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嗨 14373 2020-12-13 21:41:15
|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14270 2020-12-13 21:26:42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四庚
學
號
1065101309
姓
名
林羽柔
作 者 姓 名
陳麗紋、童蔘美、林月娥
西 元 出 版 年
2014年
文 章 標 題
照護一位年輕型中風病人之
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杰黑護理
卷 ( 期 )
第十三捲(第六期)
起 訖 頁 數
72~84
作 者 姓 名
徐甄鎂、呂宜珍
西 元 出 版 年
2014年
文 章 標 題
照護一位學齡前期癌末病童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 II
華醫學報
卷 ( 期 )
(第四十六期)
起 訖 頁 數
136~147
【自訂一主題】:照顧一位年輕型中風病人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文章寫到本文個案年僅23歲,正值致力於發展事業的青年期,因右側中大腦梗塞造成左側肢體無力。照護期間發現個案因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及日常生活事項等須依賴家屬協助,因生活調適障礙而產生無力感與心情低落情形,感於年輕型中風對個案、家庭及社會的巨大衝擊,文章中提到國人因飲食習慣改變、生活作息不正常及心血管疾病年齡層逐漸下降,導致中風個案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而 4 5歲以下發生中風稱為年輕型中風,常見造成年輕中風原因分為心因性、血管性及與血液凝固因子有關,依腦血管梗塞或出血位置而具不同單側肢體無力、走路不穩等症狀,而症狀輕度者尚能維持一般生活照顧,嚴重者則可能導致偏癱及肢體活動障礙而影響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而研究發現罹患腦中風七天內開始執行復健,越有助於儘早回復肢體原有功能,故應盡早執行出院準備計劃,如:教導正確的日常生活自我照顧能力措施、訓練患肢肌肉耐受力及肌力、轉位及上床等技巧,並維持仰臥、站立或坐下正確的擺位姿勢;另為了讓肢體偏癱病人維持正常身體功能,應給予關節運動及復健治療來
協助恢復肢體功能另為預防關節攣縮,應適當鼓勵執行全關節活動、床上肢體擺位、關節活動、等張與等長運動,以增加肢體張力及行動力,並採漸進方式進行,而活動範圍以達到全關節最大範圍等復健運動,並可藉由輔具增進執行復健及日常活動的能力,訓練過程中則需注意環境安全性與採取預防性措施,並選擇尺寸適合病人的衣褲、防滑與穿脫方便的包鞋,以降低跌倒之危險
性。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探討一位處於青年期並致力於家庭的建立與事業衝刺的年輕男性,因罹患腦中風導 致左側無力之照護經驗。於2012年1月27日至2月8日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評估, 藉由會談、傾聽、觀察等方式收集資料,確立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自我照顧能力缺失、身 體心像紊亂及無力感之健康問題,經建立良好護病關係以重建正向身體心像、主動關懷與 心理支持、提供社會資源以減輕經濟壓力;藉衛教增進對疾病的瞭解,並以同理關懷態度 給予正向的鼓勵,強化自信心以增強復健的意願,提升日常生活照護技巧,降低依賴程度 以發揮身體功能,重建正向的自我以積極面對未來生活等,期望藉此案例提供照護此類個 案之參考。So What學習要點
1.提升日常生活照護技巧。
2.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重建正向的身體心像。
3.適時的提供社會資源以減輕經濟壓力。
4.主動關懷與心理支持。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年輕型中風個案後續的漫長復健過程,常造成生活上生理及心理重大的壓力,而護理人員是與個案接觸最頻繁的第一線人員,除給予生理健康問題關懷外,應適時提供增強個案正向自我概念及疾病所造成身體功能影響或維持與人互動之因應能力;故建議應主動加強關懷及疾病進展評估與回饋,並主動提供政府友善補助方案及病友會訊息等,以協助個案對後續復健及重返職場準備;另建議個案住院期間可結合腦中風個管師功能,以提供後續主動追蹤及關懷,並結合當地社區資源以提供良好支持性系統,進而提升持續性照護及腦中風個案最佳生活品質。
參考【自訂一主題】:照護一位學齡前期癌末病童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文章中提到個案為 5 歲孩童,3 歲發現為神經母細胞瘤第四期。從小常往返於醫院而無法至幼稚園尌讀。以丹佛發展評估個案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及社會適應能力都在正常發展依據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此其任務是主動進取/罪惡感、且富有想像力,喜歡
探索世界,對於任何事情會主動發問,精力旺盛。因個案長期在醫院治療,無法有充沛
的體力去探索周遭環境及做任何活動,但對於任何好奇事物喜歡詢問護士阿姨。主要照
顧者為其母親,住院期間會主動幫助護士阿姨及母親照顧弟弟,希望獲得讚美及鼓勵。
相信一般人對於成人癌症或是老年人死亡較能接受,但兒童死亡被認為是違反自然,白髮人送黑髮人往往令家屬無法接受而造成極大的情緒壓力。大部份的癌末病童即使已陎臨疾病無法治癒,家屬目標仍是積極治療,直到已無法在接受任何治療時才會考慮接受緩和治療。對於死亡孩童能了解多少,一般父母都採取欺騙,而過程中往往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欺騙態度而使得更焦慮、孤單與害怕。孩童情緒相較於成人是不易被處理照顧,且必頇要考慮不同年齡層其心理發展而有所不同。納琪(Nagy)認為學齡期孩童認為死亡只是暫時、短暫分離或是像卡通人物一樣死了會復活,此時頇主動關懷、陪伴及與安寧照護團隊配合,利用繪畫描述心中想法及感受、或利用遊戲或聽故事來認孩童了解死亡的真相予處理自己接觸死亡時的情緒,讓孩童了解死亡的概念及認知。而安寧療護適時介入,以全人、全家、全隊、全程的四全照護為理念,期望能讓病患及家屬得到身、心、靈皆平安,而達到善終為目標,透過陎談、家庭會議與病患及家屬來達成共識,進而達到安寧照護目標。協助癌症末期孩童及家屬所需的各項症狀控制及緩解、心理調適、情緒支持、協助死亡準備及哀傷輔導等持續性照護,使得癌末孩童得到身、心、靈性、社會層陎完整性照護。What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探討一位癌末病童陎對死亡的焦慮、害怕及父母親陎對失去愛子所承受的哀傷,給予身、心、靈及社會的支持與陪伴之護理經驗。護理期間筆者運用 Gordon`s 十一項健康型態評估為工具來收集個案身體、心靈、與社會方陎的主、客觀資料,藉由會談、觀察、查閱病歷等方法,確立護理問題。分析歸納其健康問題有死亡焦慮、預期性哀傷、慢性疼痛。針對上述三項護理問題,提供病童個別性照護、運用輔助療法、主動積極關懷、傾聽與陪伴病童與家屬。藉由彼此的信任關係的建立及醫療團隊合作讓孩童家屬減少對死亡的害怕與焦慮,進而提升其身心靈安適,達成生死兩相安的使命。期許本文的分享可供護理人員在臨床對於癌末病童照護之參考,以提升整體性照護的品質。
So What學習要點
1.主動關懷個案。
2.同理、關懷、聆聽、陪伴等技巧方法,使個案感受到愛與關懷。
3.增進病童舒適及安全感。
4.減少被遺棄感及分離焦慮。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在此次照護過程中,因個案在未做好心理準備時,就被告知瀕死消息及癌末症狀快速惡化,使得個案對於死亡焦慮產生極度的害怕與被遺棄感,進而導致身、心、靈無法獲得安適,且個案於轉至安寧病房時隔日凌晨安詳往生,醫療團隊仍因無法給予完善的安寧照顧而感受遺憾。應該先給予個案心裡準備,並用圖的方式與個案解說這樣至少可以讓個案了解死亡並不可怕。
|
「服務實作」反思紀錄表 14270 2020-12-13 21:24:45
姓名: 林羽柔 科別: 護理科 學號:1065101309
服務機構 社團法人宜蘭縣智障著促進會
服務學習
組織
□個人
□小組,小組成員:4 號\李緯育、8 號\劉昱佑、12 號\陳禹丞、23 號\林瑀
薇、25 號\林羽柔、29 號\管璿、32 號\游博丞、33 號\林昊緯
What?
(服務內
容)
(服務實作的過程中,你作了什麼?看見了什麼?聽到什麼?接觸到什
麼?)
大家剛開始到服務單位後就分成男生一組、女生一組,然後分組去帶這些
智能障礙著,一開始到那裡的時候我們就先陪他們玩遊戲,藉由玩遊戲的
時候順便與他們聊聊天促進一下彼此的感情,讓他們比較不會害怕我們,
在玩遊戲的途中我發現我們這組帶的智能障礙著們外觀都跟我們正常人沒
有什麼不同,聊天的時候也覺得很正常,只是偶爾會恍神、傻笑、注意力
分散的情形,需要老師多次的呼喚才會回過神來繼續參加遊戲,但是別看
他們這樣,他們的勝負慾可是很強的!!每一次遊戲都是很認真的在玩,
就算輸了也只會失落一下下然後繼續笑著並且還會勉勵別隊的同伴互相加
油打氣,有一次要一起做手工藝的時候,因為我是新手有點生疏,於是請
教了他們,雖然手上的手工藝做到一半,但是他們感覺沒有不開心的情
形,反而是開心笑瞇瞇地教我,當我材料快不夠時也會很貼心地幫我補
上,且有些程度比較好的會幫助其他跟不上腳步相對程度較低的智能障礙
著一步一步慢慢完成,在這過程中我發現他們不管怎樣臉上總是掛著燦爛
的笑容,讓我不經意被傳染了起來,每次的服務學習都好期待與他們的相
見。
So What?
(學習要
點)
(服務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帶給你什麼參考?你學習到了什麼?對你有什麼
意義?是否有發現新問題?)
這次的服務對象是智能障礙著們,還沒見過他們的時候覺得他們可能就是
大小便不會自理或是講話含糊不清的那種,沒想到見到他們時發現他們大
部分外觀上都看不太出來是智能障礙著,聊天與互動方面也很正常,只有
偶爾會恍神、傻笑及分心,過程中這讓我學習到如何與他們互動,並且使
他們的注意力集中,例如看到他們恍神的時候可以親切的呼喚他們或是拍
拍他們的肩膀讓他們回過神來。
Now What?
(省思檢
索)
(服務學習的經驗使你看事情的有什麼改變?你對自己有什麼認知上的改
變?你能做什麼改變或行動?)
還沒接觸牠們之前總覺得他們可能就是大小便不會自理或是講話含糊不清
的那種,接觸牠們後才發現他們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嚴重,出去玩樂後回
來也會乖乖地排隊洗手領點心吃,看到誰沒洗手也會提醒對方,還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智能障礙著坐在我們包包附近然後看著我們包包感覺很有興
趣,我那時候還以為他可能要偷我們錢,結果沒想到是我誤會他了,他只
是對我們包包上的吊飾感到很有興趣而已,還好那時候我沒有罵他,而是
先觀察他們的行為在下定論,要不然可能會造成他們心靈上的傷害。
|
校外實習紀錄 14102 2020-12-13 17:53:39
在實習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感謝實習老師的不吝嗇地指導讓我非常的感動雖然知道自己的能力可能不是那麼充足但是有老師在我們這裡教我們就覺得很開心希望下一次也可以在高護理學到更多有關護理的不管是技術也好態度也好亦或是一些細節我都會好好認真學習
|
嗨 14167 2020-12-11 12:56:06
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