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996/7774頁 [首頁][上一頁][994][995][996][997][998][999][1000][1001][1002][1003][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82-2暑假個案報告心得  14202  2020-09-16 11:30:1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五護四己 學 號 1065101242 姓 名 游婷亦 作 者 姓 名 林佳琪、蔡衣帆、楊式辰 西 元 出 版 年 2014年 文 章 標 題 失明糖尿病個案接受截肢手術之護理經驗―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 II 北市醫學雜誌 卷 ( 期 ) 11卷2期 起 訖 頁 數 206-218 【自訂一主題】: 糖尿病的合併症及給予關懷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照顧像本篇一樣的個案時,一定要清理好個案的傷口,以免感染,感染又會引發許多問題,像是發燒、發冷之類的,也一定要注意病患的疼痛期況及病患截肢後對心理上的影響,我比較想探討的是有關於個案截肢後心理層面的影響,本篇個案會在意腳截肢了以後沒有全屍、不喜歡任何人評論她腳上的傷口如何、訪客來的時候會刻意把腳遮住、醫生在換藥的時候會看起來一點都不關心自己的傷口,面對病患這樣的舉動,我覺得可以試著去跟病患聊聊他現在的感受,或是在換藥時可以默默病人的手、陪病患聊天,如果病患會擔心行動上的問題可以在會診復健時,評估未來裝義肢的準備,讓病患多多表達自己的感受,也讓家屬多陪病患給病患有心裡的支柱。關於個案感染的問題,除了自己要注意以外,也應該衛教個案及佳儒如何照護傷口,觀察是否有紅腫及分泌物,勁量保持傷口周圍成乾燥,洗澡的時候避免盡失傷口等……. 疼痛方面可以姚高床尾減輕水腫所帶來的疼痛,包渣的深僅度要適當,準備適合讓病患轉移注意力的事,像是聽歌,必要時給予止痛劑,以疼痛評估量表來追蹤個案。 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家人的陪伴,畢竟截肢是真的挺不容易的,有空就多陪陪病患也是很不錯的。 What文章內容摘要 這篇是在敘述一位 70 歲女性失明個案,因糖尿病導致右足第二、三足趾接受足背清瘡手術,醫 師換藥時,個案表情冷漠、不發一語、不理會家屬,對於傷口不聞不問。引發筆者寫作動機,希 望教導正確執行傷口照護;照護期間給予是當的陪伴, 提供個別化護理措施、身、心方面的支持。 So What學習要點 在照顧失明並且要截肢的糖尿病患者時,須注意截肢術後傷口的照護,病人疼痛方面會不會影響 到生理功能或是情緒問題。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未來在照顧這篇個案報告中類似的病患時,應該要每日定期追蹤、清理傷口,以免造成感染,還 有個案因為截肢所引發的疼痛,是心理上覺得我截肢了所以我會痛而覺得痛,還是真的感覺到了 疼痛,必要時換藥錢可以給止痛劑。
      
1082-1暑假個案報告心得  14202  2020-09-16 11:29:1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五護四己 學 號 1065101242 姓 名 游婷亦 作 者 姓 名 薛光傑 西 元 出 版 年 2019年 12月 文 章 標 題 糖尿病與戒菸 期 刊 名 稱 I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卷 ( 期 ) 15卷4期 起 訖 頁 數 17-21 【自訂一主題】: 吸菸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糖尿病是一個不可逆的疾病,輕者只需靠飲食、作息、運動習慣來控制病情,嚴重者則須依靠藥物,吸菸本來就是一種有害身體的行為,如果糖尿病患者有抽菸可能會造成藥物控制不佳或有糖尿病相關的合併症,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眼底病變等…… 我覺得不管是甚麼時候可以能不抽菸就不抽菸,不管自己有沒有罹病,抽菸所致的疾病有很多種,抽菸只是為了滿足自己一時的開心,卻可能造成一輩子的病,我勸過很多人戒菸,小時候我會畫戒菸的圖送給媽媽,然後再圖旁邊寫上抽菸對身體的影響,還有寫上一些想對媽媽說的話,但是很顯然地好像沒起到甚麼作用,想抽菸的時候可以試著轉移注意力或是出門乾脆就不要帶菸,要不然可以搭戒菸專線,這些我記得以前我都跟媽媽說過了,雖然他嘴上說著要戒,但是這麼多年了沒有一次成功,戒菸更需要靠毅力及自己的堅持,有時候是為了自己也為了身邊的家人朋友著想一下,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可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情緒,現在在街上或校園任何公共場所也隨處可見戒菸的標誌、標語,希望未來我身邊的人可以少抽點菸。 What文章內容摘要 吸菸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並可能使三分之一的使用者死亡,近年來許多臨床研究報告發現吸菸 會提高糖尿病的發生率,糖尿病患者吸菸血糖控制會比較不佳、糖尿病併發其他症狀的比例也會 比較高,且吸菸是造成糖尿病患者 提前死亡風險最高之因素。 So What學習要點 在照顧糖尿病病患的過程中,應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建議所有糖尿 病患者都應該戒菸。吸菸 與糖尿病之相關性在許多研究已經被認定:不論是在糖尿病的發生率、血糖控制不佳的問題、糖 尿病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吸菸者都較不吸菸者為高。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在我生活的周遭其實會抽菸的人是挺多的,但是同時罹患糖尿病的人卻少,就拿我阿公來當例子 好了,他以前常常抽菸、喝酒,但是後來戒菸了,酒也是偶爾喝,他有高血壓及糖尿病,雖然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戒菸的,但是他至少在這幾年漸漸地為自己的健康著想,這是好 事!
      
個報學習單  14254  2020-09-16 00:29:5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庚 學號 1065101293 姓名 李洋彣 作者姓名 莊莉瀅 劉曉君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章標題 一位肺癌末期併腦轉移病人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腫瘤護理雜誌 卷(期) 17(1) 起訖頁數 75-86 作者姓名 黃明輝 洪世欣 樊君儀 西元出版年 2019年 文章標題 提升初診乳癌病人自我照顧能力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榮總護理 卷(期) 36(2) 起訖頁數 162-169 【自訂一主題】:肺癌末期併腦轉移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文章內容摘要 這篇文章是在描述一位中壯年肺癌末期男性,因為治療結果不如預期,所以來台就醫。護理期間透過降低腦壓、集中照護,減少癲癇發作產生的傷害;配合醫療處置,利用熱敷、 按摩及增加家人陪伴,轉移疼痛注意力,達到生理舒適;給予照顧者傾聽、陪伴,以抒發哀傷情緒,正向面對死亡,在護理師的輔助下完成善終事宜,鼓勵家庭成員間分享感受、共同分擔家庭責任,以回歸正常家庭運作。 So What學習要點 因腫瘤轉移至腦部,導致壓迫使腦壓上升,而有頭疼、抽搐或癲癇發作等症狀產生。當癲癇的症狀發生時,我們應該依醫囑給予藥物降低症狀的發生,發作時如何幫助個案維持呼吸道通暢並觀察意識及瞳孔變化、 抽搐時間等。如有因腦壓上升而產生的頭疼,我們可以給予止痛藥或非藥物的方式讓各案減輕疼痛,像是可採取熱敷以緩解疼痛;按摩可使肌肉放鬆;聆聽音樂,可以轉移注意力等。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讀完這篇文章讓我了解到當我們遇到像是腫瘤轉移至腦部的末期病人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過程中一定會有疼痛及不適等情形發生,在那當下我們該怎麼做,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因此個案屬於末期之病人,就像學校所教過的,當到了需要走安寧護理的地步時,我們應該如何教導病人家屬走過哀傷維持家庭的運作。利用同理心給予傾聽、陪伴及生命回顧。可藉由小孩能理解的程度範圍,像是圖畫書等讓小孩理解死亡的概念並協助妻子生活及就業上的困難以及護理師的協助來完整善終事宜。 出處: 中文文獻 莊莉瀅、劉曉君(2017).一位肺癌末期併腦轉移病人之護理經驗.腫瘤護理雜誌,17 (1),75-8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6839544-201706-201712200009-201712200009-75-86 英文文獻 Chuang, L.Y., & Liu, H. C. (2014). Nursing Experience of a Terminal Patient with Lung Cancer and Brain Metastases. The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17(1), 75-86. 【自訂一主題】:初診乳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此文章所講述的個案有乳房不適的問題,就醫診斷為斷良性乳房腫瘤,家人有癌症病史,過去曾陪伴家人抗癌,因經驗不佳而排斥西醫,長期求助傳統醫學。直到髖關節疼痛影響日常生活才勉強就醫診斷時已是晚期乳癌。 So What學習要點 罹患癌症對病人及照顧者的各個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應的方式也是因人而異,與背景、社會支持及文化價值有關。當病人被診斷患有癌症時,通常都會有五個心理階段:否定期、憤怒期、討價還價期、憂鬱期及接受期,而我們需要學習的是該如何幫助病人表達及排解心理狀態,除了病人本身的身心靈狀態,我們也需兼顧家屬的心情,協助病人及家屬渡過負向情緒,引導發展出正向因應行為。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面對癌症,往往一般的情況下都會經歷過癌症病人的5大心理反應期,就如上述所說一定都會否認,覺得為什麼上天要開這種玩笑,明明吃的或生活作息比其他人來的健康,卻是自己得了癌症,如果是好的結果就有辦法活下去,但遇到壞結果或末期的話,很多時候可能就只能採取安寧護理來走完剩下的路。我覺得當遇到這樣的事情時,耐心的傾聽及陪伴是很重要的,像是今天上課,老師給我們看的小短片就是在講述主角的媽媽也是患上癌症,但他也因為心裡,家庭及種種因素也遲遲不想動手術,被女兒一直逼著去治療,運氣好還能活下來,那運氣不好的話,就真的遺愛人間了,擔心孩子及經濟上的負擔,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總會擔心很多,但往往我們都不是當事人,就會向女兒的角色一樣,只會想著希望媽媽的病趕快去治療,不要一拖再拖,而根本就不了解當事人的想法,所以我們需要站在病人的角度用同理心來關懷她,協助病人找到自信心及期望,降低被關懷者之負向情緒,提升其自尊與能力。 出處: 中文文獻 黃明輝、洪世欣、樊君儀 (2019) .提升初診乳癌病人自我照顧能力之護理經驗.榮總護理,36(2),162-16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02584727-201906-201906200001-201906200001-162-169 英文文獻 Huang, M.H., Hung, S.H., & Fan, C.I. (2019). Nursing Experience of Enhancing the Self-Care Ability in a Patient With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 VGH Nursing,36(2), 162-169.
      
109暑假作業  14555  2020-09-15 18:12:3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四庚 學 號 1065101368 姓 名 譚彩玉 作者姓名 李如芳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 章 標 題 失智照護 期刊名稱 I 護理雜誌 卷 ( 期 ) 第79卷第1期 起訖頁數 【自訂一主題】: 照顧一位中風老人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 臺灣在老化快速的影響下,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大幅增加,為因應失智症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日益龐大,尤其失智症是一個退化緩慢的疾病,影響時間可長達十幾年,範圍更涵蓋失智者家庭的生活品質、工作表現、經濟負擔與身心壓力,除了臨床醫療面的診斷治療外,更需要適當且全面的照護介入。本文從理想的失智照護特點開始,整理臺灣現有的失智照護資源與現行的失智症非藥物治療方法,以及如何運用安寧療護的概念於失智症末期病患。 So What 學習要點:臺灣在老化快速的影響下,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大幅增加,為因應失智症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日益龐大,尤其失智症是一個退化緩慢的疾病,影響時間可長達十幾年,範圍更涵蓋失智者家庭的生活品質、工作表現、經濟負擔與身心壓力,除了臨床醫療面的診斷治療外,更需要適當且全面的照護介入。本文從理想的失智照護特點開始,整理臺灣現有的失智照護資源與現行的失智症非藥物治療方法,以及如何運用安寧療護的概念於失智症末期病患。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臺灣在老化快速的影響下,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大幅增加,為因應失智症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日益龐大,尤其失智症是一個退化緩慢的疾病,影響時間可長達十幾年,範圍更涵蓋失智者家庭的生活品質、工作表現、經濟負擔與身心壓力,除了臨床醫療面的診斷治療外,更需要適當且全面的照護介入。本文從理想的失智照護特點開始,整理臺灣現有的失智照護資源與現行的失智症非藥物治療方法,以及如何運用安寧療護的概念於失智症末期病患。
      
109暑假作業  14555  2020-09-15 18:12:3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四庚 學 號 1065101368 姓 名 譚彩玉 作者姓名 李如芳 西元出版年 2017年 文 章 標 題 失智照護 期刊名稱 I 護理雜誌 卷 ( 期 ) 第79卷第1期 起訖頁數 【自訂一主題】: 照顧一位中風老人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 臺灣在老化快速的影響下,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大幅增加,為因應失智症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日益龐大,尤其失智症是一個退化緩慢的疾病,影響時間可長達十幾年,範圍更涵蓋失智者家庭的生活品質、工作表現、經濟負擔與身心壓力,除了臨床醫療面的診斷治療外,更需要適當且全面的照護介入。本文從理想的失智照護特點開始,整理臺灣現有的失智照護資源與現行的失智症非藥物治療方法,以及如何運用安寧療護的概念於失智症末期病患。 So What 學習要點:臺灣在老化快速的影響下,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大幅增加,為因應失智症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日益龐大,尤其失智症是一個退化緩慢的疾病,影響時間可長達十幾年,範圍更涵蓋失智者家庭的生活品質、工作表現、經濟負擔與身心壓力,除了臨床醫療面的診斷治療外,更需要適當且全面的照護介入。本文從理想的失智照護特點開始,整理臺灣現有的失智照護資源與現行的失智症非藥物治療方法,以及如何運用安寧療護的概念於失智症末期病患。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臺灣在老化快速的影響下,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大幅增加,為因應失智症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日益龐大,尤其失智症是一個退化緩慢的疾病,影響時間可長達十幾年,範圍更涵蓋失智者家庭的生活品質、工作表現、經濟負擔與身心壓力,除了臨床醫療面的診斷治療外,更需要適當且全面的照護介入。本文從理想的失智照護特點開始,整理臺灣現有的失智照護資源與現行的失智症非藥物治療方法,以及如何運用安寧療護的概念於失智症末期病患。
目前第996/7774頁 [首頁][上一頁][994][995][996][997][998][999][1000][1001][1002][1003][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