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13451 2020-09-17 23:28:3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乙
學號 1055101312 姓名 詹詩俞
作者姓名 林雅娟、張峰玉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一位燒傷患者急性疼痛之照顧經驗
期刊名稱I 志為護理 卷(期) 17卷3期
起訖頁數 P112-122
作者姓名 姜嘉琪、林素瑛、蔡麗紅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產後出血併發肺水腫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長庚科技學刊 卷(期) 28
起訖頁數 P095-106
【自訂一主題】:探討急性疼痛之併發症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兩篇都關於急性疼痛和焦慮,也是那種要長期承受的狀態
下,讀完我了解到可以做些什麼事讓個案緩解疼痛,不一定要靠藥物上,也可以試著轉移個案的注意
力,除了減少個案的疼痛外,我們也要和個案建立良好關係,透過言語上或別的方式去了解個案心中
的想法,積極的鼓勵他,讓他負面情緒不會擴大,勇敢的去面對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傷口
一定會好,但是長期都要承受身上的痛反反復復的一直折磨自己,誰也不想經歷。燒傷者在好的時候
會慢慢做一些復健,因為長期躺在病床,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或是曲性攣縮現象,為了避免這些現象
發生就會開始慢慢復健,但燒傷過的皮膚會是緊緊的有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關節活動無法達成
它的功能,所以會做一些復健把皮膚拉開,好不容易要好的傷口又在撕開一次,這真的很痛,個案心
理上也會變得非常懼怕,但不這麼做對他也不好,因為不復健就沒辦法讓行動更方便,所以我們只能
在旁邊陪伴鼓勵與指導。
讀完第二篇就會發現,生產真的不容易,媽媽飽受折磨只為了要生下寶寶,因為出血所以要及時輸入
液體但卻導致媽媽肺水腫,真的很辛苦,在這當下生產完還有產後的傷口在等著她,光是這樣就已經
受不了了,這時多了一項護理問題就是焦慮,寶寶診斷十二指腸閉鎖不全,媽媽的心情一定很複雜,
而身為護理人員,我們能給予的也盡量幫助這位媽媽,陪伴她走過這段時間,讓她不再焦慮害怕。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為一位燒傷患者因長期面臨反覆急性疼痛壓力,產生害怕、恐懼、失眠,
甚至焦慮情緒之照顧經驗。筆者於2014年2月24日到2014年3月19日照護期間,藉由觀察、會
談、身體評估及持續性照護收集資料,並運用羅氏適應模式評估主要及重要健康問題:急性疼痛、
組織完整性受損和焦慮;運用藥物及非藥物疼痛控制,讓患者配合換藥過程並使疼痛獲得緩解;提
供個別性換藥流程、傷口照護與營養攝取,促使傷口癒合;透過語言和非語言,了解內心害怕及不
安感受,使其渡過疾病治療過程,勇於面對身、心及社會問題。建議可運用手機通訊軟體與親朋好
友建立支持網絡,手機遊戲轉移疼痛感受,以及完善照護模式,提供完整療護。
而第二篇是在描述一位產後出血併發肺水腫之護理經驗。護理期間自2017 年02 月28 日至2017
年03 月03 日。在照護期間以Gordon 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為評估工具,發現個案因產後出血在
短時間內輸注大量的體液引發肺水腫,而出現「體液容積過量」之護理問題,在產後期因子宮收縮
及會陰傷口,而出現「急性疼痛」之護理問題,也因為新生兒被診斷十二指腸閉鎖不全必需接受手
術,以及擔心奶水不足,而出現「焦慮」之護理問題。於照護期間,筆者協助個案採半坐臥式及提
供適當的氧流量,以維持足夠的氧合;並且教導限鹽飲食原則及水分的控制,以預防體 液滯留。提
供緩解疼痛之方法,如冰敷、溫水坐浴、協助及教導子宮按摩及止痛劑使用。與個案 建立良好的護
病關係及鼓勵其說出心中的感受,並且提供有關新生兒疾病之相關資訊及教導促進 乳汁分泌的方
法,以減輕其焦慮。盼藉此護理經驗能提供護理人員作為日後照顧類似病人之參考。
So What學習要點: 這兩篇文章的共同點是「急性疼痛」引發各種心理上的合併症,尤其是焦慮,我
認為病情發展是重要的,但處理病人的焦慮對病情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而作者運用了護理知識,像
羅氏跟Gordon 作為評估工具,進一步瞭解病人的病情發展。
Now What反省 思考與自我省思:希望以後我踏入職場,可以知道如何運用這些護理措施跟要點,我相
信以後不會有人在旁邊幫我們像在學校一樣老師指導我們,所以這都是種種考驗,要學習要上進,穩
扎穩打這樣才不會遇到事情就覺得自己不行,要努力加油!
|
暑假作業 14283 2020-09-17 22:31:5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庚班
學 號 1065101322 姓 名 林聖默
作 者 姓 名 劉瓔宜、何修嫺
西 元 出 版 年 2012年3月 文 章 標 題 照顧一位口腔癌病人手術後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 卷 ( 期 ) 第12期
起 訖 頁 數 71-85
【自訂一主題】:口 腔 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照顧一位口腔癌病人手術後之護理經驗
選擇這篇文章看是因為之前有看過口腔癌的病人的樣子就想查詢這篇有關的文章,看完這篇讓我們知道
怎麼去照顧一位口腔癌受術的病人,然後幫助他們找回當初的自己,手術後會有一些身體心像的問題,
讓我知道要去,主動關懷的態度給予關心、鼓勵、陪伴及傾聽,建立良好護病關係。
What 文章內容摘要:本文探討一位口腔癌病人手術後身心靈的變化及其照護過程。在護理過程中主動
傾聽及關懷病人感受,給予支持性鼓勵,協助接受治療,提 供胸腔物理治療,教導有效深呼吸、咳
嗽,協助痰液排出,處理疼痛,加強口 腔照護,有效改善異味,避免傷口感染;再透過社工師提供資
源、關懷團體, 以及友人的協助下,克服術後身體心像的改變帶來的衝擊,獲得最佳。
So What 學習要點:這篇文章可以讓我學習到原來口腔癌手術後相關護理傷口照顧不僅是使傷口癒合,更
強調增進病人舒適;預防感染、減 輕傷口異味、維持和促進傷口周圍皮膚完整性,有效的控制傷口惡
化,包括個人對自己身體各方面的了解與態度。若因顏面、容貌的改變而感 到困窘、羞愧、喪失自
尊、不願意面對自己,則為身體心像紊亂,之後容易出現獨來獨往等等的問題。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知道臨床護理人員以同理心並溫暖關懷
病人以外個案管理師及連絡病人支持團體於手術前及早的介入,以正向且感同深受的鼓勵,加強病人正
向感。對目前的醫學 發展而言,癌症早已經不是絕症,防治工作以篩檢為首,臨床上配合國民健康局
及衛 生單位政策,加強口腔癌篩檢工作,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及提供身心靈。
文章出處:華藝線上圖書館 照顧一位口腔癌病人手術後之護理經驗
|
三升四暑假作業2 14009 2020-09-17 22:27:59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乙
學號 1065101059 姓名 楊雯婷
作者姓名 黃正豪(Cheng-Hao Huang) ; 林依璇(Yi-Hsien Lin) ; 鐘淑英(Shu-Ying Chung)
西元出版年 2018/01/01 文章標題 黑糖薑茶介入對女大學生痛經之成效
期刊名稱II 學校衛生護理雜誌 卷(期) 26期
起訖頁數 P58 - 76
【自訂一主題】:男生不會懂得痛
What 文章內容摘要:針對女性經痛做實驗。找來60個女大學生,30個有喝黑糖薑茶,30個沒有。實驗時間為3個月。這其中也對他們所攝取的飲食有紀錄,發現其實對經痛也造成很大的影響力。探討的主要是黑糖薑茶,在中醫上有散寒、解痛、活血等功能,同時也帶有熱量,讓吃不下的人也多少有些體力。結論是有用的,建議持續喝三個月以上,飲食方面也盡量少吃冰的油炸類,多吃熱的。
So What 學習要點: 平常就喜歡吃冰品或油炸類的女生相較於少吃的人經痛程度也較嚴重。在經期期間,多喝熱水或吃點溫熱食品可以多少減輕疼痛。也可以補充鈣、鎂、鉀等維生素。經痛跟個人體質、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都有影響。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我自己本身也是經期期間會痛到冒冷汗的人,基本前三天都是非常不舒服的。但因為不喜歡吃止痛藥,就默默忍受。有試過喝四物,但實在太苦…就沒有持續。喝熱的東西是真的有差,個人覺得真的有減少疼痛。曾經有在經期間吃冰,過幾個小時,就有小血塊…肚子也很痛,怕到也就沒再吃。經痛對女性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月經來已經很不方便,加上疼痛劇烈事真的無法做其他事。所以還是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
暑假作業二升三 14692 2020-09-17 20:42:0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二年乙班
學 號 1075101086 姓 名 陳郁儒
書 名 I 生死學概論 作 者 郭慧娟
出 版 社 華杏 出 版 年 月 201703
索 書 號 197 I S B N 978-986-6090-52-3
【撰寫心得書名】:關係經營 人際關係心理學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至少 500 字)】
一生當中當然會經歷生老病死,而今我們邁向成功的醫療照顧,拖延了我們的生命能跟家人們可以珍惜時間,除了珍惜時間外也要好好的規劃生活別讓自己白走一遭!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沒有珍惜相處的時間錯過了也於事無補了,死亡可怕的是對於未來無知的恐懼,其實人行得正就不會想太多,最後的道別、最後的善終服務這些都是必須去接受的過程。
面臨死亡的過程,如何讓病人舒適的離開,其實就是一直陪著她,好好的照顧她如果沒有病痛的離開那當然是最好的,那如果今天是有絕症的個案,那就沒辦法舒適的離開人世間,台灣現在沒有合法安樂死,有些人不贊成這樣的離開,其實站在個案的立場想,我是覺得沒有什麼好阻擋的,畢竟這麼痛苦的日子,要怎麼過下去!人生下來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倒數著,出生就是邁向死亡,年齡不代表一切不代表我們可以揮霍年華,兒時的我們肆無忌憚的玩,但長大我發現真的好不一樣,人的心真的很不一樣,長大以後遇到了很多人,形形色色的人...不過這些都是過程,未來也好好的認真的過下去!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現代人的生死問題、面對死亡-死亡心裡與態度、正視死亡教育、跨越死亡之間、死亡如此靠近、面對親人死亡、走出喪親悲傷、生命逃學者-自殺
【So What 學習要點】
如何去面對死亡、不去避諱談論而去學習知足常樂、規劃人生,尊重已故人的意見。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活在這個世代的我們,根據調查顯示國人的平均年齡可以高達 80 歲,這些時間足足比以前還要多, 珍惜當下這句話是我們常常忽略的,因為情緒、等等因素而做了傻事,是非常不值得的,有時候不是自殺就可以解決的,要三思!
|
照顧一位糖尿病婦女學習自我照顧之護理經驗 14287 2020-09-17 20:40:47
文獻:華藝線上圖書館
主題:照顧一位糖尿病婦女學習自我照顧之護理經驗
心得:由於年齡、環境與行爲因素導致糖尿病人口不斷上升,糖尿病已成爲全球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可見糖尿病對國人的威脅已不容忽視,糖尿病非絕症,但卻需要長期控制,唯有讓病人學會自我照護,才能有效的控制疾病及預防惡化。本篇個案報告是護理一位糖尿病人者學習自我照顧的過程,在照護過程中筆者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評估,確立個案於住院期間之主要的護理問題。筆者於個案住院期間的護理重點爲給予個案正確的觀念及知識,使個案減輕因疾病引起的焦慮,及加強返家後的自我照顧能力。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因此罹病時間延長造成的民眾生命威脅與隨之而來的經濟負擔,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公共衛生關注的焦點,然而目前糖尿病並無根治的方法,只能藉由飲食、運動、控制體重與藥物互相搭配來控制病程,只要在醫護人員及病人的合作之下,病情仍然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並且能正常的工作與生活藉著規律的運動,再配合飲食與藥物的治療,來維持健康體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