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990/7773頁 [首頁][上一頁][988][989][990][991][992][993][994][995][996][997][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8-2暑假作業  14557  2020-09-18 00:07:0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四庚 學號:1065101354 姓名:林雅柔 作者姓名: 吳美珠、劉錦茹 西元出版年:2012年 文章標題:照護一位中年男性罹患肝癌末期無望感之經驗 期刊名稱I: 安泰醫護雜誌 卷(期):第18卷4期 起訖頁數:69-82 作者姓名: 黃玉雰、周汎澔、羅良月 西元出版年:2008年 文章標題:照護一位無力感之腦中風患者的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I: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卷(期):第8卷 第1期 起訖頁數:113-120 【自訂一主題】:照護一位中年男性罹患肝癌末期無望感之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現在最主要的肝癌高危險因子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其中最常見的是病毒性B及C型肝炎。由於台灣病毒性肝炎盛行率高,肝炎防治對肝癌之預防相當重要。肝癌是台灣主要的致死腫瘤之一,可是早期並沒有症狀。有些肝癌惡化得非常快。肝癌後期時,當腫瘤變得很大,損害到肝臟功能。雖然手術切除是治療的最佳選擇,但發現時的腫瘤大小、個數以及是否有轉移。所以定期接受檢查,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一旦發現肝癌,應該考慮積極接受治療,以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間。我覺得家人及親友應鼓勵患者生活作息儘量正常,也應儘量給患者精神上之支持可能與患者坦誠溝通,讓患者能夠接受治療及面對困難,以愛心來幫助患者度過病,更重要的是若患者求生存的信心較好,對病情及治療的配合絕對有幫忙。當患者因病痛而情緒不安、疼痛,使創傷減至最輕。說個親身經歷,我爸爸當年也因為肝癌而過世,當時的我還是懵懂的年紀,連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知道。現在讀了護理才明白當時生病的爸爸獨自一人,身邊無人照護和陪伴的那種感覺是多麼絕望與無助。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敘述一位中年男性罹患肝癌的個案,曾因肝癌導致症狀困擾而多次門診治療,個案皆拒絕住院,此次因肝癌併肝性腦病變而自急診轉住院,住院期間個案確診為肝癌末期之身心靈照護經驗。筆者於2011年5月7日至21日護理期間,藉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模式,透過觀察、會談、身體評估及病歷查閱等方式收集資料,確認個案有營養狀態改變/少於身體需要、慢性疼痛、無望感及案妻有照顧者角色緊張等健康問題,經與個案及照顧者共同擬訂具個別性及整體性之護理計畫,包括透過深呼吸、音樂療法及精油按摩,協助減輕個案疼痛;經由增強自我照顧能力及提昇自我價值而降低無望感;運用營養評估確立營養攝取不足主因並給予飲食衛教,且照會營養師提供癌症飲食指導,以改善個案營養問題;評估到照顧者負荷問題後,提供照護技巧回覆示教並協調親屬分擔照顧,以降低照顧者角色緊張。筆者在護理過程中,除提供照顧知識及技能外,並給予個案及照顧者心理支持,扮演各部門間溝通橋樑,適時轉介安寧共同照護團隊,促使個案及照顧者能獲得完善及持續性照護。 So What 學習要點 本文個案為中年罹患肝癌末期後,遭遇生理、心理及社會衝擊,於護理過程中,筆者採同理心、陪伴、傾聽並引導其表達心理需求,讓個案及案妻能互相表達想法,成為案家感情連繫之橋梁,藉由護理措施使個案獲得身心舒適,並使案妻獲得 照顧喘息。透過護理師代言角色功能,主動與醫師討論轉介安寧療護之立即性,並透過家庭會議的時機,由醫療團隊詳述目前疾病進展與治療計劃,以釐清個案之疑惑,並藉增加個案自我照護能力及運用生命回顧提昇自我價值而降低負向情緒,協助個案瞭解社服或慈善團體的援助,使個案能放心家人未來生活。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了解到照顧肝癌末期的患者不只是完成護理目標而已,也需要給予鼓勵與支持讓他感受到關懷。 【自訂一主題】:照護一位無力感之腦中風患者的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腦中風,目前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中僅次於癌症及心臟疾病,它的可怕除了致死率外,更造成許多存活下來的病人因腦中風的後遺症而面臨失能的處境,甚至讓整個家庭陷入困境當中。腦中風患者因為腦部的血管栓塞或出血,會造成局部腦組織缺血或血腫壓迫而喪失功能,即使在狀況穩定後,也常會依病變的部位、大小等因素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與其他併發症,包括肢體無力、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異常、失調症、語言障礙、吞嚥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而「復健」在中風患者上的角色,就是激發並重新訓練受損功能、維持並強化剩餘功能、在安全的狀況下盡可能達到日常生活的獨立自主、減少對照顧者的依賴並重返社會。患者若能及早接受適當的復健治療,方能把握復原的最佳時機、將障礙減至最低並預防併發症。但是個案具有糖尿病及高血脂之危險因子,卻未及時防患於未然,於壯年發病,而引發無力感,險些迷失人生的方向。應隨時警覺其無力感之存在,協助正視其無力感,運用適當的調適方法,適時的給予愛與關懷,使其產生信心與希望;另增加出院追蹤可以提供更完整之護理獨特的角色功能,而達全人之照護。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描述一位51歲男性病患,因中風導致活動障礙,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衝擊,心情沮喪,對疾病的恢復及未來感到茫然且失去信心,而產生無力感。筆者以Miller七個力量來源為中心概念做評估指引,由觀察、傾聽及會談方式收集資料,透過專業及適切性的護理過程,協助個案正視本身之無力感,鼓勵表達其感受,進而增強復健動機並參與治療來促進身體功能的恢復,提升控制感來克服生活障礙,使個案能增強力量與信心,克服無力感,進而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成功的重返職場,開創新的人生。希望藉此經驗提供護理同仁照護類似病患時,能運用及發揮護理獨特功能,引導個案克服人生的無力感,以提升照護品質。 So What 學習要點 筆者藉由Miller提出的七個力量來源做整體性評估,發現個案因腦中風導致 左側肢體協調性及穩定度差,使其對生活缺乏控制力及自信心,而產生無力 感。透過與個案會談與傾聽,給予關懷與鼓勵,引發學習動機,使其積極參與 復健治療,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進而提升控制感;並提供與個案健康問題 相關之護理措施及疾病有關的知識等。在陪伴復健的過程中,不斷給予鼓勵與 希望,使其產生力量與勇氣,正向面對疾病的衝擊,克服障礙,進而產生返回 職場的目標,重新尋求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因為每個個案的狀況和內心想法都有所不同,所以藉由這篇文章我稍微了解知道,其實我們可因應每個人的文化背景或需求去嘗試提供另類的療法在加上家屬的關懷和心靈上的支持來幫助病人放鬆心情增加信心達到有效的作用及目的。
      
暑假作業  14281  2020-09-17 23:52:0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庚班 學 號 1065101320 姓 名 吳佳真 作 者 姓 名 西 元 出 版 年 2011 年 9月 文 章 標 題 一位急性心肌梗塞首次住進加護病房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弘光學報 卷 ( 期 ) 第 57 期 起 訖 頁 數 P1-11 【自訂一主題】: 心肌梗塞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此報告為描述一位急性心肌梗塞個案,首次入住加護病房,面對死亡恐懼之護理經驗,於住院過程中 產生急性疼痛、心輸出量減少、焦慮、潛在危險性感染等護理問題,導致個案產生不安情緒,護理過 程中,除了利用鼓勵、陪伴、引導傾聽說出負向感受外,如肌肉放鬆、聽音樂,以緩解病患緊張的情 緒,因心肌梗塞病患即使病況穩定,也會造成個案焦慮。冠狀動脈疾病常見為灌流量不足,監測心輸 出量及心臟指數分辨其所不相同,再來執行護理措施。,但看完這篇文章我至少能有些初步了解,知 道個案擔心什麼有想了解哪些事或心理上的焦慮想法,去幫助更多有心肌梗塞情形的患者。 What 文章內容摘要:本篇個案報告是描述照顧一位45歲心臟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第一次住加護病房之護 理經驗,護理期間自95年6月1日至6月7日共7日,擔任個案之主護護士,採用全人模式評估,運用觀察 、會談等技巧收集主、客觀資料,發現並確立個案之護理問題有急性疼痛、心輸出量減少、焦慮、潛 在危險性感染,因為個案處於急性期,故需與家屬分離住進加護病房由專業護理人員照護,加上對於疾 病的不瞭解、害怕死亡,因此有焦慮不安之情形產生,筆者身為個案之主護護士,運用關懷以及視病 猶親之護理態度,發現個案問題,並針對問題,提供合宜之護理措施,使個案能緩解心中害怕,平 安渡過疾病之急性期,進而順利轉至普通病房。 So What 學習要點: 病患面對生命受威脅、對疾病認知不瞭解、家屬無法在旁陪同,以及對加護病房的 環境感到陌生,不免會產生害怕及焦慮的情緒。筆者於內科加護病房服務多年,發現心肌梗塞的病患 年齡漸趨年輕,此個案為一45歲之壯年男性,首次因心肌梗塞發作入院,病患除面對生理上的危機外, 心理上顯現出焦慮的情緒,也是不容忽視,因此,筆者欲使用護理專業,發揮護理獨立功能,引導病人 面對治療過程。。。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我們能知道病人的想法與他自己心理上的害怕及焦慮,然後我們就以這篇文章來去了解心肌梗塞的個案 大概會有的一些情形,每個個案情況都不一樣想法、性格也會有所不同,所以透過這一篇我們只是初步的了解該 如何去處理照護,然後我們能提供些什麼給個案做參考提升他們的護理認知幫助他們避免再復發的。
      
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13451  2020-09-17 23:28:3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乙 學號 1055101312 姓名 詹詩俞 作者姓名 林雅娟、張峰玉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一位燒傷患者急性疼痛之照顧經驗 期刊名稱I 志為護理 卷(期) 17卷3期 起訖頁數 P112-122 作者姓名 姜嘉琪、林素瑛、蔡麗紅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產後出血併發肺水腫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長庚科技學刊 卷(期) 28 起訖頁數 P095-106 【自訂一主題】:探討急性疼痛之併發症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兩篇都關於急性疼痛和焦慮,也是那種要長期承受的狀態 下,讀完我了解到可以做些什麼事讓個案緩解疼痛,不一定要靠藥物上,也可以試著轉移個案的注意 力,除了減少個案的疼痛外,我們也要和個案建立良好關係,透過言語上或別的方式去了解個案心中 的想法,積極的鼓勵他,讓他負面情緒不會擴大,勇敢的去面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傷口 一定會好,但是長期都要承受身上的痛反反復復的一直折磨自己,誰也不想經歷。燒傷者在好的時候 會慢慢做一些復健,因為長期躺在病床,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或是曲性攣縮現象,為了避免這些現象 發生就會開始慢慢復健,但燒傷過的皮膚會是緊緊的有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關節活動無法達成 它的功能,所以會做一些復健把皮膚拉開,好不容易要好的傷口又在撕開一次,這真的很痛,個案心 理上也會變得非常懼怕,但不這麼做對他也不好,因為不復健就沒辦法讓行動更方便,所以我們只能 在旁邊陪伴鼓勵與指導。 讀完第二篇就會發現,生產真的不容易,媽媽飽受折磨只為了要生下寶寶,因為出血所以要及時輸入 液體但卻導致媽媽肺水腫,真的很辛苦,在這當下生產完還有產後的傷口在等著她,光是這樣就已經 受不了了,這時多了一項護理問題就是焦慮,寶寶診斷十二指腸閉鎖不全,媽媽的心情一定很複雜, 而身為護理人員,我們能給予的也盡量幫助這位媽媽,陪伴她走過這段時間,讓她不再焦慮害怕。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為一位燒傷患者因長期面臨反覆急性疼痛壓力,產生害怕、恐懼、失眠, 甚至焦慮情緒之照顧經驗。筆者於2014年2月24日到2014年3月19日照護期間,藉由觀察、會 談、身體評估及持續性照護收集資料,並運用羅氏適應模式評估主要及重要健康問題:急性疼痛、 組織完整性受損和焦慮;運用藥物及非藥物疼痛控制,讓患者配合換藥過程並使疼痛獲得緩解;提 供個別性換藥流程、傷口照護與營養攝取,促使傷口癒合;透過語言和非語言,了解內心害怕及不 安感受,使其渡過疾病治療過程,勇於面對身、心及社會問題。建議可運用手機通訊軟體與親朋好 友建立支持網絡,手機遊戲轉移疼痛感受,以及完善照護模式,提供完整療護。 而第二篇是在描述一位產後出血併發肺水腫之護理經驗。護理期間自2017 年02 月28 日至2017 年03 月03 日。在照護期間以Gordon 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為評估工具,發現個案因產後出血在 短時間內輸注大量的體液引發肺水腫,而出現「體液容積過量」之護理問題,在產後期因子宮收縮 及會陰傷口,而出現「急性疼痛」之護理問題,也因為新生兒被診斷十二指腸閉鎖不全必需接受手 術,以及擔心奶水不足,而出現「焦慮」之護理問題。於照護期間,筆者協助個案採半坐臥式及提 供適當的氧流量,以維持足夠的氧合;並且教導限鹽飲食原則及水分的控制,以預防體 液滯留。提 供緩解疼痛之方法,如冰敷、溫水坐浴、協助及教導子宮按摩及止痛劑使用。與個案 建立良好的護 病關係及鼓勵其說出心中的感受,並且提供有關新生兒疾病之相關資訊及教導促進 乳汁分泌的方 法,以減輕其焦慮。盼藉此護理經驗能提供護理人員作為日後照顧類似病人之參考。 So What學習要點: 這兩篇文章的共同點是「急性疼痛」引發各種心理上的合併症,尤其是焦慮,我 認為病情發展是重要的,但處理病人的焦慮對病情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而作者運用了護理知識,像 羅氏跟Gordon 作為評估工具,進一步瞭解病人的病情發展。 Now What反省 思考與自我省思:希望以後我踏入職場,可以知道如何運用這些護理措施跟要點,我相 信以後不會有人在旁邊幫我們像在學校一樣老師指導我們,所以這都是種種考驗,要學習要上進,穩 扎穩打這樣才不會遇到事情就覺得自己不行,要努力加油!
      
暑假作業  14283  2020-09-17 22:31:5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庚班 學 號 1065101322 姓 名 林聖默 作 者 姓 名 劉瓔宜、何修嫺 西 元 出 版 年 2012年3月 文 章 標 題 照顧一位口腔癌病人手術後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 卷 ( 期 ) 第12期 起 訖 頁 數 71-85 【自訂一主題】:口 腔 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照顧一位口腔癌病人手術後之護理經驗 選擇這篇文章看是因為之前有看過口腔癌的病人的樣子就想查詢這篇有關的文章,看完這篇讓我們知道 怎麼去照顧一位口腔癌受術的病人,然後幫助他們找回當初的自己,手術後會有一些身體心像的問題, 讓我知道要去,主動關懷的態度給予關心、鼓勵、陪伴及傾聽,建立良好護病關係。 What 文章內容摘要:本文探討一位口腔癌病人手術後身心靈的變化及其照護過程。在護理過程中主動 傾聽及關懷病人感受,給予支持性鼓勵,協助接受治療,提 供胸腔物理治療,教導有效深呼吸、咳 嗽,協助痰液排出,處理疼痛,加強口 腔照護,有效改善異味,避免傷口感染;再透過社工師提供資 源、關懷團體, 以及友人的協助下,克服術後身體心像的改變帶來的衝擊,獲得最佳。 So What 學習要點:這篇文章可以讓我學習到原來口腔癌手術後相關護理傷口照顧不僅是使傷口癒合,更 強調增進病人舒適;預防感染、減 輕傷口異味、維持和促進傷口周圍皮膚完整性,有效的控制傷口惡 化,包括個人對自己身體各方面的了解與態度。若因顏面、容貌的改變而感 到困窘、羞愧、喪失自 尊、不願意面對自己,則為身體心像紊亂,之後容易出現獨來獨往等等的問題。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知道臨床護理人員以同理心並溫暖關懷 病人以外個案管理師及連絡病人支持團體於手術前及早的介入,以正向且感同深受的鼓勵,加強病人正 向感。對目前的醫學 發展而言,癌症早已經不是絕症,防治工作以篩檢為首,臨床上配合國民健康局 及衛 生單位政策,加強口腔癌篩檢工作,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及提供身心靈。 文章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照顧一位口腔癌病人手術後之護理經驗
      
三升四暑假作業2  14009  2020-09-17 22:27:59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乙 學號 1065101059 姓名 楊雯婷 作者姓名 黃正豪(Cheng-Hao Huang) ; 林依璇(Yi-Hsien Lin) ; 鐘淑英(Shu-Ying Chung) 西元出版年 2018/01/01 文章標題 黑糖薑茶介入對女大學生痛經之成效 期刊名稱II 學校衛生護理雜誌 卷(期) 26期 起訖頁數 P58 - 76 【自訂一主題】:男生不會懂得痛 What 文章內容摘要:針對女性經痛做實驗。找來60個女大學生,30個有喝黑糖薑茶,30個沒有。實驗時間為3個月。這其中也對他們所攝取的飲食有紀錄,發現其實對經痛也造成很大的影響力。探討的主要是黑糖薑茶,在中醫上有散寒、解痛、活血等功能,同時也帶有熱量,讓吃不下的人也多少有些體力。結論是有用的,建議持續喝三個月以上,飲食方面也盡量少吃冰的油炸類,多吃熱的。 So What 學習要點: 平常就喜歡吃冰品或油炸類的女生相較於少吃的人經痛程度也較嚴重。在經期期間,多喝熱水或吃點溫熱食品可以多少減輕疼痛。也可以補充鈣、鎂、鉀等維生素。經痛跟個人體質、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都有影響。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我自己本身也是經期期間會痛到冒冷汗的人,基本前三天都是非常不舒服的。但因為不喜歡吃止痛藥,就默默忍受。有試過喝四物,但實在太苦…就沒有持續。喝熱的東西是真的有差,個人覺得真的有減少疼痛。曾經有在經期間吃冰,過幾個小時,就有小血塊…肚子也很痛,怕到也就沒再吃。經痛對女性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月經來已經很不方便,加上疼痛劇烈事真的無法做其他事。所以還是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目前第990/7773頁 [首頁][上一頁][988][989][990][991][992][993][994][995][996][997][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