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9暑假閱讀心得 14655 2020-09-15 12:41:36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甲
學號 1075101048 姓名 張鎧麟
書名 人際溝通高手 作者 洪語宸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1999年11月1日
索書號 ISBN 9571329959
1.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都是基於「平等受惠」的原則
2.人必須學習「自省」,也學習後的「自處」
3.在人際相處中,溝通是一種技巧,需要真誠的心靈和樂觀的自信
4.如果想獲得別人喜愛,就得先去喜愛別人
5.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就是教我們「看見對方的需要」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每次相處時,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方便,也肯定自己、欣賞自己、看到別人!」人
與人的相處應該是互相的、互惠的,如此一來人跟人之間才能夠互相信任、尊重,也可以
藉此看到自己的優缺點及去做改善,也不妨多看看別人的優點,而不是缺點。溝通這種技
巧是為了能夠兩人在對話時建立起情感交流,所以我們平常和人相處、互相理解的時候都
要好好的把握,不要總是都覺得沒關係。就只是平常交談敷衍就好,這種想法會讓你與人
距離疏遠,這樣別人不僅會對你的信任大打折扣,也會知道你這個人沒有在尊重別人,漸
漸會疏遠你,甚至之後不和你聊天對話!主動〞溝通〞這個習慣應該養成,而且溝通時我
們應該要以親切的口吻去對話,而不是出口成髒,如果以和善的口吻對話的話,不但不會
造成一些溝通上的困難,而且別人對你的好感度也會大大的提升,反過來如果是那種一開
口就是滿滿髒話的對話,不僅會讓人感到很不舒服,也會讓人感覺到這個人很沒有教養,
會逐漸對你產生一些不信任感,溝通擁有一種很強大的力量,能夠顛覆一個人對你的印象
,至於要怎麼讓〞溝通〞成為你的助力,就要看我們的努力經營了
|
107級 五護三丁 李威 暑假作業 14760 2020-09-15 07:07:27
當你遠離自己熟悉的家鄉,來到一個遙遠的海島上,島上是與你不同種族的人,你必須去關心他們和他們相處,將他們當作你的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你做的到嗎?
我想應該很少人做的到,就算有也是少數,何況是當時民國40幾年的台灣,一切都還有一些混亂,這12位來自其他國家的異鄉人,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這裡,並在這小島上極其落後的地方,搭建了救人濟民的「聖母醫院」,在蘭陽地區發揚聖母慈光,並在往後的日子裡,在宜蘭、澎湖建立了許多醫院、服務中心、照顧中心,實踐「視病猶親」的精神。
在「12位異鄉人傳愛到台灣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到一位是范鳳龍醫師,因為他對於病人照顧和醫護人員行為的要求喔,以及對自己行醫的要求,讓我非常感動,他可以為了病人,在半夜緊急開刀,隔天仍能準時巡查病房,到了年老仍在手術台上,直到他離世前一個月,對於護士對於病人的疏漏會嚴厲斥責,樹立了聖母醫院精神指標,讓病人得到了完善且安心醫療照護。
在讀完這本書時,我在心裡向神祈求我能有像這些神父、修士、修女們,有如此的愛心,將病人看待成自己的家人,讓病人在痛苦中仍能得到一些舒適,就如我家鄉的一位神父所說的一句話:「減少病人的痛苦,增加自己的喜樂。」,使自己在照顧病人的勞碌中得到一些安慰。
在暑假中我曾到衛生所服務,我的工作是幫忙掛號及幫病人量血壓及體溫等等,期間我看見的病人大多都是老人,那時衛生所的姐姐告訴我如果可以先幫病人掛號並請他在櫃檯稍坐,因為到衛生所的道路都是斜坡,就連我走路都有些吃力,更何況是老人家,所以先請他們稍坐休息一下,等掛號完拿到病例再量血壓及體溫,騰上有後再請病人到座位候診,再把病例拿進診間,期間我遇見一位阿美族的護理師姐姐,在得知我也是阿美族的時候,她說如果遇到說母語的長輩,可以盡量用母語對談,例如,病人來時可以說:Nangayho,mimaankita anini?(你好,今天要做什麼?),量血壓時可以說:sapi lalat ko remes kiso,aray,.(我要幫你量血壓,謝謝)等等,拉近與病人的距離,有時也會遇見一些說台語的病人,不過平常我也有和別人用台語對話的關係,也還過得去,但是在過程中我也看見了自身的缺點,我很焦慮,為莫名的不安焦慮,不善於傾訴,但我相信在未來我能改進,做更好的自己。
在讀完這本書時,我在心裡向神祈求我能有像這些神父、修士、修女們,有如此的愛心,將病人看待成自己的家人,讓病人在痛苦中仍能得到一些舒適,就如我家鄉的一位神父所說的一句話:「減少病人的痛苦,增加自己的喜樂。」,使自己在照顧病人的勞碌中得到一些安慰。
|
107級 五護三丁 李威 暑假作業 14760 2020-09-15 07:07:22
當你遠離自己熟悉的家鄉,來到一個遙遠的海島上,島上是與你不同種族的人,你必須去關心他們和他們相處,將他們當作你的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你做的到嗎?
我想應該很少人做的到,就算有也是少數,何況是當時民國40幾年的台灣,一切都還有一些混亂,這12位來自其他國家的異鄉人,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這裡,並在這小島上極其落後的地方,搭建了救人濟民的「聖母醫院」,在蘭陽地區發揚聖母慈光,並在往後的日子裡,在宜蘭、澎湖建立了許多醫院、服務中心、照顧中心,實踐「視病猶親」的精神。
在「12位異鄉人傳愛到台灣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到一位是范鳳龍醫師,因為他對於病人照顧和醫護人員行為的要求喔,以及對自己行醫的要求,讓我非常感動,他可以為了病人,在半夜緊急開刀,隔天仍能準時巡查病房,到了年老仍在手術台上,直到他離世前一個月,對於護士對於病人的疏漏會嚴厲斥責,樹立了聖母醫院精神指標,讓病人得到了完善且安心醫療照護。
在讀完這本書時,我在心裡向神祈求我能有像這些神父、修士、修女們,有如此的愛心,將病人看待成自己的家人,讓病人在痛苦中仍能得到一些舒適,就如我家鄉的一位神父所說的一句話:「減少病人的痛苦,增加自己的喜樂。」,使自己在照顧病人的勞碌中得到一些安慰。
在暑假中我曾到衛生所服務,我的工作是幫忙掛號及幫病人量血壓及體溫等等,期間我看見的病人大多都是老人,那時衛生所的姐姐告訴我如果可以先幫病人掛號並請他在櫃檯稍坐,因為到衛生所的道路都是斜坡,就連我走路都有些吃力,更何況是老人家,所以先請他們稍坐休息一下,等掛號完拿到病例再量血壓及體溫,騰上有後再請病人到座位候診,再把病例拿進診間,期間我遇見一位阿美族的護理師姐姐,在得知我也是阿美族的時候,她說如果遇到說母語的長輩,可以盡量用母語對談,例如,病人來時可以說:Nangayho,mimaankita anini?(你好,今天要做什麼?),量血壓時可以說:sapi lalat ko remes kiso,aray,.(我要幫你量血壓,謝謝)等等,拉近與病人的距離,有時也會遇見一些說台語的病人,不過平常我也有和別人用台語對話的關係,也還過得去,但是在過程中我也看見了自身的缺點,我很焦慮,為莫名的不安焦慮,不善於傾訴,但我相信在未來我能改進,做更好的自己。
在讀完這本書時,我在心裡向神祈求我能有像這些神父、修士、修女們,有如此的愛心,將病人看待成自己的家人,讓病人在痛苦中仍能得到一些舒適,就如我家鄉的一位神父所說的一句話:「減少病人的痛苦,增加自己的喜樂。」,使自己在照顧病人的勞碌中得到一些安慰。
|
109暑假作業2 14104 2020-09-15 01:05:41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65101149 姓名 曾緗羚
作者姓名 李妍荻(Yen-Ti Lee) ; 王鵬智(Peng-Chih Wang)
西元出版年 2013年6月30號
文章標題 知覺自己過重的女性其完美主義、自我效能憂鬱傾向以及心因性暴食症傾向之相關研究
期刊名稱I 輔仁醫學期刊
卷(期) 11卷2期
起訖頁數 P113 - 122
【自訂一主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背景和目的:(1)檢驗知覺自己過重的女性、完美主義和自我效能的三因素交互模式預測其心因性暴食症傾向(2)本研究欲建立知覺自己過重的女性,其完美主義、自我效能、憂鬱傾向和心因性暴食症症狀的整合性模式。方法:本研究採便利取樣,研究對象為15-30歲知覺自己過重的女性,填寫「暴食量表」、「完美主義量表」、「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整體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四份測驗之問卷,共有294名有效樣本納入,採用階層迴歸及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結果:(1)自我效能於完美主義中的「在意錯誤」及「父母批評」與心因性暴食傾向之間具有部分中介之效果。(2)本研究建構的完美主義、自我效能、憂鬱傾向和心因性暴食症傾向的整合性模式與和實際收集的資料適配情形大致良好。結論:知覺自己過重的女性,其具有較低的完美主義、較高的自我效能和較低的憂鬱傾向,會使其對於自身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差距的反應較為健康及具適應性,以降低心因性暴食症傾向之可能性。以心理介入而言,可針對提升其自我效能為主,並教導其因應情緒的方法,將可減少其暴食及補償行為。
So What 學習要點
近幾年來關於飲食性的疾病快速地增長,有很多人有飲食性問題者,我也非常好奇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還是真的太貪吃或是自己心理問題,以及想嘗試解決現今社會各位的肥胖健康問題 。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由於很少出現飲食失調這個詞彙,大多部分都是憂鬱、躁鬱症,這幾類話題較常出現,很少注意到暴食症,在臨床研究女性就了九成,國內青少女心因性暴食症非常盛行,現在心因性暴食症的暴食或清除行為不只出現在厭食和肥胖者身上,也會發生在正常體重人們身上,心因性暴食症的原因,包括節食、完美主義、過度關心體重和身形、不滿意的身體意象、低自尊和憂鬱等。會在無形中得知這一類疾病的風險和對心因性暴食症都是互相影響的。
|
109暑假作業 14104 2020-09-15 00:19:30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丁
學號 1065101149 姓名 曾緗羚
作者姓名 盛望徽(Wang-Huei Sheng)
西元出版年 2020年4月1號
文章標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
期刊名稱I 內科學誌
卷(期) 31卷2期
起訖頁數 P61 - 66
【自訂一主題】: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冠狀病毒是重要的人類和動物共通感染病原體。2019年12月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導致在中國武漢及鄰近地區引起迅速蔓延的肺炎病例流行。隨後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越來越多的病例。2020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定名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簡稱COVID-19)。為了與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區隔,此2019新型冠狀病毒致病原又稱為SARS-CoV-2,並與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等為二十一世紀人類最重要之冠狀病毒感染症。本文針對COVID-19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作介紹。
So What 學習要點
更加了解新冠狀病毒感染症的傳染途徑、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以及預防方法,因為這是近幾個月發生最嚴重及最大的病毒災害,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散播世界各地,各個國家都措手不及,所以我想積極地仔細了解,這一次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護理新知識。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在全球快速傳染眾多的人,引起各個國家流行COVID-19,確診超過數百萬。但大家有想過病毒來源為何發生嗎?是否與中國文化的習性相關呢?要如何去改善並避免病毒二次侵襲呢?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症狀為發燒和呼吸道症狀,流行的初期是很多人到流行地區旅行或者與有確診或懷疑的人密切接觸者為主,是一個傳染一個,在無形中導致疫情大爆發的原因。隨著世界各地感染 COVID-19 的人數暴增,很多人才開始提高警覺,對不明原因的肺炎或有腸胃症狀的人進行檢測。醫院也開始嚴格實施感染管制措施,例如加強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 (TOCC) 病史調查詢問、增設單人病室隔離、注重社會上每個人德衛生習慣,以及上班上課戴口罩的防護。疫苗目前還在研究尚未有新進度。請每個人為別人多想想做好個人防疫勤洗手、遵守咳嗽禮儀,避免前往人群多的地方。
|