦一個人去承擔這些壓力及情緒,有什麼問題大家一起解決讓她感受到大家的關心讓她能安心,生產後讓她慢慢的回歸原本的生活而不是讓她變成天天只能圍著孩子轉的生活把所有照顧的事情都丟給她一個人,我相信這樣能有效的去降低孕婦的焦慮也能降低罹患精神問題的風險,這樣也能改變一些婦女對懷孕的想法,讓她們不會這麼害怕會因為生育而打亂了自己的生活和生理與心理帶來的不適。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告訴了我一個媽媽從備孕的生產的過程,一開始看到他們為了懷孕先去醫院做了檢查到後面改掉所有不太好的生活習慣再去算排卵期看到這裡我就已經覺得很佩服了,一對夫妻為了懷孕要做這麽多的事情,真的感覺好累而且之後的懷孕的過程又要忌口又要規律作息媽媽還要忍受一些生理上的不適而且工作那些也會受影響,然後在生產時又要承受那些身心理的不適,到最後孩子的出生。看完了作者的懷孕經歷看到她因為孩子的到來感到開心,但我感覺到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可能都不會想生小孩了雖然有自己小孩可能會覺得很開心覺得家庭美滿但是隨之帶來的是要承受懷孕帶來的不適與金錢上的壓力就我而言這兩個其中隨便一樣對我來說就是很大的問題了更何況是兩樣都要承擔雖然我蠻喜歡小孩的看到她開心我也會跟著覺得開心但是我覺得我因該是沒有那個辦法去承擔起養育的那些責任與壓力。在這之前還有一項就是生產的過程也是讓我最害怕的之前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看的影片裡媽媽生產都感覺好痛而且好累,流了好多的血生完,還要一段時間才能癒合,而且不一定能恢復的從前那樣真的感覺好辛苦。所以我真的覺得父母都好厲害要承受這麼多而且孩子出生後還要用心去照顧,花時間、花金錢,一堆有的沒的可能還要之後孩子闖禍那些全部都要去處理、承擔。
|
112暑假作業 15718 2023-09-15 20:23:5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95101147 姓名 藍佳均
書名 兒童虐待及防治 作者 紀琍琍(Li-Li Chi) ; 紀櫻珍(Ying-Chen Chi) ; 吳振龍(Chen-Long Wu)
出版社 北市醫學雜誌 ; 4卷7期 出版年月 2007年 7 月 1 日
索書號 DOI: 10.6200/TCMJ.2007.4.7.03
ISBN
書名 急性兒科病人家屬住院壓力之改善專案 作者 李秉儀(Ping-Yi Lee) ;朱家慧(Chia-Hui Chu) ; 郭明娟(Ming-Chuan Kuo)
出版社 新臺北護理期刊 ; 9卷2期 出版年月 2007年 8 月 1 日
索書號 DOI: 10.6540/NTJN.2007.2.005
ISBN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兒童虐待不但會造成受虐兒童的身心問題,亦可能導致社會問題,加重社會成本負擔等,儼然已成為國內一項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2. 找出住院病童家屬的壓力源,以提出適切的解決方案,協助其降低住院壓力。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新聞常常播出虐待兒童事件,當看到新聞的我們看的總是怵目驚心,覺得小孩很可憐,感到很心疼與不捨,小孩不但身上造成重大的傷口,心裡也會造成嚴重的創傷,當發現小孩虐待時,可能身上已經有多處傷口了,當下醫療人員一定是第一線接觸者,若可以當下細心的觀察兒童表現、行為就可以提早給予救援。新聞事件中的殺人犯,常常因為小時候的家庭因素,造成心理病態,導致長大後出社會,常常做出不良舉動,讓無辜的社會大眾受牽連,又或許因為心裡的疾病,做出自殺的行為,讓消防人員去解救,並且讓民眾感到不安、害怕,因此若能在小時候就給予心理輔導,或許就不會造成長大後發生憾事。
2.小孩住院的情況下,代表病的情況有一定的嚴重會影響到小孩的身體狀況,需要留院治療觀察,當小孩不舒服時,情緒通常都會哭鬧,當爸爸媽媽的一定會感到心疼還有不捨,小孩到不是自己熟悉的環境一定會感到害怕焦慮,為人父母的小孩最大的靠山,所以又不能表現出驚慌,但爸媽也是第一次當爸媽,也可能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狀況,所以也會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護理人員就是一個關鍵的角色,可以先穩定小孩的情緒,並且讓小孩感到最大的舒適,讓爸爸媽媽減輕一些負擔,也可以告訴父母哪些做法有效讓小孩的病情趕快好轉。父母也是別人的小孩,但他們只是為了自己小孩,必須堅強面對,我們不能惹父母生氣,我們要好好孝順父母別總是讓父母擔心。
|
暑假作業3 16166 2023-09-15 20:03:48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1&2
1和2兩本書都非常好閱讀,知識含量雖然不多,沒辦法說學到甚麼心理學知識,但是讀著讀著會有總原來不只我這樣的感覺。
第一本提到了因為有一個強大的超我所以痛苦,這點特別像我,總是想像自己應該做到什麼,想像自己很完美的樣子,但事實卻不是這樣時,總會感到痛苦
對於他人外表批評,以及忌妒心等,很多細微的心理狀態,有種被寫中的感覺。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些想法,雖然不一定有作者偏激,但這反而是更好的。
在第一本中,醫生不斷說他有這些痛苦是因為太善良,他卻急忙否認,因為他很了解自己常有些不好的想法,是因為太排斥這樣的自己而痛苦。這之中我也想起,有時候太了解自己,討厭自己的哪些地方,卻沒辦法做到理想狀態而感到痛苦,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對待自己太嚴格,但看別人時又不會,標準會很奇怪跟矛盾,端看當時的心理狀態。有時候會想太多,有時候又會想要做到那個心中自己該有的樣子。
在第二本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自殘"
明明很痛苦壓抑者,外表卻無法看出任何差異,甚至是自己也會慣性演出在外的樣子。心裡還是期望能被"發現",我受傷了 我很痛苦 可以 關心一下我嗎 可以停了嗎
在這個章節我覺得特別有感觸,還有最近看到<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這部韓劇,裡面女兒過世的媽媽,她手上滿滿的割痕,真的嚇到我了。我還是不要讓這種疤痕留在我手上好了,以作者的經歷,會重複割傷疤,因為不希望它復癒,它應該要是心的傷的樣子才對,它不能先好,這種狀態會讓這個疤一直留在身上,光想就覺得痛苦。
看完這兩本書,有種有人懂得感覺,也能順便檢視自己是否和他一樣
在這個快速的時代,也要時時保養好我們的心
|
112暑假作業 讀書心得 16223 2023-09-15 19:42:38
112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班級:護三戊 姓名:游麗安 座號:25 學號:1105101187
書名:好情緒,空間整理術
出版社:方智出版
作者:種市勝覺
譯者:邱心柔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很實用跟有感觸,有時候我們拖著疲憊的身軀下課到家後,打開家門或回到宿舍,無力的攤坐在沙發上、椅子上、或床上,再環顧著四周,又或者看著天花板發呆,心中難免會不由自主的生出無力感;明明是應該要讓自己全然放鬆的環境,為什麼卻會帶給我們如此壓抑跟無力的感受?書中提到:「若要改變佔據九成的潛意識,並將情緒整理好,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改變你的環境。」如果我們忽視家裡或房間的環境,其實就是等同於在忽略自己!於是,等到了假日,我便開始動手整理家中房間,把灰塵打掃乾淨,物品擺放整齊,把不需要的東西都丟掉,讓房間看起來整齊明亮,好像瞬間心情就默默的在打掃的過程中變得開朗起來,很有幹勁,還有為了讓自己整體心情愉悅,我也在房間裡的某些地方擺放自己喜歡的東西或小名言小語錄,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個成功的人。也要切記,盈滿則虧,一旦視覺上獲得太多多餘的資訊,我們的腦袋就可能會開始混亂,失去統整的能力,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丟掉了房間不必要的東西,懂得捨棄。不要覺得可能還用得到就一直囤積在那,有些時候,我們看著成堆的物品,總是猶豫不決,不確定是否要丟棄它,因為害怕未來自己會為了丟棄這個決定,而感到後悔,所以才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出於「對扔掉物品的恐懼」,我們其實並不是真的「無法扔掉」,而是「自己決定不要丟掉」,只因為對拋棄的「過去」和之後的「未來」抱持恐懼之心,才使得我們舉步維艱,選擇困難。簡單一點想吧,如果擁有某樣物品會讓自己幸福,那就留下;反之則捨棄。懂得斷捨離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只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只留下自己真正需要並且能讓自己快樂的物品,藉此讓情緒及心靈得到淨化及放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如果看不慣自己所處的環境,那就立刻開始動手整理,每天整理一小部分,不久後相信會對自己的情緒也會有所改善。
|
111暑假作業 16209 2023-09-15 19:13:00
班級:護二戊
座號:11
姓名:温紫庭
學號:1105101173
書名:《憂鬱是因為你的大腦生病了》
作者:洪敬倫,唐子俊,台灣臨床TMS腦刺激學會
出版社:世茂
心得:看完這本書後,我知道了憂鬱症在全世界的盛行率大約是6%~8%左右而在台灣每五人中就有一個人因憂鬱症所苦,但是憂鬱症是因為大腦失控,而不是他自己本身的抗壓性太低,但要治癒好憂鬱症的辦法是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診斷跟治療去想方設法讓自己回歸於正常的生活。在書中有說憂鬱症的四大症狀第一是情緒症狀使心情持續的低落.煩躁.易怒或著情緒起伏很大,有時會伴著焦慮.恐慌感對許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致.沒興趣.沒感覺之類的,而第二是思考症狀強烈的負面情緒使自己缺乏自信而小事也猶豫不決,覺得自己甚麼都做得不好,導致思考組織退化。有強烈的負罪感.無望感,出現活著很累.很痛苦等想法而去想自我了結,再來第三是動力症狀有著睡不著.睡太多.吃不下.吃太多.異常疲倦.不想出門等,而性慾也缺缺所以甚至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最後第四是身體症狀指的是身體毛病五花八門,卻查不出原因的胸悶.心悸.腸胃不適.四肢無力.手腳發麻等症狀。因憂鬱症的症狀實在太多所以診斷只需要核心症狀:情緒低落或著興趣缺缺,再加上四個伴隨症狀例如:失眠.不想動.沒胃口.自殺想法等等天出現而且持續兩週以上導致病人的痛苦還有生活功能下降就可以代表得了憂鬱症,而就會出現兩個病人都是憂鬱症但是表現出來卻都是不一樣的,這樣就可以知道憂鬱症是多樣貌性質的,但在生命不同階段中,生理機能跟心智能力各不同所以每個年齡層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就像我現在生活當中我自己就有輕微憂鬱症多是以煩躁.易怒等情緒出現,因此閱讀後使我了解自己的病希望未來的我能夠脫離憂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